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素描工具介绍
笔 6
铅笔 6
炭笔 6
炭精条 6
柳炭条 6
纸笔 6
自动铅笔 7
纸 7
素描纸 7
素描本 7
橡皮 7
硬橡皮 7
可塑橡皮 7
其他辅助工具 8
铅笔刀 8
卷笔袋 8
木质画板 8
速写板 8
图钉 8
夹子 8
胶带 8
木质画架 8
折叠画架 8
第 2 章素描基础
素描概论 10
素描的定义 10
素描的分类 10
持笔姿势 10
横握 10
竖握 10
错误的持笔姿势 10
素描技法 11
素描的颜色 11
颜色过渡 11
明度差异 11
线条的表现 11
线条的排列 11
水平与垂直排线 11
倾斜排线 11
疏密变化 11
明度变化 11
排线方法 12
单线排列 12
交叉排列 12
由深到浅 12
涂抹排列 12
涂抹 13
涂抹技法 13
涂抹的使用 13
光影原理 14
光影照射原理 14
光影形成原理 14
光影照射角度 14
切面石膏像的基础知识 15
基础知识 15
切面石膏像的表现 15
绘画示范 16
以切面石膏像的绘画步骤为例 16
第 3 章切面石膏像
朱利诺切面石膏像 18
步骤全览 18
绘画要领 19
训练目的 19
完成图 96
亚历山大切面石膏像 97
步骤全览 97
绘画要领 98
训练目的 98
完成图 156
贝多芬切面石膏像 157
步骤全览 157
绘画要领 158
训练目的 158
完成图 196
第 4 章范例赏析与临摹
朱利诺 198
阿格里巴 199
摩西 20
内容提要
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有着独特的表现魅力,学习素描是通往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本书是专为零基础读者编写的素描技法书,全书共分4 章,内容包括素描工具的介绍、素描基础知识、常绘切面石膏像步骤解析及范例赏析与临摹。内容由浅入深,讲解言简意赅。书中的切面石膏像范例详细解析到每一笔的走向与结构关系,从整体到局部,其细致程度堪比观看一张教学光盘,甚至弥补了观看光盘时容易遗漏的重点内容。
阅读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掌握铅笔素描的绘画要领并提高自身的素描造型意识。本书不仅适
合那些希望轻松自学素描的读者,而且也适合作为各美术培训机构的教材。
从一个经常购买和使用美术教程的读者的角度来看,一本好的教材,其价值往往体现在它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盲区”的覆盖程度上。我个人对工具的探讨也很有兴趣,比如铅笔的不同硬度(HB, 2B, 4B等等)在绘制不同层次的明暗区域时,它们各自的最佳应用场景是什么?是应该用硬铅笔打底,再用软铅笔加深,还是有更灵活的策略?更重要的是,关于“画面整体的协调性”这一高级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给予指导。很多时候,局部画得非常精彩,但整体放在一起看,就会显得东一块西一块,缺乏统一的氛围和调子。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控制画面的“灰调子”和“黑白关系”的章节,教导我们如何像指挥交响乐团一样,让所有的元素和谐共鸣,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而是一本艺术思维的启蒙读物了。我期待它能让我从一个“描摹者”蜕变为一个“塑造者”。
评分我最近在尝试将素描基础应用到人像创作中,但总感觉自己画出来的人像缺乏“雕塑感”,脸部轮廓总是平平的,缺乏那种强烈的立体冲击力。我猜想,这很可能是我对古典雕塑的形体结构理解不够到位。因此,选择一本专注于“石膏像”的素描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石膏像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提炼和简化的形体语言,非常适合用来训练对骨骼、肌肉群的结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在讲解每一个部位,比如眼眶、鼻梁、颧骨这些关键结构时,能结合人体解剖学的基本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皮的描摹上。如果它能深入到“石膏像的哪一部分对应着人体的哪一块肌肉或骨骼”,并用清晰的线条把它解剖出来,那对我的帮助将是巨大的。我希望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结构先行”的绘画思维,即先确定结构,再考虑光影和细节,而不是反过来。如果书中有关于如何处理石膏像表面那种微妙的“不平整感”的讲解,那就更贴合实际创作的需要了。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关于素描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大而全”的套路,讲了一堆理论,但实操起来总是感觉力不从心,或者说,很多“大师”的示范图,其笔触和思维过程对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书。我这次选择这本书,主要是被它的“超精解析”这个描述所吸引。我最需要的是那种“手把手”的教学,详细到每一笔下去的力度、角度,以及这个笔触在画面上想要达成的具体效果。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他能预判到学习者会在哪里犯错,然后提前给出规避的建议。比如,在处理石膏像的投影时,很多书只是简单地说“加深阴影”,但我更想知道,是使用侧锋还是笔尖?是需要用排线叠加,还是需要擦拭过渡?如果这本书能在讲解中融入一些关于“观察角度对形体感知的影响”的讨论,那就更好了。我希望它能培养我的主动思考能力,而不是让我成为一个单纯的模仿者。我最近在练习一个断裂的胸像,特别苦恼于断裂处的边缘处理,既不能显得突兀,又要体现出材质的断裂感,期待这本书能在这种细节的处理上给出独到的见解。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吸引人,那种经典的黑白灰调子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就被它的厚重感和纸张的质感所打动,感觉这绝对不是那种敷衍了事的入门指南。我最近开始对古典素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钟爱那些结构复杂的静物和人像,而这本书的标题——“无师自通5”,听起来就充满了挑战性和可能性。我个人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往往在于对物体内部结构和光影关系的理解不够透彻,尤其是在处理光滑且具有体积感的物体时,总是不得要领。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套逻辑严密、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最好能有大量的实例解析,让我能像拆解一台精密的仪器一样,去理解石膏像的每一个转折和光影变化。如果它能深入讲解如何用铅笔这种看似简单的工具,去表现出石膏材质特有的那种细腻的颗粒感和冰冷的质地,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更是教你怎么“看”,怎么去洞察那个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形体结构。我尤其关注那些“切面”的讲解,这对于理解透视和结构来说至关重要,希望它能把那些复杂的几何关系讲解得清晰易懂,避免术语堆砌。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系统性”的学习者,如果一个学习材料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我很快就会感到迷失。我对“无师自通”这个系列一直抱有好感,因为它们通常不会跳跃性地讲解知识点。对于素描而言,从基础的排线练习,到几何体的结构分析,再到复杂石膏像的整体把握,这个过程必须是环环相扣的。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处理“光影的层次感”的。光影的强弱、明暗交界线、反光、灰面,这些要素如何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准确地构建出三维的空间感,是素描的灵魂所在。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清晰的图例来展示不同光源下的光影变化对石膏体积的影响,最好能配上一些“错误示范”和“正确示范”的对比,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所在。而且,鉴于它是“修订版”,我非常期待作者在技法上是否融入了新的理解或更高效的练习方法。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科学的、可重复验证的学习方法,而不是那种玄之又玄的“感觉派”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