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十竹斋笺谱(木盒精装)
定价:298.00元
作者:(明)胡正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10015494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论是题材还是刻印,《十竹斋笺谱》都代表了中国笺谱印制技术的*水平。现汇编其中100幅作品,精选安徽泾县净皮宣纸,特制商务印书馆LOGO水印,地复制再现了《十竹斋笺谱》,清雅别致,木盒精装,既具有艺术观赏性,又具有书写的实用价值,更是馈赠收藏的佳品。
内容提要
《十竹斋笺谱》共四卷,收图三十三组、二百八十三幅,其内容含历史故事、花鸟树石、文房清供、山水人物、铜器汉玉等,画幅虽小,却结构严谨,匀称工整,细腻而不繁琐,明快而多变化,特别是运用象征手法和简明形象表达传统历史故事,不仅体现了明朝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趣味,更体现了笺谱设计所蕴藏的文化思想内涵。今从中精选100幅汇编成本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翻阅一本关于古典园林艺术的书籍,那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流水账式的介绍,而是将每一处景致都融入了当代的哲学思考之中。作者似乎是一位深谙东西方美学的大师,他能够将苏州园林的曲径通幽与包豪斯的理性结构进行巧妙的对比与融合,读起来一点也不觉晦涩难懂,反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是在探讨“虚实相生”这一概念时,他引用了大量古典诗词和现代艺术家的语录,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充满了画面感。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义性和包容性,它不试图给你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解读园林中的每一片苔藓、每一块假山石。读完之后,再去看那些园林的照片,眼光都会变得不一样,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设计者的初心,这种思维上的引导价值,远超出了书籍本身的信息量。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部探讨民间信仰变迁的小册子,里面的考据功夫着实令人佩服。作者似乎跑遍了大江南北的乡野小镇,记录了许多濒临失传的祭祀仪式和口头传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某个特定地域“灶神信仰”的章节,他不仅细致描绘了祭灶时食物的准备和祈祷词的吟诵,更深入挖掘了这些仪式背后所蕴含的家庭伦理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他没有用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去评判这些习俗的“科学性”或“进步性”,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的同理心去记录和理解,这使得文字充满了人情味和温度。读到那些老年信徒对传统的坚守与不舍,我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时代更迭下的无力感与庄重感并存的情绪。这本书成功地保留了那些正在快速消逝的声音和影像,对于研究地方历史和社会变迁的人来说,简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那个木盒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欢喜。它不是那种市面上常见的轻飘飘的纸盒,而是带着沉甸甸的分量感,木纹清晰,手工打磨的痕迹都透着一股匠人才有的耐心和专注。打开盒子,里面的书籍本身也散发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那种纸张的触感,不是冰冷的现代印刷品能比拟的,略带粗粝却又细腻入微,仿佛能从指尖感受到历史的温度。这种精心制作的实体书,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每翻开一页,都觉得是在与过去的某位文人雅士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从排版到字体,无不体现着对传统审美的尊重与继承。对于一个真正热爱书籍的人来说,这样的设计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成功地将阅读体验提升到了一个仪式性的层面,让人在翻阅时不由得更加专注和敬畏。
评分近期读到一本关于宋代点茶文化的普及读物,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化繁为简”的叙述技巧。很多关于宋人雅集的记载总是显得高不可攀,充满了生僻的器具名称和繁琐的规矩,让人望而却步。然而,这本书的作者却能用非常贴近现代生活的语言,将点茶的每一个步骤——从炙盏到击拂,都描绘得如同在眼前上演一般生动有趣。他没有回避其中的技术细节,但叙述的重点始终放在点茶背后所体现的“慢生活”哲学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互动上。比如,他会详细描述茶沫在盏中形成的“兔毫纹”如何反映了点茶者的心境,这种对细节的捕捉与解读,让人明白,所谓的风雅,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根植于日常的专注与审美之中。这本书成功地拉近了现代读者与宋人生活美学的距离,读完后我甚至忍不住想尝试自己亲手试一试那种击打的节奏。
评分我正在研读一本关于明清时期文人画论的选集,这本书的选材眼光十分独到,它跳脱了传统书目中常见的那些大家名家之作,而是着重挑选了一些在当时略显边缘,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异见者”的论述。这些画论的语言风格极其尖锐和个性化,有的酣畅淋漓,有的则充满禅机,相互之间形成了有趣的辩论和呼应。阅读这些文字,就像是旁听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沙龙,可以看到文人们是如何在僵化的社会规范下,努力为自己的精神世界开辟新的疆域。特别是其中一位评论家对“笔墨当随时代”的早期论述,其前瞻性让人惊叹,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将零散的、具有争议性的思想碎片重新整合并赋予它们生命力的编纂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学术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