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画线条钩玄 | 作者 | 彭修银,喻颖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6193396 | 出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线条是中国绘画的精髓和灵魂。本书立足于艺术作品本身,探究中国绘画中线条的审美价值:作为硬质媒介的石刻和壁画,以汉画像石和永乐宫、法海寺、莫高窟等为对象,研究其绘画作品线条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在纸绢绘画中,以院体画、作家画、文人画三类画体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代表画家的作品中线条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在中西艺术融合的语境下,探讨了现代以来中国画家的艺术作品中线条呈现的崭新面貌。 |
| 作者简介 | |
| 彭修银,文学博士、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中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91年7月至2006年4月任教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文学院,1999年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4月至1996年3月在日本中央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在日本国学院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6年4月聘为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最近购入的这本《中国画线条钩玄》,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一股清流。我一直对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气韵生动”有所体会,但如何通过线条来达到这一境界,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我尤其关注书中对线条“精神性”的探讨,即线条如何承载画家的情感、思想,如何体现对象的生命力。我期待它能够超越技法的层面,深入挖掘线条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底蕴。比如,它是否会提及“书画同源”的观点,以及书法中的用笔对绘画线条的影响?它是否会分析不同材质的笔墨在绘制线条时产生的不同质感,例如墨的浓淡干湿如何影响线条的表现力?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鲜活的案例,比如对经典画作中线条的深入解读,让我看到线条如何从一个单纯的造型工具,升华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如果它还能提供一些练习方法,帮助读者在实践中体会线条的运用,那将是极大的福音。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中国画的线条,不仅仅是“形”,更是“神”。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中国画线条钩玄》让我联想到一种“探幽索隐”的艺术探索。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魅力很大一部分在于其写意精神,而线条正是承载这种写意精神的最重要的载体。因此,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法层面的介绍,而是能够深入挖掘线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哲学思想。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探讨线条与“气”、“神”、“韵”之间的关系,例如,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轻重、虚实来表现物体的神采和动态,如何通过线条的转折和连贯来传达画面的意境和情感。我渴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笔墨情趣”的解读,让我们明白,线条不仅仅是“画”,更是一种“写”,它寄托着画家的情感和品味。如果书中能够联系中国传统哲学,如道家的“虚”、“无”以及儒家的“中庸”等,来阐述线条的运用之道,那将是对中国画线条艺术一次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我对《中国画线条钩玄》这本书的期待,更多地聚焦于其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中国画的线条。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线条并非是西方绘画中那种以“形”为根本的描绘方式,而是更侧重于“势”和“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阐释清楚,中国画的线条是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创造出三维空间的纵深感和对象的立体感。它是否会深入探讨线条的“弹性”和“韧性”,以及如何在勾勒过程中体现物体的质感,例如,金属的坚硬、丝绸的柔软,或者花瓣的轻盈。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否会提及线条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以及这些如何与画面整体的构图和意境相呼应。如果书中能够通过对不同媒介(如毛笔、墨、纸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线条的最终呈现效果,那将极大地提升我对中国画创作过程的理解。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每一根线条的背后,都隐藏着画家对物象深刻的观察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
评分这本《中国画线条钩玄》的出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中国画爱好者,我一直对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着迷,却总觉得有些门道难以捉摸。市面上关于中国画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深入剖析线条精髓,并且系统梳理其发展脉络和表现技法的,实在屈指可数。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尤其是“钩玄”二字,便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循善诱地揭示那些隐藏在笔墨之下的奥秘,让我真正理解中国画线条不仅仅是简单的勾勒,更是情感的传达、意境的营造,甚至是画家精神世界的映射。我希望它能详细讲解不同画种(比如工笔、写意)在用线上的差异,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画家是如何运用线条来塑造个性的,以及具体到每一种线条(如游丝描、铁线描、兰叶描等)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微妙之处。如果书中还能配上大量精美的范图,并对图中的线条进行细致的分析,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迫不及待想翻开它,与它一同探寻中国画线条的深邃世界,领略那“笔随心走”、“力透纸背”的艺术魅力。
评分这本书的 title 相当吸引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讲解中国画线条技法的书籍,而“钩玄”二字,暗示着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作为一个自学中国画的爱好者,我在实践中常常遇到瓶颈,特别是在如何让我的线条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中国画中各种基本线条的绘制方法,从最基础的“笔法”开始,讲解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方式,如提按、顿挫、转折等,来丰富线条的层次感和力量感。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对不同类型线条的“意”进行阐述,比如,为什么有的线条是“刚劲有力”的,有的线条是“婉转流畅”的,它们分别适合表现什么样的对象和情感?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风格的范例,并对其线条运用进行对比分析,那就更好了。我想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理解“意在笔先”,让我的画作不仅仅有形状,更能有“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