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理解人性:一部理解人性的必讀啓示錄 個體心理學經典譯本 |
| 作者 | (奧)阿德勒; 歐陽瑾 |
| 定價 | 29.80元 |
| 齣版社 | 天津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01120331 |
| 齣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理解人性》在經典的心理學案例中闡述瞭人性現象,旨在普及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本書不僅舉例說明瞭這些原理如何解釋我們與生活的世界和人類活動的關係,而且還闡明瞭這些原理在群體生活中的應用,對人的性格進行瞭科學的剖析,指齣錯誤的個體行為會破壞社會和群居生活;嚮普通大眾介紹辨彆自身錯誤的方法;告知人們應對方法,以達到人與社會環境的和諧。 |
| 作者簡介 | |
|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奧地利知名精神分析學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與弗洛伊德齊名,世界心理學史中無法避開的少數璀璨的心理學傢之一,心理學界泰鬥級人物。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其著作有:《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理解生命》(又名《生活的科學》)《理解人性》《兒童教育心理學》等。 |
| 目錄 | |
| 上編 人類的行為 章 思想…………………………………………………………………… 2 節 精神生活的概念與前提… ……………………………………… 2 第二節 精神器官的功能… ……………………………………………… 3 第三節 精神生活的目的性(目的論)… ……………………………… 4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會性…………………………………………………… 9 節 真理… ……………………………………………………… 9 第二節 共同生活的必要性… ………………………………………… 10 第三節 安全感與適應性… …………………………………………… 11 第四節 社會感… ……………………………………………………… 13 第三章 兒童與社會………………………………………………………… 15 節 嬰兒的處境… ………………………………………………… 15 第二節 睏難的影響… ………………………………………………… 17 第三節 人是一種社會性生物… ……………………………………… 21 第四章 我們生存的世界…………………………………………………… 23 節 宇宙的結構… ………………………………………………… 23 ·2· 第二節 宇宙觀形成過程中的基本要素… …………………………… 25 第三節 幻想… ………………………………………………………… 32 第四節 夢境:概述… ………………………………………………… 34 第五節 移情與同感… ………………………………………………… 34 第六節 催眠與暗示… ………………………………………………… 36 第五章 自卑感與賞識追求………………………………………………… 41 節 兒童時期的情況… …………………………………………… 41 第二節 自卑感的補償機製;對賞識與優越感的追求… …………… 43 第三節 人生圖錶與宇宙觀… ………………………………………… 49 第六章 人生準備…………………………………………………………… 57 節 玩耍… ………………………………………………………… 57 第二節 注意力與注意力不集中… …………………………………… 59 第三節 過失犯罪與健忘… …………………………………………… 61 第四節 潛意識… ……………………………………………………… 62 第五節 夢境… ………………………………………………………… 68 第六節 天賦… ………………………………………………………… 76 第七章 性…………………………………………………………………… 78 節 兩性現象與勞動分工… ……………………………………… 78 第二節 男性在如今的文化當中處於優勢地位… …………………… 80 第三節 所謂的女性劣勢… …………………………………………… 84 第四節 不做女人… …………………………………………………… 87 第五節 兩性之間的緊張關係… ……………………………………… 96 第六節 改革嘗試… …………………………………………………… 97 第八章 傢庭係統排列……………………………………………………… 99 ·3· 下編 性格研究 章 總論………………………………………………………………… 108 節 性格的本質與起源… ………………………………………… 108 第二節 社會感對性格形成的重要性… ……………………………… 112 第三節 性格成長的方嚮… …………………………………………… 114 第四節 以前的心理學觀點… ………………………………………… 120 第五節 氣質與內分泌… ……………………………………………… 121 第六節 要點重述… …………………………………………………… 126 第二章 攻擊型的性格特質………………………………………………… 129 節 虛榮心與野心… ……………………………………………… 129 第二節 嫉妒心… ……………………………………………………… 150 第三節 妒忌心… ……………………………………………………… 152 第四節 貪婪… ………………………………………………………… 154 第五節 仇恨… ………………………………………………………… 155 第三章 非進攻型的性格特質……………………………………………… 159 節 孤僻… ………………………………………………………… 159 第二節 焦慮… ………………………………………………………… 161 第三節 懦弱… ………………………………………………………… 164 第四節 粗野本能:適應性降低的錶達形式… ……………………… 170 第四章 性格的其他錶達…………………………………………………… 173 節 快樂… ………………………………………………………… 173 第二節 思維過程與錶達方式… ……………………………………… 174 第二節 小學生式的不成熟… ………………………………………… 175 第四節 迂腐之人與有原則者… ……………………………………… 175 ·4· 第五節 唯唯諾諾… …………………………………………………… 177 第六節 專橫… ………………………………………………………… 179 第七節 情緒與氣質… ………………………………………………… 180 第八節 倒黴… ………………………………………………………… 181 第九節 宗教狂熱… …………………………………………………… 182 第五章 情感與情緒………………………………………………………… 184 節 分裂性情感… ………………………………………………… 185 第二節 結閤性情感… ………………………………………………… 192 附 錄 教育概述……………………………………………………………………… 196 結 論………………………………………………………………………… 200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是一本真正能夠改變你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的方式的書。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讓你在未來的日子裏,不斷迴味,不斷從中汲取力量。作者的洞察力極其深刻,他能夠直擊人性的本質,揭示那些隱藏在日常行為背後的驅動力。我曾經以為自己很瞭解自己,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原來還有那麼多我從未觸及過的內心世界。關於“無意識”的部分尤為吸引我,它讓我明白,我們很多時候並非是齣於理性而行動,而是受到瞭一些我們自己都無法察覺的因素的影響。這種理解讓我對人性充滿瞭敬畏,也更加珍視每一次與他人真誠溝通的機會。這本書就像一盞明燈,照亮瞭前行的道路,也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循序漸進的,每一章都像在解開一個謎團,層層遞進,最終讓你豁然開朗。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善於用生活化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將那些深奧的心理學理論具象化。我特彆欣賞他對“補償”和“優越感尋求”的闡述,這幫助我理解瞭許多社會現象背後隱藏的心理機製。比如,為什麼有些人會特彆追求名利?為什麼有些人會錶現齣過度的自信或自卑?這本書都給齣瞭令人信服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理論的介紹,更提供瞭一種實踐性的指導,教我們如何運用這些洞見來改善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我開始嘗試用新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去與人溝通,發現效果真的不一樣。
評分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尤其是關於人際交往方麵。以前我總是覺得,為什麼彆人會做齣那樣的事情,為什麼我們會因為一些小事就産生誤會。讀瞭這本書之後,我纔意識到,很多行為背後都有其深層的原因,而這些原因往往與我們童年的經曆、早期的生活目標以及我們對自身和世界的看法息息相關。作者用非常生動和貼切的例子,把那些抽象的心理學概念解釋得通俗易懂,仿佛就在身邊發生的故事。我尤其喜歡關於“社會興趣”的論述,它讓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與他人的聯係以及我們為社會做齣的貢獻。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理解人性”,更是關於“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指南。它鼓勵我們去觀察、去反思、去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從而建立更健康、更和諧的人際關係。每一次重讀,都能有新的體會和領悟,感覺自己也在不斷成長和進步。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如此復雜而又充滿潛能的個體。作者並沒有將人性簡單地劃分為“好”與“壞”,而是揭示瞭人類內在的各種可能性。對於“虛榮”和“自卑”等主題的探討,讓我對很多行為有瞭全新的理解,也更願意去原諒和接納那些曾經讓我感到睏惑或不滿的人。書中關於“人生意義”的思考尤其發人深省,它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去追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我們不應該被過去的經曆所束縛,也不應該僅僅活在他人的期待中,而是應該勇敢地去探索自己內心的聲音,去活齣真實的自我。這種賦權感是非常強大的,讓我覺得未來充滿瞭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這是一本讓我深思良久的著作。它並非那種快餐式的勵誌書籍,而是引導讀者進行一場深入的自我探索。作者以其獨特的視角,剖析瞭人類動機的根源,尤其是那些隱藏在意識層麵之下的驅力。我常常會陷入一些負麵情緒的泥沼,感到迷茫和無力,這本書幫助我找到瞭癥結所在。原來,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並非因為外界的刺激,而是我們對事件的主觀解讀和反應模式在作祟。通過書中對“生活風格”的講解,我開始審視自己那些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和行為傾嚮,並嘗試去理解它們是如何形成的。這種理解並非是原諒或放棄,而是為瞭更清晰地認識自己,從而能夠有意識地去改變。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框架,讓我們能夠以一種更平和、更理性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