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贾谊文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定价:17.00元
作者:译注徐超, 王洲明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3943
字数:
页码: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汉文帝问非所问,贾谊不说的方略智慧都在文章里,您当看所应看。
内容提要
贾谊是西汉初年的政论家、文学家,其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和辞赋两个方面。贾谊的散文主要是议论文,气势磅礴;贾谊的赋表现出从楚辞向汉赋演化的痕迹。本书所选文章,注意照顾内容的代表性,同时考虑赋也是广义的散文,所以在附录中选入三篇。所选作品流传版本较多,明显文字讹脱则径改,有的在注中加以说明。注释参考前贤、今人的成果,力图使读者在阅读时充分理解文意,并进一步了解贾谊其人。
目录
作者介绍
徐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学者。王洲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学者。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追求的阅读体验是既要学术严谨,又要能激发阅读兴趣。这本书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的选篇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需求,既有政治上的宏大叙事,也有文学上的细腻笔触。那些关于屈原和贾谊的比较分析,虽然篇幅不长,却极富启发性,点明了两位楚地才子在面对时代困境时的不同选择和思想侧重。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极其考究,比如对一些罕见字词的校注,以及对人名、地名的准确标注,都体现了编者团队的深厚功力和严谨态度。我过去阅读其他选本时,常常需要频繁地在不同工具书之间切换,而这本几乎将所有必要的背景信息都整合到了注释之中,大大减少了阅读的中断。这使得我可以更专注于贾谊的思路本身,跟随他从“过秦论”的深刻反思,到“治安策”的远见卓识,进行一次完整的精神漫游。
评分从整体阅读感受上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醍醐灌顶”的体验。贾谊的文章向来以议论深刻、文采斐然著称,但要真正读懂他那些直指时弊的谏言,没有好的导读是很难的。这本选译丛书的价值就在于,它不仅“翻译”了文字,更“翻译”了时代精神。它仿佛自带了一个高效的过滤器,将历史的尘埃拂去,将贾谊的真知灼见以最清晰、最有冲击力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喜欢那种翻译的腔调,它不是那种僵硬的学术腔,而是带着一种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同情,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像是老友间的交谈,但谈论的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议题。每次读完,我都会对“如何治理一个庞大的帝国”这个问题,产生新的、更复杂的思考。这本书无疑是近年来文史选译类书籍中的佳作,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典雅的装帧设计所吸引。翻开书页,那清晰的排版和适中的字号,阅读起来丝毫没有晦涩感,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努力啃读古代经典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它在选篇上的独到眼光,每一篇文赋、每一段政论,都仿佛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宝石,散发着历史的温润光泽。作者贾谊的思想深度,通过这些精选的篇章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无论是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还是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士人情怀,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更不用说那些翻译注释部分,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像某些版本那样生硬地直译,而是巧妙地在保持原文意境的同时,用现代读者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阐释,使得那些晦涩的典故和复杂的历史背景变得豁然开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阅读材料,更像是一座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让人在享受阅读的愉悦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千年前的政治智慧和文学精髓。我常常在读完一篇后,需要合上书本,静静地回味许久,那种被历史的洪流冲击的感觉,是其他许多浅尝辄止的读物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选译本的装帧和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厚重却不失雅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对先贤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还是内文的处理方式。它采用了左右对开的版式,左边是原文,右边是译文和详尽的批注,这种布局方式极大地便利了对比阅读。我发现译者在处理那些极具文采的骈体文时,展现了惊人的语言驾驭能力,既保留了原文的对仗和气势,又成功地将信息精准地传达给了现代读者,这在翻译古代散文,尤其是政论文时,是最难拿捏的分寸。我注意到,它对一些核心概念的翻译非常精准,比如对“势”和“理”的阐释,非常到位,这直接关系到理解贾谊的核心政治哲学。我个人认为,阅读古代经典,最怕的就是被译者带偏了方向,但这本书的翻译风格非常忠实于原意,同时又不失现代人文关怀,读起来让人信服。它让我对贾谊这位被低估的政治思想家,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尊重。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这个系列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这类丛书鱼龙混杂,很多只是简单地堆砌原文,翻译质量堪忧。然而,这本关于贾谊的选集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在选材上非常注重针对性,它挑选的篇目并非只是那些名声最响的,而是那些最能体现贾谊思想体系的骨干篇章。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一些地方的注释,它不满足于简单的词义解释,而是深入挖掘了当时的政治语境和社会背景,这对于理解贾谊“治安之策”的真正意图至关重要。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被一位学识渊博的现代学者牵着手,走进了汉初的朝堂,亲耳聆听那位忧心忡忡的青年才俊如何直陈利弊。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我之前在其他地方断断续续读过一些贾谊的片段,总是觉得抓不住重点,而这本选集如同构建了一个清晰的知识地图,让所有分散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立体的贾谊形象。它对我们理解汉初政治思想的转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