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兒童心理百科 9787508068015

中國兒童心理百科 9787508068015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洪寶瑟 著
圖書標籤:
  • 兒童心理學
  • 心理學
  • 育兒
  • 親子關係
  • 兒童教育
  • 兒童發展
  • 百科全書
  • 傢庭教育
  • 青少年心理健康
  • 行為心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韻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華夏齣版社
ISBN:9787508068015
商品編碼:29835915381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2-05-01

具體描述

   圖書基本信息
圖書名稱 中國兒童心理百科 作者 洪寶瑟
定價 38.00元 齣版社 華夏齣版社
ISBN 9787508068015 齣版日期 2012-05-01
字數 頁碼
版次 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開 商品重量 0.540Kg

   內容簡介

  “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開始,父母不懂得寶寶的心理而用錯方法時,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關注寶寶健康,就必須懂得寶寶的心理發育過程,理解寶寶每個行為背後的原因,用適當的方式培養的寶寶。本書針對0~10歲兒童成長特徵,按照年齡段進行講解說明,並收錄瞭幼兒成長各時期中國父母們關心問題的關鍵詞,是*中國傢庭的兒童心理百科寶典。


   作者簡介

  洪寶瑟
  北京同仁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擅長兒童心理發展、青少年學習睏難、情緒及行為問題調整。任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北京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兒童學習睏難門診》等著作。


   目錄

Chapter 1 新生兒期(0-28天)
新生兒的感覺
1.新生兒能看到東西嗎?
視力很弱/還不能認齣媽媽/能看到模糊的光/會盯著對比明顯的物體看
2.新生兒能聽到聲音嗎?
耳道中殘留的羊水影響瞭聽力/寶寶熟悉媽聲音/要讓寶寶多聽不同的聲音
3.新生兒能嘗齣、聞到味道嗎
喜歡媽媽身上的氣味和母乳的味道/拒絕吃母乳是因為“乳頭錯覺”/讓寶寶喝白水
4.寶寶知道我愛他嗎?
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輕柔地撫摸/大人的擁抱令寶寶感到安全/同新生兒講話並不是無意義的
新生兒的啼哭
5.寶寶為何啼哭?
哭是對不舒服的直接反應/“哭”是新生兒的語言/寶寶一哭媽媽就會“奶驚”
6.寶寶為什麼哭得沒完沒瞭?
找到孩子哭的真正原因/寶寶也會因為肚子疼而哭鬧/吃奶就哭是口腔問題
7.怎麼對付“夜哭郎”?
夜啼的原因與心理、撫養方式和生理有關/“老祖母經驗”/體諒媽辛苦
8.寶寶又哭又鬧是不是生病瞭?
不正常的哭聲預示著疾病/哭齣來的“疝氣”/適當的哭是鍛煉

新生兒的睡眠
9.寶寶一天睡多久纔正常?
每個寶寶睡多睡少不一樣/叫醒熟睡的寶寶有竅門/睡眠少的寶寶可能是沒吃飽
10.如何讓夜間喂奶更輕鬆?
讓夜裏喂奶變輕鬆/夜裏喂幾次由喂養方式決定/寶寶長大後夜裏就不再喝奶瞭
11.寶寶日夜顛倒怎麼辦?
生理特性使寶寶容易日夜顛倒/先保證足夠的睡眠,再調整睡眠規律/良好睡眠養齣來
12.睡著後為什麼會有錶情?
睡著時笑或哭都很正常/突然舉起雙手是“驚跳”現象/睡眠狀態反應齣身體是否健康

Chapter2嬰兒期(1-12個月)
嬰兒的感覺
1.斷奶為何這麼難?
月齡越大越難斷奶/寶寶哭鬧是害怕與媽媽分開/堅持就能斷掉/媽媽也要調整心態
2.寶寶為什麼總吃手?
吃手是寶寶安慰自己的方式/進入幼兒期仍然吃手與習慣、情緒有關/采用積極的方式幫助孩子改掉吃手
3.為什麼寶寶愛咬東西?
咬東西是心理需求/長牙時也會咬東西/挑閤適的物品讓寶寶去咬
嬰兒的啼哭
4. 為什麼寶寶不讓媽媽抱?
不讓媽媽抱?隻是暫時的/寶寶同能讓自己感到滿足的人親近/與寶寶相處重在質量,不在時間
5.為什麼寶寶總是粘著媽媽?
粘著媽媽是“分離焦慮”/寶寶過度依賴媽媽/不能忍受與媽媽分開/讓寶寶明白你隻是暫時離開
6.寶寶愛哭怎麼辦?
常常因為不高興和小意外而哭/傢長被“眼淚攻勢”擊倒的後果很嚴重/“哭”是寶寶獲取關注的手段
嬰兒的睡眠
7.寶寶幾歲能和大人分開睡?
寶寶必須獨自睡/不願自己睡的習慣是大人縱容的結果/習慣與父母同睡的幼兒不必強迫他改
8.半夜把尿還是用尿不濕?
有的寶寶不願被把尿/夏天不用尿不濕也可以/尿不濕不會讓寶寶養成壞習慣/羞辱寶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9.趴著睡好不好?
寶寶多大學會翻身/趴著睡有窒息的危險/趴著睡也有不少好處/不會翻身的寶寶要幫他翻身

嬰兒的行為
10.學走路是不是越早越好?
寶寶學走路有早也有晚/鼓勵寶寶練習走路/恰當使用學步車/一雙好鞋幫助寶寶學步/保證寶寶活動安全
11.寶寶不會爬要緊嗎?
爬行不是發育的必經階段/聰明和爬行沒有直接關係/幫助寶寶練習爬行/彆以任何理由限製寶寶爬行
12.寶寶愛玩“躲貓貓”嗎?
和爸爸媽媽一起玩,好有趣/大人的反應鼓勵寶寶玩下去/寶寶從“躲貓貓”中學習/這個遊戲能讓寶寶感到快樂
13.寶寶為什麼亂扔東西?
扔東西是發育的必經階段/喜歡從陽颱扔東西的寶寶要引導式糾正/滿足寶寶扔的願望/發脾氣時扔東西彆理睬他

Chapter 3 幼兒期(1-2歲)
1-2歲幼兒的感覺
1.寶寶為什麼不喜歡搭積木?
寶寶玩積木有很多好處/不喜歡玩積木的寶寶,是因為還沒發現樂趣/讓寶寶自己玩,從遊戲中找到快樂
2.不認識顔色是不是色盲?
色盲是種遺傳病/寶寶不認識,就會對顔色無興趣/色弱也是遺傳的/從幼兒時期開始保護視力
3. 寶寶能從鏡子裏認齣自己嗎?
寶寶能認齣鏡子裏的自己,說明他有瞭自我意識/“我”與彆人不一樣/ “我的”東西不是彆人的/父母應教育孩子學會約束“自我“

1-2歲幼兒的行為
4.太好動是不是“多動癥”?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多動不是“多動癥”/寶寶坐不住與年齡有關/注意力可以訓練
5.寶寶為什麼任性、蠻不講理?
寶寶用發脾氣來左右你/不聽話的寶寶是大人慣齣來的/寶寶任性?關鍵在教育/對付任性的辦法是對寶寶說“不”
6.寶寶不許彆人動自己的玩具,是不是太自私?
寶寶的“占有欲”齣自本能/不為寶寶錶現“自私”而難堪,但也彆去縱容他/“自私”妨礙寶寶融入集體/幫助孩子剋服“自私”
7.為什麼寶寶不與彆人玩?
交際能力缺的寶寶不與彆人玩/父母要幫助孩子剋服交際睏難/多和外界接觸,鍛煉寶寶的交際能力/傢長的過度保護,使孩子無法獲得交往經驗

1-2歲幼兒的習慣
8.寶寶生氣時抓頭發、抓自己的臉怎麼辦?
寶寶大多因為不滿而生氣/無條件滿足寶寶,那是縱容他的壞脾氣/從一開始就要堅決拒絕/你不理睬,他就停止“自虐”/把說教放在後麵
9.寶寶不好好吃飯,是不是肚子不餓?
寶寶不吃飯並非他不餓/吃得夠不夠多?誰說瞭算?/離開餐桌就不能再吃/寶寶不吃不強迫/專心吃飯,不受乾擾
10. 寶寶咬人怎麼辦?
齣牙期的寶寶會咬人/被咬過的孩子也會咬人/語言能力差、弱小的寶寶容易咬人/從原因入手,糾正咬人的行為/嚴肅處理孩子咬人的錯誤
11.寶寶離不開奶瓶怎麼辦?
吃著奶瓶讓寶寶感到滿足/帶不帶奶瓶去幼兒園,要看寶寶的具體情況/讓孩子戒掉奶瓶的辦法是一步一步來/當孩子感到滿足時,對奶瓶的依賴心理就會減少

1-2歲幼兒的語言
12.開口晚是不是發育太慢?
開口早晚與智力沒關係/影響寶寶說話的非正常原因/即使寶寶聽不懂,也要盡量與他對話/與同齡人多交流對寶寶學說話有利
13.寶寶發音不準、口齒不清怎麼辦?
發音不準從拼音開始矯正/口齒不清與缺少發音練習有關/讓孩子學說方言不是壞事/同孩子說話應規範用語

Chapter 4幼兒期(3-4歲)

3-4歲幼兒的感覺
1.該不該允許寶寶到處亂畫?
亂塗亂畫是一個必經階段/應慎重對待寶寶的“大作”/給寶寶創造塗鴉的條件/問問他“你畫的是什麼”
2.寶寶很怕蟲子怎麼辦?
恐懼來自孩子的經曆和想象/害怕是自我保護的本能/帶領孩子走進昆蟲世界/笑話他、或逼他去摸蟲子是不恰當的做法
3-4歲幼兒的行為
3.怎麼教育偷拿東西迴傢的寶寶?
寶寶分不清物品的所有權/“明知故犯”有原因/一旦發現及時處理/正確、恰當的處置非常重要
4.為何寶寶總把玩具弄壞?
求知欲驅使寶寶拆開玩具看個究竟/“拆”不是破壞,是學習/故意損壞玩具纔需要製止/拿些便宜的玩具或舊物品讓孩子去拆
5. 寶寶為何愛鬍鬧?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鬍鬧/當孩子鬍鬧時,再生氣也不能錶現齣來/你不理睬他,鬍鬧就不起作用/等孩子不鬧瞭再來說教

3-4歲幼兒的情緒
6.寶寶怕黑,睡覺時能不能開燈?
寶寶怕黑很正常/改掉開燈睡覺的習慣/對要陪人睡的寶寶說“不”/按照固定的睡前程序去做,不需要威脅
7. 如何製止孩子尖叫?
尖叫是為瞭滿足需求/尖叫是孩子發泄情緒、錶達自己的方式/大人的過激反應,強化瞭寶寶的尖叫行為/讓尖叫失效的秘訣是不理睬

3-4歲幼兒的性格
8.寶寶有顆“玻璃心”,怎麼辦?
“玻璃心”讓父母很擔心/孩子感情太脆弱便會一直幼稚下去/對孩子保護過度,使他長齣“玻璃心”/教孩子不做濫好人、接受現實並學會處理問題
9.怎麼對付“搗蛋大王”?
太淘氣的孩子令父母擔心/淘氣有無知和故意之分/沒有危險就讓孩子去試試看/淘氣不是藉口/教育淘氣的孩子不打也能行

3-4歲幼兒的社會能力
10.孩子不願去幼兒園怎麼辦?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都會哭/他害怕離開媽媽,不適應環境/寶寶有情緒很正常,偶爾讓他發泄一下
11.孩子為什麼會打人?
孩子打人未必是主動/傢教方式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彆用“打屁股”來懲罰孩子“打人”/憤怒不是錯,要正確錶達

想象力
12.哪兒來這麼多“為什麼”?
愛思考的孩子問題多/準確、清楚的迴答孩子/不方便迴答的問題先迴避,以後再討論/培養孩子從書中尋找答案/鼓勵孩子質疑一切
13. 孩子的想象力差怎麼辦?
彆讓孩子被標準答案束縛/鼓勵孩子觀察生活,為想象提供素材/尊重並且相信孩子的想象

Chapter 5 幼兒期(5-6歲)

5-6歲幼兒的行為
1.為什麼孩子愛“頂嘴”?
孩子用“頂嘴”的方式錶達反對意見/孩子頂嘴時彆發火、不迴擊/等冷靜後再給孩子講道理/給孩子申明主張的機會
2.孩子問到“性”瞭怎麼迴答?
麵對孩子的性問題,你的態度十分重要/沒必要解釋得太清楚,但是要解釋/不強求孩子做符閤自身性彆的事/對孩子的“異常”舉動要給予正確引導/孩子的性教育,父母絕不能“缺席”

5-6歲幼兒的情緒
3.孩子隻愛聽好話,怎麼辦?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來自彆人的評價/愛聽好話的孩子“傷不起”/批評時不否定孩子/錶揚、批評都應當適當/傢長先正確麵對批評,給孩子做榜樣
4.孩子怕老師怎麼辦?
孩子怕嚴厲的老師/孩子怕老師批評/孩子怕被老師體罰/要幫孩子解決心理障礙

5-6歲幼兒的語言
5.如何矯正 “口吃”?
孩子口吃有原因/對語言要求過高、對孩子要求過嚴容易造成孩子口吃/傢長與孩子都要慢慢說/矯正口吃的一把鑰匙是培養孩子的信心
6.孩子為什麼喜歡 “自言自語”?
孩子自言自語並不是因為孤獨/自言自語是語言能力發展的一個階段,與自閉癥無關/孩子與幻想中的朋友講話時,你可以從中瞭解他的想法/與孩子多交流能促進孩子的社會化發展

5-6歲幼兒的性格
7.孩子太膽子怎麼辦?
膽小並非壞事/膽小的孩子不主動、不競爭、害怕失敗且易怕生/接受孩子性格的同時,要檢討自己的養育方式
8.孩子做事太粗心,怎麼辦?
粗心其實是不用心/大包大攬型的傢長養齣粗心的孩子/粗心是必須改正的錯誤/僅提醒一遍,讓孩子自己去檢查/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細心

5-6歲幼兒的社會能力
9.孩子被人欺負要不要教他還手?
還手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但不適閤每個孩子/要有還手的實力/有時吃點兒小虧是值得的/孩子挨打後,你的態度和采取什麼行動很重要
10.孩子是個“小霸王”,怎麼辦?
傢長愛護短,孩子就霸道/霸道的孩子社交能力太差/霸道的孩子動不動就發脾氣/霸道不是霸氣,是蠻不講理/不溺愛、不護短,讓孩子改掉霸道

記憶力
11.教過的東西總是記不住,怎麼辦?
不理解、不喜歡就不容易記住/記不住的一個原因是注意力不集中/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教孩子學習/讓孩子對學習保持興趣/注意力是否集中影響學習效率/找到孩子擅長的記憶方式
12.孩子聽話是“左耳進、右耳齣”,怎麼辦?
孩子對父母的話不關注/孩子不愛聽嘮叨的廢話/給孩子提的要求太多,孩子記不住/記憶能力缺陷可能導緻孩子迅速遺忘

Chapter 6 學齡期(7-8歲)

7-8歲兒童的行為
1.孩子犯錯時該不該打?
“打”孩子要適當、適度,該用時再用/采取什麼懲罰手段,應該根據犯錯的情況和孩子的反應來選擇/逼著孩子承認錯誤,不如看孩子的實際行動
2.孩子為何越來越“皮”?
你的話是“浮雲”,孩子就不在乎/吼叫、威嚇及體罰,使用越頻繁效果越差/孩子看到瞭你的底牌,他當然會贏/教育“皮”孩子要剋製,彆被他牽著鼻子走
3.孩子愛吃橡皮、愛吃紙是不是病?
喜歡吃奇怪東西的孩子可能患有“異食癖”/教育不管用的話,就得去醫院檢查/“異食癖”的孩子需要心理安慰/每天都要讓孩子自由活動一段時間

7-8歲兒童的習慣
4.孩子寫作業時愛磨蹭,怎麼辦?
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原因是不想寫/壓力令孩子寫不完作業/盯著孩子做作業的結果是孩子不能對自己負責/幫助孩子做事更有效率
5.孩子早上賴床、經常遲到怎麼辦?
晚睡、缺覺的後果就是賴床/言傳不如身教,傢長先做到/不要替孩子做齣門前的準備
6.孩子為何說髒話、怪話?
孩子偶爾會故意錶現粗魯/說怪話能引起彆人注意/孩子說髒話,故意嚮傢長/孩子必須為自己的無禮行為道歉

7-8歲幼兒的性格
7.孩子性格內嚮、太害羞怎麼辦?
太害羞影響瞭孩子的正常社交/害羞是每個孩子的正常反應/幫助害羞的孩子剋服社交障礙
8.孩子性子急、毛手毛腳怎麼辦?
沒耐心是兒童的“通病”/性格是遺傳和環境互相作用的結果/性子急的孩子需要提高耐力和注意力的訓練/讓孩子為自己的魯莽、毛糙付齣代價

7-8歲兒童的社會能力
9.為什麼孩子愛說大話、愛吹牛?
孩子吹噓自己沒有卻想有的東西/愛吹牛的孩子內心對自己不滿意/吹噓不存在的東西能獲得快樂/傢長的價值觀影響瞭孩子/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孩子的自信
10. 孩子喜歡捉弄彆人、惡作劇怎麼辦?
沒有惡意地捉弄彆人是為瞭引起注意/教給孩子更好的方式/故意使壞的行為應當被禁止/以牙還牙的教育方式不可行/告訴孩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智力
11.成績太差是腦子笨嗎?
考試成績的背後隱藏著重要的信息/智力不是的影響因素/不自信的傢長纔會盲目追求成績
12.孩子做事不動腦怎麼辦?
讓孩子通過動手來鍛煉動腦/孩子該做的事讓他自己去做/檢查作業也可以交給孩子去做/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Chapter 7 學齡期(9-10歲)

9-10歲兒童的行為
1.孩子太迷電視、電腦怎麼辦?
不讓孩子看電視、玩電腦,傢長得先做錶率/被“電子保姆”照看的孩子迷戀電視和電腦/善於利用電視、電腦學習/用很多有趣的活動吸引孩子
2.孩子上課不聽、坐不住怎麼辦?
沒有傾聽的習慣,上課就聽不進去/不能堅持聽完一堂課的孩子意誌力差/孩子太聰明,對講課內容不感興趣
3.孩子撒謊該怎麼教育?
撒謊是成長的錶現/父母常常逼得孩子撒謊/對利己的謊言應當麵揭穿,並進行教育/傢長必須對孩子誠實

9-10歲兒童的情緒
4.孩子為什麼不愛搭理人?
孩子不理你,其實是希望你注意到他/有時故意不理人是在耍態度/他不理睬你,你就取消對他的一切服務/孩子的行為方式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如果孩子不想說,就不要逼著他說
5. 孩子對什麼都無所謂,怎麼辦?
看似對凡事都無所謂,其實內心很糾結/抱著得過且過態度的孩子,不懂得通過努力獲得成績/定下目標並且逐步實現它/對孩子多誇奬、多鼓勵,不要吝嗇你的錶揚

9-10歲兒童的習慣
6.孩子經常尿床怎麼辦?
5歲之後還尿床是“遺尿癥”/造成遺尿的原因有病理的,也有心理的/尿床不隻是習慣問題,很有可能是一種病
7.孩子學什麼都是“三分鍾熱度”怎麼辦?
孩子不感興趣/孩子缺少天賦/孩子沒有毅力/沒有集中優勢去學/孩子的熱度維持太短,傢長要先檢討自己的養育方式

9-10歲兒童的性格
8.孩子是“門背後的霸王”,怎麼辦?
“小霸王”其實是紙老虎/說一套做一套的“兩麵派”孩子/“霸王”和“兩麵派”都是傢長慣齣來的/傢長不轉度,孩子就難教育
9. 性格叛逆的孩子怎麼教育?
孩子正處在叛逆期/孩子的“逆反”之心由來已久/平等的溝通纔能起到效果/允許孩子發齣自己的聲音/陪著孩子走,放開他的手

9-10歲兒童的社會能力
10.孩子在班上被同學排斥,怎麼辦?
被欺負的孩子有反常錶現/你可以打聽到老師也不清楚的“內幕”/孩子沒朋友就容易被欺負,幫助他獲得友誼是很重要的/在意孩子的感受
11.該不該讓孩子當班乾部?
當班乾部的好處是提高自己、鍛煉自己/傢長應當指導孩子抓住機會增強自身能力/孩子必須學會平衡學習和工作之間的關係/競選失敗的孩子需要的是安慰,不是說教

親子關係
12.教齣好孩子需要什麼條件
傢庭提供孩子安全感/好孩子、壞孩子,全是教育齣來的/孩子需要精神上的愛,而不是物質的愛/如果你還不是閤格的父母,就要有勇氣做齣改變


   編輯推薦

  “懂”孩子是教育孩子的開始
  如果不懂孩子,所謂的“教育”則將成為災難
  *適閤中國讀者的的兒童心理百科實用讀物
  內容 貼心指導=實惠實用 萬韆新手父母大愛禮物


   文摘

   序言

穿越曆史的煙雲:中華文明的宏偉畫捲 書籍名稱: 華夏史詩:從先秦到盛唐的文明脈動 ISBN: 9787508099888 字數: 約 1500 字 --- 內容提要: 《華夏史詩:從先秦到盛唐的文明脈動》是一部宏大敘事的人文曆史著作,它以時間為軸,以思想、製度、藝術和民生為經緯,全麵而深入地梳理瞭中華文明從遠古萌芽直至“開元盛世”前夜的波瀾壯闊的曆史進程。本書摒棄瞭傳統史書的枯燥編年體,代之以主題式的深度剖析,力求展現不同曆史階段的內在邏輯與時代精神。 本書的焦點並非簡單的王朝更迭,而是文明形態的演變。從黃河岸邊的早期聚落到周代的禮樂製度的建立,從春鞦戰國時期“百傢爭鳴”的思想大爆發,到秦漢大一統帝國對疆域和官僚體係的奠基,再到魏晉南北朝的民族大融閤與玄學思潮的興起,直至隋唐帝國對製度的集大成與文化的高度自信,每一步跨越都深刻地塑造瞭今日中國的文化基因。 第一部:文明的曙光與禮樂的構建(先秦時期) 本捲聚焦於中華文明的“原點”。我們追溯瞭二裏頭文化的遺存,探討瞭夏商王朝的權力結構及其與早期宗教信仰的關聯。重點分析瞭周公製禮作樂的深遠影響——這種將血緣倫理與政治秩序相結閤的模式,如何成為此後兩韆年中華政治哲學的基石。 隨後,筆鋒轉嚮“軸心時代”的春鞦戰國。本書詳細梳理瞭鐵器和牛耕技術對社會結構的衝擊,闡釋瞭禮崩樂壞背景下,諸子百傢思想産生的必然性。我們不隻是羅列孔孟老莊的思想,而是深入分析瞭他們在特定曆史環境下,對“人”與“治”的根本性探索,以及這些思想如何在秦統一後,被“法傢”的實踐所吸收和重塑的過程。特彆是對稷下學宮的運作模式及其對知識分子群體的塑造,進行瞭細緻的考察。 第二部:帝國的定型與經典的形成(秦漢時期) 秦的統一被視為中華文明從邦聯嚮中央集權帝國轉型的決定性一步。本書詳細剖析瞭秦朝在文字、度量衡和郡縣製上的革命性舉措,同時客觀審視瞭其嚴苛法律對社會産生的反作用力。 漢代的部分著重於“漢承秦製”後的調整與創新。我們探討瞭漢武帝“罷黜百傢,獨尊儒術”的政治含義,並揭示瞭經學在東漢如何演變為維護社會穩定的意識形態工具。此外,本書特彆開闢章節,探討瞭張騫齣使西域對中華文明版圖和世界觀的拓展,以及造紙術的成熟對知識傳播産生的長期影響。我們細緻描繪瞭漢代士人階層如何通過舉孝廉製度進入權力結構,形成獨特的門閥雛形。 第三部:衝突、融閤與思想的沉潛(魏晉南北朝) 這一時期被許多史傢視為“黑暗時代”,但本書認為,這是中華文明進行深度“內化”與“重構”的關鍵轉型期。麵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衝擊,漢文化被迫與異質文化進行高強度的碰撞與融閤。 本書深入分析瞭玄學的興起,它如何成為士大夫階層在政治失意後,對生命價值和宇宙本源的哲學性迴應。同時,佛教的本土化進程是本捲的重中之重。我們追蹤瞭石窟藝術的開鑿、禪宗思想的萌芽,以及佛經翻譯如何深刻影響瞭漢語的錶達方式和士人的審美情趣。南北朝的對峙,反而催生瞭中原文化在藝術、文學上的爆發力,為隋唐的再統一積蓄瞭文化能量。 第四部:集權的巔峰與世界的交匯(隋唐前期) 隋朝的短暫卻影響深遠,其創立的科舉製度,是對漢代察舉製的根本性變革,標誌著貴族政治嚮平民政治的重大傾斜。本書論述瞭隋代大運河的修建,不僅是工程奇跡,更是南北經濟文化融閤的生命綫。 唐朝的建立,標誌著中華文明進入瞭它最自信和開放的階段。我們分析瞭唐初“貞觀之治”的製度基礎,即三省六部製的精妙運作與均田製、租庸調製對社會資源的有效調配。最後的篇章聚焦於武周時期和唐玄宗早期,一個文化多元、萬邦來朝的盛世景象。從長安城的國際化布局到唐詩的巔峰成就,本書試圖捕捉唐代文化自信背後的製度支撐和民族精神。 本書特色: 1. 製度史觀與文化史觀的結閤: 不孤立看待政治事件,而是將其置於更宏大的製度演變和文化思潮的背景下進行考察。 2. 細節的考據與宏觀的把握: 在敘述整體脈絡的同時,對如敦煌文書、齣土簡牘等一手材料進行適度引用,增強曆史現場感。 3. 多重視角的引入: 嘗試從經濟地理、人口流動和技術革新的角度,解釋曆史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華夏史詩》旨在提供一本富有洞察力、可讀性強的通史讀本,帶領讀者穿越曆史的迷霧,理解我們今日所站立的文化高地是如何一步步被構建起來的。它是一次對中華文明核心精神的深度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兒童心理百科》這本書,雖然我沒有直接應用書中的具體指導來教育某個孩子,但我對其中描述的兒童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方式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是一名對教育學有一定瞭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閤的資源。這本書雖然側重於“百科”性質的科普,但我認為它提供的框架和思路,對於理解不同年齡段兒童的學習特點非常有幫助。比如,書中對於兒童遊戲和想象力的重要性的闡述,讓我意識到,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更是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塑造。這種更全麵的視角,讓我對兒童教育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激發瞭我對相關研究的進一步探索。

評分

坦白說,我傢裏並沒有年幼的孩子,所以這本書的直接實踐對我來說還有些遙遠。然而,這本書傳遞的教育理念和對兒童心理的洞察,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反思瞭自己過去的成長經曆,以及我與父母、長輩之間的互動。書中對親子關係中溝通技巧的講解,如如何傾聽、如何迴應、如何設定界限,都讓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即使現在不用於實際的教育,這些知識也為我未來可能麵臨的親子關係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它讓我明白,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單純的管教更為重要。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對未來的傢庭生活充滿瞭期待,也讓我更加意識到,教育孩子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評分

我是一名對社會現象和人文關懷有較高關注度的讀者,雖然我目前沒有為人父母,但《中國兒童心理百科》這本書,通過其對兒童心理的細緻描繪,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社會發展對下一代的影響。書中關於兒童如何形成自我認知、如何處理社交關係、如何應對挫摺等方麵的論述,都讓我看到瞭個體成長與社會環境之間的緊密聯係。例如,書中對兒童在群體中如何建立友誼,如何學習閤作與競爭的描寫,讓我聯想到當下社會中兒童交往方式的變化。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兒童的內心世界,是構建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一環,也讓我對如何創造更有利於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有瞭更多的思考。

評分

我最近讀瞭《中國兒童心理百科》,這本書給我留下瞭非常深刻的印象,雖然我個人並沒有直接接觸過書中具體描寫的某些案例,但整體的理念和闡述方式讓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名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我對如何與未來的傢庭和孩子相處充滿瞭好奇和思考。書中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各個階段,從嬰兒期到青春期,其細緻入微的描述,讓我對孩子們的心靈世界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尤其是一些關於情感認知和行為錶現的解釋,即使是成年人,有時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比如,書中提到孩子在某些階段會齣現的“固執”或者“不聽話”,如果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很容易産生誤解,但通過書中的解讀,我理解瞭這可能是孩子探索自我、建立獨立性的一種方式。

評分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教育有一定研究的讀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融閤兩者精髓的讀物。《中國兒童心理百科》這本書,在我看來,雖然沒有直接闡述傳統文化對兒童心理的影響,但它所倡導的尊重兒童天性、關注個體差異的教育理念,與許多優秀的中國傳統教育思想有著共通之處。書中對兒童情感錶達、情緒管理等方麵的分析,讓我聯想到古人對於“性本善”的討論,以及如何通過“教化”來引導和培養。這本書讓我思考,在現代社會,我們如何在保留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引入更科學的兒童心理學知識,以培養齣既有民族根基又不乏現代視野的新一代。這種跨越時空的思考,讓我對這本書的價值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