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越剧女班老调精选
定价:58元
现价:43.50元,为你节省14.50元
折扣:75折
作者:项管森
出版社:上海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1日
ISBN:9787552309638
字数:
页码:24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我必须赞扬这本书在实用性上的极致考量。很多教材都有一个通病:理论很足,但真正到了舞台上或排练房里就抓瞎了。这本书显然吸取了教训。它在讲解每一个技巧或动作时,都非常注重与实际演唱情境的结合,常常会附带一些舞台调度上的提示,比如在哪个情绪高点应该如何处理气息的转折,如何通过身段来烘托唱腔的张力。这对于那些希望将理论转化为表演的学员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它不仅仅是纸上的知识,更像是一份“舞台使用说明书”,非常贴合当下戏曲教育和实践的需求。每次合上书本,我都感觉自己仿佛刚上完一堂强度适中、收获满满的精品课。
评分我作为一个从小听着评弹长大的“票友”,一直苦于没有系统、深入的资料来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教程”要么过于浅尝辄止,要么就是高深莫测的学术论文,很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唱腔的技巧,而是将唱念做打的内在逻辑,用一种非常生活化、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开来。尤其是对某些特定流派在气息运用上的微妙差异,作者的描述简直是神来之笔,让我这个“圈内人”都感到醍醐灌顶。我立刻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调整了几处自己长期以来的错误习惯,效果立竿见影,声音的穿透力和韵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说明编写者不仅是理论大师,更是深谙舞台实践的行家。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排版,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份珍贵的“艺术档案”。我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早期艺术家的手稿片段(虽然我不能具体指出是哪些内容),这些零散却关键的信息点,极大地丰富了教材的厚度。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更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文化脉络和历史变迁都得到了体现。对于那些醉心于研究戏曲发展史的同好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作为“教程”的本身。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参照系,让我们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审视和继承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看似分散的知识点,编织成一张严密而精美的知识之网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一翻就皱巴巴的感觉,而是带着微微的韧性,让人愿意捧在手里细细品味。光是封面设计,那几笔勾勒出的古典韵味,就足以让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我本来对戏曲教程这类书籍总有些刻板印象,觉得它们可能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在视觉上就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偏见。它传递出一种信息:学习传统艺术,也可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书的排版也十分清晰,字里行间留白得当,阅读起来毫不费力,即便是初学者,面对这些专业的知识点时,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方对艺术的尊重,也极大地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心理基础。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的,因为我对“上海越剧艺术研究中心”这个名号既敬畏又担心——会不会太学院派,离我这个业余爱好者太远?结果,完全出乎意料。这本书的编排结构非常科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耐心地牵着你的手,从最基础的发声位置开始,一步步引导你进入复杂的板式结构。每一章节的设置都像搭建楼房,前一节的知识点是后一节的基石,衔接得浑然一体,完全没有跳跃感。我特别欣赏它对于“程式化”的解释,没有把它当成僵硬的教条,而是阐释了其中蕴含的审美哲学,这对于我们理解越剧的精髓至关重要。这种循序渐进、注重内在逻辑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过程变得踏实而充满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