书名: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
:68.00元
售价:51.0元,便宜17.0元,折扣75
作者:阿诺德·理查兹;张皓,何巧丽,缪绍疆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192241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探索学科深度、开拓学科视野
理查兹博士有着无穷无尽的能量
他的目光不断移向天际
在一个有着巨大贡献和激烈改变的时代,本书提供了对精神分析发展的广泛视角。作者拥有一颗对人类万事万物不屈不挠的好奇心,并且能够从生物、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的视角寻求答案。
阿诺德·理查兹对精神分析的贡献遵循着“整合多元主义”这一主旨:如何让迥然相异的各精神分析思想学派(即思想集体),在随着每个新的贡献者的加入而不断增长变化、越来越庞大的精神分析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继续对话。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构想是如何演变的。
部分 多元化与统一
篇 成为一名正统的精神分析师 ..............................004
第二篇 布里尔与排外政策 ..................................... 017
第三篇 世纪之交的精神分析谈话:主张一种谦逊的态度 ............037
第二部分 以海因茨·科胡特的工作为代表的自体心理学
第四篇 自体理论、冲突理论与疑病症的问题 ......................058
第五篇 精神分析理论和自体心理学中的上位自体 ..................075
第六篇 扩展者、修正者和异端 ................................. 092
第三部分 莫顿·吉尔和欧文·霍夫曼的解释科学
第七篇 移情分析——是方法还是目的? ..........................113
第八篇 莫顿·吉尔:弗洛伊德学派天空下的脚步 ..................123
第九篇 欧文·霍夫曼:精神分析过程中的仪式和自发性
——辩证建构主义的观点 ...................................... 139
第十篇 “新美国精神分析”新在哪里?
——以欧文·霍夫曼为例 .......................................154
第四部分 人际和关系理论
第十一篇 评史蒂芬·米切尔的《精神分析中的关系思想:
一种整合的观点》 ....................................178
第十二篇 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关系模型 ............................210
第十三篇 本杰明·沃尔斯坦和我们: 条条大路通罗马 ..............232
第五部分 当代冲突理论
第十四篇 精神分析——心理冲突的科学 ..........................248
第十五篇 精神分析理论 ........................................280
第十六篇 从自我心理学到当代冲突理论
——历史概览 ................................................ 303
第十七篇 里奥·兰格尔:发展后的弗洛伊德学派追
随者之旅 .....................................................326
第十八篇 对精神分析理论及其技术结果的一些说明
(附《对回应者的回复》) ......................................360
第六部分 结 语
第十九篇 未来展望 ............................................413
致谢............................................................. 419
阿诺德·理查兹(ArnoldRichards)
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JAPA)主编、《美国精神分析师》(The American Psychoanalyst,TAP)编辑,同时也是国际精神分析网站(internationalpsychoanalysis.)和国际精神分析书库(IPBooks)主编。
纽约精神分析学院培训和督导分析师、纽约弗洛伊德协会委员及美国精神分析研究院和新泽西精神分析协会荣誉委员。
目前,他仍在纽约市私人执业。
《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一颗充满期待的种子。我一直对精神分析充满好奇,但总觉得它离我太过遥远,似乎是属于少数专业人士的领域。然而,“开放性对话”这个词,却以一种亲切而充满召唤力的方式,将这个遥不可及的概念拉近了。我试着想象,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当双方能够真正地敞开心扉,不带评判地交流时,会发生怎样的奇妙反应?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心中对精神分析的刻板印象,让我看到它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价值。我希望它能够提供给我一套独特的视角,让我能够以一种更深刻、更全面的方式去理解他人,去化解那些看似难以逾越的沟通隔阂。我渴望从中获得一种启发,一种能够让我变得更加敏感、更加富有同情心,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爱与被爱的智慧。
评分我最近入手了一本《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但坦白说,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我充满了好奇,那种沉静而又略带神秘的蓝紫色调,以及书中“开放性对话”这几个字,总让我想象着一场深刻的心灵探索。我本身并不是精神分析领域的专业人士,甚至对它的一些理论还停留在模糊的概念阶段,但“开放性对话”这个词触动了我。我一直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连接,莫过于能够真诚地倾诉与倾听,能够以一种不设防、不评判的心态去理解彼此。这本书似乎就提供了一个这样的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在精神分析这个看似高深的领域,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种温暖而又充满智慧的交流方式。我期待着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引领我走进一个更加理解自我的世界,也让我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连接。我希望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论文,而是充满人性的思考和情感的流动,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那些未曾被触碰过的角落,让我从中获得启发,重新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和与他人的互动模式。
评分《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仿佛是一扇通往内心深处神秘国度的门。我一直对人类心灵的运作方式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而精神分析,无疑是这场探索中最引人入胜的篇章之一。书中“开放性对话”的字眼,更是让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共鸣。我常常在想,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地放下戒备,以一种纯粹而坦诚的心态去交流,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精神分析如何在“开放性对话”的模式下,帮助个体深入挖掘潜意识的奥秘,理解那些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深层动因。我希望它能提供给我一些实用的启示,让我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更能以一种更具同理心和智慧的方式,去与周围的人建立起更加深刻、更加有意义的连接。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理论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完整、更懂得爱与被爱的指南。
评分初拿到《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这本书,我立刻就被其内敛而富有深度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心理学略有涉猎的业余爱好者,我常常被人类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所震撼,而精神分析无疑是探索这份复杂性的重要工具之一。这本书中的“开放性对话”几个字,更是点亮了我内心的火花。我一直认为,许多心理困境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沟通的障碍,源于那些被压抑、被忽视的情感和想法。如果精神分析真的能通过“开放性对话”的方式来触及问题的根源,那将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我渴望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一些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能够学习到一种更有效、更具同理心的沟通方式。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倾听,如何表达,如何在理解自己情感的同时,也能够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建立起真正有意义的联结。它不是提供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引领我走向一种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自我认知和人际互动过程。
评分拿到《精神分析:开放性对话》这本书,我立刻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感。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秘密花园,里面藏着各种各样复杂的情感和未解的困惑。而精神分析,在我看来,就像一把精巧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打开那个花园的门,去探索其中的奥秘。这本书的“开放性对话”概念,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陷入痛苦的循环,就是因为我们无法与自己或者他人进行真正的对话。我们害怕暴露脆弱,害怕被误解,于是筑起了层层高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让我明白,原来在精神分析的世界里,真正的疗愈和成长,恰恰来自于那份敢于袒露的勇气和能够倾听的智慧。我期待它能像一位耐心而富有洞察力的向导,带领我走进自己内心深处,让我能够与真实的自己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从而获得心灵的释放与升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