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丛书名: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
平装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5371881
条形码: 9787115371881
商品尺寸: 21.4 x 14.9 x 1.9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人民邮电出版社
ASIN: B00U0UUQW2
第I章 认识音乐 1
第I节 音乐的作用与功能 1
一、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1
二、音乐可以启迪智慧 3
三、音乐可以娱乐消遣 5
四、音乐能促进身心健康 5
第二节 怎样学习音乐 7
一、怎样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7
二、怎样学习乐器演奏 8
三、怎样学习歌唱(声乐) 9
四、怎样学习作曲 11
第三节 音乐是什么 13
一、声音材料是音乐的物质基础 13
二、音乐是听觉艺术 14
三、音乐是抽象艺术 15
四、音乐是表情艺术 16
五、音乐是时间艺术 17
六、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19
知识巩固 20
第二章 音乐的符号与标记 21
第I节 记谱法 21
一、简谱 21
二、五线谱 22
三、六线谱 26
四、爵士鼓谱 28
五、锣鼓谱 29
六、工尺谱 30
七、图形谱、文字谱 30
第二节 乐谱记号 30
一、反复记号 31
二、省略记号 31
三、演唱(奏)记号 33
四、变音记号 36
五、速度记号 36
六、力度记号 37
知识巩固 38
第三章 音乐的构成 39
第I节 音高与旋律 39
一、音高 39
二、旋律 42
第二节 节奏与节拍 44
一、节奏 44
二、节拍 44
第三节 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 46
一、速度 46
二、力度 46
三、音区 47
四、音色 47
第四节 调式与调性 48
一、调式 48
二、调性 51
第五节 和声、织体与曲式 52
一、和声 52
二、织体 57
三、曲式 59
知识巩固 60
第四章 音乐的结构 61
第I节 乐段的结构 61
一、乐句、乐节、乐汇、动机 61
二、音乐发展的常用手法 63
三、乐段与主题 64
四、乐段的类型 64
五、乐段的过渡——引子、间奏与尾声 67
第二节 小型曲式 68
一、二部曲式 68
二、三部曲式 69
第三节 大型曲式 71
一、回旋曲式 71
二、变奏曲式 72
三、奏鸣曲式 74
四、套曲曲式 77
五、混合曲式 78
第四节 中国民族曲式 78
一、一段体 79
二、二段体 79
三、多段体 79
四、变奏体 79
五、回旋体 80
六、曲牌体 81
七、板腔体 81
八、综合体 83
知识巩固 84
第五章 音乐的类型 85
第I节 声乐 85
一、民歌 85
二、艺术歌曲 90
三、通俗歌曲 90
四、声乐套曲 91
五、流行音乐 92
六、摇滚乐 92
第二节 器乐 93
一、中国民族器乐 94
二、中小型器乐曲 96
三、交响音乐 103
第三节 综合艺术音乐 105
一、中国歌舞音乐 105
二、中国曲艺音乐 106
三、中国戏曲音乐 108
四、歌剧、音乐剧 113
五、舞剧音乐 114
六、电影音乐 115
知识巩固 117
第六章 音乐的风格 118
第I节 时代风格 118
一、西方艺术音乐的时代划分 118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19
三、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19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2
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3
六、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4
七、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5
八、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6
九、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8
第二节 民族风格 131
一、世界音乐的三大体系 131
二、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 132
三、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特征 134
第三节 地域风格与个人风格 139
一、地域风格 139
二、个人风格 140
知识巩固 142
第七章 乐器知识 143
第I节 中国乐器的分类与特点 143
一、吹管乐器 144
二、弹拨乐器 146
三、拉弦乐器 148
四、打击乐器 150
第二节 西洋乐器的分类与特点 152
一、弦乐器 153
二、木管乐器 155
三、铜管乐器 157
四、打击乐器 158
五、键盘乐器 159
六、电声乐器 160
第三节 乐器的演奏形式与乐队的排列 162
一、演奏形式 162
二、乐队的排列 165
知识巩固 167
第八章 歌唱知识 168
第I节 歌唱的发声与声音 168
一、发声器官与发声生理 168
二、歌唱的呼吸法 169
三、歌唱的共鸣体 169
四、嗓音的声区划分 170
五、变声与假声 172
六、嗓音好坏的评价 172
七、声音正常与悦耳的标准 173
八、歌唱者常见喉病 174
九、嗓音保健 175
第二节 歌唱的声部划分 175
一、歌声的分部 176
二、戏曲的分行 177
第三节 歌唱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177
一、美声唱法 178
二、民族唱法 178
三、通俗唱法 179
四、中国戏曲和民间唱法 179
五、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与表现技巧 179
第四节 歌唱的形式 184
一、独唱、齐唱、重唱 184
二、小组唱、群唱、合唱 184
知识巩固 185
第九章 音乐创作、表演与指挥 186
第I节 音乐创作 186
一、感受经验的积累 186
二、构思与创作 189
三、修改与完成 190
四、即兴创作 190
五、电脑作曲 191
第二节 音乐表演 191
一、音乐表演的本质 191
二、音乐表演的作用 192
三、专业音乐表演者的培养 194
四、表演艺术家与流派 196
第三节 音乐指挥 196
一、指挥的作用与要求 196
二、常见拍子的指挥图式 197
三、指挥的姿势和动作 198
四、起拍与收拍 198
知识巩固 200
第十章 音乐的鉴赏 201
第I节 感受音乐的美 201
一、音乐美的内容 201
二、音乐美的表达 202
第二节 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 205
一、视唱、练耳训练 205
二、听觉记忆、储存与归纳训练 206
三、听觉联觉训练 206
第三节 音乐鉴赏的声音—音乐电声 207
一、电声设备 207
二、立体声与高保真 213
三、各类电声音乐的音质评价 214
第四节 音乐鉴赏的环境 215
一、室内声场 215
二、吸声与隔声 216
三、各种音乐场所的音质设计 217
第五节 音乐声的主观评价 221
一、概述 221
二、音乐声主观评价的特点 221
三、音质的主观评价 222
知识巩固 225
第十一章 电脑音乐 226
第I节 电脑音乐的内容 226
一、数字录音与MIDI音乐制作 226
二、乐谱编制 227
三、音乐教学 227
四、电脑作曲 227
五、音乐作品分析与音乐研究 228
六、声音与计算声学 228
第二节 电脑音乐系统的配置与连接 229
一、硬件配置 229
二、软件配置 232
三、系统连接 235
第三节 电脑音乐软件 237
一、录音与编辑软件——Audition简介 237
二、智能编曲软件——Band in a Box速成 242
三、视唱练耳软件——Auralia简介 245
四、数字音乐的文件格式 253
知识巩固 254
第十二章 音乐院校、团体与比赛 256
第I节 音乐院校 256
一、外国音乐院校简介 256
二、中国音乐院校简介 257
第二节 音乐团体 260
一、世界乐团简介 260
二、中国音乐团体简介 263
第三节 音乐比赛 265
一、音乐比赛简介 265
二、中国音乐比赛简介 267
附录Ⅰ 音乐院系乐理入学考试题型样卷 270
附录Ⅱ 中央音乐学院招生考试乐理试题样卷 273
附录Ⅲ 常用音乐术语 276
附录Ⅳ 常用略语 278
附录Ⅴ 外国乐器名中英文对照 279
附录Ⅵ 外国音乐家人名中英文对照 280
附录Ⅶ 音乐欣赏参考曲目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93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95
本书是一本音乐基础知识读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认识音乐艺术,理解音乐的本质,发现音乐的真谛,轻松开启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涉及的内容是学习音乐所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乐理。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认识音乐,音乐的符号与标记,音乐的构成,音乐的结构,音乐的类型,音乐的风格,乐器知识,歌唱知识,音乐创作、表演与指挥,音乐的鉴赏,电脑音乐,知名音乐院校、团体与比赛。另附常用音乐术语表、音乐欣赏参考曲目等。
本书面对的是广大非专业读者,在内容的编写和结构的编排上有别于一般的专业性音乐基础教程,更加突出通俗性、实用性及灵活性。
本书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参考答案、乐理专题训练(习题)、自测样卷、模拟试卷、音频库等配套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音乐专业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的入门教程。
提供教学、学习素材应该有的吸引力。
知识面宽而浅,适合做为普及性读物
音乐动人心,入门很简单,非“高、大、上”的专业教材;
音乐基础、乐器、歌唱、创作、表演、鉴赏、电脑音乐各成模块,自学、授课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提供课件、教案、大纲、参考答案、乐理专题训练、自测样卷、模拟试卷、音频库等学习资料和配套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丛书名: 高等院校素质教育课程“十二五”规划教材
平装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115371881
条形码: 9787115371881
商品尺寸: 21.4 x 14.9 x 1.9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人民邮电出版社
ASIN: B00U0UUQW2
第I章 认识音乐 1
第I节 音乐的作用与功能 1
一、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1
二、音乐可以启迪智慧 3
三、音乐可以娱乐消遣 5
四、音乐能促进身心健康 5
第二节 怎样学习音乐 7
一、怎样学习音乐基础知识 7
二、怎样学习乐器演奏 8
三、怎样学习歌唱(声乐) 9
四、怎样学习作曲 11
第三节 音乐是什么 13
一、声音材料是音乐的物质基础 13
二、音乐是听觉艺术 14
三、音乐是抽象艺术 15
四、音乐是表情艺术 16
五、音乐是时间艺术 17
六、音乐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19
知识巩固 20
第二章 音乐的符号与标记 21
第I节 记谱法 21
一、简谱 21
二、五线谱 22
三、六线谱 26
四、爵士鼓谱 28
五、锣鼓谱 29
六、工尺谱 30
七、图形谱、文字谱 30
第二节 乐谱记号 30
一、反复记号 31
二、省略记号 31
三、演唱(奏)记号 33
四、变音记号 36
五、速度记号 36
六、力度记号 37
知识巩固 38
第三章 音乐的构成 39
第I节 音高与旋律 39
一、音高 39
二、旋律 42
第二节 节奏与节拍 44
一、节奏 44
二、节拍 44
第三节 速度与力度、音区与音色 46
一、速度 46
二、力度 46
三、音区 47
四、音色 47
第四节 调式与调性 48
一、调式 48
二、调性 51
第五节 和声、织体与曲式 52
一、和声 52
二、织体 57
三、曲式 59
知识巩固 60
第四章 音乐的结构 61
第I节 乐段的结构 61
一、乐句、乐节、乐汇、动机 61
二、音乐发展的常用手法 63
三、乐段与主题 64
四、乐段的类型 64
五、乐段的过渡——引子、间奏与尾声 67
第二节 小型曲式 68
一、二部曲式 68
二、三部曲式 69
第三节 大型曲式 71
一、回旋曲式 71
二、变奏曲式 72
三、奏鸣曲式 74
四、套曲曲式 77
五、混合曲式 78
第四节 中国民族曲式 78
一、一段体 79
二、二段体 79
三、多段体 79
四、变奏体 79
五、回旋体 80
六、曲牌体 81
七、板腔体 81
八、综合体 83
知识巩固 84
第五章 音乐的类型 85
第I节 声乐 85
一、民歌 85
二、艺术歌曲 90
三、通俗歌曲 90
四、声乐套曲 91
五、流行音乐 92
六、摇滚乐 92
第二节 器乐 93
一、中国民族器乐 94
二、中小型器乐曲 96
三、交响音乐 103
第三节 综合艺术音乐 105
一、中国歌舞音乐 105
二、中国曲艺音乐 106
三、中国戏曲音乐 108
四、歌剧、音乐剧 113
五、舞剧音乐 114
六、电影音乐 115
知识巩固 117
第六章 音乐的风格 118
第I节 时代风格 118
一、西方艺术音乐的时代划分 118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19
三、中世纪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19
四、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2
五、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3
六、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4
七、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5
八、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6
九、后现代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 128
第二节 民族风格 131
一、世界音乐的三大体系 131
二、中国民族音乐与传统音乐 132
三、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特征 134
第三节 地域风格与个人风格 139
一、地域风格 139
二、个人风格 140
知识巩固 142
第七章 乐器知识 143
第I节 中国乐器的分类与特点 143
一、吹管乐器 144
二、弹拨乐器 146
三、拉弦乐器 148
四、打击乐器 150
第二节 西洋乐器的分类与特点 152
一、弦乐器 153
二、木管乐器 155
三、铜管乐器 157
四、打击乐器 158
五、键盘乐器 159
六、电声乐器 160
第三节 乐器的演奏形式与乐队的排列 162
一、演奏形式 162
二、乐队的排列 165
知识巩固 167
第八章 歌唱知识 168
第I节 歌唱的发声与声音 168
一、发声器官与发声生理 168
二、歌唱的呼吸法 169
三、歌唱的共鸣体 169
四、嗓音的声区划分 170
五、变声与假声 172
六、嗓音好坏的评价 172
七、声音正常与悦耳的标准 173
八、歌唱者常见喉病 174
九、嗓音保健 175
第二节 歌唱的声部划分 175
一、歌声的分部 176
二、戏曲的分行 177
第三节 歌唱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177
一、美声唱法 178
二、民族唱法 178
三、通俗唱法 179
四、中国戏曲和民间唱法 179
五、流行歌曲的演唱风格与表现技巧 179
第四节 歌唱的形式 184
一、独唱、齐唱、重唱 184
二、小组唱、群唱、合唱 184
知识巩固 185
第九章 音乐创作、表演与指挥 186
第I节 音乐创作 186
一、感受经验的积累 186
二、构思与创作 189
三、修改与完成 190
四、即兴创作 190
五、电脑作曲 191
第二节 音乐表演 191
一、音乐表演的本质 191
二、音乐表演的作用 192
三、专业音乐表演者的培养 194
四、表演艺术家与流派 196
第三节 音乐指挥 196
一、指挥的作用与要求 196
二、常见拍子的指挥图式 197
三、指挥的姿势和动作 198
四、起拍与收拍 198
知识巩固 200
第十章 音乐的鉴赏 201
第I节 感受音乐的美 201
一、音乐美的内容 201
二、音乐美的表达 202
第二节 音乐鉴赏能力的训练 205
一、视唱、练耳训练 205
二、听觉记忆、储存与归纳训练 206
三、听觉联觉训练 206
第三节 音乐鉴赏的声音—音乐电声 207
一、电声设备 207
二、立体声与高保真 213
三、各类电声音乐的音质评价 214
第四节 音乐鉴赏的环境 215
一、室内声场 215
二、吸声与隔声 216
三、各种音乐场所的音质设计 217
第五节 音乐声的主观评价 221
一、概述 221
二、音乐声主观评价的特点 221
三、音质的主观评价 222
知识巩固 225
第十一章 电脑音乐 226
第I节 电脑音乐的内容 226
一、数字录音与MIDI音乐制作 226
二、乐谱编制 227
三、音乐教学 227
四、电脑作曲 227
五、音乐作品分析与音乐研究 228
六、声音与计算声学 228
第二节 电脑音乐系统的配置与连接 229
一、硬件配置 229
二、软件配置 232
三、系统连接 235
第三节 电脑音乐软件 237
一、录音与编辑软件——Audition简介 237
二、智能编曲软件——Band in a Box速成 242
三、视唱练耳软件——Auralia简介 245
四、数字音乐的文件格式 253
知识巩固 254
第十二章 音乐院校、团体与比赛 256
第I节 音乐院校 256
一、外国音乐院校简介 256
二、中国音乐院校简介 257
第二节 音乐团体 260
一、世界乐团简介 260
二、中国音乐团体简介 263
第三节 音乐比赛 265
一、音乐比赛简介 265
二、中国音乐比赛简介 267
附录Ⅰ 音乐院系乐理入学考试题型样卷 270
附录Ⅱ 中央音乐学院招生考试乐理试题样卷 273
附录Ⅲ 常用音乐术语 276
附录Ⅳ 常用略语 278
附录Ⅴ 外国乐器名中英文对照 279
附录Ⅵ 外国音乐家人名中英文对照 280
附录Ⅶ 音乐欣赏参考曲目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93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95
本书是一本音乐基础知识读本,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认识音乐艺术,理解音乐的本质,发现音乐的真谛,轻松开启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涉及的内容是学习音乐所必须掌握和了解的基础知识和基本乐理。全书共12章,主要内容有:认识音乐,音乐的符号与标记,音乐的构成,音乐的结构,音乐的类型,音乐的风格,乐器知识,歌唱知识,音乐创作、表演与指挥,音乐的鉴赏,电脑音乐,知名音乐院校、团体与比赛。另附常用音乐术语表、音乐欣赏参考曲目等。
本书面对的是广大非专业读者,在内容的编写和结构的编排上有别于一般的专业性音乐基础教程,更加突出通俗性、实用性及灵活性。
本书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大纲、参考答案、乐理专题训练(习题)、自测样卷、模拟试卷、音频库等配套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既可作为普通本科、高职高专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选用教材,也可作为音乐专业学习者和音乐爱好者学习音乐的入门教程。
提供教学、学习素材应该有的吸引力。
知识面宽而浅,适合做为普及性读物
音乐动人心,入门很简单,非“高、大、上”的专业教材;
音乐基础、乐器、歌唱、创作、表演、鉴赏、电脑音乐各成模块,自学、授课可自由选择、各取所需;
提供课件、教案、大纲、参考答案、乐理专题训练、自测样卷、模拟试卷、音频库等学习资料和配套教学资料,索取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巨牛图书专营店——专业正版音乐书服务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吸引人,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一看就是那种用心打磨出来的教材。纸张的质感很棒,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刺眼,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无可挑剔,尤其是一些乐谱的细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辨认。我特别欣赏它在内容编排上的细致考量,从最基础的音符认识到后面的节奏型变化,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流畅,像是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指导。我以前总觉得乐理枯燥乏味,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穿插了一些生动的插图和图表,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比如讲解到三和弦的构成时,它不仅仅是给出了枯燥的文字定义,还配上了直观的视觉模型,让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概念。而且,它的定价也算是物有所值,考虑到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作为一本长期参考书的价值,我认为这笔投资是非常值得的。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很强,不像是有些教材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它会引导你去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演奏或者创作中去,这一点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书籍“工具性”的人,如果一本书读完后只能束之高阁,那它就失去了价值。这本教材的实用价值在我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仅是教会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我“怎么用”。在学习和声进行的部分,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和弦连接规则,还贴心地附带了大量真实的音乐片段作为范例,这对于培养我的“乐感”至关重要。我常常在学习了一个新的和弦转位后,马上翻到后面的范例部分去听,那种理论与实践瞬间打通的感觉,是无价的学习体验。而且,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每个章节的开头都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概述,读完后也有一个简短的知识回顾和自我测试环节,这使得知识的内化过程变得有迹可循。我甚至发现,当我遇到其他乐理方面的疑问时,这本书很多时候都能作为一个可靠的“工具书”来查阅,因为它对基础知识的解释非常完备和系统,很少出现信息缺失的情况。
评分从一个对音乐理论感到畏惧的“门外汉”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成功地将一门看似高冷的学科拉下了神坛。我最欣赏它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任何音乐背景知识,它从“万物起源”——也就是声音的基本属性开始讲起,非常耐心地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在讲解泛音列时,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频率计算,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的乐器音色变化入手,让你感受到泛音的普遍存在。这种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到专业理论的路径,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亲近感。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一种非常鼓励和支持的语气,它从来不指责读者的困惑,而是提供清晰的路径去解决它。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音乐世界的奥秘。这本书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了对乐理真正产生兴趣的种子,让我不再把乐理看作是学习音乐的“障碍”,而是探索音乐的“钥匙”。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我之前尝试过几本所谓的“零基础入门”书籍,结果发现要么内容太浅,学不了两章就得换书;要么就是术语堆砌,让人望而生畏。这本教材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对语言进行了极其人性化的处理。作者的文笔非常凝练,没有一句废话,直击要害,但读起来却又不会感到冷硬。举个例子,讲解到拍号和节拍的复杂关系时,它没有使用生硬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模拟行走的步伐和心跳的频率,将时间的组织结构直观地呈现出来。这种将抽象时间概念转化为具体身体经验的教学方法,真是太有创意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体现了对读者体验的尊重,留白恰到好处,重点内容用粗体或斜体进行了清晰的标识,即便是在光线不好的环境下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可以说,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为“初学音乐理论”的人量身定制的,而不是用一本专业大学教材东拼西凑出来的简化版。
评分我接触音乐学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市面上的入门教程汗牛充栋,但真正能让人读下去、并且学到东西的凤毛麟角。这本教材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理解”的强调,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的思维定式和容易产生的困惑,总能在关键节点设置一些非常精妙的对比和类比。比如,在讲解调式和大小调区别的时候,它没有直接堆砌复杂的乐理术语,而是通过描述听感上的“色彩”和“情绪”,一下子就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可感。我记得有一次学习到记号法时,被几个复杂的记号搞得焦头烂额,但翻到这本书对应的章节,它用一种近乎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些记号的历史演变和功能讲得清清楚楚,读完后豁然开朗。此外,书中的练习题设计也十分巧妙,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的辨识到稍微复杂的分析,层层递进,让人在完成练习后能获得扎实的成就感,而不是挫败感。这种循序渐进、注重内化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高效的学习之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