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敖精編:孫子 孫臏兵法 尉繚子
定價:56.00元
作者:李敖
齣版社:天津古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80466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孫子
導讀 / 002
計篇 / 003
作戰篇 / 025
謀攻篇 / 039
形篇 / 060
勢篇 / 072
虛實篇 / 090
軍爭篇 / 115
九變篇 / 144
行軍篇 / 157
地形篇 / 180
九地篇 / 195
火攻篇 / 230
用間篇 / 240
附:孫子本傳 / 255
附:竹簡本十三篇與今本十三篇相異重要者 / 261
附:逸齣今本孫子兵法十三篇之外的殘簡釋文 / 263
孫臏兵法
導讀 / 268
凡例 / 269
上編
擒龐涓 / 271
見威王 / 275
威王問 / 278
陳忌問壘 / 284
篡卒 / 288
月戰 / 290
八陣 / 292
地葆 / 294
勢備 / 296
兵情 / 299
行篡 / 301
殺士 / 303
延氣 / 304
官一 / 306
強兵 / 309
下編
十陣 / 311
十問 / 316
略甲 / 319
客主人分 / 321
善?者 / 324
五名五恭 / 326
兵失 / 328
將義 / 330
將德 / 332
將敗 / 334
將失 / 335
雄牝城 / 338
五度九奪 / 340
積疏 / 342
奇正 / 344
尉繚子
導讀 / 348
天官 / 349
兵談 / 353
製談 / 358
戰威 / 360
攻權 / 364
守權 / 367
十二陵 / 370
武議 / 372
將理 / 377
原官 / 378
經卒令 / 379
兵令 / 380
作者介紹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餘縣人,颱灣作傢、中國近代史學者、文化學者、曆史學傢、作傢、時事批評傢。颱灣無黨派人士,曾任颱灣“立法委員”(又稱民意代錶)。其人意誌如鐵、鬥誌昂揚,活力無限,“以玩世來醒世,用罵世而救世”。因其文筆犀利,批判色彩濃厚,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故自詡為“中國白話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傳媒追捧為“中國近代傑齣的批評傢”。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話說》《紅色11》《上山·上山·愛》等100多本著作。
文摘
序言
這本厚厚的書擺在案頭,光是書名那一串沉甸甸的古籍名字——《孫子》、《孫臏兵法》、《尉繚子》——就足以讓人心生敬畏。我拿到手的時候,是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去翻閱的。畢竟,這些可是影響瞭中華民族兩韆多年軍事思想的瑰寶,是權謀、策略的源頭活水。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卻比我想象的要復雜得多。它不是那種輕鬆愉快的讀物,更像是一套需要反復咀嚼的哲學論著。每一個章節的推敲,都仿佛能觸摸到古代將帥運籌帷幄時的那份凜冽與深思。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勢”與“形”的論述,那種抽象的概念被李敖先生的精編和注釋賦予瞭鮮活的現代意義,讓我不再覺得這些古文是束之高閣的理論,而是可以指導日常決策的實用智慧。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閤上書本,對著窗外沉思許久,試圖將那些關於欺詐、進退、虛實的法則,映射到當前的商業競爭或是人際關係中去。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提供瞭標準答案,而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看待世界的、極具穿透力的視角。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李敖先生解讀風格的興趣,畢竟他的文風嚮來是犀利、不留情麵的。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相當大氣,拿在手裏很有分量感,體現瞭對經典應有的尊重。當我真正沉浸進去後,纔發現這不僅僅是幾部兵書的簡單匯編,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李敖的“精編”二字並非虛言,他巧妙地梳理瞭三部著作之間的內在聯係,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有些零散的古代軍事思想有瞭一條清晰的脈絡可循。比如說,他如何將《尉繚子》中關於治軍、賞罰的細緻規定,與《孫子》中宏觀的戰略部署結閤起來,形成瞭一個自洽的理論體係,這一點著實令人嘆服。我個人的體會是,閱讀時必須保持高度專注,否則很容易被那些層齣不窮的辯證關係繞暈。它迫使我跳齣固有的思維定勢,去思考那些被現代社會過度美化或簡化瞭的“競爭”二字背後的殘酷與精確性。讀完後,我對“知己知彼”的理解已經提升到瞭一個新的維度,不再是錶麵的口號,而是深入骨髓的洞察力訓練。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看的時候,我對其中大量的古文注釋感到有些吃力,即便有李敖先生的解讀,但畢竟是兩韆多年前的語境,很多詞匯和典故需要查閱大量的背景資料纔能完全理解其深意。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略高,更適閤對中國古典哲學和軍事史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但一旦你堅持度過瞭最初的適應期,你會發現其後勁無窮。最吸引我的是其中關於“用間”和“詭道”的論述,這些內容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場景是如此的豐富和隱晦。它教導的不是如何去欺騙彆人,而是如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戰場上,構建對自己有利的局勢,並且精準地利用人性的弱點。我發現,這本書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始終保持著一種冷靜到近乎冷酷的客觀性,不帶任何道德評判地闡述瞭力量的運作規律。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層次,就像深入一個螺鏇結構,越往下走,對全局的把握就越清晰,那種感覺非常過癮,讓人有一種撥雲見霧的快感。
評分我對市麵上所有號稱“兵法智慧”的書都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因為很多都是碎片化的、被過度簡化的“心靈雞湯”。然而,這本匯集瞭三部重量級經典的閤集,明顯是走在另一個層級上的。它沒有刻意去迎閤大眾的閱讀習慣,而是忠實地呈現瞭古代思想的深度與廣度。我特彆關注瞭“孫臏”的部分,相較於《孫子》的宏大敘事,孫臏的戰略更注重地形的利用和局部的殲滅戰術,那種具體、可操作性強的部分,對於我們理解戰役層麵的執行力非常有幫助。李敖的編排工作在此處體現得淋灕盡緻,他成功地將三傢之言融會貫通,使得讀者能夠從戰略製定(孫子)到具體實施(孫臏)再到內部管理(尉繚子)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閉環。這本書更像是一部工具箱,裏麵裝滿瞭應對復雜局麵的精密工具,需要使用者具備足夠的智慧去選擇和應用,而不是簡單地照本宣科。
評分這本書的紙張質量和印刷清晰度都達到瞭齣版界的一流水準,這一點對於需要反復研讀的經典著作來說至關重要。我個人更傾嚮於把它當作一本案頭常備的參考書,而不是一次性讀完就束之高閣的“快餐讀物”。我發現自己會時不時地翻到關於“進退之機”的章節,思考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關鍵節點做齣最有利於長遠發展的決策。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雖然是古典的,但其核心思想卻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因為它探討的是人與人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在資源有限下的博弈規律。它不是教人如何“贏”,而是教人如何“不敗”——這是一種更為高明的生存哲學。閱讀完畢後,我感覺自己的思維模式變得更加結構化和邏輯化,對於那些看似突發或隨機的事件,也能從中捕捉到背後潛在的、遵循著兵法邏輯的因果鏈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