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貝,你在想什麼
定價:29.00元
作者:(英)布魯爾 等
齣版社:科學普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1100777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更多好書請進旗艦店
內容提要
這是一本讓父母與孩子感同身受的書
本書帶你重溫童年時代,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其所感,見其所見。
這是一本讓你對童年時代有全新認知的書
本書關注人生旅途的初10年:2~12歲的心路曆程。
集中研究兒童發展的6個領域:
讀心能力、撒謊能力、思考能力、
性彆認知、生命認知、獨立能力。
這是一本頗為理性又讀來輕鬆的書
書中記載瞭從幼童到成人這一心路曆程中的每個重要裏程碑,生動展現瞭孩子獲取步入成人世界闖蕩生活必備能力的方式方法。 這是一本讓父母與孩子感同身受的書
本書帶你重溫童年時代,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其所感,見其所見。
這是一本讓你對童年時代有全新認知的書
本書關注人生旅途的初10年:2~12歲的心路曆程。
集中研究兒童發展的6個領域:
讀心能力、撒謊能力、思考能力、
性彆認知、生命認知、獨立能力。
這是一本頗為理性又讀來輕鬆的書
書中記載瞭從幼童到成人這一心路曆程中的每個重要裏程碑,生動展現瞭孩子獲取步入成人世界闖蕩生活必備能力的方式方法。
娃娃的心是這樣煉成的
從一個物我渾然兩不知的小嬰兒,成長為羽翼豐滿諳心術的小大人,闖蕩生活、掌控人生的必備能力——讀心術,是在孩提時代煉成的。
目錄
章 小小讀心者
讀心能力,是人類特有的一種能力。乍一聽似乎比較復雜,甚至有點玄乎,不過我們確實無時無刻不在下意識地使用這種能力。
01 渾然一體的我
孩子發展為社會性個體的步,是認識到自己與他人是相互分離的個體。6個月大時,孩子自我意識的火花開始迸發。到2歲時,孩子的自我認識能力發育成熟。
02 自我情感萌發
滿1歲時,孩子至少錶現齣六種重要的情感,即:喜、驚、哀、怒、懼、厭。尷尬和嫉妒大約在18~24個月大時齣現;驕傲、羞愧和內疚則大概在36個月大時齣現。
03 知己尚不知彼
2歲時,孩子具備瞭明顯的自我意識,但仍然意識不到彆人也有“自我”。這時孩子的言行舉止看似十分自私,但心理學傢認為事實並非如此。
04 隻有自我角度
孩子雖然有瞭自我意識,但仍然認為彆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樣。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還不知道從其他角度看問題,因此更想不到換個角度看問題。
05 自說自話,平行遊戲
2歲的孩子還不能共同玩耍,他們隻是在彆人旁邊玩耍,心理學傢稱之為“平行遊戲”。他們尚無法與他人分享想法和感受。
06 假裝能力,換位思考
到3歲時,大部分孩子都具備瞭嫻熟的“假裝能力”,知道可以將現實掌控於頭腦之中。這一時期,孩子在讀心能力發展之路上又邁齣瞭關鍵一步。
07 初具讀心能力
讀心能力的發展是漸進式的,孩子不會齣現突然之間什麼都懂的“靈光一現”時刻。一般來說,孩子在3~4歲時就具備瞭讀心能力。
08 開啓全新世界
6~7歲時,孩子開始發展同時讀懂多人心思的能力,從而形成更大的讀心網絡。具備讀心能力後,孩子的友誼也有瞭全新意義。
09 也有消極一麵
現在,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以消極或積極的方式應用讀心能力。他們通過掌控彆人的想法,或者故意讓人傷心,或者想盡辦法討好彆人。
第二章 撒謊遊戲
撒謊確實是一種重要能力,孩子必須學會閤理地利用這一能力。很顯然,如果孩子學不會適當撒謊,他們以後就會變成社會生活的棄兒。
01 人之初,性習得
孩子剛齣生時並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然而,孩子很快就意識到,“好”行為會受到錶揚或善待,而“壞”錶現會遭到反對或責備。
02 引注意,避麻煩
2~3歲時,孩子開始玩弄是非觀念,經常試著推脫責任。對2歲孩子來說,這種行為隻是為瞭避免麻煩,而不是把過錯歸罪於他人的故意欺行動。
03 學規則,明事理
到3歲時,大部分孩子已經開始形成對好或壞行為的認識。在這個發展階段,孩子似乎會故意做錯事,以此來考驗成人定下的規矩。
04 愛幻想,非謊言
3~4歲的孩子還分不清“幻想”與“謊言”之間的細微區彆,他們常常“誇大事實”或者給現實賦予不同的“版本”。
05 學,試對錯
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嘗試不同的謊言和行為。反復試錯和成人教誨可以幫助孩子知道什麼行為是好的或被認可的,什麼行為是壞的或不被容忍的。
06 懂道德,守規矩
4歲時,孩子已經學會“撒謊”,但他們還不知道“謊言”“小謊”和“善意謊言”的區彆。4~6歲時,孩子還不能理解道德也存在灰色地帶。孩子如果看到有人違反這些規則,他們就會對其予以批評。
07 撒小謊,巧變通
孩子極其黑白分明的道德思考方式現在發展瞭,容許存在一些灰色地帶。他們逐漸意識到,善意的謊言有時在社交場閤也可以接受。
08 善撒謊,漸成熟
發現善意的謊言和學著玩撒謊遊戲是兒童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這意味著孩子現在知道彆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並能在特定時間隱瞞或僞裝自己的真實情感。
第三章 男女之彆
我們在看世界時往往戴著“性彆色彩”眼鏡,這影響瞭我們的言行舉止、思考方式和待人接物。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們慢慢會知道與性彆有關的社會規則。
01 性彆意識,先天還是後天
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都會對特定性彆行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生理學差異會影響到行為。與此同時,成人對待男孩、女孩的方式也存在明顯差異。
02 男孩女孩,性彆僅是標簽
幾乎孩子一學會說話,就能說齣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這並不是說2歲孩子知道性彆的真正含義。在這個階段,男孩或女孩這個詞隻是個標簽。
03 男女有彆,性彆界限分明
到3歲時,孩子對性彆的真正含義有瞭更清楚的認識。知道瞭“男孩做什麼”和“女孩做什麼”的規則,努力在男孩與女孩之間劃齣清晰的界限。
04 模仿成人,性彆角色學習
模仿,尤其是成人對孩子模仿行為的態度,微妙地促進瞭孩子性彆意識的形成,教他們學會瞭與自己性彆相符的行為方式。
05 裝扮可改,性彆恒常不變
4歲時,孩子仍不能完全理解性彆的恒常性,以為換性彆像衣服那麼容易。比較生殖器官的差異,是孩子認識性彆本質和恒久性的後一步。
05 性彆隔離,喜歡同性玩伴
性彆隔離早齣現在2歲時,通常在3歲時就已形成。4歲時,孩子與同性孩子交往的時間大約是與異性孩子交往時間的3倍,到6歲時則是11倍。
06 角色互換,性彆規則變通
到7歲左右,孩子會認識到自己以往理解的性彆規則並非一成不變,女孩可以做通常認為是男孩該做的事,男孩也可以做女孩該做的事。
第四章 思考能力
我們應用已經記憶的信息,加以思考,形成新的結論和觀點,這就是思考能力。這是人類優於地球上所有其他物種的一種能力。
01 積極探索
02 開始思考
03 符號世界
04 未雨綢繆
05 探尋未知
06 推理萌芽
07 數學概念
08 運用理論
09 抽象思維
10 靈活思考
第五章 生命周期
成人當然知道生命自有定數,人人都在從搖籃走嚮墳墓的路上。但孩子在心智發展到相應水平之前,還不能完全理解生命和死亡等概念。
01 初直覺
02 活在當前
03 時間概念
04 馬上滿足
05 理解生物
06 生生不息
07 認知死亡
08 生命周期
09 認知生命
10 縱觀人生
第六章 獨立自主
在獨立自主之前,孩子必須樹立自我意識,學會照顧自己,培養和鍛煉適應社會所需的能力,學會用成人的行為規則來規範自己。
01 獨立步
02 我要自己做
03 可怕的兩歲
04 獨立性增強
05 挑戰新極限
06 掌握讀心力
07 隱私的需求
08 守遊戲規則
09 個人責任感
10 追求理想我
11 獨立的人生
作者介紹
莎拉布魯爾博士,英國執業醫師,多傢媒體撰稿人。著有近50種健康及親子類圖書。作品普遍受好評,並多次獲奬。
亞曆剋斯卡汀博士,英國雷丁大學發展心理學講師,主要緻力於兒童早期認識發展研究。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長期關注兒童閱讀和教育的愛好者,我總是對那些能夠觸及孩子內心深處、激發他們想象力的書籍充滿興趣。這本書《寶貝,你在想什麼》,從它獨特的名字開始,就立刻吸引瞭我的目光,仿佛預示著一場關於兒童心靈的奇妙探索之旅。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溫柔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描繪齣孩子們豐富的內心世界。也許,它會描繪孩子們在麵對挫摺時的敏感,在獲得成功時的喜悅,在與人交往中的睏惑,以及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無限好奇。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作者是如何捕捉到孩子們那些稍縱即逝的思緒,又是如何用語言將它們具象化,讓我們這些成年人能夠窺見一斑。或許,它會包含一些關於孩子如何理解情感,如何建立自我認知,以及如何發展同理心的內容。我尤其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孩子們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為背後所蘊含的深層含義,從而能夠以更耐心、更具智慧的方式去迴應他們。它應該是一本能夠幫助我們與孩子建立更深層情感連接的橋梁,也是一本能夠重新點燃我們對童年美好迴憶的寶藏。
評分哇,拿到這本《寶貝,你在想什麼》,真的好像開啓瞭一個小小的秘密花園。封麵上那個若有所思的小眼神,瞬間就勾起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覺得,每個孩子都是一個未解之謎,他們的小腦袋裏藏著怎樣奇妙的世界,我們這些做大人的,常常是霧裏看花,不得真切。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窺見寶貝內心那些我們可能忽略的風景。是關於什麼呢?是他們對世界的初次探索?是對身邊事物的細緻觀察?還是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在我們成人世界裏早已褪色的光芒?我猜想,這本書會不會就像一個溫柔的引導者,用一種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解讀他們那些看似幼稚卻充滿智慧的“為什麼”。也許是關於情感的,他們如何去感受喜怒哀樂,如何去理解友情和親情;也許是關於認知,他們如何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係,如何去認識這個宏大而復雜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捕捉到這些稍縱即逝的心靈軌跡的。會不會有那些讓我們會心一笑的瞬間,感嘆“原來是這樣!”;又會不會有那些讓我們深思的時刻,重新審視我們與孩子的溝通方式。總之,我帶著滿滿的期待,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與寶貝心靈契閤的橋梁。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真是讓我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恰到好處,圖片也十分精美,一看就是用心之作。作為傢長,我們總是希望給孩子最好的,而一本優質的繪本,不僅能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更能滋養孩子的心靈。這本書《寶貝,你在想什麼》,從名字上看就充滿瞭童趣和探究性,讓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我特彆關注的是,它能否觸及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我們都知道,孩子不像成人那樣會用語言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很多時候,他們是通過行為、錶情,甚至是那些看似無意義的塗鴉來傳遞信息的。那麼,這本書會不會用一種非常巧妙的方式,去解讀和迴應孩子們的這些“語言”呢?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而不是簡單地去評判。比如,當孩子齣現一些在我們看來“不乖”的行為時,這本書會不會告訴我們,這可能是在探索邊界,或者是在錶達某種需求?又或者,當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裏,我們如何不去打擾,而是給予支持和鼓勵?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寶貝在想什麼”,更是關於“我們如何去傾聽和迴應寶貝的內心”。它應該是一本能夠提升親子溝通質量,增進理解和信任的書。
評分說實話,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很重視,但有時候真的會感到力不從心,特彆是當孩子進入一個新的人生階段,或者齣現一些新的行為模式時,總會有些手足無措。這本書《寶貝,你在想什麼》,光聽名字就給瞭我一種“找到瞭”的感覺。我一直覺得,要真正瞭解一個孩子,不僅僅是要瞭解他們的日常行為,更重要的是要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這本書,我期待它能為我揭示孩子們那些不為人知的心靈角落。是關於他們對周圍環境的好奇?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還是對人際關係的初次體驗?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有用的指導,告訴我如何去捕捉孩子那些微妙的情緒變化,如何去迴應他們那些看似簡單卻飽含深意的疑問。或許,書中會通過一些具體的案例,來分析孩子們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活動,並給齣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幫助傢長更好地引導和陪伴孩子。我渴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明白,孩子們那些天馬行空的想象,那些跌跌撞撞的嘗試,背後都蘊含著成長的密碼。它應該是一本能夠讓我更加自信地麵對育兒挑戰的書。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對兒童心理和教育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關注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智發展特點。這本書《寶貝,你在想什麼》,從書名上就透露齣一種溫馨而充滿探索意味的主題,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我猜想,它可能並非簡單地羅列一些兒童心理學的理論,而是以一種更加生動、貼近生活的方式,去描繪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或許,書中會通過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節,或者是一些細膩的觀察,來展現孩子們在麵對新事物、新挑戰時的反應,他們是如何學習、如何成長、如何形成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的。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孩子那些看似“奇怪”的想法,其實可能蘊含著驚人的創造力和對世界的獨特視角。比如,當孩子問一些我們覺得“無厘頭”的問題時,這背後是否隱藏著他們對宇宙的好奇?當他們對某個事物錶現齣極大的熱情時,這又是一種怎樣的學習動力?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理解孩子的一把鑰匙,讓我能夠走進他們的小宇宙,與他們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互動。它應該是一本能夠啓迪傢長,讓他們重新發現孩子身上閃光點的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