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初级钢琴音阶和弦琶音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07511335 |
| 出版年份: | 2015年9月1日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52页 |
| 开本: | 1/16 |
| 图书定价: | 26元 |
| 实际重量: | 240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初级钢琴音阶和弦琶音(修订版)》分两部分。部分是分手两个八度的音阶及三个音的和弦、琶音。相当于拜尔及《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一、二册的程度,适用于业余钢琴考级一、二级的考生。第二部分是双手两个八度的音阶、琶音及三个音的和弦,适用于业余钢琴考级三、四级的学生。
作为一个对音色有偏执要求的“老顽固”,我一直觉得很多基础教材为了追求“易上手”而牺牲了对“音乐性”的培养。然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平衡。它在教授基础技巧的同时,非常注重触键的力度控制和时值的精准度。书中对于力度记号(p, mf, f)的讲解,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轻”或“要重”,而是用非常形象的描述,比如“像羽毛拂过琴键”或“像雨滴落在鼓面上”。这种描述性的语言极大地激发了我的想象力。在练习音阶时,它会特别提醒你在音阶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如何处理换指,确保整个音阶的连贯性(Legato)不会中断,这对于营造流畅的音乐线条至关重要。而且,教材里选用的练习曲目,虽然都是基础的音阶、和弦和琶音,但它们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像是精心编排的一场音乐散步,而不是枯燥的训练营。我甚至能从中听到巴赫的影子,这对于一本“初级”教材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了。
评分我之前尝试过几本号称“全民钢琴”的教程,结果要么是进度太快,刚学会看谱就得面对莫扎特的奏鸣曲,要么就是内容过于陈旧,那些配图和选曲完全提不起我的兴趣。直到我翻开了这本,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精心打磨”。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教你“弹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思考”。比如在学习和弦转换时,教材里会穿插一些关于和声功能的简单解释,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对于培养乐感至关重要。它让你明白,你弹奏的不是一堆孤立的音符,而是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音乐结构。特别是关于琶音的练习部分,它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琶音指法表,而是设计了一系列渐变的练习路径,从最简单的三音琶音到复杂的跨指技巧,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音准”和“流畅度要求”。我按照它的节奏坚持练习了两个月,最大的变化是我的双手协调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在遇到新的、更复杂的曲目时,我不再是茫然无措,而是能快速地在脑海中构建出和弦骨架。这种能力比单纯死记硬背指法重要得多。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熊道儿”这个名字有点好奇,后来才明白这是一种教学理念的体现,它强调的是如同小熊学步般,稳扎稳打,不急不躁。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在教授基础乐理时所采用的“可视化”方法。它不只是让你背诵“音程”的定义,而是通过在五线谱上用不同颜色标记调式音级,让你直观地感受到大二度、小三度在听觉和视觉上的区别。对于学习视奏能力来说,这种方法简直是打开了一扇窗。我过去看谱总是慢半拍,但自从开始用这本书的练习方法,我的眼睛能预读的速度明显加快了,因为我已经学会了快速识别和弦的“形状”而不是单个音符。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演奏不再是机械地移动手指,而是开始理解音乐的内在脉络。这本书没有提供那些炫技的速成秘诀,它提供的恰恰是比秘诀更宝贵的东西——扎实、可迁移、真正能支撑你走得更远的音乐基础功。
评分我购买这本教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系统性地纠正我多年来养成的一些不良演奏习惯,我之前主要靠着网上的零散视频自学,导致很多地方都非常别扭。这本教材的结构严谨得令人佩服。它把技巧的难度曲线设计得非常平缓,以至于很多你以为是难点的部分,在书的指引下,不知不觉就攻克了。比如,针对双手同时演奏不同节奏型(复调思维)的训练,它并没有等到中级才引入,而是非常巧妙地将这个概念融入到基础的五指练习中。它会要求你用一只手弹奏持续音,另一只手弹奏有切分节奏的音符,这种早期的训练有效地锻炼了大脑的左右分割控制能力。此外,纸张的质量和印刷的清晰度也让人感到舒服,长时间对着谱子看眼睛也不会容易疲劳。装帧也很结实,经得起反复翻阅和在琴房的日常使用。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学习资料而言,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体现了出版方的专业态度。
评分这本教材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音乐殿堂的入门钥匙。我是一个钢琴初学者,面对五线谱和那些复杂的指法,一开始真的有些手足无措。但这套书的编排实在太人性化了,它没有一上来就给我灌输那些高深的乐理知识,而是用非常直观、循序渐进的方式,将C大调的基础概念一点点地植入。每一次练习的跨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你觉得轻松到敷衍,也不会让你感到困难到想要放弃。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基础音阶的讲解,简直是把“手型”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了。书中那些精美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正确的手型应该是什么样的,仿佛有一位耐心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我发现,当我按照书上的建议调整手腕和手指的弧度时,原本僵硬的音符突然变得圆润、富有颗粒感。这种从“能弹出声音”到“弹出好听的声音”的质变,完全得益于这本书打下的坚实基础。对于零基础的成年学习者来说,这种清晰的引导比任何花哨的技巧讲解都来得实在。它让我对每天的练习充满了期待,而不是把它当成一项枯燥的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