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
定價:68.00元
作者:王蓉.
齣版社:教育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041527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7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篇 義務教育財政專題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政策設計的若乾問題
義務教育教師與公務員的收入比較
西部農村教育財政改革與人事權力結構變遷
“以縣為主”背景下的西部農村教育人事體製和教師激勵機製
農戶的稅費和教育費負擔的地區差異及其變動趨勢
關於我國流動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現狀及“兩為主”政策的總體分析思路
校捨安全何以保障
田野調查報告一:我國農村地區“普九”債務問題調查與研究
田野調查報告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的成效與問題一一以江蘇與湖北為例
田野調查報告三:安徽省X縣農村義務經費保障機製改革實施情況調研報告
附錄:國務院關於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製改革的通知
第二篇 高等教育預算撥款製度專題
第三篇 高等教育學生資助體係建設專題
第四篇 學前和職業教育財政專題
第五篇 其他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份極具洞察力的“政策藍圖”。它沒有迴避中國教育發展中遇到的諸多挑戰,反而通過對財政政策的深入剖析,試圖找齣解決之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報告中對教育投入的“效率”和“公平”這兩個核心議題的反復探討。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確保有限的財政資源能夠最大化地惠及所有學生,特彆是那些來自弱勢群體和欠發達地區的孩子,是擺在政策製定者麵前的難題。書中關於轉移支付、專項補助等政策的設計和實施效果的分析,都讓我看到瞭政府在推動教育公平方麵所做的努力和麵臨的睏境。此外,報告中對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不同層次教育的財政支持策略的差異化分析,也讓我認識到教育財政政策的復雜性和精細化要求。這本書不僅為政策研究者提供瞭翔實的案例和理論依據,也為普通讀者提供瞭一個理解國傢教育政策製定邏輯的窗口。它讓我深切感受到,每一次教育政策的調整,都凝聚著無數的調研、討論和權衡。
評分《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在我看來,是一份具有極高參考價值的“時代畫像”。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數字和政策條文的堆砌,更是對中國教育發展關鍵五年的一次精細解剖。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教育投入效率的探討感到振奮,書中是如何評估各項教育政策的實際效益,又是如何通過財政手段來優化資源配置,實現“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這些都是非常值得藉鑒的。在那個時期,隨著國傢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各種教育改革措施層齣不窮,而財政政策作為支撐這些改革的重要杠杆,其作用至關重要。報告中對不同教育層級、不同區域的財政投入差異的分析,以及針對這些差異提齣的政策建議,都顯得尤為現實和具有前瞻性。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當下我們仍然在麵對的一些教育難題,比如如何實現更高質量的教育,如何縮小教育差距,以及如何吸引和留住優秀的教育人纔。這本書為我們理解這些問題的曆史根源和政策演變提供瞭堅實的基礎,也為我們思考未來的教育財政政策提供瞭寶貴的曆史經驗。對於研究教育經濟學、公共政策學,或者僅僅是關心中國教育未來發展的普通讀者,這本書都提供瞭豐富的內容和深入的分析。
評分從一名普通讀者的角度審視《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我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感和對未來教育的美好期盼。這本書不僅僅是對過去五年教育財政政策的總結,更是對中國教育發展道路的一次深刻反思。我特彆欣賞報告中關於“問效”和“問責”的理念,在教育領域,如何用財政資金來促進教育質量的提升,如何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這始終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書中對各種教育投入項目的效果評估,以及對政策執行中存在問題的揭示,都顯得非常坦誠和客觀。我注意到報告中對教育財政體製改革的探討,以及如何通過製度設計來激發地方政府和學校的辦學積極性。這種自上而下的政策分析,結閤瞭自下而上的實際情況,使得整本書的論述既有宏觀視野,又不失微觀的落地性。對於我而言,這本書讓我更深刻地理解瞭教育財政政策在推動國傢現代化進程中的戰略意義,也讓我對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相信通過持續的政策優化和科學的資源配置,中國教育一定會邁嚮更加輝煌的明天。
評分這本《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雖然書名聚焦於一個特定的時期和領域,但其所蘊含的政策分析和發展軌跡,在很大程度上摺射齣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教育事業所麵臨的挑戰與機遇。從我個人的閱讀體驗齣發,這本書的價值並不僅僅局限於政策本身的梳理,更在於其背後所反映齣的宏觀經濟環境、社會發展需求以及教育公平性問題。在2005-2010年這段時間,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但也伴隨著城鄉差距、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一係列問題,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教育資源的分配和政策的製定。報告中對財政投入的分析,例如如何從中央到地方,如何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如何保障薄弱地區的教育投入,都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我特彆關注其中關於義務教育階段的投入機製,以及如何通過財政手段來促進教育公平,減少因傢庭經濟狀況差異而導緻的教育機會不均。這本書不僅僅是政策的陳述,更像是對那個時期教育財政改革曆程的一次全麵審視,其中涉及的權衡、博弈以及最終形成的政策選擇,都值得深入思考。對於任何關注中國教育發展,特彆是希望理解其財政支持體係演變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窗口,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政策是如何在現實環境中落地生根,並試圖解決一係列復雜問題的。
評分我最近有幸拜讀瞭《中國教育財政政策谘詢報告(2005-2010)》,這本書給我的感受是,它像一位嚴謹的學者,用紮實的證據和審慎的邏輯,為我們揭示瞭中國教育財政政策在這五年間的演進軌跡。我特彆被書中對政策工具多樣性的分析所吸引,它不僅僅關注直接的財政撥款,還深入探討瞭稅收優惠、政府購買服務、設立專項基金等多種形式的財政介入,以及這些政策工具在不同教育領域和不同發展階段的應用。其中關於如何通過財政政策來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教育,促進多元化辦學,以及如何規範和監管這些投入,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種多維度的政策分析,使得我對教育財政工作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政策製定者在復雜環境中需要考慮的種種因素。報告中對於不同政策實施效果的評估,以及對未來政策方嚮的展望,都展現瞭其前瞻性和實用性。對於我這樣一名對教育管理和政策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知識的普及,更是一次思維的啓迪,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教育財政政策在國傢發展戰略中的核心地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