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的艺术
定价:118.00元
作者: Bruce Barnbaum,樊智殿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15265302
字数:
页码:3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1.203kg
编辑推荐
1.本书原版35年畅销世界,为全球摄影师奉为圭皋的经典之作;
2.可作为艺术院校摄影、设计等专业学生的美学参考书;
3.各大摄影网站论坛推荐
内容提要
这是经典之作《摄影的艺术》的新修订版(原版于1994年出版),这部著作被认为是很具可读性、非常易理解和非常全面的摄影教科书。现在,它已经更新了数码摄影的内容。这本书有超过100幅黑白和彩色摄影的插图,还有各种图表,可以帮助初学者、进阶者乃至高级摄影师找到自己的摄影表达方式。Bruce没有故作高深,也没有以高人一等的姿态进行论述,而是以清晰、简明、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数码和传统摄影的创作技术。他还超过了技术层面,深入地讨论了有关摄影的哲学、表达方式以及创意的内容,这往往是其他摄影书避而不谈的内容。
目录
章 用摄影交流
激情
判断自己的个人反应
第2章 什么是构图
眼睛是怎样看到东西的
统一的思想
简单性
表达你自己的观点
简单性与复杂性
第3章 构图的元素
反差和影调
线条
形状
线条、形状、反差和情感
图案式样
平衡性
动态
正/负空间
质感
相机位置
镜头焦距和裁剪
景深
快门速度
联系
专注于场景
规则、程式化以及其他问题和缺点
第4章 视觉化
步:以摄影的方式观看和察见
第二步:构图
第三步:构思终照片的效果
第四步:为终效果设计操作策略
你的眼睛和照相机有什么区别?
其他方法
作者介绍
Bruce Barnbaum,现居华盛顿州的花岗岩瀑布地区。20世纪60年代,他以狂热爱好者的身份进入了摄影世界。在这40多年里,摄影一直是他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也是他的爱好。Bruce拥有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数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从事了几年的导弹导航系统的数据分析工作和计算机程序编写工作。随后,他辞去工作,进入了摄影的领域。Bruce曾经编写过多本书籍,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摄影界的经典。《摄影的艺术》一次出版的时间是1994年,直到2002年仍在印刷出版。本书正是这本经典名著的更新版本。Bruce被认为是全球上好的暗房技师之一,无论是黑白摄影还是彩色摄影,都有其过人之处。他对光的理解几乎无人能及,并将这种理解融合到构图中,运用丰富的摄影技巧拍摄了极其广泛的题材。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环保主义者,在超过30年的时间里,他既以个人名义倡导环保,又参与和领导了多个环保组织,例如山岳协会、全美奥杜邦协会、盘山公路保护委员会、未来方向组织和北瀑布保护委员会。
文摘
章 用摄影交流
摄影是非语汇流的一种形式。在佳情况下,一幅照片可以把一个人(摄影师)的思想传达给另一个人(观看者)。在这方面,摄影类似于其他非语汇性艺术形式,例如绘画、雕塑和音乐。贝多芬的交响曲可以向它的听众诉说;伦勃朗的绘画可以与它的观众倾谈;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可以和它的倾慕者交流。现在,贝多芬、伦勃朗和米开朗基罗已经无法亲身解释其作品背后的含义,但这种现身说法早已变得多余。即使他们不在,交流依然可以实现。
摄影的交流也可以如此顺畅。对我而言,“摄影”一词的含义远远深于其日常使用的含义。真正的摄影师拥有一种共同的特质,观看他们的作品可以胜过对主题和事件的直接介入。当看到纽曼(Arnold Newman)或者阿勃丝(Diane Arbus)的人像作品,我会觉得自己似乎认识照片中的人物,即使我从没见过他们。当看到亚当斯(Ansel Adams)、韦斯顿(Edward Weston)或者卡波尼格罗(Paul Caponig ro)的风景作品,我会感受到悬崖峭壁的威严、小花朵的精致和雾中森林的神秘,即使我从没站在过三脚架所在的位置。当我看到布列松(Heri Cartier—B resson)的街景作品时,我会感觉到他那被定格成永恒的“决定性瞬间”的得意神采,即使这一瞬间发生时我没有站在他身边;当看到尤斯曼(Je r ryUelsmann)那浮在空中的树时,我会感觉到笼罩在影像周围的超现实感。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那是因为艺术家们成功地向我传达了信息。照片已经把所有的话说清楚了,而不需要其他的东西。
……
序言
这是一本让人受益匪浅的摄影美学指南。我一直以来都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自己无法拍出令人满意的作品,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作者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摄影的本质,以及如何通过镜头去发现和呈现美。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光线与阴影的戏剧性”的章节,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让我看到了光影在塑造画面情感和氛围方面的巨大作用。他不仅讲解了如何捕捉柔和的散射光,还教我如何利用硬光来制造强烈的对比效果。此外,关于“瞬间的捕捉”的论述,也让我深受启发。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对生命瞬间的凝固和升华。作者鼓励我们要用心去观察,用眼睛去发现,用相机去定格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摄影艺术,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娴熟,更是情感上的投入和精神上的追求。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摄影世界,对未来的拍摄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审美,并且易于理解的摄影入门读物,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摄影书籍那样充斥着晦涩的技术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语言,将摄影的“道”与“术”融会贯通。作者在讲解色彩理论时,不仅列举了色彩搭配的黄金法则,还结合了心理学原理,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某些色彩组合能够带来愉悦感,而另一些则可能引发不安。关于景深的处理,书中更是给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解决方案,让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模糊背景来突出主体,如何运用前景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等待”和“观察”的章节,这些看似与摄影技术无关的论述,实则是我摄影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作者鼓励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周遭的环境,去捕捉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美丽细节。这让我意识到,摄影的进步,不仅仅是设备上的更新换代,更是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评分这是一次关于视角与叙事的深刻探索。我原以为摄影的艺术更多在于技术层面的精进,例如光圈、快门、感光度等等,但这本书却将我引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维度。作者没有直接教授“如何拍出好照片”的套路,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为什么”以及“如何讲故事”。书中的案例分析令人拍案叫绝,无论是人文纪实还是风景掠影,每一个作品背后都蕴含着摄影师的独特观察视角和深邃的思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主观视角”和“客观视角”的讨论,作者通过对比同一场景在不同摄影师镜头下的呈现,揭示了摄影师的个人经历、情感和价值观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作品的最终形态。这种“看见”的能力,远比掌握多少复杂的摄影技巧来得更为重要。书中的叙事结构也十分巧妙,它不像一本简单的教科书,而是更像一本引人入胜的散文集,通过讲述一个个摄影师的故事,感悟摄影的真谛。读完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拍摄习惯,不再满足于记录眼前的景象,而是尝试去发掘事物内在的联系,去捕捉那些能够引发思考和共鸣的情感瞬间。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领我走进摄影的殿堂。它没有提供“万能公式”,而是强调摄影的个性和创造力。我一直以来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成功的摄影作品必须具备某种固定的模式,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对不同摄影流派和风格的深入剖析,展示了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性。他让我明白,即使是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摄影师手中,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艺术魅力。书中的“留白”技巧讲解尤其精彩,我之前总是喜欢把画面塞得满满的,生怕错过任何细节,但作者的讲解让我意识到,有时候“少即是多”,适当的留白反而能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画面的意境。此外,书中还探讨了“情感表达”在摄影中的重要性,让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画面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如何让观者产生共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指南,更是一本人文关怀的启示录,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耳目一新!我一直对摄影充满兴趣,但总觉得自己的作品缺乏一种“灵魂”。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捕捉瞬间,更是一种与光影对话,与情感共鸣的艺术。作者从最基础的光线运用讲起,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来塑造画面氛围,如何通过不同的光线角度和强度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我特别喜欢关于“黄金时段”和“蓝色时段”的讲解,那些看似简单的描述,却蕴含着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构图的奥秘,从经典的“三分法”到更具创意的视角,作者都用大量的实例进行了分析,让我对如何安排画面元素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总是凭感觉拍照,现在我学会了思考,如何在画面中引导观众的视线,如何通过留白和呼应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它没有把摄影变成一门枯燥的技术理论,而是将其升华为一种表达方式,一种记录生活、抒发情感的独特语言。我迫不及待地想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我的实践中,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