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知心书 第二辑:疯子的自由
定价:40.00元
作者:弗朗索瓦.勒洛尔,郑园园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80768147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看到那位老人仰望天空惊叹的样子,我明白了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欲望去释放精神病患。他应该很久没有听到别人叫他的名字了。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凄凉吗?再也听不到别人友善地叫你的名字,那几个音节,是母亲把你抱在怀中时曾温柔地念出来的。” 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和进步的程度,ZUI直接的方式之一,是一窥其疯人院里的状况。 菲利普?皮内尔(PhilippePinel),一个注定无法被历史忘记的名字,其开创性疗法,被视为精神病学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为现代精神病治疗体系的诞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启蒙运动的“理性之光”令他确信,疯癫者“之所以难以驾驭,是因为他们被剥夺了呼吸新鲜空气和享受自由的权利”。 对于患者的治疗,同样是医者对自身和环境的再认识。 这一“由冷酷到仁爱”的变革,恰发生在法国大革命狂风暴雨的洗礼之下……
内容提要
18世纪末的法国巴黎,大革命的暴风雨即将到来,社会激流涌荡,人人似癫如狂。在这个举世皆疯狂的岁月里,那些被送进疯人院的真正的疯子,因为一位医生的到来,逐渐终结了贱民、畜牲与恶魔的境地,重获尊严与自由。菲利普?皮内尔,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患者的先驱,现代精神医学之父,在与野蛮和贪婪战斗的同时,如何才能真正解除铐在人们心灵上的枷锁?在解放病人的道路上,是否也因此更向前一步,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破碎飘摇的年代里,爱情又将会是什么滋味?
《疯子的自由:菲利普?皮内尔医生在1789—1795》,一部生动书写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疯人院真实状况的小说。
目录
1
他的表情安详而坚定,有点儿像淡泊名利的神父,正要去照料一个焦虑不安的灵魂。
2
我们似乎正处在启蒙时期,可每一天我都发现,启蒙的亮光并没有照进疯人院。
3
“我们正见证时代的巨变……”
4
“没错,可能不幸的就是不能为自己辩护。”
5
他睁开眼,喝我瓶子里的水,看着我,一言不发。这眼神,不是野兽的眼神,明明是人的眼神!
6
“……伏尔泰如果还在世,看到他的思想赢得胜利,将会多么幸福。自由,权利平等。启蒙思想终于在关乎人类切身福祉的领域发光了!”
7
要解释发疯的原因,她被践踏的爱只是千头万绪复杂原因中的一个……
8
释放了激情,像今天这样,理性无处可容。整个国家就像一个被解链的疯子,她的歇斯底里却没有就此平息。
9
“比塞特?那个疯人院!巴黎低能者收容所!”
10
一把真正的监狱钥匙:结实、无光泽、满是锈迹……
11
我脑子里装着启蒙运动的思想,但来到这里,就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宣教士去到食人族部落!
12
他叫普森(Pussin),响亮而迷人的名字,与他粗犷的外表不太相称……
13
难怪,温柔不是他们看中的美德!
14
“……缺少被褥,就会需要更多的裹尸布。”
15
“如果有人建议我释放被复仇蒙蔽了双眼的精神病患,我会接受这建议吗?”
16
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的苦难或幸福里,我们追寻着我们自己的命运。可说到底,都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的选择都戴着枷锁。
17
“……可只要有一点小差错,您听好了,如果有人受伤,我将在共和国高权力机构面前起诉您!”
18
我明白了他那短暂的担忧:担心他得意的治疗方法没有起到作用。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疯狂里。
19
她看着菲利普。他再次觉得好奇,这双眼睛到底看到怎样的自己。能释放她叔叔的主任医生?或是为她着迷的男人?
20
柜子里的衣架上挂了件非常奇怪的衣服:大帆布,上面有束带、皮扣、挂钩。
21
“我还不是完全满意这个方式。因为这不会治好您叔叔的疯病,但至少可以调正他的行为模式,也给他多一点的自由……”
22
是他们消极的想法让他们情绪低落?还是忧郁的情绪导致他们想法悲观呢?搞清楚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23
所以我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温柔而谨慎地引导他发现自己想法的荒谬。自认为是永动机的发明者,正是这想法导致了他一系列的精神错乱。
24
如果他们真正直面死亡的刑具,在震耳欲聋的人群喧嚷声中,亲眼看见他们的长辈或同伴被处死;这些人,在断头台上弯腰之前,都是他们曾经爱过的,而现在他们竟双手沾满自己所爱的人的鲜血,我想那时,他们的轻率才会改变。
25
“我的眼睛差点儿被挖掉了!这些好先生们释放了疯子,可看看,在我身上都发生了些什么!”
26
只需要找到原生家庭父亲的形象,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7
我称这种疗法为心理疗法,只为了区别于物理疗法——淋浴、放血等在主宫医院大肆使用的治疗方式,这些疗法治疗效果甚微,副作用却往往是灾难性的。
28
“夫人,这个男人的精神病慢慢被平复下来,另一个前不久却新得了疯病。”
29
我想就是这篇一年前的文章,对许多人来说,就是我朋友的原因。仇恨就是一种巨大的热忱。
30
这位高贵的夫人立刻就明白了我是在给一个“嫌疑犯”找庇护所。她连他的名字都没有问,只问了一个问题:“他是个正直的人吗?”
31
尽管他现在被那些疯狂的人追捕,逼至角落,他仍然相信人类精神在进步,他是多么宽容多么顽强啊!
32
“人在任人摆布的时候往往以为自己在引导自己;脑子里想着奔向一个目标时,他的心灵则不知不觉地把自己带到另一个地方。”
33
“您要单独和他待着,在他没有铁链的情况下?”
34
“士兵,你好。”
35
在我的感情层面,也有了微妙的变化。我感觉得到,她对我们关系的定义,已经了医生和病患家属,更多是朋友间的关系。
36
在狂热观众的呼喊声中,绳子被抛到路灯上面,绕了一圈吊下来。
37
“死亡,”孔多塞说,“我接受。但人群、尖叫、羞辱,为了让人害怕而设立的断头台,让人露出颈项、把人推到铡刀下的手,这些,我拒绝,我知道我承受不起。那么,我的朋友,好医生,请帮帮我。”
38
“……我不想你们把他当作一头付出劳力的。”
39
爱,被爱,已经足够了。此外,还期待什么呢?
40
“看到那么杰出的人就这么去世了,而我自己却还活着,想想真是非常难过。你不觉得吗?”
41
自由的写照
作者介绍
弗朗索瓦?勒洛尔(Fran?ois Lelord)
法国精神科医生,多本畅销书的作者,著有《与艾克托寻找幸福之旅》,与克里斯托弗?安德烈(Christophe André)合著:《恰如其分的自尊》《无处不在的人格》。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寻找一些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作品,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个愿望。它并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抛出了一个个问题,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忽略的角落。书中的某些观点,一开始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甚至产生抗拒,因为它们挑战了我们长期以来固有的认知和价值观。但如果你愿意静下心来,尝试去理解作者的逻辑和情感脉络,你会发现,这些“激进”的思考背后,其实蕴含着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我常常在读完某一段后,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意味。我也会忍不住去想,作者是如何得出这些结论的?他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拥有了如此独特的视角?这种与作者思想的“对话”,让我感觉自己也在不断地成长和蜕变。它鼓励我去质疑,去反思,去拥抱那些不确定性。它让我明白,所谓的“自由”,也许并非无拘无束,而是一种在清晰认知自我之后,敢于承担选择的勇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封面采用了一种带有复古质感的深蓝色,中央印着烫金的“知心书 第二辑”几个字,字体优雅而沉静,仿佛一股温润的暖流扑面而来。右下角则醒目地标示着“疯子的自由”,这个词组带着一丝叛逆和不羁,与封面的沉静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张力,让人不禁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翻开书页,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略带一点磨砂感,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疲劳。我特别喜欢内页的排版,留白恰到好处,文字清晰易读,每段的间距也拿捏得当,给人一种舒适的阅读体验。书页边缘的细微纹理,甚至纸张本身的淡淡墨香,都透露着出版方的用心。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手工艺品。我甚至想象,作者在创作时,是否也对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倾注了同样的心血,力求将最完美的精神食粮呈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对阅读载体的极致追求,无疑为我对书中内容的期待值又添了几分。
评分我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这本书如此特别。或许,是因为它触及了人性中最根本的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规则、期待所束缚,久而久之,我们甚至会忘记了自己是谁,想要什么。而这本书,就像一股清流,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渴望。它并没有鼓吹放纵,也没有宣扬混乱,而是以一种更成熟、更深刻的方式,探讨了“自由”的真谛。我理解到的“自由”,不只是摆脱束缚,更是认识并接纳自己的全部,包括那些所谓的“缺点”和“不完美”。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性:即使身处困境,即使被视为“异类”,我们依然可以拥有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独立。这种力量,是无法被外界剥夺的。我感觉,这本书给了我一种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让我更愿意去探索自己内心的世界,去活出真实的自己。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源于内心的强大和清醒。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说实话,一开始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我原以为“知心书”这样的名字,会是一种非常温和、治愈的叙述方式,但“疯子的自由”这个副标题又似乎暗示着某种更激烈的表达。读了几页之后,我发现作者的文字像是一种双面刃,既有极其细腻、能够直击人心的洞察力,又能用一种近乎狂放的笔触,勾勒出复杂而矛盾的情感世界。有时,他会用非常简洁、朴素的词语,道出生活中那些微不足道的却又至关重要的道理,让你在不经意间被触动。而有时,他又会运用大量华丽、意象丰富的辞藻,编织出如梦似幻的场景,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一个全然不同的维度。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情感的描绘,那种不加掩饰的真实,有时候甚至带着一点点粗糙,却格外动人。他似乎不害怕展现人性中最脆弱、最不堪的一面,反而将其视为自由的一部分,这种坦荡和勇气,让我觉得非常可贵。阅读他的文字,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情感的风暴,时而平静如水,时而波涛汹涌,但每一次情绪的起伏,都让我对“知心”与“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打破了我之前对于书籍类型的刻板印象。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偏向理论探讨的书,或者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但它似乎融合了多种元素,既有散文的隽永,又有诗歌的意境,甚至偶尔还会流露出戏剧性的张力。我很难用一两个词来准确地概括它的内容,因为它实在是太丰富、太多元了。我感觉作者就像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拼图大师,将各种零散的碎片——生活感悟、哲学思辨、情感独白——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惊叹的整体。每一页都充满了惊喜,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这种不可预测性,反而让我的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更像是一场旅行,而我,则是那个在作者精心设计的地图上,不断探索未知领域的旅人。我期待着每一次翻开书页,都能发现新的风景,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