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代序:寫在“音符外的話”前麵
藝術思考
1.關於音樂創作的“斷想”選摘
2.創作絕不是急就章
3.關於上海職業管弦樂團逐漸萎縮的調查報告和由此引起的幾點思考
4.閤唱隊+管弦樂隊=“交響閤唱”嗎?
——兼談近年來人們在音樂體裁概念上的混亂
5.中國必須擁有數支高水準的職業閤唱團
6.從正在成為閤唱普及的大國邁嚮閤唱強國
7.在中國閤唱發展高峰論壇上的書麵發言
8.中國藝術歌麯創作之我見
9.追求動聽、追求個性、追求感人
——談我的藝術歌麯創作
10.呐喊與希望
——寫在“陸在易作品音樂會”之後
11.有關近年來我國閤唱演唱藝術的五點看法
——在’09南湖閤唱高峰論壇上的發言
人物春鞦
12.賀老——說真話的楷模
13.緬懷一代宗9幣丁善德先生
14.相差0.03分的故事
15.寫在《硃踐耳交響麯集》齣版之前
16.這就是硃踐耳先生
17.中國的音樂巨人——硃踐耳
18.紀念桑桐先生
19.在《黃準創作歌麯集》《黃準聲樂作品精選》式上的講話
20.一位近似“傳奇性”的人物——何占豪
21.閔惠芬精神不朽
22.一份難得而珍貴的閤唱指揮教材
——寫在《閤唱指揮12講》之前
23.一位發展交響樂的功臣
直麵音樂
24.半個世紀的燦爛
——紀念“上海之春”創辦50周年
25.在中國交響樂發展論壇上的緻詞
26.為“海上新夢”作品音樂會節目單所寫“寄言”選
27.為“聖卡羅杯”獲奬音樂會節目單所寫前言
28.為《青少年民樂閤奏麯集》係列樂譜所寫序言
29.二十年開拓,二十年耕耘
——賀上海音協鋼琴考級20周年
30.我與上海音樂齣版社的難忘情結
31.慶賀和疑慮
32.在聆聽“八秒”全國巡演無伴奏閤唱音樂會後的現場講話
33.來自夏威夷的心靈歌唱
——寫在《王韆一閤唱作品選》之前
34.難忘母校上音附中
——寫在迎接上音附中校慶50周年的喜慶日子裏
藝術訪談
35.陸在易談“上海之春”和“布拉格之春”
——訪上海音樂傢協會主席陸在易
內容介紹
陸在易是一位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作麯傢,陸在易著的《音符外的話(陸在易音樂文集)》將陸在易具有啓示和指導意義的音樂文論集結成冊,分為”藝術思考”“人物春鞦”“直麵音樂”“藝術訪談”四個部分,並收錄瞭部分評價他的文章,以文字的形式展現陸在易音樂創作的藝術內涵與價值,這對中國音樂的發展,尤其是中國音樂創作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老實說,作為一個常年在各種音樂評論和文論堆裏打滾的樂迷,我對新齣的音樂書籍往往抱持著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多作品要麼是故作高深,要麼是泛泛而談。然而,這本《音符外的話》卻給瞭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它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其內在的邏輯性和思辨性。作者並非僅僅停留在對作品的錶麵贊美,而是深入到音樂結構、文化語境乃至於作麯傢內心世界的復雜交織之中。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智力上的探險。書中的論述層次分明,從宏觀的音樂哲學探討,到微觀的某個和弦進行的處理,過渡得自然流暢,邏輯鏈條嚴密得讓人拍案叫絕。特彆是對特定音樂流派興衰的梳理,觀點獨到且論據紮實,沒有絲毫的牽強附會。這對於渴望從“感性欣賞”提升到“理性認知”層麵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本極具指導意義的“內功心法”。它迫使你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打破固有的認知藩籬,拓寬瞭視野的邊界。
評分這本《音符外的話》簡直是音樂愛好者的“尋寶圖”!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那厚實的手感和精緻的裝幀吸引住瞭,上海音樂齣版社的齣品果然名不虛傳,看得齣用心良苦。雖然我不是科班齣身,但翻開書頁,那些關於音樂創作、聆聽體驗的文字,卻像一股清泉直抵心底。作者陸在易老師的筆觸細膩而深刻,他似乎總能找到一種奇妙的方式,將那些原本抽象難懂的音樂理論,轉化為我們都能感同身受的畫麵和情感。比如他描述某段鏇律時,用的詞匯並非枯燥的術語,而是如同在描摹一幅水墨畫,濃淡相宜,韻味悠長。我尤其喜歡其中幾篇對經典麯目賞析的文章,它們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反而像一位資深的樂友在身旁輕聲細語地分享自己的獨到見解,讓人聽得津津有味,茅塞頓開。讀完之後,再去聽那些熟悉的麯子,耳朵裏似乎多瞭一雙能洞察“幕後故事”的慧眼,每一次迴放都變得更加立體豐滿瞭。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知識的羅列,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充滿人文關懷的音樂視角。
評分自從買瞭這本《音符外的話》後,我發現自己聽音樂的習慣都悄悄地變瞭。過去,我可能更側重於聽鏇律是否抓耳,節奏是否夠勁爆;但現在,我會不自覺地去尋找文章中提及的那些“潛颱詞”和“結構骨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培養瞭一種“深度聆聽”的習慣。它教會我,真正的音樂欣賞,不僅僅是用耳朵接收信息,更需要用思想去參與建構。比如書中提到某種復調技巧如何營造齣特定的心理空間,我再去重聽巴赫的作品時,那種被分割、交織的聲部綫條感立刻鮮明起來,仿佛能“看見”聲音的走嚮。這套文集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它讓我的聆聽體驗從被動接收轉變為主動探索,極大地豐富瞭我的精神生活。
評分我是一個對文字美感要求較高的人,因此,很多理論書籍對我來說就是一場與晦澀文字的搏鬥。慶幸的是,陸在易先生的這套文集,在保持學術深度的同時,文字錶達上卻展現齣驚人的文學性。那些“音符外的話”,仿佛都帶著一種悠揚的節奏感。他的句子長短錯落有緻,如同樂麯中的休止符與連奏巧妙地穿插在一起,讀起來毫不費力,反而有一種沐浴在知識清風中的愉悅感。這種將枯燥的理論轉化為生動敘事的功力,非常人可及。我常常讀著讀著,就忘記瞭自己是在讀一本“音樂藝術書籍”,更像是沉浸在一篇篇優美散文之中,隻是這些散文的主題恰好聚焦於聲音的藝術。這對於那些因害怕專業術語而卻步的音樂愛好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它搭建瞭一座堅實而又親切的橋梁,讓我們能安全抵達思想的高地。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音樂類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留下來的,往往是那些能引發持續思考的作品。這本《音符外的話》絕對屬於後者。我注意到,每看完一篇文章,我都會閤上書本,靜坐半晌,迴味其中蘊含的觀點,並常常會聯想到自己聆聽過的其他音樂作品,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種“閱讀後思考”的連鎖反應,是衡量一本好書的重要標準。作者對音樂史料的掌握顯然非常紮實,但在引用和分析時,卻能擺脫史料堆砌的窠臼,始終圍繞著“人”與“藝術”的本質關係來探討。上海音樂齣版社的排版設計也值得稱贊,字號和行間距都處理得非常舒適,即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憊,這在細節上體現瞭齣版方對讀者的尊重,也讓這場思想的盛宴更加愉悅和持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