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80後命運書
定價:26.80元
作者:李牧童,光明頂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7-01
ISBN:9787504468970
字數:150000
頁碼:17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序篇是對80後未來命運的預測:今後20年內,80後的失業危機將陰魂不散;2028年後中國勞動力不斷減少,而老年人不斷增加,中年80後贍養老人的壓力將空前沉重;而由於越來越少的勞動力創造的財富將不足以養活老年80後,很多老年80後將被迫工作到70多歲來養活自己。
本書上篇講80後的命(命中注定):為什麼我們混不好。
大學生就業危機、財富分配極度不均使得我們墜入物質;物欲的高漲與社會信任危機導緻我們進入痛苦的精神煉獄。
本書下篇講80後的運(運作改命):我們應該怎麼混。
專注於一個職業的“螺絲釘成功學”、積極推進城市化的“80後經濟學”與全麵享受生活的“功利主義幸福論”是我們的好齣路。
這是中國本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角度分析80後前途命運的書。如果80後一生隻讀一本書,那就要讀有用的《80後命運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李牧童,80後,湖南人,畢業於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寫過幾本書,得過幾次奬,有過幾項名號,換過幾個場。傷過心,邁過坎,老叟青睞,狂童白眼。有人嘆我高深,有人笑我無用,或罵故弄玄虛,或曰英纔天縱。無常榮辱,幾度沉淪。褪妝卸甲,純粹做人。 光明頂,生於1983年,
文摘
序言
這本書,我是在一個失眠的深夜偶然翻開的。書名《80後命運書》就足夠吸引我瞭,感覺像是某種預言,又像是對我們這個群體某種集體記憶的召喚。拿到手裏,紙張的觸感很舒服,不是那種廉價的印刷,而是帶著一點歲月的質感,仿佛它承載瞭不止是文字,還有很多故事。第一頁的扉頁,寫著一句我至今難忘的話,大概意思是“我們被時代推著走,也曾試圖抓住些什麼”。這句話就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瞭我內心深處那些塵封已久的感受。我開始翻閱,那些細膩的文字,像是在我耳邊低語,訴說著一個又一個我們80後曾經的青春,那些在改革開放的洪流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裏,在互聯網的興起之時,跌跌撞撞前行的身影。我看到瞭童年時少得可憐的玩具,但卻無比珍貴的快樂;我看到瞭少年時升學的壓力,以及那份對未來的迷茫和渴望;我看到瞭青年時初入社會的青澀,和那些為瞭夢想付齣的汗水與淚水。很多情節,我甚至覺得就像是在照鏡子,看到瞭過去的自己,看到瞭身邊無數熟悉的朋友。這本書的語言不是那種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是樸實無華,卻直擊人心。它沒有刻意去煽情,卻讓我好幾次鼻子發酸,甚至眼角濕潤。我喜歡它那種淡淡的憂傷,又夾雜著堅韌的力量,就像我們80後,經曆過很多,也成長瞭許多,雖然偶爾會懷舊,但更多的是嚮前看,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命運。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是“真實”。它沒有迴避80後一代人所經曆的種種睏境和挑戰,無論是經濟上的壓力,還是精神上的迷茫,都被作者坦誠地呈現在讀者麵前。但是,它也不是一本充斥著抱怨和負能量的書。相反,在那些艱難的敘述中,我看到瞭80後群體身上所展現齣的強大韌性和生命力。作者善於通過一個個具體而微小的生活片段,來摺射齣時代洪流中的個體命運。比如,書中關於“第一次獨立租房”的描寫,那種既興奮又忐忑的心情,那種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瑣碎煩惱,都讓我感同身受。這些片段雖然看似平凡,但卻勾勒齣瞭80後群體特有的成長印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身份認同”的探討。在快速發展的社會中,80後群體往往麵臨著多重身份的轉換,既是父母的孩子,也是子女的父母,既是職場的新人,也可能是中堅力量。如何在不同的角色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確立自己的價值,這是80後普遍麵臨的課題。這本書,以一種溫和而深刻的方式,迴應瞭這些問題,也給瞭我很多啓發。它讓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也更加堅定地去麵對未來。
評分我是一個對時代和社會變遷很敏感的人,所以當我看到《80後命運書》這個書名時,就立刻被吸引瞭。我期待它能夠給我一個關於我們這個群體的深刻解讀。讀完之後,我可以說,它沒有讓我失望。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非常客觀地展現瞭80後所處的社會環境和他們所經曆的重大曆史事件。作者沒有迴避那些令人不安的現實,比如房價的高企、教育的壓力、以及競爭的激烈。但是,它並沒有落入“販賣焦慮”的俗套,而是以一種平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筆觸,分析瞭這些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它們對80後個體命運的影響。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個體選擇”的探討。在看似宏大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每個人都是渺小的,但同時,我們又不是完全被動的。書裏展現瞭很多80後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做齣不懈的努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精神,我覺得非常鼓舞人心。它讓我意識到,即使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命運,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可能性。這本書,讓我更加理解瞭自己,也更加理解瞭我的同齡人。它提供瞭一個新的視角,讓我們能夠以更宏觀、更深刻的方式看待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曆。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就像一個老朋友,靜靜地坐在我身邊,聽我講述我人生中的點點滴滴,然後不動聲色地給予我共鳴和理解。書裏描繪的那些場景,無論是高考前挑燈夜戰的煎熬,還是第一次拿到工資時的興奮與迷茫,亦或是麵對社會不公時的無奈與反抗,都深深地觸動瞭我。我清晰地記得,作者在某個章節裏,用非常生動的筆觸描繪瞭80後群體在職場中的掙紮。那種“上有老下有小,中間壓力山大”的處境,那種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不斷學習新技能、不斷調整自身定位的焦慮,我太有代入感瞭。我甚至可以想象到,很多讀者在讀到這些段落時,都會和我一樣,不自覺地皺起眉頭,然後輕輕嘆一口氣。但是,這本書並沒有止步於抱怨和無奈。它更像是在告訴我們,即使命運有時會不那麼眷顧,我們依然有力量去改變,去創造。那種在逆境中不屈不撓的精神,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纔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選擇”的討論,它讓我們意識到,即使在看似被時代裹挾的時候,我們依然擁有做齣選擇的權利,而每一個選擇,都可能塑造我們不同的命運。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80後的,它更是關於每一個在生活中努力奮鬥的人的。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獨特,它沒有一個明確的主綫故事,而是通過一係列碎片化的、生活化的場景,勾勒齣80後一代人的成長軌跡。這種“拼圖式”的敘述,反而讓我感覺更加真實和親切。就好像在翻看一本老相冊,每一張照片都代錶著一段迴憶,雖然它們可能沒有嚴格的順序,但組閤在一起,卻能勾勒齣一個完整的時代和一代人的精神麵貌。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細節的捕捉,比如,孩提時代在巷子裏玩彈珠的場景,那些曾經熟悉的兒歌,還有第一次接觸網絡的懵懂與好奇。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卻承載瞭我們太多的童年迴憶,勾起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部分。更重要的是,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懷舊的情緒裏,而是巧妙地將這些迴憶與80後所麵臨的現實睏境聯係起來。比如,在描繪童年簡樸生活的同時,也暗示瞭傢庭經濟條件的限製;在描繪青春期的叛逆與迷茫時,也展現瞭他們對未來社會變革的敏銳感知。這種對比和映照,讓這本書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深刻。它讓我們看到,我們這一代人,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既保留著純真,又不得不學會成熟。這本書,就像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們的過去,也映照齣瞭我們現在的樣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