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布鲁斯·皮尔森(1942年出生),是一位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作者、作曲家、专家指导 和指挥家。他因为《管乐队标准化综合教程》 (Standard of Excellence Comprehensive Band Method)一书而为知名。皮尔森先生的第I本乐队课程方面的书(Best in Class)也广为人知;同时,他的作品经常为木管乐队 所演出。
内容推荐
《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配套曲集:圆号(2)》为《管乐队标准化训练教程》配套曲集之二的圆号分册,加强版的难度为1-1.5级,适合中小学和初级程度的管乐队选用。
说实话,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宣传得天花乱坠的教材太多了。但是,当我打开这本书,开始接触它的前几章内容时,我就知道我淘到宝了。它的编写者对圆号的特性理解得非常透彻。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最难的往往不是吹奏某个音符,而是如何稳定地保持长音的质量和音色的统一性。这本书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它没有采用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化”练习,引导学生去感受和控制气流。我注意到,它对圆号的转调和滑音的处理,也有着非常独到的讲解方法,这些在其他教材中很少被如此细致地强调。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作为乐团的标准教程,它独立成册,完全可以作为一位优秀圆号老师的“私房秘笈”。我推荐给团里好几个想提高基本功的团员,他们反馈说,以前觉得很难掌握的揉音和颤音,现在似乎找到了窍门。这种“授人以渔”的感觉,是任何昂贵的乐器或附件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我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演奏经验的圆号爱好者,平时自己琢磨练习的时间比较多,总觉得缺少一套系统性、能真正把“标准化”这个概念落到实处的教程。市面上很多圆号书要么太偏向学院派,理论性太强,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为了迎合初学者,内容过于简单,对进阶者帮助不大。这本教材的出现,简直是解决了我的“两难困境”。它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对许多复杂的技巧进行了“拆解重组”,让学习路径变得清晰明了。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感训练上的处理,很多练习曲的律动感很强,不像传统练习曲那样死板。这使得我们在练习时,不仅是在打磨技术,更是在培养一种内在的音乐律动。而且,书中的练习曲目选择也很有眼光,从简单的旋律过渡到更复杂的对位练习,衔接得非常自然。我已经把其中几首中等难度的曲子拿来作为日常的热身曲目,效果立竿见影,感觉手指和嘴唇的协调性都上了一个台阶。这绝对是一本值得长期保留并反复使用的“工具书”。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铜管乐团的圆号手们量身定做的!我刚入手还没多久,但已经能感受到它在提升我们练习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首先,从乐谱的排版和清晰度来看,就让人非常满意。不像有些教材,看着费劲不说,关键是标注也模棱两可,练起来总觉得心里没底。这本教材的字体和符号都非常标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看懂。而且,它对基础技巧的讲解,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实在是太赞了。比如,在关于气息控制和音准练习的部分,作者似乎深谙我们学习过程中的痛点,设计了一系列既有针对性又不会让人感到枯燥的练习。特别是那些针对性的音阶和琶音练习,它们不仅仅是机械地重复,而是巧妙地融合了音乐性。我发现,坚持练习其中的几个小段落后,我们团里圆号声部的整体音准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这在排练大型合奏曲目时,带来的帮助是无可替代的。那种一气呵成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评分我对这本教材的“标准化训练”理念深表赞同。在管乐队演奏中,圆号声部的统一性是至关重要的,但过去我们常常因为各自的练习方法不同而导致声音“五花八门”。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基准线。它的曲集部分,不仅仅是简单的旋律堆砌,而是有目的性地构建了一套技术难关的递进体系。比如,在涉及高把位和低把位的连接时,它设计的练习片段非常具有挑战性,同时又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我发现,团里负责记谱和指挥的朋友们也对这本书赞不绝口,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有效地评估和指导圆号组的进步幅度。我们甚至将这本书作为每次排练前的小测标准。更让我欣喜的是,书中所附的某些小练习曲,单独拿出来看,就如同精致的短篇小奏鸣曲,兼具学习价值和欣赏价值,不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练习机器”。这种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设计,真的体现了编者的用心良苦。
评分自从我们乐团决定采用这套教材作为日常训练的纲领后,我们圆号组的士气明显高涨了许多。原因很简单: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专业且友好”。对于初学者,它不会一开始就用高难度的东西吓退人,而是像一位和蔼的导师,耐心地引导你跨过最初的门槛。而对于我这样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总感觉自己在某个技术点上停滞不前的演奏者来说,它像一面镜子,能精准地照出你隐藏的弱点。尤其是关于圆号演奏中常常被忽视的“呼吸支撑的连贯性”的练习,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非常立体,它不仅关注嘴唇的振动,更强调了核心稳定对音色的影响。我尝试了书里教的一个“慢速长音渐强渐弱”练习,坚持了一周,发现我吹奏长音时的气流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飘散”了,声音的密度和穿透力都有了显著提升。这种实实在在的进步感,是任何花哨的推广语都无法比拟的。它真正做到了让训练变得有章可循,并且充满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