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有趣的心理学:心理学这样解读世界 | 作者 | 覃壁清 | 
| 定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时事出版社 | 
| ISBN | 9787802329003 | 出版日期 | 2016-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一提到心理学,很多人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这样的词——阴暗、扭曲、复杂、深奥……我们还常常看到这样一些心理学名词,比如“蝴蝶效应”、“狮羊效应”、“热手效应”、“热炉效应”、“食盐效应”等等,往往看得人眼花缭乱。心理学,似乎真的很难懂。 但是,心理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显露出心理学的“马脚”。比如,大家坐电梯时都会不约而同地仰着头盯着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这是“心理距离效应”;排队的时候往往右边的人比较多,显示出典型的“排队心理学”;演唱会上平日里羞于在人前讲话的人也会疯狂地跟着唱,这是心理学上“没个性化”的举动…… 心理学现象与现实生活总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要你有心观察,随时随地都能发现现象背后的心理因素。书中用浅显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帮你拨开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学知识,带你进入心理学的趣味世界中,感受心理学不一样的魅力。 | 
| 作者简介 | |
| 覃壁清,研究生,因旁听一门心理学课程由此对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博览心理学著述,挖掘身边的心理学现象已然成为一种特殊的爱好。 | 
| 目录 | |
| 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自己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003 据说,人类有四种体液004 大脑的“神话”是你的006 意识不到才是错觉007 心理学不讨厌衰老009 耳听为虚,眼见更不“靠谱”011 你真的是“说话不过脑子”吗012 从小到大,心理怎么“成长”014 天人合一,这才是心理学之高境界015 我思故我在的至理名言017 等人物为哲学家019 为什么痛苦的感觉会被放大020 第六感,无需感觉器官的预感022 让我们瞧瞧你的潜意识023 现在的我与原本的我025 是什么影响着你的自我认识026 你的肉体能装下几个灵魂028 第二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性格 印象与神奇的“首因效应”033 谁说多数派就是乌合之众034 主义者到底怎么了036 双胞胎的“心电感应”037 那些光干活不说话的人039 有智慧的人爱观察、爱思考041 不要轻视听话的老实人042 话唠们可能患有躁狂症043 他为什么喜欢挑战极限045 搞艺术的人你永远不懂046 治一治贪玩任性的毛病047 臆想症不是什么大问题048 身体语言也有地域差异050 肢体语言比嘴巴诚实得多051 心理测试真的那么准吗053 心理学才是危险的专业054 第三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色彩 先给心理颜色的视觉感做个定位059 冷色调为什么冷,暖色调为什么暖060 浓墨重彩是如何吸引你的062 为什么我们对颜色有不同的偏好063 先天色彩嗜好与后天色彩嗜好064 颜色也是你性格的一部分066 别让色彩偷偷控制你的情绪068 让颜色悄悄试探你的食欲069 颜色搭配让你更讨人喜欢070 瞧一瞧装修中的颜色心理学072 化妆品的色彩光环074 你的孩子喜欢什么颜色075 色彩与时间之间的小秘密077 第四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梦境 梦境,到达真实内心的钥匙081 庄周梦蝶,它到底梦见了谁082 “黄粱一梦”的顿悟084 《盗梦空间》的神奇想象086 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088 所谓的周公解梦089 梦话和心声有多远的距离091 那些梦游的人是怎么回事092 来,用科学给你解个梦094 做梦真的很累吗096 你又失眠了吗097 催眠术到底是真是假099 第五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职场 用“鲶鱼效应”激发你的活力103 职场中也有“马太效应”104 办公室情绪也会相互传染106 身处职场要避免“温水煮青蛙”108 为什么我们都怕星期三109 面试官拉家常到底是要探听什么111 为什么越成功的人越容易郁闷112 职场中的“名片效应”114 记住所有员工名字的唐骏115 如何让人心服口服117 男女搭配为什么效率高118 手势里面也能暗藏玄机120 走路蕴含的性格密码121 电梯间的尴尬与谎言123 第六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经济 当经济学遇到心理学127 理财师为什么这么抢手128 牛市到熊市的一步之遥129 经营股票,怕输的不会赢131 冒牌LV为什么那么贵132 你看得出谁是商务内奸吗134 所谓的“低价”真的便宜吗135 卖场人员为什么要拍掌喊口号137 企业家喜欢情感投资138 家具配套出售的秘密140 给“天价商品”一个正解141 饭局上那个抢着买单的人143 慈善家们的菩萨心肠源自哪儿144 网络炫富,炫的只是财富吗145 第七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爱情 一见钟情时大脑里发生了什么149 丑女在情人眼里怎么变西施150 约会地点能助爱情升温152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153 初恋到底牵动了你的哪根神经155 红颜知己与蓝颜知己156 闪婚并非一见钟情那么简单158 有趣的恋爱吸引法则159 为何人人只说两段恋爱史161 你相信“心电感应”吗162 试婚族到底在试验些什么163 甜言蜜语说给左耳听165 遗忘,并不是真的忘记166 越相爱越容易吵架吗167 如何拒绝不该来的爱168 走不出的网恋情节169 喜新厌旧,不过如此171 拿得起放得下的“刚柔定律”172 示弱有时也是一种选择174 你得了相思病吗176 眉目到底是如何传情的177 第八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生活 为什么我排的队伍总是慢的181 妈妈为什么爱唠叨182 一点点添糖的售货员184 你有多少张VIP会员卡185 让熊孩子乖乖听话的“奖励递减法”186 胎儿也有自己的想法吗188 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189 超市摆放的商业心思190 乘车位置的小心思192 排队长的面包不好吃193 拥挤的环境为什么会让你抓狂195 后悔购物,可一直都在购物196 看优惠促销如何掏空你的钱包198 为什么说谎时容易断片儿199 第九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困惑 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203 说曹操,曹操到204 你是不是也跟着旁人打了哈205 不吃却饱着,狂吃却饿着207 邻居老太太的烂苹果208 小心就能驶得万年船吗209 当怒气找到出气筒211 超市“捏捏族”的小心思212 疯狂的咬耳朵之战214 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215 隐藏在网络背后的怀旧病217 网上网下的双重人格218 为什么咬着笔让你更快乐220 微博的跟风为什么那么多221 “御宅族”的神奇世界223 第十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恐惧 密集恐惧症到底在怕什么227 多腿动物和无腿动物可怕在哪儿228 蜘蛛有那么可怕吗230 征服恐高症的秘诀231 他就是不肯坐飞机232 密闭空间恐惧症是怎么来的234 晕血晕针是不是装的236 对雷电的恐惧来自哪儿237 好吧,我们都有老板恐惧症238 那些年,一听就害怕的“别人家的孩子”240 疯狂的洁癖症242 她为什么要逃婚243 为什么每次考试前都生病245 第十一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思维 “人多力量大”未必正确249 选择多带来的困扰251 越,越容易出现问题252 能力越低越自信吗254 孩子越早上幼儿园,问题越多255 为什么越奖励越懒惰257 铜牌得主比银牌得主更高兴258 那个热心人指的路是错的260 重要的事情也会忘记262 结婚越早,婚姻质量越高263 谁说玩电子游戏让人变胖265 粗话让疼痛“放肆”266 偷懒不叠被子的健康268 喝碳酸饮料也不是一无是处269 保守秘密是一种重要能力271 哭吧哭吧,不是罪272 愤怒的拳头需要合理的存在,愤怒需要合理的发泄274 压力在敲打着记忆的心窗275 暂时放下的“酝酿效应”277 秘密花园真的能够减压吗278 第十二章 心理学这样解读心病 赢得起,输不起,你我都一样283 谁夺走了平凡人的快乐284 为什么看久的字就不认识了286 爱的女人们和爱肌肉的男人们288 美女整容的心理秘密289 我们的情绪都有“低潮期”291 不自信的心理定势292 越是不想,越是想294 关键的时候掉链子295 你的计划半途而废了吗297 丢三落四的坏毛病298 一发不可收拾的拖延症300 别让惯性左右着你301 | 
| 编辑推荐 | |
| 1、生活中处处有哲学,也常会透露出心理学的魅力。我们把心理学放在*日常的生活里,放在*揪心的工作上,放在飘忽不定的梦里,放在色彩斑斓的颜色中……就会惊奇地发现,心理学似乎很“平易近人”,也可以很好玩。 2、心理学如何解读自己、解读性格、解读色彩、解读梦境、解读职场、解读经济、解读爱情、解读生活、解读困惑、解读恐惧、解读思维、解读心病……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选择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有趣”的定位所吸引。我总觉得,很多知识性的书籍,虽然内容充实,但读起来却有些枯燥乏味,这会大大削弱学习的动力。我更喜欢那种能够将知识与趣味性巧妙结合的书籍,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便能收获良多。这本书的“心理学这样解读世界”的副标题,也让我对它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心理学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找到合适的入门书籍,能够将那些理论性的知识以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良师益友,它不仅能教我一些基本的心理学概念,更能教会我如何将这些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理解身边的人,去分析社会上的种种现象。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获得一种更深刻的洞察力,能够用更敏锐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去理解人性的复杂,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睿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就给了我一种非常积极的联想。我一直觉得,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是人际关系的困扰,有时候是对自己行为的不解,有时候是对社会现象的迷惑。我总在想,如果能有一本书,能够用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为我们揭示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且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那就太棒了。这本书的“解读世界”这个概念,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关于个人的心理,更是关于我们所处的整个社会环境。我希望它能带领我看到,原来我们身边的许多事情,比如新闻报道中的热点事件,社会潮流的形成,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都隐藏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学会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些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世界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有趣”和“解读世界”这两个词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心理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它能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也能洞察他人,甚至能解释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感到困惑的现象。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书时,毫不犹豫地把它带回了家。翻开扉页,简洁的设计和清晰的排版立刻给我留下了好印象。我喜欢那种不冗杂、直奔主题的书,这本书似乎就是这样的。我期待着它能用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为我揭示心理学的奥秘,让我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不是那些复杂的理论都会用生动的故事来讲述?会不会有一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被形象地描绘出来,让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其中的智慧?我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许多美好的画面,希望这本书真的能带给我这样的阅读体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会如何“解读”那些我曾经感到模糊或不解的社会现象,或者我自身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动机。
评分自从我收到这本书以来,我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阅读之中。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但更让我注目的是它所传达的“有趣”和“解读世界”的理念。我一直认为,心理学并非只有冷冰冰的理论,它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关乎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本书的标题就准确地抓住了我的期望:我希望它能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揭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理解那些曾经让我们感到困惑的现象。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运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案例,将那些深奥的心理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知识,更能产生共鸣。我希望它能够引导我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机遇,从而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与他人和谐相处。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源于一次偶然的社交媒体分享。有人提到这本书中的某个观点,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便顺藤摸瓜找到了这本书。我一直对“人性”这个话题非常着迷,总觉得每个人身上都藏着许多未知的密码,而心理学正是解开这些密码的一把钥匙。这本书的“解读世界”这一点尤其吸引我,因为我常常感到,生活中有太多超出我理解范围的事情发生,我渴望找到一种工具,能帮助我更好地分析和理解。我不太喜欢那些过于学术化、枯燥乏味的理论书籍,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将深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概念的书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用鲜活的案例和有趣的比喻,让心理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学科,而是触手可及的智慧。我希望它能让我看到,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可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而这些原理,又巧妙地串联起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