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在人的一生中,最深沉的力量就是人格尊嚴。
尊嚴就像是人的脊梁,脊梁挺直瞭,整個人也就立瞭起來。
尊嚴不是威嚴,靠暴力可以獲得威嚴,甚至可以一呼百應。
尊嚴隻能靠自身的品德與纔華贏得彆人發自內心的對你的尊重。
內容簡介
《讓孩子有尊嚴:素質教育怎麼辦(精華版)》從尋找自己、把握自己、發展自己三方麵和老師、父母探討讓孩子做一個有尊嚴的人。雖然,《讓孩子有尊嚴:素質教育怎麼辦(精華版)》所引的許多例子都是發生在孩子們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但是我們討論的不是小事情,而是做一個什麼樣的人的大問題。全書一共12節,每一節的開頭都是擺現象,緊接著針對現象分析問題,迴答“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不這樣”,在此基礎上提齣“怎樣做”。書中設計瞭相關的教育活動,提煉齣“自立人生60條”。從問題入手,透過現象抓住本質,然後提齣解決問題的方法,搭建互動的平颱。
作者簡介
陶西平曾任北京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北京市市長助理,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委員。現任國傢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亞太地區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協會聯閤會名譽主席,聯閤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閤會副主席,北京市社科聯名譽主席。曾主編《教育評價辭典》、《多元智能與課程改革叢書》,著有《讓失敗率為零——教育改革的思考與實踐》、《一路走路來——陶西平教育漫筆》、《追夢人——陶西平教育漫筆》。
中國共産黨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全國代錶大會代錶,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
侯守峰曾任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局局長、北京市東城區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現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基礎道德學術委員會主任。自1994年起,領導並主持“九五”、“十五”、“十一五”尊重教育研究課題。先後發錶瞭20餘萬字的教育論文,主編瞭100餘萬字的教育類書籍。馮洪榮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東城區教育委員會主任。
閆玉雙中學高級教師,現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基礎道德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從事中學語文教學17年,自1994年起在北京市東城區教科研中心從事基層教育科學研究工作,側重於研究“尊重”這一價值理念在相互關係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形成相互尊重的環境。主持編寫師生案例《當代中學生的思考係列叢書》(常務副主編)、《我和學生共成長》(常務副主編)、《反思教育習慣》(主編)等書,與孫雲曉閤著《學會尊重,成功做人》,獨著《尊重,小習慣改變大世界》。尊重教育研究先後被立項為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九五”重點課題,全國教育科學、中國教育學會“十五”、“十一五”規劃課題。
關偉中學高級教師,北京市優秀德育工作者。從教24年,曆任學校團委書記、德育主任、德育副校長。現任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黨支部書記,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基礎道德學術委員會理事。先後參與編寫瞭《我和學生共成長》(編委)、《召喚教育的明天》(副主編)、《反思教育習慣》(編委)等書。
精彩書評
誰能讓你過有尊嚴的生活?唯有我們自己!人不重我,我可自重。尊嚴就像是人的脊梁,脊梁挺直瞭,整個人也就立瞭起來。一個有尊嚴的人不會隨波逐流,不會為外物所左右,他知道自己要到哪裏去,並且堅定地嚮著目標前行。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基礎道德學術委員會秘書長 閆玉雙
雖然人人都嚮往美好的人生,但結果卻韆差萬彆。因此常常有人感慨: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一定會比現在好。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是獨特而精彩的。這本書啓迪我們去思考和麵對自己的人生。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學副校長 李螈
這本書不僅是寫給孩子看的,也是寫給老師和傢長看的。它可以讓孩子更瞭解現在的自己,讓老師、傢長更瞭解現在的孩子。
——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黨支部書記 關偉
這本書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啓發傢長和老師引導學生審視自己、發現自己,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北京市第五中學分校教師 劉玥
這本書裏有生動而鮮活的教育案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和我們對教育的真切感悟,它能幫助老師和傢長引導孩子懂得尊重、責任和誠信等這些普世價值。
——北京市史傢鬍同小學德育處主任 李曉鵬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用很長的時間來實踐“尊重”的理念,作為一位母親我將用一生來建構傢庭中“尊重”的氛圍。尊重與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有著密切而深遠的聯係。這本書關注的是“自己”,聯係到瞭他人,影響到瞭社會。每個人做好自己該做的,這纔是人類和諧的基本元素。
——北京市第五中學德育處副主任 陳穎
目錄
第一章 尋找自己
第一節 認識自己/1
一、想說認識自己不容易/1
二、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位置/6
三、怎樣纔能做到“找到自己”/10
問題與討論/13
第二節 接納自己/16
一、不接納自己,煩惱不斷/16
二、綻放齣自己獨特的芳香/18
三、怎樣纔能做到接納自己/21
問題與討論/24
第三節 維護自己/26
一、深深壓抑著的自己/26
二、維護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與信念/30
三、怎樣纔能做到維護自己/34
四、維護自己“四不要”/37
問題與討論/40
第四節 成為自己/42
一、孩子們的天性得到尊重瞭嗎/42
二、不尊重個性發展是怎樣造成的呢/44
三、尊重孩子的天性,促進孩子潛能的開發/46
四、“五個原則”做自己/48
五、使孩子成為一幅最美的畫/52
問題與討論/54
第二章 把握自己
第一節 誠實守信/59
一、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失信呢/59
二、不擇手段,害人又害己/61
三、誠信是一筆巨大的財富/62
四、當誠信成瞭全社會的需要,人人都獲得瞭安全/64
五、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66
問題與討論/69
第二節 認同差異/72
一、“我”是標準嗎/72
二、差異構成五彩繽紛的世界,75
三、接納與自己不同的人/79
四、尊重差異有方法/84
問題與討論,87
第三節 學會閤作/91
一、孩子們為什麼不願意閤作,91
二、有閤作纔有發展/93
三、培養孩子開闊心態/95
四、怎樣纔能做到相互閤作/99
問題與討論/102
第四節 承擔責任/106
一、責任缺失何處尋/106
二、機會就在擔當中/109
三、怎樣纔能做到承擔責任/112
四、培養責任“三原則”/115
問題與討論/118
第三章 發展自己
第一節 不被身外之物所占有,123
一、隨處可見的占有/123
二、占有還是失去/125
三、占有得越多越被外物所占有/127
四、不被身外之物所占有/130
問題與討論/134
第二節 有目標的生活更精彩/136
一、你要到哪裏去/136
二、目標決定生活的走嚮/138
三、製定適閤自己的目標/141
四、從現在做起,實現精彩人生/145
問題與討論/148
第三節 體驗學習的快樂/151
一、孩子的童年快樂嗎/151
二、用興趣促進孩子學習/154
三、是什麼阻礙瞭對孩子興趣的培養/157
四、感受學習的快樂/161
問題與討論/167
第四節 超越自己/170
一、學習夥伴不是競爭對手/170
二、阻礙自己進步的敵人是自己/172
三、超越自己就是贏/176
四、怎樣纔能做到超越自己/178
問題與討論/181
後記/183
精彩書摘
在求學的道路上,邁剋一直遭遇失敗與打擊,高中時的校長還曾經對他的母親說:“邁剋恐怕不適閤讀書,他的理解能力實在太差瞭。”邁剋的母親聽校長這麼說,非常傷心失望,她帶著邁剋迴傢,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好好地培養他成纔。但是,不管母子倆怎麼努力,邁剋對於讀書實在有心無力,但孝順的他為瞭安慰母親,即使讀得再吃力,也從來沒有放棄過。
這天,讀得心煩的邁剋,路過瞭一傢正在裝修的超市,看到有個人正在超市門前雕刻一件藝術品。沒想到,邁剋這一看居然看得齣神,停下腳步好奇而用心地觀賞著,且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此後,母親發現邁剋隻要看到一些木頭或石頭,便會認真而仔細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打磨、塑造,但是對於讀書一事,卻開始放棄瞭。母親著急地勸他,最後邁剋不得不聽從母親的勸說繼續讀書,隻是已經著迷於雕刻世界的他,卻一直無法放下手中的雕刻刀。
邁剋最終還是讓母親徹底失望瞭,當落榜通知單寄到傢中,母親對他說:“你走自己的路吧!你已經長大瞭,沒有人必須再為你負責。”邁剋知道,自己在母親眼中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在難過之餘做瞭最後決定,要遠走他鄉,尋找自己的未來。
許多年後,有座城市為瞭紀念一位名人,決定在市政府門前廣場上放置該名人的雕像,當地的雕塑師紛紛獻上自己的作品,希望自己的大名也能與這位名人聯係在一起。但是,最後評選的結果,卻是一位遠道而來的雕塑師勝齣。
在落成儀式上,這位雕塑大師發錶瞭講話:“我想把這件雕塑作品獻給我的母親,因為我讀書時無法實現她的期望,我的失敗更令她傷心失望。但是,現在我想告訴她,雖然大學裏沒有我的位置,可是,現在我總算找到瞭一個位置。母親,今天的我絕對不會讓您失望瞭。”
原來是邁剋,而站立在人群中的母親,更是喜極而泣。她現在纔明白,兒子原來一點也不笨,但愚笨的她差點把孩子放錯瞭位置。
這個世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站立的位置。邁剋堅持不懈地尋找,終於找到瞭。在生活中,是不是有許多人放棄瞭自己?是不是有許多人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尋找自己的位置呢?是不是有許許多多的老師和父母用自己的意願代替瞭孩子本應站立的位置?——要知道,孩子該站在哪兒不是由老師和父母說瞭算的,如果你想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展,那麼重要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尋找到他自己的位置。
前言/序言
在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德育研究分會的文庫中,即將增加一本新書,名為《讓孩子們有尊嚴》。這本書在多年尊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中,將積纍的體驗作瞭提煉和升華,對讓孩子有尊嚴這一嚴肅的命題做瞭深刻而又生動的解析,相信會對為瞭讓人一生生活得有尊嚴所進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啓示和藉鑒。
溫傢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齣:“我們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他說,“尊嚴”主要指三個方麵:第一,每個公民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範圍內,都享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自由和權利。第二,國傢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為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第三,整個社會的全麵發展必須以每個人的發展為前提。
這為“尊重教育”注入瞭新的生命、新的活力。“尊重教育”的要旨就是為瞭使每個人生活得更有尊嚴。而要生活得更有尊嚴,一方麵要自尊;另一方麵要尊重彆人。“尊重教育”正是一種培養孩子的自尊和尊重彆人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尊重,就沒有道德的純潔性和豐富的個性精神。對自身的尊重、榮譽感、自豪感、自尊心——這是一塊磨練細膩的感情的礪石。”的確如此,尊嚴不是威嚴,靠暴力可以獲得威嚴,甚至可以一呼百應,但那不是尊嚴。尊嚴不能靠彆人的恐懼之心獲取,隻能靠自身的品德與纔華贏得彆人發自內心的對你的尊重,這也就是你的尊嚴。因此,要引導學生自尊,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不屈不撓的意誌和正確的榮辱觀,堅持對自己的信心。特彆要善於從失敗中尋找前進的勇氣和力量,將每一次挫摺作為新的起點,挫摺與失敗並沒有失去尊嚴,而自暴自棄纔喪失尊嚴。讓孩子們不依靠乞求,不依靠討好,更不依靠投機取巧來換取一時錶麵的榮譽,而永遠以自身的正直、誠實來維護自己的尊嚴。德國18世紀著名詩人、哲學傢、曆史學傢和劇作傢席勒說,“不知道他自己的尊嚴的人,便不能尊重彆人的尊嚴”。所以,自尊也是尊重彆人的前提。
《童年的守護者:傢長與孩子的非暴力溝通指南》 引言 在喧囂的世界中,我們都渴望為孩子築造一個寜靜、和諧的成長港灣。然而,育兒的道路並非坦途,誤解、衝突、情緒的爆發,常常讓傢長和孩子都身心俱疲。我們常常懷揣著愛,卻不經意間用指責、命令、批評的方式傳遞,將本應充滿溫暖的親子關係,染上瞭冰冷的色彩。本書正是為瞭迴應這份迫切的需要而生,它不是一本關於“如何讓孩子聽話”的技巧手冊,也不是一套“立竿見影”的教育方法,而是一場深刻的自我探索與關係重塑的旅程。我們將一同深入理解溝通的本質,學習如何在衝突中保持冷靜,如何在錶達需求的同時傾聽對方,如何在跌倒後重新站起,最終與孩子建立一種基於尊重、理解和愛的深度聯結。 第一章:看見孩子的內在世界——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為什麼會頂嘴?為什麼會對某些事情如此執著?我們常常看到的是錶麵的行為,卻忽略瞭行為背後湧動的真實需求。這一章,我們將帶領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學習如何透過孩子的一舉一動,看見他們未被滿足的需要——或許是安全感,或許是被關注,或許是獨立自主的願望,又或許是對公平的渴望。我們將探討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原理,理解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和情感特點,幫助您擺脫“我的孩子就是不聽話”的標簽,轉而用共情的心去解讀孩子每一個“行為信號”。通過學習識彆和理解這些需求,您將能更有效地迴應孩子,化解潛在的衝突,而非被錶麵的行為所睏擾。 第二章:傢長的心靈療愈——認識並轉化自己的情緒模式 育兒是一麵鏡子,它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最柔軟也最敏感的部分。當我們麵對孩子的挑戰時,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焦慮、不安全感,甚至過去的童年創傷,都可能被喚醒。這一章,我們將聚焦於傢長自身的情緒管理。您將學習如何識彆自己情緒的觸發點,理解情緒的來源,並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來轉化負麵情緒,避免在情緒失控時對孩子造成傷害。我們將探索正念冥想、情緒接納、自我關懷等工具,幫助您成為一個情緒更穩定、內心更平靜的父母。因為隻有當父母自身內心充滿平和與力量時,纔能真正地給予孩子安全感和支持。 第三章:從“命令”到“邀請”——非暴力溝通在親子關係中的實踐 “快去寫作業!”“你怎麼又弄髒瞭衣服!”“你必須聽我的!”這些日常的對話,充斥著命令、指責、評判,它們像一道道冰冷的屏障,阻礙著親子間的真誠交流。本章將深入介紹“非暴力溝通”的核心理念和實用技巧。您將學會如何清晰地錶達自己的觀察,而不是評論;如何真誠地錶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如何明確地錶達自己的需要,而不是要求;以及如何請求對方做齣具體的行動,而不是命令。我們將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場景演練,幫助您掌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這四個要素,與孩子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將對抗性的交流轉化為閤作性的對話。 第四章:傾聽的力量——讓孩子感受到被看見、被理解 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去聽,更是用心去感受。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心不在焉、急於下結論,而錯失瞭真正傾聽孩子內心的機會。這一章,我們將深入探討“深度傾聽”的藝術。您將學習如何放下自己的預設,真正地進入孩子的世界,去傾聽他們未說齣口的委屈、恐懼和渴望。我們將練習“同理心傾聽”的技巧,包括復述、澄清、錶達理解等,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全然接納和理解的。通過這種深度傾聽,您將能夠建立起與孩子之間更強大的信任感,讓他們願意嚮您敞開心扉,分享他們的喜怒哀樂。 第五章:設立界限,而非壓製——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規矩的設立,不應是壓製孩子的天性,而是幫助他們學會自我管理,為未來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章,我們將探討如何以尊重的態度為孩子設立清晰、閤理的界限。您將學習如何與孩子共同協商規則,讓他們理解規則的意義,而非僅僅是被動遵守。我們將探討如何使用“自然後果”和“邏輯後果”等方式,讓孩子從行為的結果中學習,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會討論如何平衡管教與自由,在支持孩子探索世界的同時,為他們提供安全的支持框架。 第六章:衝突中的成長——將挑戰轉化為學習的機會 衝突,是親子關係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要的是,我們如何麵對和處理這些衝突。這一章,我們將引導您將衝突視為成長的契機。您將學習如何在衝突發生時,保持冷靜,避免將問題升級。我們將探討如何與孩子一起尋找衝突的解決方案,鼓勵他們錶達自己的想法,並共同協商齣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通過積極地處理衝突,孩子將學會如何麵對睏難,如何與他人閤作,如何錶達自己的訴求,並最終建立起強大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韌性。 第七章:孩子的獨立探索——支持他們成為自己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的節奏、興趣和天賦。作為傢長,我們的責任是支持他們發現自我,成為最好的自己,而非將自己的期望強加於他們。這一章,我們將討論如何鼓勵孩子的獨立性,支持他們探索自己的興趣,並允許他們犯錯,從錯誤中學習。我們將探討如何給予孩子適當的選擇權,如何在他們遇到睏難時提供支持,而非包辦一切。通過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和信任,您將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培養自主決策的能力,為他們未來的人生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八章:構建持續滋養的親子關係——愛與連接的深化 親子關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持續滋養、不斷深化的過程。本章將為您提供一些長遠的建議,幫助您與孩子建立起持久而充滿愛的聯結。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高質量的陪伴,創造屬於你們的共同迴憶;如何通過欣賞和鼓勵,點亮孩子的自信;如何通過共同的愛好和活動,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感情。我們將強調,愛不是占有,而是放手;不是控製,而是支持。通過持續的付齣和用心的經營,您的親子關係將如同一棵參天大樹,根深葉茂,為彼此提供永恒的溫暖和力量。 結語 育兒之路,是一場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探索。這本書提供給您的,並非一套僵化的規則,而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一套深刻的工具,它們將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孩子,更好地理解自己,從而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喜悅和成就。讓我們一起,用愛與智慧,為孩子們鋪就一條通往尊重、理解和自信的成長之路。這不僅僅是為瞭孩子的未來,更是為瞭我們與孩子之間那份最寶貴的、可以用一生去守護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