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识别音符的初步练习
2.固定位置的五指练习
3.带有八分音符的练习
4.三连音练习
5.带有十六分音符的练习
6.大指移位练习
7.和弦练习
8.音域超过一个八度的练习
9.带有低音谱表的练习
10.带有升、降记号的练习
11.右手双音连贯练习
12.其他简易调的练习
13.带休止符的乐曲练习
14.附点节奏练习
15.切分节奏练习
16.半音阶练习
17.和弦断奏练习
18.训练快速的练习
19.分解和弦练习
20.右手颤音准备练习
21.左手颤音准备练习
22.同音反复练习
23.带装饰音及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
24.手指灵巧练习
钢琴入门学习的选择!
增加节拍机速度范围和表情记号
完善的指法,更适合中国学生练习
简明的注释,让学习更加容易
合理的编排,使练习成为一种乐趣
◎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前校长赵晓生作序推荐
◎适合中国孩子的指法,由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师据版本编订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是知名钢琴教育家车尔尼钢琴练习曲,是钢琴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教材。每首曲子编写了准确而实用调性与曲式分析,乐曲情绪提示等,是钢琴入门学习的很佳选择!学习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手型、指位练习到培养速度、节奏观念,为初学者进行更高1级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
本书是一本长期以来各国钢琴教师乐于使用的钢琴基础教程。
邵鲁,早年就学于上海音乐学院,现于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多年来从事钢琴教育工作,颇有心得体会。他是知名男低音沈洋的钢琴伴奏。2006年在上海举行的华人新年音乐会中,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演出。
目录
1.识别音符的初步练习
2.固定位置的五指练习
3.带有八分音符的练习
4.三连音练习
5.带有十六分音符的练习
6.大指移位练习
7.和弦练习
8.音域超过一个八度的练习
9.带有低音谱表的练习
10.带有升、降记号的练习
11.右手双音连贯练习
12.其他简易调的练习
13.带休止符的乐曲练习
14.附点节奏练习
15.切分节奏练习
16.半音阶练习
17.和弦断奏练习
18.训练快速的练习
19.分解和弦练习
20.右手颤音准备练习
21.左手颤音准备练习
22.同音反复练习
23.带装饰音及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
24.手指灵巧练习
内容推荐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是有名钢琴教育家车尔尼钢琴练习曲,是钢琴学生学习弹奏钢琴的教材。每首曲子编写了准确而实用调性与曲式分析,乐曲情绪提示等,是钢琴入门学习的选择!学习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从手型、指位练习到培养速度、节奏观念,为初学者进行高1级的钢琴学习打好基础。
本书是一本长期以来各国钢琴教师乐于使用的钢琴基础教程。
这本乐谱的装帧设计实在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米白色调,摸上去很有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感觉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足了功夫的。内页的纸张厚度适中,即便是长时间练习,也不容易反光刺眼,对于眼睛的保护确实考虑周到。我特别喜欢它在排版上的用心,音符的间距处理得非常合理,即便是像我这样初学钢琴不久,视谱速度还有待提高的人,也能一眼看清复杂的节奏型,不至于手忙脚乱。而且,每一首练习曲的开头,都有一个简短的意大利文术语注释,比如“Allegro”或者“Andante”,这对于我们这些想要扎实打好基本功的学习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让我不光是在弹奏技巧上,连音乐术语的积累也在不知不觉中同步提升了。装订方面,它采用了近乎平摊的设计,这意味着当我把琴谱摊开放在钢琴架上时,它能稳稳地保持住,不会像有些书那样动不动就合上,让我必须用手去压着,极大地解放了我的双手去专注于指法的调整和触键的力度控制。总而言之,从拿到手的瞬间到实际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这本教材的专业性和对学习者友好的态度,这绝非是市场上那些粗制滥造的泛滥教材可以比拟的。
评分从一个成年学习者的角度来看,时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而这本教材的“练习效率”令人赞叹。我不需要花上几个小时去“啃”下一首曲子,因为每一首练习曲的篇幅都控制在一个相对适中的范围内。它完美地平衡了“充分练习”与“避免疲劳”的需求。通常,我可以在半小时内对一首新练习曲进行初步的分解练习和慢速尝试,这使得我每天即使只有固定的、不长的练习时间,也能感受到明显的进步。这种短小精悍的篇幅设计,非常适合现代人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它让你觉得,钢琴练习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大项目”,而是一系列可以轻松完成的“小任务”。每完成一首,那种即时的成就感会立刻反馈到你的学习动力上,让你更渴望去尝试下一首。这种高效的学习反馈循环,是许多冗长、曲目过长的教程所不具备的巨大优势。
评分坦白讲,我对比过好几个不同出版社的同类教材,这本《车尔尼作品599》在“易用性”和“教学衔接性”上做得最为出色。我个人是自学的,所以对教材的“自解释性”要求非常高。这本书的整体结构非常清晰,每一课或每一首曲子之间,前后逻辑衔接得天衣无缝,你几乎不需要老师在旁边一直指导“接下来该练什么”。比如,在解决了双手交替的音阶问题后,下一组练习立刻就引入了双手同时进行不同音型的练习,这种递进式的设计,让自学者能够有效地自我规划练习路径。对于那些正在寻找钢琴老师的家长来说,这本书的清晰度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学难度,老师可以轻松地将教学进度与教材的章节完美对应,避免了教学中的混乱和重复。另外,我发现它在一些关键的技术难点上,比如快速换指的过渡区域,通常会用一些带有重复音型的短小片段来提前预热和巩固,这种“预警式”的训练,有效地避免了在正式曲目中才发现自己某个环节薄弱的尴尬局面。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套练习曲的‘内容’(指其选曲的侧重点和编排逻辑)感到相当满意,它精准地把握住了初学者从零基础迈向初步流畅演奏的这个关键阶段。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令人望而却步的复杂和弦或快速跑动,而是极其耐心地从最基本的音阶和手指独立性训练入手。我记得第一部分重点训练的是双手的协调配合,很多练习曲虽然听起来简单,但一旦要双手同时在不同的节奏下进行精确的运动,难度立马就上来了。这本书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循序渐进地引入了不同的技术挑战,比如某个小节可能只要求你专注提高第四指和第五指的力度平衡,而下一个小节则开始要求快速的指位转换。我发现,坚持按照这个顺序练习下来,我的手指不再是那种“僵硬的”状态了,它们变得更听使唤,尤其是以前总是弹不清楚的小指,现在清晰度明显增强了不少。这套教材的编排哲学似乎是“小步快跑,步步为营”,它把一个庞大的钢琴技术体系,拆解成了无数个可以被克服的小任务,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强大的技术信心,而不是被一开始的难度劝退。
评分作为一位已经接触钢琴有一段时间的“进阶新手”,我更关注的是这本教程在“音乐性”培养上的建树。很多人认为练习曲就是机械地重复动作,但这本教材却在极简的旋律骨架中,巧妙地融入了对“音乐表情”的暗示。你看那些力度标记,从极弱(pp)到极强(ff)的过渡设计得非常富有戏剧性,它们不是随意标注的,而是紧密贴合了该练习曲的结构,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在这个高音点上需要突然加强力度?这不就是在告诉我,这里是乐句的“呼吸点”或“强调点”吗?此外,关于踏板的使用说明也极为精炼和恰当。对于初学者来说,滥用延音踏板是常犯的错误,但本书在适用的曲目后,会给出一个非常克制的建议,比如“短促地使用踏板以保持清晰度”,这比那些只写个“Ped.”符号了然无物的书要高明得多。它在技术训练的骨架上,慢慢地给学生披上了音乐表现力的“外衣”,让学习过程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探索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