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今社會,肥胖癥已經成為影響全球人類健康的嚴重問題之一,尤其是青少年兒童的肥胖。對於中國來說,青少年肥胖問題也是一項嚴峻的挑戰。人們往往忽略一個關鍵點,即:父母不僅可以在兒童肥胖控製方麵發揮重要作用,還在兒童肥胖的發生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首先,父母肥胖的遺傳往往是引起兒童肥胖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父母為兒童提供或選擇食物,直接決定著兒童的能量攝入。此外,父母還充當子女的“榜樣”,他們的一舉一動直接影響子女飲食和運動習慣的養成,他們的言行還影響著子女對於飲食和運動的態度和理念。
      那麼,如何控製兒童肥胖,《父母在青少年肥胖中的角色》作者有獨特的見解。其實兒童肥胖的主因往往並不是兒童自己造成的,而是他們生活的環境所緻,尤其是他們的父母從小養育他們的方式。要真正有效控製兒童肥胖,應從他們的父母人手。父母是控製兒童的飲食和安排兒童每天體能活動量的主要代理人。如父母懂得怎樣從小給予子女正確的飲食和體能活動,並經常有意識地避免會導緻兒童肥胖的不健康生活模式,那麼其子女便能在自然的健康生活模式下成長,於是肥胖的情況便能及早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控製,那麼一來,兒童便不再需要麵對那些枯燥無味、非人生活的減肥課程瞭。     
作者簡介
       溫煦,男,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講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曾發錶論文十餘篇,主要研究領域為兒童肥胖的預防與乾預。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前言
第一節 研究的背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第三節 研究意義
第四節 研究假設
第五節 操作定義
一、父母對青少年體重狀況的認知
二、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
三、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
四、青少年肥胖
第六節 研究的不足
第七節 研究的局限
第二章 文獻綜述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遺傳和兒童肥胖
一、遺傳對兒童期肥胖的影響
二、基因對人體能量消耗的影響
三、遺傳對能量攝入和食物喜好的影響
第三節 父母對兒童肥胖的認知、理念和知識
一、父母對子女體重的認知
二、父母對於運動及營養的理念和知識
三、中國傳統與父母的對肥胖的認知看法和知識
第四節 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
一、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和子女的食物攝入
二、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與兒童身體活動水平
三、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和中國兒童肥胖
第五節 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
一、父母教養子女方式的理論框架
二、父母教養子女方式對子女的影響
三、中國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與兒童肥胖
第六節 傢庭環境
一、食物的供應情況和易得性
二、傢庭和社區身體活動的環境
第七節 其他因素
一、兒童的年齡和敏感期
二、社會經濟地位
第八節 乾預
第九節 總結
第三章 調查問捲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第四章 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與青少年肥胖
第五章 中國父母對其子女體重的認知與教養子女行為的關係研究
第六章 父母教養子女的方式是父母教養子女的行為與青少年體重水平的調節變量
第七章 總結與討論
參考資料
附件
附件Ⅰ
附件Ⅱ
附件Ⅲ
附件Ⅳ      
精彩書摘
       第三節 父母對兒童肥胖的認知、理念和知識
    遺傳是影響兒童期肥胖的因素之一,但可能並不是決定兒童期肥胖發展的最主要因素(Harrell,etal.,2001)。研究顯示除瞭生物學和成長方麵的因素,一係列心理學的、社會的、文化的以及環境上的因素也會影響孩子的食物攝人和身體活動(Sallis,etal,1992)。對於那些想參與到兒童性肥胖預防的過程中的父母來說,父母對於子女體重狀態的認知,對兒童期肥胖的理念以及對營養和運動的知識在兒童期肥胖的治療中將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一、父母對子女體重的認知
    一些研究已經證明,青少年往往容易低估自己的體重(Skinner,etal.,2008)。那些對自己的體重有很清楚認識的青少年超重者或者肥胖者往往更願意參與到控製體重的行為矯正活動中來(BittnerFagan,etal.,2008)。一項在葡萄牙的研究發現,那些超重的孩子對於控製飲食的需要有著不正確的認識,對於自身健康狀態的認知也較差(Fonseca&GaspardeMatos;,2005)。但是,父母能否正確認識孩子的體重狀態是個問題。另一個問題是,與子女沒有體重問題的父母相比,那些認識到子女體重問題的超重青少年的父母是否會更願意幫助他們的子女控製體重。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研究顯示父母往往低估瞭他們孩子體重問題的嚴重程度(Skinner,etal.,2008)。據報道,將近1/3的母親低估瞭自己超重孩子的體重(Maynard,etal.,2003)。一個定性研究揭示,對於那些被定義為超重的學齡前兒童,父母往往都有著歪麯的理解,許多父母都不認為超重和肥胖是健康問題(SuzanneGoodell,etal.,2008)。這項研究同樣顯示,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母親更可能對她們孩子的體重狀態認識錯誤(Baughcum,etal.2000)。另一項研究同樣顯示,那些超重兒童或者麵臨超重危險的兒童的父母很少認為他們的子女超重或者擔心子女體重超重的問題(Eckstein,etal.,2006)。
    ……      
前言/序言
   unll    
				
 
				
				
					理解青少年肥胖的復雜性:一本探索傢庭動態的指南  青少年肥胖是一個日益嚴峻的全球性健康挑戰,其影響深遠,不僅體現在生理健康上,也觸及心理、社交和情感層麵。它並非單一因素作用的結果,而是由遺傳、環境、行為、心理以及社會經濟等多種復雜因素交織而成。在這錯綜復雜的圖景中,傢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父母作為傢庭的核心,其行為、觀念、生活習慣乃至與孩子的互動方式,都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青少年的健康軌跡。  本書,《父母在青少年肥胖中的角色》,旨在深入剖析父母在青少年肥胖的預防、乾預和管理過程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我們並非簡單地將肥胖歸咎於父母的“過失”,而是緻力於提供一個全麵、客觀且富有同情心的視角,幫助父母理解青少年肥胖背後的深層原因,認識到他們在孩子健康成長中所能發揮的積極力量,並學習如何以更有效、更健康的方式引導孩子。  第一部分:青少年肥胖的現狀與根源——理解問題的全貌  在深入探討父母的角色之前,本書首先會帶領讀者迴顧青少年肥胖的嚴峻現狀。我們將呈現最新的流行病學數據,描繪齣青少年肥胖在全球範圍內以及特定區域的增長趨勢,並分析這些趨勢所揭示的深層社會和環境變化。這包括但不限於:     飲食習慣的變遷: 快餐和加工食品的普及、含糖飲料的消費增加、傢庭烹飪的減少,以及不健康的零食文化,都對青少年的飲食結構産生瞭顯著影響。    生活方式的改變: 屏幕時間的增加、體力活動的減少、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的普遍化,使得青少年能量消耗不足,容易導緻體重增加。    社會經濟因素: 食品可及性、營養知識的缺乏、經濟壓力對傢庭飲食選擇的影響,以及社區環境(如安全運動場所的缺乏)等,都是影響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外部因素。    心理與情感因素: 壓力、焦慮、抑鬱、情緒性進食,以及不良的身體意象,都可能在青少年肥胖的形成和發展中扮演角色。    遺傳易感性: 雖然環境和行為因素更為突齣,但遺傳因素也會影響個體對肥胖的易感性。  理解瞭這些宏觀的根源,我們纔能更準確地把握父母在其中可以發揮的作用。  第二部分:父母作為榜樣——言傳身教的力量  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重要的榜樣。父母自身的飲食習慣、運動方式、對健康的態度,都會被青少年不自覺地模仿和內化。本部分將著重探討:     父母的健康飲食習慣:        傢庭飲食規劃: 如何製定包含均衡營養的傢庭食譜,減少高油、高糖、高鹽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榖物和瘦肉蛋白的比例。        示範健康的烹飪方法: 鼓勵蒸、煮、烤等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油炸。        管理零食與飲料: 如何在傢中準備健康零食,限製含糖飲料,引導孩子選擇白開水。        餐桌文化: 創造積極的用餐氛圍,鼓勵傢庭成員共同進餐,避免在觀看電視或使用電子設備時進食,培養正念飲食習慣。    父母的積極生活方式:        傢庭體育活動: 鼓勵全傢參與體育鍛煉,如戶外散步、騎自行車、打球等,將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限製屏幕時間: 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則,減少不必要的電子設備使用時間,並與孩子約定閤理的屏幕時間。        創造運動機會: 鼓勵孩子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選擇距離學校或傢較近的運動場所,確保孩子有安全、便捷的運動環境。    父母對健康的積極態度:        正麵溝通: 如何用積極、支持性的語言與孩子談論健康和體重,避免使用批評、嘲諷或負麵的詞匯。        建立健康的生活觀: 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不僅在於體重,更在於整體的身心健康和活力。  第三部分:父母作為引導者——塑造健康行為  父母不僅是榜樣,更是引導孩子形成健康行為的關鍵。這涉及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過教育、規則、溝通和支持,幫助青少年建立可持續的健康生活方式。     營養教育與知識普及:        如何嚮青少年解釋營養知識: 以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講解不同食物的營養價值,以及它們如何影響身體健康和能量水平。        培養辨彆健康食品的能力: 引導孩子閱讀食品標簽,理解成分錶,選擇更健康的食品。        避免“好”與“壞”的食物標簽: 鼓勵更加靈活和平衡的飲食觀,避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食物焦慮。    行為乾預與習慣養成:        共同製定健康目標: 與青少年一起設定實際、可行的健康目標,並共同努力實現。        建立規律的作息: 強調充足睡眠對青少年成長和體重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情緒性進食: 幫助青少年識彆情緒信號,學習用健康的方式應對壓力和負麵情緒,而非通過進食。        設定閤理的傢庭規則: 例如,規定用餐時間、零食供應、屏幕時間等,並保持一緻性。    支持與鼓勵:        肯定與贊揚: 及時肯定孩子在健康行為上的努力和進步,即使是很小的改變。        耐心與理解: 認識到改變習慣需要時間和過程,對於孩子齣現的偶爾“失誤”,給予理解和支持,而不是指責。        共同應對挑戰: 當孩子遇到體重管理上的睏難時,父母要成為他們的盟友,而不是評判者。  第四部分:父母作為溝通者——構建開放健康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是影響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行為的關鍵因素。在青少年肥胖的問題上,開放、信任的溝通尤為重要。     傾聽與理解:        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鼓勵孩子錶達他們對食物、身體、運動以及體重管理的看法,不打斷,不評判。        理解青少年的壓力和睏惑: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劇烈變化的階段,他們可能麵臨學業壓力、社交挑戰、身體形象焦慮等,這些都可能與飲食行為相關。    建立信任:        誠實與透明: 在涉及健康問題時,與孩子坦誠溝通,解釋決策背後的原因。        尊重孩子的自主性: 隨著年齡增長,青少年需要一定的自主權,父母可以在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給予孩子一些選擇的空間。    處理負麵情緒與身體意象:        應對身體羞辱: 父母要避免在傢庭中齣現對身體的負麵評價,包括對自己、對他人、甚至對孩子,因為這會加劇孩子的身體焦慮。        培養健康的身體意象: 引導孩子欣賞身體的功能性,而非僅僅關注外形,認識到健康和力量的重要性。        當孩子齣現嚴重的心理問題時: 及時尋求專業幫助,例如心理谘詢師或心理治療師。  第五部分:父母與專業資源的聯動——尋求外部支持  認識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以及青少年肥胖問題的復雜性,父母需要瞭解何時以及如何尋求專業的幫助。     何時需要尋求專業幫助:        持續的體重問題: 當孩子的體重增長不受控製,或齣現顯著的健康風險時。        潛在的健康問題: 如青少年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心理健康問題: 如嚴重的焦慮、抑鬱、飲食失調等。    可獲得的專業資源:        醫生與兒科醫生: 進行體格檢查、評估健康狀況、提供醫學建議。        注冊營養師: 製定個性化的營養計劃,提供飲食指導。        心理谘詢師/治療師: 幫助解決心理問題,如情緒性進食、身體意象障礙等。        傢庭健康項目與支持團體: 提供信息、技能培訓和情感支持。    如何有效地與專業人士閤作:        準備好信息: 記錄孩子的飲食、運動、睡眠等情況。        積極參與: 與專業人士坦誠溝通,共同製定和執行計劃。        理解並遵循建議: 即使建議與現有習慣有衝突,也要嘗試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結論:賦能父母,賦能孩子  《父母在青少年肥胖中的角色》並非一本“食譜”式的指南,它更像是一盞指路明燈,幫助父母在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找到方嚮,在育兒的挑戰中獲得力量。我們相信,通過理解、關懷、有效的溝通和積極的行動,父母能夠成為孩子健康成長的堅實後盾,幫助他們建立一生受益的健康生活方式,遠離青少年肥胖的陰影,邁嚮更健康、更快樂的未來。本書旨在賦能父母,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在孩子健康道路上的關鍵作用,並掌握實用的策略和方法,從而為傢庭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福祉做齣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