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
定價:45.00元
作者:瀋文偉 崔珂著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0976455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近年來接連發生的重大自然災害使得中地逐漸提高瞭對災後社區居民精神健康和社會心理問題的關注和應對。本書作者以生態係統理論為基礎,參考在外得到廣泛認可的社會心理需水評估工具,並結閤多年在災後社區的心理社會工作經驗,以及實地試測和調研,編製瞭這本手冊,專門用於自然災害發生後評估不同群體的社會心理需求。
目錄
章 背景介紹
1.1 中地災後居民精神健康評估現狀
1.2 社會心理概念解析
1.2.1 社會心理的定義
1.2.2 社會心理問題的範疇
1.2.3 社會心理工作研究現狀
1.3 《手冊》的編製過程
1.3.1 理論框架確定
1.3.2 編製步驟簡介
1.3.3 實地調研
1.4 《手冊》對災害社會工作實務的意義
第2章 評估過程與評估方法
2.1 評估過程概觀
2.1.1 評估流程及步驟
2.1.2 評估實踐原則
2.1.3 評估工具選擇
2.2 評估方法
2.2.1 收集定性和定量資料
2.2.2 對資料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第3章 評估工具
工具1:收集被調查地與精神健康和社會心理支持的信息
工具2:需要通過和相關部門領導獲得的相關信息
工具3:在自然災害環境中整閤初級醫療服務機構內的精神健康狀況審核錶
工具4:自然災害中受難人群感知需求狀況評定錶(HESPER)
工具5:世界衛生組織-聯閤國難民署自然災害受災民眾嚴重癥狀評定錶(現場調查版)
工具6:普通社區成員的觀點
工具7:對社區有深入瞭解的社區成員的觀點
工具8:受災嚴重的社區成員的觀點
工具9:評估傢庭功能和資源(APGAR,SCREEM-RES)
工具10:SF-36健康調查量錶
工具11:Conners兒童行為問捲(父母用量錶)
第4章 評估報告
4.1 撰寫評估報告
4.2 評估報告示例
作者介紹
瀋文偉,男,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係副教授。l991年獲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與社會科學學院榮譽學士學位;1997年獲英國倫敦大學皇傢學院碩士學位;2005年獲香港大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青少年吸毒、網癮、傢庭治療、實務等。曾任教於香港大學與新加坡國立大學;曾任新加坡關懷中心總乾事。熱衷為中地、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地機構提供谘詢及員工幫助訓練。2008年汶川地震以來,與四川幾所院校閤作“四川災害社會心理工作項目”,長期積極探索構建中國災害社會心理工作模式。多次受邀在新加坡及海外主持研討會,參加電颱和電視訪問節目等。。//崔珂,香港理工大學“四川災害社會心理工作項目”研究員,初級社工師,2009年獲中國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學士學位,2014年獲英國杜倫大學(Durham University)應用社會科學係社會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階層流動、災害社會工作實務、社會學研究方法等。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樸實,但卻散發著一種沉甸甸的專業感。從書名《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就能窺見其嚴謹的定位,我想這絕對不是一本輕鬆的消遣讀物,而是為那些身處復雜局麵、需要係統性解決方案的專業人士量身打造的。我是一個對心理援助和危機乾預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一直以來,對於如何纔能有效地在災難發生後,為受創傷的人們提供恰到好處的心理支持,我總是感到睏惑。新聞報道中,我們看到大量的救援物資、醫療救助,但那些看不見的、深埋在人們內心的痛苦,又該如何去觸及?這本書的齣現,似乎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它不僅僅是關於理論的探討,更是關於“工具”的提供,這讓我對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充滿瞭期待。我設想著,書中一定會有詳細的指南,教授如何識彆、量化和響應災後人群的各種心理需求,從基本的安全感到更深層次的社會聯係需求,甚至是對未來生活的希望。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去傾聽,如何去理解那些難以言說的傷痛,如何用科學的方法去安撫那些焦慮、恐懼和失落。這本書,或許就是我通往理解和實踐這一重要領域的一扇窗口。
評分我一直對危機乾預和災難心理學這個領域抱有極大的熱情,總覺得這是人類社會在麵對突如其來打擊時,最需要關注的“看不見”的戰場。《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這個名字,無疑精準地擊中瞭我的興趣點。我猜想,這本書的作者一定是深耕於此領域的專傢,他們將多年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濃縮成一套套行之有效的評估工具。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設計這些工具的?它們是否考慮到瞭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齡階段、不同受災程度的個體差異?我期待能夠看到一些關於如何進行快速篩查、如何識彆高危人群的工具。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不僅僅停留在“評估”層麵,更能進一步指導我們如何基於評估結果,製定齣有針對性的心理援助計劃。例如,如何為失去親人的人提供哀傷輔導,如何幫助經曆過恐懼的人緩解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癥狀。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提升我在災後心理援助領域專業能力的重要參考,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
評分我是一名長期在基層工作的社會工作者,對於《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這個標題,我的第一反應是“實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常常麵臨各種突發事件,而災難發生後的現場,往往是混亂而緊急的。在這種情況下,擁有一套能夠快速、準確評估受災者心理需求的工具,將是至關重要的。我設想這本書會非常具體,裏麵不會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而是直接提供一套套可以直接投入使用的評估工具。例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處於急性應激狀態?如何識彆有自殺風險的個體?如何瞭解兒童在災難後的心理創傷錶現?這些都是我們在現場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說明每一種評估工具的使用方法、適用範圍以及注意事項。同時,我也希望它能包含一些案例分析,通過真實的案例來演示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以及如何根據評估結果來製定後續的心理援助方案。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本手冊,更是在危難時刻,能夠給予我信心和指引的“利器”。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發展和人文關懷的讀者,我對《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這個書名本身就産生瞭強烈的共鳴。我深知,在任何突發性災難麵前,物質的援助固然重要,但對受災者心靈的撫慰和支持,其意義絲毫不亞於此,甚至更為長遠和根本。我一直覺得,那些經曆過生死考驗的人們,他們的內心世界會經曆一場巨大的風暴,而這種風暴所留下的痕跡,往往是隱形的,卻又無比真實。這本書的齣現,正是針對這種“隱形”的需求,提供瞭一套評估和應對的體係。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書中會包含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問捲、訪談提綱,甚至是觀察記錄錶,這些工具能夠幫助專業人員係統地瞭解個體的心理狀態,識彆潛在的風險,並據此製定個性化的乾預計劃。我尤其期待書中對於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受災程度人群的心理需求差異化評估方法的闡述,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援助的精準度和有效性。此外,我也希望它能深入探討如何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如何促進社區的恢復和重建,以及如何幫助受災者重新找迴生活的意義和希望。這本書,對我而言,將是理解和應對災後心理危機的寶貴參考。
評分作為一個對心理學領域充滿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每當看到有關災難和救援的新聞,我的心都會被深深觸動。我常常在思考,在那些無情的天災麵前,人類最脆弱、也最需要幫助的是什麼?我想,除瞭身體的傷痛,心靈的創傷同樣是難以磨滅的。而《災後社會心理需求評估工具手冊》這個書名,恰好觸及瞭我一直以來思考的核心。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走進災後心理援助的復雜世界。它或許會詳細介紹各種心理評估模型,解釋它們在災後情境下的適用性。我好奇地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包含一些能夠量化心理創傷程度的指標,以及如何去理解和解釋這些指標。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夠教會我如何去識彆那些隱藏在錶麵之下的心理需求,例如,一個人可能在哭泣,但他的真正需求可能並不是簡單的安慰,而是被傾聽和理解;另一個人可能錶現得很平靜,但內心可能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本書,在我看來,將是理解災後人群內心世界的鑰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