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80后命运书
定价:26.80元
作者:李牧童,光明顶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4468970
字数:150000
页码:17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序篇是对80后未来命运的预测:今后20年内,80后的失业危机将阴魂不散;2028年后中国劳动力不断减少,而老年人不断增加,中年80后赡养老人的压力将空前沉重;而由于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创造的财富将不足以养活老年80后,很多老年80后将被迫工作到70多岁来养活自己。
本书上篇讲80后的命(命中注定):为什么我们混不好。
大学生就业危机、财富分配极度不均使得我们坠入物质;物欲的高涨与社会信任危机导致我们进入痛苦的精神炼狱。
本书下篇讲80后的运(运作改命):我们应该怎么混。
专注于一个职业的“螺丝钉成功学”、积极推进城市化的“80后经济学”与全面享受生活的“功利主义幸福论”是我们的好出路。
这是中国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角度分析80后前途命运的书。如果80后一生只读一本书,那就要读有用的《80后命运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李牧童,80后,湖南人,毕业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写过几本书,得过几次奖,有过几项名号,换过几个场。伤过心,迈过坎,老叟青睐,狂童白眼。有人叹我高深,有人笑我无用,或骂故弄玄虚,或曰英才天纵。无常荣辱,几度沉沦。褪妆卸甲,纯粹做人。 光明顶,生于1983年,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失眠的深夜偶然翻开的。书名《80后命运书》就足够吸引我了,感觉像是某种预言,又像是对我们这个群体某种集体记忆的召唤。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而是带着一点岁月的质感,仿佛它承载了不止是文字,还有很多故事。第一页的扉页,写着一句我至今难忘的话,大概意思是“我们被时代推着走,也曾试图抓住些什么”。这句话就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我内心深处那些尘封已久的感受。我开始翻阅,那些细腻的文字,像是在我耳边低语,诉说着一个又一个我们80后曾经的青春,那些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在互联网的兴起之时,跌跌撞撞前行的身影。我看到了童年时少得可怜的玩具,但却无比珍贵的快乐;我看到了少年时升学的压力,以及那份对未来的迷茫和渴望;我看到了青年时初入社会的青涩,和那些为了梦想付出的汗水与泪水。很多情节,我甚至觉得就像是在照镜子,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身边无数熟悉的朋友。这本书的语言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它没有刻意去煽情,却让我好几次鼻子发酸,甚至眼角湿润。我喜欢它那种淡淡的忧伤,又夹杂着坚韧的力量,就像我们80后,经历过很多,也成长了许多,虽然偶尔会怀旧,但更多的是向前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命运。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故事,而是通过一系列碎片化的、生活化的场景,勾勒出80后一代人的成长轨迹。这种“拼图式”的叙述,反而让我感觉更加真实和亲切。就好像在翻看一本老相册,每一张照片都代表着一段回忆,虽然它们可能没有严格的顺序,但组合在一起,却能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时代和一代人的精神面貌。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捕捉,比如,孩提时代在巷子里玩弹珠的场景,那些曾经熟悉的儿歌,还有第一次接触网络的懵懂与好奇。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童年回忆,勾起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怀旧的情绪里,而是巧妙地将这些回忆与80后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联系起来。比如,在描绘童年简朴生活的同时,也暗示了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在描绘青春期的叛逆与迷茫时,也展现了他们对未来社会变革的敏锐感知。这种对比和映照,让这本书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它让我们看到,我们这一代人,是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既保留着纯真,又不得不学会成熟。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过去,也映照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就像一个老朋友,静静地坐在我身边,听我讲述我人生中的点点滴滴,然后不动声色地给予我共鸣和理解。书里描绘的那些场景,无论是高考前挑灯夜战的煎熬,还是第一次拿到工资时的兴奋与迷茫,亦或是面对社会不公时的无奈与反抗,都深深地触动了我。我清晰地记得,作者在某个章节里,用非常生动的笔触描绘了80后群体在职场中的挣扎。那种“上有老下有小,中间压力山大”的处境,那种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不断学习新技能、不断调整自身定位的焦虑,我太有代入感了。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读者在读到这些段落时,都会和我一样,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然后轻轻叹一口气。但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抱怨和无奈。它更像是在告诉我们,即使命运有时会不那么眷顾,我们依然有力量去改变,去创造。那种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才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选择”的讨论,它让我们意识到,即使在看似被时代裹挟的时候,我们依然拥有做出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选择,都可能塑造我们不同的命运。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80后的,它更是关于每一个在生活中努力奋斗的人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真实”。它没有回避80后一代人所经历的种种困境和挑战,无论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是精神上的迷茫,都被作者坦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它也不是一本充斥着抱怨和负能量的书。相反,在那些艰难的叙述中,我看到了80后群体身上所展现出的强大韧性和生命力。作者善于通过一个个具体而微小的生活片段,来折射出时代洪流中的个体命运。比如,书中关于“第一次独立租房”的描写,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那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琐碎烦恼,都让我感同身受。这些片段虽然看似平凡,但却勾勒出了80后群体特有的成长印记。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身份认同”的探讨。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80后群体往往面临着多重身份的转换,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子女的父母,既是职场的新人,也可能是中坚力量。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价值,这是80后普遍面临的课题。这本书,以一种温和而深刻的方式,回应了这些问题,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它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更加坚定地去面对未来。
评分我是一个对时代和社会变迁很敏感的人,所以当我看到《80后命运书》这个书名时,就立刻被吸引了。我期待它能够给我一个关于我们这个群体的深刻解读。读完之后,我可以说,它没有让我失望。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非常客观地展现了80后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他们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作者没有回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现实,比如房价的高企、教育的压力、以及竞争的激烈。但是,它并没有落入“贩卖焦虑”的俗套,而是以一种平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它们对80后个体命运的影响。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个体选择”的探讨。在看似宏大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同时,我们又不是完全被动的。书里展现了很多80后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不懈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精神,我觉得非常鼓舞人心。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我们无法完全掌控命运,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可能性。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自己,也更加理解了我的同龄人。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以更宏观、更深刻的方式看待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