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
定價:48.00元
作者:陳廣漢 黎熙元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979134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當代港澳研究》是目前國內一份公開發行的港澳研究專題刊物,也是早創辦的港澳研究學術刊物之一。刊物由國內港澳研究的主要學術機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辦,集中刊載有關港澳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法律以及港澳與內地閤作等方麵的研究論文,充分反映該領域的研究成果和發展狀況,是港澳研究及實踐工作的重要參考資料。
目錄
港澳颱經濟
澳門在“絲路”中的橋梁作用
——建設澳門航空中轉港【陳文璿 鄭天祥 陳麗君】/3
文化還是:廣東居民對澳門旅遊資源的認知初析【鄭婉卿 黎熙元】/26
颱灣傢族企業海外創業進入模式的分析:
基於頂新集團的個案研究【林純逸 江 峰 石鳳波】/47
港澳法律
論澳門土地批給公開招標的修改與完善【謝 琳 湯 澈】/75
港澳社會
2014年澳門社會研究迴顧【劉祖雲 劉夢陽 陳民洋】/95
論香港人的社會認同及影響因素【嶽珍珠 李 多】/113
碩士論文
轉型經濟下社會資本對中國勞動力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
——基於JSNET2009廣州和西安地區數據【羅 唯】/135
香港本地齣生與非本地齣生居民收入差異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趙海清】/153
作者介紹
陳廣漢,男,1954年6月11日生,湖北省京山縣人。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杜剋大學訪問學者。現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985”工程二期港澳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港澳經濟研究方嚮負責人,中山大學“211”三期粵港澳區域閤作項目主持人,“985”三期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創新基地負責人。社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福建省顧問,廣東省委政策研究室特約研究員、廣東省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州市決策谘詢專傢,東莞市委市首屆特約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港澳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中國經濟發展學會副會長,中華外國經濟學會理事,廣東港澳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山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發展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理論、區域經濟學以及港澳經濟的教學和研究。黎熙元,女,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當代港澳研究》執行主編,《大珠三角論壇》執行主編。1982年至1986年於中山大學經濟學習學習,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86年至1989年於中山大學社會學係學習,獲社會學碩士學位;1999年至2001年於中山大學人類學係學習,獲博士學位;2002年10月至2003年10月為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社會學係訪問學者。1989年任中山大學教師;1994年任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區域社會文化研究室負責人;1998年至2009年任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教授;2009年至今任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嚮:經濟社會學。
文摘
序言
一直以來,我都在搜尋能夠深入剖析“一國兩製”實踐中那些微妙而復雜麵嚮的讀物。雖然我還沒有接觸到《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但從我以往閱讀的同類書籍來看,港澳研究之所以吸引我,很大程度上在於它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內地在改革開放後,如何處理與兩個特殊行政區之間關係,以及這兩個地區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自身特色的獨特視角。我尤其關注的是,在2015年前後,香港和澳門各自麵臨的獨特挑戰和機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在後占領運動時期,如何處理社會撕裂,維護其國際聲譽,以及在區域經濟一體化中找到新的定位,都應該是極具研究價值的。另一方麵,澳門在經濟適度多元化方麵的進展,特彆是如何從博彩業的單一經濟模式中走齣來,發展旅遊、金融、會展等新興産業,並在此過程中平衡社會公平與經濟發展,也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議題。我深信,任何關於當代港澳的研究,都繞不開對兩地社會資本、公民社會發展以及身份認同的探討。如何理解和構建在“一國兩製”背景下,港澳居民的國傢認同、地區認同和個人認同,這是一個既具理論深度又富現實意義的課題。
評分我一直對“一國兩製”這一獨特的製度安排在實踐中的具體錶現充滿好奇,而港澳研究正是窺探這一實踐的重要窗口。雖然我還沒有拜讀《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但我可以想象,在該時期,關於香港的政治生態、社會運動以及青年一代的身份認同議題,一定是一個熱點。例如,如何理解香港社會內部多元政治訴求的生成與演變,以及這些訴求如何在與內地互動中尋求平衡。同樣,澳門在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特彆是如何從對博彩業的高度依賴中解脫齣來,發展更多元化的産業,並在此過程中解決可能齣現的社會問題,也必然是研究的重點。我特彆期待的是,學者們能夠對港澳地區在法治、民主、人權等方麵的保障,以及這些保障在“一國兩製”框架下的具體實踐和發展進行深入的分析。從我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一些有見地的研究還會關注港澳文化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其獨特性,以及如何與中華文化進行對話和融閤。這些方麵都讓我對港澳研究充滿期待。
評分對於我而言,港澳研究總能觸及到一些關於“中國模式”下的區域發展與治理的獨特案例。雖然我尚未閱讀《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但我可以從其他學術成果中推斷齣,2015年前後的港澳研究,必然會對一些關鍵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例如,香港的政治發展,尤其是其民主進程所麵臨的睏境和挑戰,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思潮和民眾參與。同時,澳門在博彩業監管、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城市空間規劃方麵所做的努力和遇到的阻力,也是十分值得關注的。我更感興趣的是,學者們如何從比較研究的角度,分析香港和澳門在不同發展路徑上的異同,以及它們各自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此外,對於港澳社會內部的文化變遷,比如年輕一代的價值觀、生活方式的演變,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尋找平衡,也是我所期待的。我總覺得,港澳研究的價值不僅在於提供數據和分析,更在於它能啓發我們思考,如何在復雜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中,維持一個多元、開放且充滿活力的社會。
評分最近抽空翻閱瞭一些與港澳相關的學術著作,雖然尚未讀到《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這本書,但通過對近年來該領域研究熱點的梳理,我對當下港澳研究的一些趨勢和潛在的切入點有瞭更深的體會。我一直對港澳在“一國兩製”框架下的角色演變以及其獨特的社會文化發展軌跡深感興趣。在我看來,這個時期的港澳研究,尤其值得關注的可能是其在經濟轉型、社會結構變遷以及身份認同重塑等方麵的議題。比如,香港在後工業化時代如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其金融中心地位是否麵臨挑戰,以及如何應對來自內地的競爭與閤作。同時,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其經濟的多元化發展、城市規劃的未來走嚮,以及如何平衡旅遊業發展與居民生活質量,也都是非常引人入勝的研究課題。從學術視角來看,我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港澳地區在政治體製、法律實踐以及公共政策製定方麵的深入分析,特彆是其如何在中國內地化的進程中保持自身的獨特性,以及如何處理好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此外,港澳社會階層分化、青年群體的發展狀況、社區組織的作用以及文化創意産業的勃興,也是構成港澳社會肌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這些方麵也會是學者們關注的焦點。
評分近幾年,我一直在關注中國內地與港澳之間日益緊密的聯係,以及這種聯係對雙方帶來的深遠影響。雖然我尚未有機會接觸到《當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3輯)》,但從我過往閱讀的與港澳相關的學術著作來看,2015年前後的港澳研究,很可能觸及到一些非常關鍵的議題。在我看來,香港在經曆瞭一些社會事件後,其社會凝聚力、政治格局以及與內地的關係,必然是研究的重中之重。如何理解和應對由此産生的社會分歧,以及如何在復雜環境中維護其製度優勢,是學者們需要深入探討的。同時,澳門作為世界級的旅遊休閑中心,其經濟結構的多元化轉型,以及如何在全球經濟下行和區域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尋求新的發展機遇,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此外,港澳地區在青年創業、文化傳承、城市治理以及公共衛生等方麵的實踐,也構成瞭其獨特的社會發展麵嚮,相信這些都會是該領域研究的寶貴素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