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群书治要三六〇 第二册
定价:15.00元
售价:11.0元,便宜4.0元,折扣73
作者:《群书治要三六〇》编辑小组 选译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13360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00kg
★《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治要》概括为六个大纲: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每个大纲下,又归纳了《治要》论述的相关要点,作为细目。希望该书纲目,对于读者领纳《治要》全书的精神,亦能有所帮助。而所选出的360句,编入每个细目的排列顺序,也经过了我们反复推敲,有心的读者,当能从中理出脉络。 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在古圣先贤智慧的下,身心和谐、家庭和乐、事业和顺;安定、幸福、美满、和平。同类好书推荐《曾文正公家书》(宣纸线装、精校足本、精美至极)点击进入《读史是人生的必修课》(*:你想增加智慧吗?史书是不可不读的。)点击进入《体验人生**享受》(定弘法师出家后讲演集结传)点击进入《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中国*早语文教科书、影响民国老课本的发端之作)点击进入《群书治要译注》(题词、多国元首正在学习、净空法师力荐)点击进入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李世民令谏官魏徵及虞世南等,自上始五帝,下迄晋代,一万四千多部、八万九千多卷古籍中,“采摭群书,剪截淫放”,整理历代帝王治国资政史料,撷取六经、四史、诸子百家中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于贞观五年(631年)编辑成书,计六十五部约五十余万言,取名为《群书治要》。“治要”,即治国必须遵循的纲要、理论与方法。该书不仅是魏徵向唐太宗进谏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的思想源泉和施政参考。《群书治要360第二册》将《群书治要》中的嘉言按君道、臣术、贵德、为政、敬慎、明辨六大纲目整理成书,每个大纲中,又归纳了若干条目,对现代人的德行、修养、工作、学习、生活等都有着宝贵的指导和借鉴。
序言:《群书治要》——齐家治国之智^
《群书治要》系列序
《群书治要第二册》说明
壹 君道
一、修身
(一)戒贪
(二)勤俭
(三)惩忿
(四)迁善
(五)改过
二、敦亲
三、反身
四、尊贤
五、纳谏
六、杜谗邪
七、审断
贰 臣术
一、立节
二、尽忠
三、劝谏
四、举贤
叁 贵德
一、尚道
二、孝悌
三、仁义
四、诚信
五、正己
六、度量
七、谦虚
八、谨慎
九、
十、学问
十一、有恒
十二、处世
肆 为政
一、务本
二、知人
三、任使
四、至公
五、纲纪
六、教化
七、礼乐
八、爱民
九、民生
十、法古
十一、赏罚
十二、法律
十三、征伐
伍 敬慎
一、微渐
二、风俗
三、治乱
四、鉴戒
五、应事
六、慎始终
七、养生
陆 明辨
一、邪正
二、人情
三、才德
四、朋党
五、辨物
六、因果
我习惯于在晚上读一些需要集中精神的书籍,这样有助于我清空白天的杂念。这第二册的阅读体验,就像是一次心灵的“重置”。它的语言风格,虽然是基于古文,但整体上给人的感觉却是清冽而有力的,没有那种拖沓的叙事腔调。尤其是在探讨“人心向背”和“名分伦理”的部分,文字的密度很高,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像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我发现,当我读到那些关于“君子之风”和“士人操守”的段落时,我的呼吸都会不自觉地放缓。这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熏陶。它没有用道德说教的方式来强迫你接受什么,而是通过逻辑的严密性和历史事实的说服力,让你自然而然地被说服。这比看任何当代心灵鸡汤都要有效,因为它根植于数千年的文明积累,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厚重感。每次读完,都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宁静感,非常适合在一天结束时进行深度阅读。
评分坦白说,我刚拿到书的时候,看到这个厚度,心里咯噔了一下,生怕自己啃不下去。毕竟,面对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很多都是望而生畏的。但是,这一册的排版设计,简直是为当代读者量身定制的“减压阀”。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处理得非常舒服,最关键的是,它在每一个关键的论断旁边,都有那种简洁到近乎是“极简主义”的注解。这些注解非常克制,它不喧宾夺主,只是在你快要迷失在文言文的海洋里时,轻轻地拉你一把,告诉你“这儿是重点”。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图书馆里,有一个非常靠谱的向导,他知道哪些书架上的哪些段落是你现在最需要的精华。而且,书中的内容不是孤立的,它有一种内在的逻辑线索,像一条条细线,把看似不相关的治理思想串联起来。我甚至不需要完全理解每一个字,只要把握住它所构建的那个“系统观”,就能感受到那种宏大而又精密的秩序感。这绝对是一本可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随时获得启发的好书。
评分读完这册,我最大的感受是“触类旁通”。我一直认为,古代的智慧,如果不能和我们今天的实际生活、管理实践产生共鸣,那它就只是一堆漂亮的文字。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成功地搭建了古今之间的桥梁。我不是一个专业研究历史的学者,我主要从事的是项目管理工作,面对的都是快速变化的市场和多变的团队关系。一开始接触这书时,我心里其实是打鼓的,担心那些帝王将相的故事对我毫无用处。但是,当我翻到关于“用人与察奸”的那几个章节时,我忽然茅塞顿开。书里讲到的如何通过细微的言行来判断一个人的真实品性,这和我在日常管理中需要识别高绩效者和潜在风险分子的逻辑是相通的。它不是直接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让你自己去提炼出“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引导式的学习,远比那些生硬的“管理学定律”要深刻和持久。每一次合上书本,我都会忍不住思考我最近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然后尝试用书里的古人智慧去套用分析,效果出奇地好。
评分这本书在内容选择上的“取舍之道”,非常值得称道。很多汇编类的书籍,为了显得“全面”,往往会收录大量冗余甚至相互矛盾的材料,反而让读者无所适从。但这一册显然是经过了极其严格的筛选。它似乎遵循了一个原则:只收录那些经过时间检验,且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普适性的治理原则。例如,关于“节用”和“慎刑”的论述,书里选取了不同朝代的代表性案例,但主题始终聚焦于如何通过克制权力滥用和资源浪费来实现长治久安。这种聚焦,让每一页的内容都显得沉甸甸的,没有丝毫的注水。更令我欣赏的是,它没有回避古代治理中那些黑暗和失误的篇章,而是将其作为反面教材,用以衬托正面原则的宝贵。这种辩证的呈现方式,使得全书的论述充满了深度和张力,它不是在歌颂历史,而是在冷静地分析“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对于我们这些想从历史中学到教训的人来说,这种坦诚是极其可贵的。
评分这本书,我得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本来以为它会是那种老生常谈的国学读物,堆砌着陈旧的典故,读起来枯燥乏味,顶多也就是翻翻看看,消磨时间。可没想到,这第二册的编排方式,简直是把“化繁为简”做到了极致。它不像有些古籍整理那样,把原文堆砌在那里,让你自己去琢磨其中的深意,而是采用了那种“分门别类、提纲挈领”的手法。比如,它对某一类治理思想的阐述,不是简单地摘录几段话,而是会先给出一个现代读者容易理解的“小标题”,然后引出相应的古代论述,最后再用一两句精辟的现代语言进行点拨。这种结构,对于我们这些工作之余想学习传统智慧,但又苦于没有足够时间去深钻古籍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仿佛有一位博学的朋友,耐心地为你梳理着纷繁复杂的古代治理经验,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核心要义。我特别喜欢它在处理一些敏感或者容易产生歧义的观点时,所采用的那种审慎而客观的态度,既保留了原著的韵味,又避免了现代人理解上的偏差。这种细致入微的处理,真的体现了编纂者的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