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地域 定弦和演奏形式
01—02 鳳翔歌
03 演奏特點和藝術風格
04 源自山東琴書音樂的箏麯
05—06 天下同
07—08 大八闆
09 由碰八闆演變而來的箏麯
10—11 漢宮鞦月
第二片
01—02 鶯囀黃鸝
03—04 鴻雁夜啼
套連奏麯
05—06 高山流水
07—08 四段錦
第三片
古韻新麯
01—02 漁舟唱晚
03—04 慶豐年
05—06 豐收鑼鼓
《古箏傳統流派演奏技法5:山東箏演奏技法》古箏是一件民間樂器,民俗之樂,他的民間性決定瞭他會根據流行地域的不同,融閤各地區的民歌、地方戲麯、說唱音樂和地方樂種等民間音樂,形成以不同音韻特點和獨特演奏技法為特點的地方流派。水的運動叫流,水的分流稱派。有著幾韆年曆史,同源共祖的古箏,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有如水流分布各地,形成瞭各個流派,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光彩奪目的瑰寶。從整體音樂風格來看,一方麵各地域箏麯在鏇律、音階、調式方麵各有不同;另一方麵,由於箏麯的地域性差異與音樂環境的不同,使各地域的箏麯帶有顯著的地方性特徵。
主講:郭雪君,古箏教育傢、演奏傢。上海音樂學院民樂係古箏專業副教授。長期以來緻力於古箏的演奏和教學工作,培養瞭大量的古箏專業人纔。學生多人、多次在大賽中獲奬。著有《古箏考級教材》、《青少年學古箏》等專著。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在海內外齣版的個人專集、激光唱片有《高山流水》、《寒鴉戲水》、《楊柳春風》等。
這套資料的實用性和完整性是它最大的亮點。三張VCD,一張側重基礎技法和山東風格示範,另外兩張則專注於配套麯目的精講,這樣的配置非常高效。我尤其喜歡VCD中收錄的那些高清演奏畫麵,光影的運用和樂器細節的捕捉都非常到位,讓人仿佛置身於錄音棚或音樂廳之中。配套的麯譜質量也極其可靠,排版清晰、易於閱讀,即便是復雜的裝飾音和指法變化,也能一目瞭然。我過去常常為瞭找一套既有深入理論講解,又有高質量實踐指導的資料而東奔西跑,現在看來,這套書麯集基本上涵蓋瞭我目前學習和提升所需的所有核心要素。它不僅是演奏者的工具書,對於音樂教育工作者或者想要深入瞭解中國民族音樂體係的人來說,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貴參考資料,其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都遠超我的預期。
評分說實話,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非常嚴肅的學術專著,但在閱讀“音樂學概論”這部分內容時,我發現作者的筆觸非常靈活且富有洞察力。它不像其他概論那樣,隻是機械地羅列音樂史上的主要流派和作麯傢,而是探討瞭音樂現象背後的社會、哲學和美學根源。例如,作者對“鏇律的結構性美感”的分析,結閤瞭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的視角,讓我對鏇律的構成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單純的“好聽不好聽”的概念。這種跨學科的視野,極大地拓寬瞭我對音樂的認知邊界。而且,書中的案例選擇非常豐富,從西方古典音樂到民族音樂都有所涉獵,這種包容性和開放性,讓我這個既喜歡古典又熱愛民樂的學習者受益匪淺。它成功地將宏大的音樂史脈絡與微觀的音樂元素分析巧妙地結閤在一起,構建瞭一個完整而立體的音樂認知體係。
評分我對山東箏派那種厚重、大氣、充滿敘事感的演奏風格情有獨鍾,但一直苦於找不到真正權威和深入的教材來係統學習其核心技法。這本書的“山東箏演奏技法”部分,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寶藏。它沒有停留在錶麵的指法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山東箏派在音色處理、節奏處理以及情感錶達上的獨特哲學。書中詳細解析瞭“上”、“按”、“顫”等關鍵技法的曆史淵源和地域差異,這一點讓我感到非常震撼。它讓我明白,我們所彈奏的每一個音符,背後都承載著一方水土的文化記憶。通過對VCD中演奏片段的反復觀摩和模仿,我開始嘗試在自己的演奏中注入那種特有的“金石之聲”和“娓娓道來”的敘事感。麯譜的編排也體現瞭對山東箏派傳承的尊重,許多老一輩音樂傢偏愛的麯目被收錄其中,這對於保護和發揚這一優秀傳統是非常有意義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有吸引力,那種傳統與現代交織的美感,讓人忍不住想翻開它瞭解一番。我一直對音樂理論抱有濃厚的興趣,但總覺得一些教材過於枯燥晦澀,難以真正領會其精髓。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音樂世界的奧秘。特彆是那些關於和聲學和麯式分析的部分,作者的講解深入淺齣,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迅速抓住重點,建立起係統的知識框架。我特彆欣賞其中穿插的許多曆史典故和名傢軼事,這些內容讓原本抽象的理論變得鮮活起來,仿佛能聽到那些偉大的音樂傢們在耳邊低語,分享他們的創作心得。閱讀的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反復揣摩那些圖示和錶格,它們清晰地勾勒齣復雜的概念脈絡,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效率。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心靈的對話,引導我們去感受音樂背後的情感與人文精神。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的古箏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提升演奏水平的資料,市麵上那些零散的教材和麯集常常讓人感到無從下手。當得知這套資源包含VCD和配套麯譜時,我簡直欣喜若狂。影像資料的直觀性是任何文字都無法替代的,尤其是對於像古箏這樣講究手型、指法和氣息控製的樂器來說。郭雪君老師在演奏示範中的每一個細節,從“上”、“下”、“搖”、“撮”的力度變化,到“滑”、“揉”、“吟”的細膩處理,都展現齣極高的專業水準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特意將VCD中的片段與配套的五綫譜和簡譜進行對照學習,發現書中的標記非常精確,幾乎可以還原現場教學的場景。更棒的是,配套的麯集選擇得非常巧妙,涵蓋瞭不同風格和難度的作品,既有展現山東箏派獨特韻味的經典麯目,也有一些有助於技法全麵發展的練習麯。這種視聽結閤、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習方式,讓我感覺自己的練習不再是盲目的摸索,而是有瞭清晰的方嚮和可見的進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