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
定价:89.00元
作者:李建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20124560
字数:383000
页码:368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以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文化中心核心职能为背景,以2017年首都文化年度发展为重点,以2017年为前瞻,围绕2017年首都文化发展动态与现状等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北京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新进展和新动态、城市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等内容,对北京文化发展做出具有性、时效性、实证性、原创性、前沿性的梳理、分析和预测,科学有效地发挥年度文化发展的咨询和前瞻性预测作用,服务于首都文化建设与发展,为首都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卷蓝皮书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总结2017年北京文化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课题对于推动首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有重要的咨询参考价值。
目录
Ⅰ 总报告
1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视野中的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李建盛】/001
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002
二 2017年北京文化发展现状与动态/007
三 2017年北京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实力国际比较分析/018
四 问题与建议/028
Ⅱ 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战略
2 2017年北京文化建设新进展【张 凯】/035
3 新城市总体规划视域中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王林生】/054
4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背景下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梅 松 廖 旻】/067
5 基于“四个中心”功能定位的北京城市创新发展报告【陈红玉】/085
6 2017年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建设现状、特点、问题及对策【安 静 马柳婷】/096
Ⅲ 城市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7 2017年北京“三个文化带”建设与利用分析报告【王淑娇】/115
8 2017年北京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陈 镭】/128
9 2017年北京全民阅读与阅读空间发展状况【郑以然】/140
10 2017年北京民营书店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杨 扬 张学骞】/151
11 北京地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现状与提升策略【王文超】/164
Ⅳ 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
12 北京市文化科技融合企业认定标准研究【廖 旻 周 峥 叶亮清】/176
1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性问题研究
——基于波士顿矩阵方法的分析【孔少华】/189
14 2017年北京文化财政金融创新进展、问题与对策【何 群 颜培璇 周庆宇】/198
15 2017年“旅游 ”融合创新中的北京旅游发展报告【荆艳峰 陆跃祥 刘 敏 张 瑜】/211
16 2017年首都电影产业发展报告【张 锐 许 妍】/227
17 2017年北京艺术电商行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郭金良】/242
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文化交流传播
18 2017年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进展【晏 晨】/252
19 2017年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黄仲山】/266
20 2017年北京文化传播分析报告【景俊美 李明璇】/284
21 2017年城市公共外交推动北京文化“走出去”深入发展【张 丽】/298
22 首都文化传媒业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研究【张 力】/309
23 2017年北京文化发展纪事/319
24 后记/337
Abstract/338
Contents/340
作者介绍
李建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首都网络文化中心主任,北京市文艺学会会长,主要从事文化理论、首都文化发展战略和文艺理论研究。
文摘
序言
我对北京这个城市有着一种近乎迷恋的感情,特别是它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日新月异的现代气息相结合的独特魅力。我一直关注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动态,而《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这样的报告,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份精细描绘城市“灵魂”的地图。它不只是冰冷的数据堆砌,更是对一个时代北京文化发展的梳理和总结。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2017-2018年这个特定时期,北京的文化创新是如何萌芽、成长,并产生影响的。例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上,北京有哪些新的尝试?在城市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又有哪些值得称道的亮点?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这座城市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中,努力守护和发扬其独特的文化个性的,并且对未来发展趋势有更清晰的预判。
评分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国城市文化发展趋势的读物,而《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北京的文化发展状况,往往具有风向标式的意义。我特别关注的是,在2017-2018年这段时间内,北京在文化产业的政策导向、市场活力以及社会参与度方面,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我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分析,北京在文化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它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北京文化生态的深刻见解,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成就,更能了解其背后运作的逻辑和发展规律。这种类型的报告,对于我全面了解中国当下文化发展的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纯粹是出于职业上的好奇心,我是一名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者,而北京无疑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总是容易被那些表面的、喧嚣的新闻所吸引,而对于一个城市真正的文化发展脉络,却常常感到模糊不清。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份“蓝皮书”,能够获得一份系统、客观的分析,了解北京在特定时期内,其文化产业的构成、创新驱动力、以及面临的挑战。我关注的不仅仅是文化活动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其质量、影响力和可持续性。例如,在这个两年期间,北京在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举措?在吸引和留住文化人才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这些是我希望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关键问题。作为一名研究者,我需要的是严谨的数据支撑和深刻的洞察,而不是流于表面的赞美或批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让我能够更系统地理解北京文化发展的逻辑。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就如同在解读一部活着的史书。北京,这座古老与现代交织的都城,它的文化肌理更是复杂而迷人。我尤其对那些能够反映城市精神气质的“软实力”发展轨迹非常感兴趣。《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这个标题,让我联想到了一系列关于北京在2017年至2018年间,在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社会风貌等方面所发生的细微而深刻的变化。我非常好奇,在这个时间段内,北京的文化创新活力如何体现?是新的艺术形式的涌现,还是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那些隐藏在城市角落的独立书店、咖啡馆、创意园区,它们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探讨这些“微观”的文化现象,并将其置于更广阔的城市发展背景下进行审视?我希望能通过阅读它,对北京的文化生态有一个更立体、更生动的认识,不仅仅是那些宏大叙事,更能捕捉到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温度和呼吸。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历史感,深蓝色的底色搭配烫金的“北京蓝皮书”几个字,以及那似乎承载了无数故事的故宫角楼剪影,瞬间就吸引了我。我一直对北京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中国的首都,更是一个融合了古老传统与现代活力的巨大舞台。拿到这本《北京蓝皮书: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可能是一次深入触摸北京肌理的绝佳机会。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学的老者,缓缓讲述这座城市在过去两年间的点滴变化,从那些宏大的政策方针,到那些隐藏在街头巷尾的文化脉动。我好奇它会如何梳理出2017到2018年间,北京在文化领域那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和成就。是因为我对这座城市有着根深蒂固的喜爱,所以对任何能够帮助我更深层次理解它的读物都抱有极大的热情。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扇通往北京文化内心世界的窗户,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透过它,去感受北京正在发生的、以及正在孕育的一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