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管子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
定价:18.00元
作者:缪文远,缪伟 注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5506042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辅佐春秋**霸主齐桓公的“春秋**相”,教你如何光大事业。
内容提要
管仲(前723年—约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被称为“春秋相”。《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本书以光绪二年浙江书局刻本为底本,精选重要篇章,参考《管子集校》等,加以译注。
目录
作者介绍
缪文远,四川大学古籍所教授,文史研究专家。
文摘
序言
这本选译本的价值,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对“大同”与“小康”之间现实平衡的探讨。管仲的思想,在我看来,始终立足于现实的“可操作性”。他不像某些哲人那样空谈道德理想,而是脚踏实地地探讨如何让百姓“富足”、“有力”。选译的篇章中,有不少关于农业发展、手工业组织以及人口迁徙的实用建议,这些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宝贵的实例。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制民之数”的部分,它揭示了古代国家对人口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思维,从出生率到死亡率,从劳动力分配到兵源组织,都有着严密的计算。译者在处理这些数据和数字体系时,保持了极高的准确性,几乎没有让人感到费解的跳跃。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先秦诸子百家中,以“经世致用”为核心思想的学者或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块基石。它展示了权力与财富是如何在古代的政治框架内进行巧妙博弈的。
评分阅读《管子选译》,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实用哲学”的力量。这套丛书的整体质量都很高,而这本《管子》的译文尤其体现了对读者友好的态度。它没有将人引向玄之又玄的思辨深渊,而是将其牢牢地固定在国家兴衰、百姓生活的实际问题上。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官吏选拔”与“道德约束”的论述,管子似乎更看重一个官员是否“能干”,而非仅仅是“德高”,这是一种务实的政治人才观。译文流畅自然,读起来毫无“翻译腔”,仿佛就是一篇出自当代学人之手的优美散文,只是内容涉及的却是千年前的智慧。每当读到那些关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描述时,都会对古人的观察力感到震撼。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审视古代精英阶层是如何构建其治理蓝图的,它既有理论的宏大构架,又有实施层面的具体工具箱。这份实在感,是许多古代经典阅读中难以获得的体验。
评分翻开这套“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中的《管子选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沉稳大气的装帧设计,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但真正吸引我深入阅读的,还是其选材的精妙。它并非简单地堆砌管仲的所有言论,而是精心挑选了那些最能体现“法制”与“实学”精神的段落。比如关于“相地而衰征”的税务原则,体现了极强的地域性和因地制宜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尊卑有常位,贵贱有等差”的论述,这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守旧,但在当时,却是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国家机器的关键。译者在处理这些涉及等级制度的文字时,处理得极为谨慎,既没有过度美化,也没有简单地进行道德批判,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结构中进行客观呈现。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古代政治哲学的复杂性,而非用单一的现代视角去套用。阅读这本译本,就像是与一位古代的智者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听他讲述如何从最基础的生产资料管理开始,构建一个高效运转的城邦。
评分这本《管子选译》选取的篇章颇具匠心,让我对先秦时期的思想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我尤其欣赏译者在保留原典古奥之美的同时,又能清晰地传达出管仲其人及其思想的核心要义。阅读过程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君王与谋臣之间关于国家治理、经济策略乃至社会伦理的深刻探讨。那些关于“轻重之术”的论述,在今天看来依然闪烁着治理智慧的光芒,尤其是在探讨如何平衡供需、调控物价方面,其前瞻性令人叹服。译文的注释详略得当,对于一些典故和生僻词汇的解释非常到位,使得即便是初涉古代文史的读者也能较少阻碍地进入文本内部。整体而言,这本书不只是一本古代文献的翻译本,更像是一部生动的古代社会经济思想史的速览。它让我思考,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古人是如何构筑起一套既能保民生又能强国力的复杂体系的。那种务实、注重实际效果的治理思想,与空泛的理论相比,更具生命力。
评分老实说,我对古代典籍的阅读一直抱有敬畏,总担心晦涩难懂,但这本《管子选译》的翻译质量着实超出了我的预期。语言风格上,它保持了一种克制的文言美感,没有为了追求“现代口语化”而牺牲掉原文的韵味。那些关于“九地之利”的军事地理分析,读起来酣畅淋漓,展现了管仲作为军事家和战略家的一面。特别是关于“市”的管理和“盐铁官营”的论述,简直就是古代国家资本主义的教科书。我惊讶于两千多年前的文献中,居然能如此清晰地勾勒出国家如何通过控制关键资源来调节经济命脉。译者在关键的经济术语旁做了细致的补注,比如“轻重”、“九府”等概念,使得我们能准确把握其在特定语境下的含义。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具启发性的,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许多经济和社会治理难题,古人其实已经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思考并尝试解决过了。这是一种历史的传承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