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樂理教材 音樂基礎 初學音樂理論基礎教程 入門書籍

正版樂理教材 音樂基礎 初學音樂理論基礎教程 入門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樂理教材
  • 音樂基礎
  • 音樂理論
  • 初學入門
  • 音樂學習
  • 基礎樂理
  • 入門書籍
  • 音樂教學
  • 樂理知識
  • 音樂理論基礎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海源閣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71881
商品編碼:29867710444
叢書名: 音樂基礎(高等院校素質教育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2-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叢書名: 高等院校素質教育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

平裝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5371881

條形碼: 9787115371881

商品尺寸: 21.4 x 14.9 x 1.9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人民郵電齣版社

ASIN: B00U0UUQW2

 

 

目錄

第I章 認識音樂 1
第I節 音樂的作用與功能 1
一、音樂可以陶冶情操 1
二、音樂可以啓迪智慧 3
三、音樂可以娛樂消遣 5
四、音樂能促進身心健康 5
第二節 怎樣學習音樂 7
一、怎樣學習音樂基礎知識 7
二、怎樣學習樂器演奏 8
三、怎樣學習歌唱(聲樂) 9
四、怎樣學習作麯 11
第三節 音樂是什麼 13
一、聲音材料是音樂的物質基礎 13
二、音樂是聽覺藝術 14
三、音樂是抽象藝術 15
四、音樂是錶情藝術 16
五、音樂是時間藝術 17
六、音樂是二度創作的藝術 19
知識鞏固 20
第二章 音樂的符號與標記 21
第I節 記譜法 21
一、簡譜 21
二、五綫譜 22
三、六綫譜 26
四、爵士鼓譜 28
五、鑼鼓譜 29
六、工尺譜 30
七、圖形譜、文字譜 30
第二節 樂譜記號 30
一、反復記號 31
二、省略記號 31
三、演唱(奏)記號 33
四、變音記號 36
五、速度記號 36
六、力度記號 37
知識鞏固 38
第三章 音樂的構成 39
第I節 音高與鏇律 39
一、音高 39
二、鏇律 42
第二節 節奏與節拍 44
一、節奏 44
二、節拍 44
第三節 速度與力度、音區與音色 46
一、速度 46
二、力度 46
三、音區 47
四、音色 47
第四節 調式與調性 48
一、調式 48
二、調性 51
第五節 和聲、織體與麯式 52
一、和聲 52
二、織體 57
三、麯式 59
知識鞏固 60
第四章 音樂的結構 61
第I節 樂段的結構 61
一、樂句、樂節、樂匯、動機 61
二、音樂發展的常用手法 63
三、樂段與主題 64
四、樂段的類型 64
五、樂段的過渡——引子、間奏與尾聲 67
第二節 小型麯式 68
一、二部麯式 68
二、三部麯式 69
第三節 大型麯式 71
一、迴鏇麯式 71
二、變奏麯式 72
三、奏鳴麯式 74
四、套麯麯式 77
五、混閤麯式 78
第四節 中國民族麯式 78
一、一段體 79
二、二段體 79
三、多段體 79
四、變奏體 79
五、迴鏇體 80
六、麯牌體 81
七、闆腔體 81
八、綜閤體 83
知識鞏固 84
第五章 音樂的類型 85
第I節 聲樂 85
一、民歌 85
二、藝術歌麯 90
三、通俗歌麯 90
四、聲樂套麯 91
五、流行音樂 92
六、搖滾樂 92
第二節 器樂 93
一、中國民族器樂 94
二、中小型器樂麯 96
三、交響音樂 103
第三節 綜閤藝術音樂 105
一、中國歌舞音樂 105
二、中國麯藝音樂 106
三、中國戲麯音樂 108
四、歌劇、音樂劇 113
五、舞劇音樂 114
六、電影音樂 115
知識鞏固 117
第六章 音樂的風格 118
第I節 時代風格 118
一、西方藝術音樂的時代劃分 118
二、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19
三、中世紀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19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2
五、巴洛剋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3
六、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4
七、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5
八、現代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6
九、後現代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8
第二節 民族風格 131
一、世界音樂的三大體係 131
二、中國民族音樂與傳統音樂 132
三、世界其他國傢的音樂特徵 134
第三節 地域風格與個人風格 139
一、地域風格 139
二、個人風格 140
知識鞏固 142
第七章 樂器知識 143
第I節 中國樂器的分類與特點 143
一、吹管樂器 144
二、彈撥樂器 146
三、拉弦樂器 148
四、打擊樂器 150
第二節 西洋樂器的分類與特點 152
一、弦樂器 153
二、木管樂器 155
三、銅管樂器 157
四、打擊樂器 158
五、鍵盤樂器 159
六、電聲樂器 160
第三節 樂器的演奏形式與樂隊的排列 162
一、演奏形式 162
二、樂隊的排列 165
知識鞏固 167
第八章 歌唱知識 168
第I節 歌唱的發聲與聲音 168
一、發聲器官與發聲生理 168
二、歌唱的呼吸法 169
三、歌唱的共鳴體 169
四、嗓音的聲區劃分 170
五、變聲與假聲 172
六、嗓音好壞的評價 172
七、聲音正常與悅耳的標準 173
八、歌唱者常見喉病 174
九、嗓音保健 175
第二節 歌唱的聲部劃分 175
一、歌聲的分部 176
二、戲麯的分行 177
第三節 歌唱方法的分類與特點 177
一、美聲唱法 178
二、民族唱法 178
三、通俗唱法 179
四、中國戲麯和民間唱法 179
五、流行歌麯的演唱風格與錶現技巧 179
第四節 歌唱的形式 184
一、獨唱、齊唱、重唱 184
二、小組唱、群唱、閤唱 184
知識鞏固 185
第九章 音樂創作、錶演與指揮 186
第I節 音樂創作 186
一、感受經驗的積纍 186
二、構思與創作 189
三、修改與完成 190
四、即興創作 190
五、電腦作麯 191
第二節 音樂錶演 191
一、音樂錶演的本質 191
二、音樂錶演的作用 192
三、專業音樂錶演者的培養 194
四、錶演藝術傢與流派 196
第三節 音樂指揮 196
一、指揮的作用與要求 196
二、常見拍子的指揮圖式 197
三、指揮的姿勢和動作 198
四、起拍與收拍 198
知識鞏固 200
第十章 音樂的鑒賞 201
第I節 感受音樂的美 201
一、音樂美的內容 201
二、音樂美的錶達 202
第二節 音樂鑒賞能力的訓練 205
一、視唱、練耳訓練 205
二、聽覺記憶、儲存與歸納訓練 206
三、聽覺聯覺訓練 206
第三節 音樂鑒賞的聲音—音樂電聲 207
一、電聲設備 207
二、立體聲與高保真 213
三、各類電聲音樂的音質評價 214
第四節 音樂鑒賞的環境 215
一、室內聲場 215
二、吸聲與隔聲 216
三、各種音樂場所的音質設計 217
第五節 音樂聲的主觀評價 221
一、概述 221
二、音樂聲主觀評價的特點 221
三、音質的主觀評價 222
知識鞏固 225
第十一章 電腦音樂 226
第I節 電腦音樂的內容 226
一、數字錄音與MIDI音樂製作 226
二、樂譜編製 227
三、音樂教學 227
四、電腦作麯 227
五、音樂作品分析與音樂研究 228
六、聲音與計算聲學 228
第二節 電腦音樂係統的配置與連接 229
一、硬件配置 229
二、軟件配置 232
三、係統連接 235
第三節 電腦音樂軟件 237
一、錄音與編輯軟件——Audition簡介 237
二、智能編麯軟件——Band in a Box速成 242
三、視唱練耳軟件——Auralia簡介 245
四、數字音樂的文件格式 253
知識鞏固 254
第十二章 音樂院校、團體與比賽 256
第I節 音樂院校 256
一、外國音樂院校簡介 256
二、中國音樂院校簡介 257
第二節 音樂團體 260
一、世界樂團簡介 260
二、中國音樂團體簡介 263
第三節 音樂比賽 265
一、音樂比賽簡介 265
二、中國音樂比賽簡介 267
附錄Ⅰ 音樂院係樂理入學考試題型樣捲 270
附錄Ⅱ 中央音樂學院招生考試樂理試題樣捲 273
附錄Ⅲ 常用音樂術語 276
附錄Ⅳ 常用略語 278
附錄Ⅴ 外國樂器名中英文對照 279
附錄Ⅵ 外國音樂傢人名中英文對照 280
附錄Ⅶ 音樂欣賞參考麯目 283
主要參考文獻 293
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295

 

本書是一本音樂基礎知識讀本,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地認識音樂藝術,理解音樂的本質,發現音樂的真諦,輕鬆開啓通嚮音樂殿堂的大門。涉及的內容是學習音樂所必須掌握和瞭解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樂理。全書共12章,主要內容有:認識音樂,音樂的符號與標記,音樂的構成,音樂的結構,音樂的類型,音樂的風格,樂器知識,歌唱知識,音樂創作、錶演與指揮,音樂的鑒賞,電腦音樂,知名音樂院校、團體與比賽。另附常用音樂術語錶、音樂欣賞參考麯目等。
本書麵對的是廣大非專業讀者,在內容的編寫和結構的編排上有彆於一般的專業性音樂基礎教程,更加突齣通俗性、實用性及靈活性。
本書提供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大綱、參考答案、樂理專題訓練(習題)、自測樣捲、模擬試捲、音頻庫等配套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本書既可作為普通本科、高職高專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選用教材,也可作為音樂專業學習者和音樂愛好者學習音樂的入門教程。

 

編輯推薦

提供教學、學習素材應該有的吸引力。
知識麵寬而淺,適閤做為普及性讀物

作者簡介

音樂動人心,入門很簡單,非“高、大、上”的專業教材;
音樂基礎、樂器、歌唱、創作、錶演、鑒賞、電腦音樂各成模塊,自學、授課可自由選擇、各取所需;
提供課件、教案、大綱、參考答案、樂理專題訓練、自測樣捲、模擬試捲、音頻庫等學習資料和配套教學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基本信息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叢書名: 高等院校素質教育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

平裝

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5371881

條形碼: 9787115371881

商品尺寸: 21.4 x 14.9 x 1.9 cm

商品重量: 358 g

品牌: 人民郵電齣版社

ASIN: B00U0UUQW2

 

 

目錄

第I章 認識音樂 1
第I節 音樂的作用與功能 1
一、音樂可以陶冶情操 1
二、音樂可以啓迪智慧 3
三、音樂可以娛樂消遣 5
四、音樂能促進身心健康 5
第二節 怎樣學習音樂 7
一、怎樣學習音樂基礎知識 7
二、怎樣學習樂器演奏 8
三、怎樣學習歌唱(聲樂) 9
四、怎樣學習作麯 11
第三節 音樂是什麼 13
一、聲音材料是音樂的物質基礎 13
二、音樂是聽覺藝術 14
三、音樂是抽象藝術 15
四、音樂是錶情藝術 16
五、音樂是時間藝術 17
六、音樂是二度創作的藝術 19
知識鞏固 20
第二章 音樂的符號與標記 21
第I節 記譜法 21
一、簡譜 21
二、五綫譜 22
三、六綫譜 26
四、爵士鼓譜 28
五、鑼鼓譜 29
六、工尺譜 30
七、圖形譜、文字譜 30
第二節 樂譜記號 30
一、反復記號 31
二、省略記號 31
三、演唱(奏)記號 33
四、變音記號 36
五、速度記號 36
六、力度記號 37
知識鞏固 38
第三章 音樂的構成 39
第I節 音高與鏇律 39
一、音高 39
二、鏇律 42
第二節 節奏與節拍 44
一、節奏 44
二、節拍 44
第三節 速度與力度、音區與音色 46
一、速度 46
二、力度 46
三、音區 47
四、音色 47
第四節 調式與調性 48
一、調式 48
二、調性 51
第五節 和聲、織體與麯式 52
一、和聲 52
二、織體 57
三、麯式 59
知識鞏固 60
第四章 音樂的結構 61
第I節 樂段的結構 61
一、樂句、樂節、樂匯、動機 61
二、音樂發展的常用手法 63
三、樂段與主題 64
四、樂段的類型 64
五、樂段的過渡——引子、間奏與尾聲 67
第二節 小型麯式 68
一、二部麯式 68
二、三部麯式 69
第三節 大型麯式 71
一、迴鏇麯式 71
二、變奏麯式 72
三、奏鳴麯式 74
四、套麯麯式 77
五、混閤麯式 78
第四節 中國民族麯式 78
一、一段體 79
二、二段體 79
三、多段體 79
四、變奏體 79
五、迴鏇體 80
六、麯牌體 81
七、闆腔體 81
八、綜閤體 83
知識鞏固 84
第五章 音樂的類型 85
第I節 聲樂 85
一、民歌 85
二、藝術歌麯 90
三、通俗歌麯 90
四、聲樂套麯 91
五、流行音樂 92
六、搖滾樂 92
第二節 器樂 93
一、中國民族器樂 94
二、中小型器樂麯 96
三、交響音樂 103
第三節 綜閤藝術音樂 105
一、中國歌舞音樂 105
二、中國麯藝音樂 106
三、中國戲麯音樂 108
四、歌劇、音樂劇 113
五、舞劇音樂 114
六、電影音樂 115
知識鞏固 117
第六章 音樂的風格 118
第I節 時代風格 118
一、西方藝術音樂的時代劃分 118
二、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19
三、中世紀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19
四、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2
五、巴洛剋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3
六、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4
七、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5
八、現代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6
九、後現代主義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徵 128
第二節 民族風格 131
一、世界音樂的三大體係 131
二、中國民族音樂與傳統音樂 132
三、世界其他國傢的音樂特徵 134
第三節 地域風格與個人風格 139
一、地域風格 139
二、個人風格 140
知識鞏固 142
第七章 樂器知識 143
第I節 中國樂器的分類與特點 143
一、吹管樂器 144
二、彈撥樂器 146
三、拉弦樂器 148
四、打擊樂器 150
第二節 西洋樂器的分類與特點 152
一、弦樂器 153
二、木管樂器 155
三、銅管樂器 157
四、打擊樂器 158
五、鍵盤樂器 159
六、電聲樂器 160
第三節 樂器的演奏形式與樂隊的排列 162
一、演奏形式 162
二、樂隊的排列 165
知識鞏固 167
第八章 歌唱知識 168
第I節 歌唱的發聲與聲音 168
一、發聲器官與發聲生理 168
二、歌唱的呼吸法 169
三、歌唱的共鳴體 169
四、嗓音的聲區劃分 170
五、變聲與假聲 172
六、嗓音好壞的評價 172
七、聲音正常與悅耳的標準 173
八、歌唱者常見喉病 174
九、嗓音保健 175
第二節 歌唱的聲部劃分 175
一、歌聲的分部 176
二、戲麯的分行 177
第三節 歌唱方法的分類與特點 177
一、美聲唱法 178
二、民族唱法 178
三、通俗唱法 179
四、中國戲麯和民間唱法 179
五、流行歌麯的演唱風格與錶現技巧 179
第四節 歌唱的形式 184
一、獨唱、齊唱、重唱 184
二、小組唱、群唱、閤唱 184
知識鞏固 185
第九章 音樂創作、錶演與指揮 186
第I節 音樂創作 186
一、感受經驗的積纍 186
二、構思與創作 189
三、修改與完成 190
四、即興創作 190
五、電腦作麯 191
第二節 音樂錶演 191
一、音樂錶演的本質 191
二、音樂錶演的作用 192
三、專業音樂錶演者的培養 194
四、錶演藝術傢與流派 196
第三節 音樂指揮 196
一、指揮的作用與要求 196
二、常見拍子的指揮圖式 197
三、指揮的姿勢和動作 198
四、起拍與收拍 198
知識鞏固 200
第十章 音樂的鑒賞 201
第I節 感受音樂的美 201
一、音樂美的內容 201
二、音樂美的錶達 202
第二節 音樂鑒賞能力的訓練 205
一、視唱、練耳訓練 205
二、聽覺記憶、儲存與歸納訓練 206
三、聽覺聯覺訓練 206
第三節 音樂鑒賞的聲音—音樂電聲 207
一、電聲設備 207
二、立體聲與高保真 213
三、各類電聲音樂的音質評價 214
第四節 音樂鑒賞的環境 215
一、室內聲場 215
二、吸聲與隔聲 216
三、各種音樂場所的音質設計 217
第五節 音樂聲的主觀評價 221
一、概述 221
二、音樂聲主觀評價的特點 221
三、音質的主觀評價 222
知識鞏固 225
第十一章 電腦音樂 226
第I節 電腦音樂的內容 226
一、數字錄音與MIDI音樂製作 226
二、樂譜編製 227
三、音樂教學 227
四、電腦作麯 227
五、音樂作品分析與音樂研究 228
六、聲音與計算聲學 228
第二節 電腦音樂係統的配置與連接 229
一、硬件配置 229
二、軟件配置 232
三、係統連接 235
第三節 電腦音樂軟件 237
一、錄音與編輯軟件——Audition簡介 237
二、智能編麯軟件——Band in a Box速成 242
三、視唱練耳軟件——Auralia簡介 245
四、數字音樂的文件格式 253
知識鞏固 254
第十二章 音樂院校、團體與比賽 256
第I節 音樂院校 256
一、外國音樂院校簡介 256
二、中國音樂院校簡介 257
第二節 音樂團體 260
一、世界樂團簡介 260
二、中國音樂團體簡介 263
第三節 音樂比賽 265
一、音樂比賽簡介 265
二、中國音樂比賽簡介 267
附錄Ⅰ 音樂院係樂理入學考試題型樣捲 270
附錄Ⅱ 中央音樂學院招生考試樂理試題樣捲 273
附錄Ⅲ 常用音樂術語 276
附錄Ⅳ 常用略語 278
附錄Ⅴ 外國樂器名中英文對照 279
附錄Ⅵ 外國音樂傢人名中英文對照 280
附錄Ⅶ 音樂欣賞參考麯目 283
主要參考文獻 293
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295

 

本書是一本音樂基礎知識讀本,可以幫助讀者快速地認識音樂藝術,理解音樂的本質,發現音樂的真諦,輕鬆開啓通嚮音樂殿堂的大門。涉及的內容是學習音樂所必須掌握和瞭解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樂理。全書共12章,主要內容有:認識音樂,音樂的符號與標記,音樂的構成,音樂的結構,音樂的類型,音樂的風格,樂器知識,歌唱知識,音樂創作、錶演與指揮,音樂的鑒賞,電腦音樂,知名音樂院校、團體與比賽。另附常用音樂術語錶、音樂欣賞參考麯目等。
本書麵對的是廣大非專業讀者,在內容的編寫和結構的編排上有彆於一般的專業性音樂基礎教程,更加突齣通俗性、實用性及靈活性。
本書提供電子課件、電子教案、教學大綱、參考答案、樂理專題訓練(習題)、自測樣捲、模擬試捲、音頻庫等配套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本書既可作為普通本科、高職高專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選用教材,也可作為音樂專業學習者和音樂愛好者學習音樂的入門教程。

 

編輯推薦

提供教學、學習素材應該有的吸引力。
知識麵寬而淺,適閤做為普及性讀物

作者簡介

音樂動人心,入門很簡單,非“高、大、上”的專業教材;
音樂基礎、樂器、歌唱、創作、錶演、鑒賞、電腦音樂各成模塊,自學、授課可自由選擇、各取所需;
提供課件、教案、大綱、參考答案、樂理專題訓練、自測樣捲、模擬試捲、音頻庫等學習資料和配套教學資料,索取方式參見“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巨牛圖書專營店——專業正版音樂書服務商!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現代音樂製作與聲音設計》的圖書簡介,內容詳盡,旨在為音樂製作人、聲音設計師以及對音頻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深入的學習資源,完全不涉及您提到的樂理教材內容。 --- 現代音樂製作與聲音設計:從零基礎到專業實踐 內容概要 《現代音樂製作與聲音設計》是一本全麵覆蓋當代音樂製作流程、聲音設計理論與實踐技術的綜閤性指南。本書不僅深入剖析瞭數字音頻工作站(DAW)的核心功能,更著重於培養讀者構建獨特聲景、優化混音效果以及掌握前沿聲音閤成技術的實戰能力。全書以項目驅動為導嚮,結閤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技術圖解,旨在幫助讀者跨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真正實現腦海中的音樂構想。 核心章節與深度解析 本書共分為六個主要部分,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專業音樂製作的殿堂: 第一部分:數字音頻環境搭建與基礎工作流程 本部分專注於構建高效、穩定的數字製作環境。我們首先探討現代DAW(如Pro Tools, Logic Pro X, Ableton Live, Cubase等)的選擇標準、係統優化與資源管理策略。重點內容包括: 音頻接口與監聽係統配置: 如何選擇閤適的聲卡、優化驅動程序延遲,以及建立準確的監聽環境(包括房間聲學基礎考量)。 MIDI與控製界麵整閤: 深入講解MIDI 2.0標準,控製器(鍵盤、推子、觸控錶麵)的映射與編程,實現人機交互的最佳效率。 會話(Session)管理規範: 建立項目文件命名、備份機製和軌道分組的行業標準,確保項目文件長期可維護性。 第二部分:采音、編輯與素材處理的藝術 成功的音樂製作始於高質量的素材。本部分詳細闡述瞭錄音技術、數字編輯技巧以及素材的精細化處理。 麥剋風技術深度解析: 涵蓋動圈、電容、帶式麥剋風的特性,立體聲錄音技術(ORTF, XY, Blumlein等)的精確應用。特彆關注人聲、鼓組和原聲樂器的最佳拾音位置與技巧。 非破壞性音頻編輯: 學習如何利用切片(Slicing)、拉伸(Time Stretching)、變調(Pitch Shifting)等工具,在不損失音質的前提下,對錄音素材進行節奏和音高的完美校準。 采樣與循環的創意運用: 探討如何從無到有創建自己的采樣庫,以及使用切片器(Sampler)進行復雜節奏和鏇律的重構。 第三部分:閤成器原理與聲音塑形 聲音設計是現代音樂的靈魂。本部分將係統講解各類閤成技術的原理和應用,打破對復雜閤成器的畏懼感。 模擬閤成(Analog Synthesis)的復興: 深入解析振蕩器(Oscillator)、濾波器(Filter,特彆是經典的Moog梯形濾波器和SSB濾波器)、包絡(Envelope)和低頻振蕩器(LFO)的工作機製。側重於減法閤成和加法閤成的實戰案例。 波錶閤成與調頻閤成(FM Synthesis): 剖析現代波錶閤成器的多維度調製能力,並詳細講解Yamaha DX7風格的FM閤成,如何創造齣金屬質感、鍾聲和復雜的打擊樂音色。 顆粒閤成與物理建模: 介紹如何利用顆粒閤成技術創造齣飄渺、流動的紋理音景,以及物理建模閤成器在模擬真實樂器和環境聲方麵的潛力。 第四部分:效果器鏈的邏輯與空間構建 本部分是關於如何利用效果器構建音樂的深度、寬度和動態層次。 動態處理進階: 詳解多段壓縮(Multiband Compression)在控製特定頻率範圍的精確作用,以及側鏈(Sidechain)技術的巧妙運用,超越傳統的“泵浦效應”。 空間化處理: 深入研究捲積混響(Convolution Reverb)與算法混響的區彆,並教授如何利用延遲(Delay)和調製效果器(如Chorus, Flanger)來增加聲音的運動感和立體聲寬度。 失真與飽和的藝術: 分析不同類型的失真(晶體管、電子管、磁帶)對音色的獨特影響,學習如何使用它們來增加聲音的“粘閤度”和衝擊力,而非僅僅是噪音。 第五部分:混音工程:平衡、清晰與衝擊力 混音是將所有元素整閤成一個連貫、專業作品的關鍵步驟。本書將“平衡”視為核心理念。 頻率範圍管理(EQ的哲學): 告彆盲目切除,轉嚮基於聽覺感知進行EQ處理。講解“動態均衡”在提升清晰度和避免衝突中的作用。 立體聲像定位(Panning Strategy): 建立一套係統的聲場布局方案,確保主要樂器位於最佳聽覺焦點,同時為背景元素預留空間。 處理低頻段的挑戰: 專注於Sub Bass和Kick Drum的相互作用,傳授如何利用相位對齊和高通濾波策略,確保低頻的衝擊力與清晰度兼得。 第六部分:母帶處理(Mastering):最終的打磨 母帶處理是將混音作品推嚮發行標準的最後一道防綫。 響度戰爭與動態保留: 探討響度標準(如LUFS)的要求,以及如何使用限製器(Limiter)在達到目標響度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持混音的原始動態範圍。 立體聲寬度與單聲道兼容性: 學習使用Mid/Side處理技術優化立體聲寬度,並進行嚴格的單聲道兼容性測試。 格式輸齣與分發準備: 涵蓋CD、流媒體平颱(如Spotify, Apple Music)對響度、抖動(Dithering)和文件封裝的具體要求。 目標讀者 本書麵嚮: 1. 有一定DAW基礎,希望提升混音和聲音設計技術的音樂製作人。 2. 獨立遊戲開發者、電影後期製作人員,需要掌握專業音頻後期處理的領域人士。 3. 對電子音樂、音景藝術有濃厚興趣,渴望係統學習現代音頻工程原理的學習者。 通過係統學習本書內容,讀者將不僅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更能建立起一套獨立思考和解決復雜音頻問題的專業方法論。

用戶評價

評分

從一個對音樂理論感到畏懼的“門外漢”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成功地將一門看似高冷的學科拉下瞭神壇。我最欣賞它的地方在於,它沒有假設讀者已經具備任何音樂背景知識,它從“萬物起源”——也就是聲音的基本屬性開始講起,非常耐心地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比如,在講解泛音列時,它沒有直接跳到復雜的頻率計算,而是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更容易接觸到的樂器音色變化入手,讓你感受到泛音的普遍存在。這種從生活經驗齣發,逐步深入到專業理論的路徑,極大地增強瞭學習的親近感。另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是一種非常鼓勵和支持的語氣,它從來不指責讀者的睏惑,而是提供清晰的路徑去解決它。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收知識,而是在主動地探索音樂世界的奧秘。這本書成功地在我心中播下瞭對樂理真正産生興趣的種子,讓我不再把樂理看作是學習音樂的“障礙”,而是探索音樂的“鑰匙”。

評分

我是一個非常注重書籍“工具性”的人,如果一本書讀完後隻能束之高閣,那它就失去瞭價值。這本教材的實用價值在我的學習過程中體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僅僅是教會我“是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會我“怎麼用”。在學習和聲進行的部分,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和弦連接規則,還貼心地附帶瞭大量真實的音樂片段作為範例,這對於培養我的“樂感”至關重要。我常常在學習瞭一個新的和弦轉位後,馬上翻到後麵的範例部分去聽,那種理論與實踐瞬間打通的感覺,是無價的學習體驗。而且,這本書的結構非常清晰,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概述,讀完後也有一個簡短的知識迴顧和自我測試環節,這使得知識的內化過程變得有跡可循。我甚至發現,當我遇到其他樂理方麵的疑問時,這本書很多時候都能作為一個可靠的“工具書”來查閱,因為它對基礎知識的解釋非常完備和係統,很少齣現信息缺失的情況。

評分

我接觸音樂學習也有一段時間瞭,市麵上的入門教程汗牛充棟,但真正能讓人讀下去、並且學到東西的鳳毛麟角。這本教材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理解”的強調,而不是一味地死記硬背。作者似乎非常瞭解初學者的思維定式和容易産生的睏惑,總能在關鍵節點設置一些非常精妙的對比和類比。比如,在講解調式和大小調區彆的時候,它沒有直接堆砌復雜的樂理術語,而是通過描述聽感上的“色彩”和“情緒”,一下子就讓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可感。我記得有一次學習到記號法時,被幾個復雜的記號搞得焦頭爛額,但翻到這本書對應的章節,它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把這些記號的曆史演變和功能講得清清楚楚,讀完後豁然開朗。此外,書中的練習題設計也十分巧妙,難度梯度設置得非常閤理,從基礎的辨識到稍微復雜的分析,層層遞進,讓人在完成練習後能獲得紮實的成就感,而不是挫敗感。這種循序漸進、注重內化的教學方式,纔是真正高效的學習之道。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確實很吸引人,拿到手裏就感覺分量十足,一看就是那種用心打磨齣來的教材。紙張的質感很棒,即便是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刺眼,油墨印刷的清晰度也無可挑剔,尤其是一些樂譜的細節,即便是初學者也能輕鬆辨認。我特彆欣賞它在內容編排上的細緻考量,從最基礎的音符認識到後麵的節奏型變化,每一步都銜接得非常自然流暢,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在旁邊手把手地指導。我以前總覺得樂理枯燥乏味,但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穿插瞭一些生動的插圖和圖錶,極大地降低瞭學習的門檻。比如講解到三和弦的構成時,它不僅僅是給齣瞭枯燥的文字定義,還配上瞭直觀的視覺模型,讓人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概念。而且,它的定價也算是物有所值,考慮到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作為一本長期參考書的價值,我認為這筆投資是非常值得的。這本書的實用性真的很強,不像是有些教材隻停留在理論層麵,它會引導你去思考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際的演奏或者創作中去,這一點是我非常看重的。

評分

說實話,我當初購買這本書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因為我之前嘗試過幾本所謂的“零基礎入門”書籍,結果發現要麼內容太淺,學不瞭兩章就得換書;要麼就是術語堆砌,讓人望而生畏。這本教材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在保持專業性的同時,對語言進行瞭極其人性化的處理。作者的文筆非常凝練,沒有一句廢話,直擊要害,但讀起來卻又不會感到冷硬。舉個例子,講解到拍號和節拍的復雜關係時,它沒有使用生硬的數學公式,而是通過模擬行走的步伐和心跳的頻率,將時間的組織結構直觀地呈現齣來。這種將抽象時間概念轉化為具體身體經驗的教學方法,真是太有創意瞭。而且,這本書的排版布局也體現瞭對讀者體驗的尊重,留白恰到好處,重點內容用粗體或斜體進行瞭清晰的標識,即便是在光綫不好的環境下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可以說,這本書是真正意義上為“初學音樂理論”的人量身定製的,而不是用一本專業大學教材東拼西湊齣來的簡化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