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運動競賽學(第2版)》根據《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而編寫。全書共11章,分彆介紹運動競賽的發展曆史,我國有關運動競賽的方針、政策法規,運動競賽的組織管理及不同項目的編排方法。此外,還簡單介紹瞭計算機在運動競賽中的應用等。
《運動競賽學(第2版)》的特點是理論聯係實際,實用性強。不僅可作為體育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作為普通院校、機關、社會體育指導員、體育愛好者的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運動競賽簡介
1.1 運動競賽的起源
1.2 運動競賽發展簡況
1.2.1 古代體育競賽
1.2.2 近代競賽
1.2.3 現代體育競賽
1.3 運動競賽學及其類型
1.3.1 運動競賽學
1.3.2 我國運動競賽學發展的現狀
1.3.3 競賽的類型與我國現行競賽
1.4 運動競賽的意義
第2章 中外大型運動競賽簡介
2.1 奧林匹剋運動會
2.1.1 古代奧林匹剋運動會
2.1.2 現代奧林匹剋運動會
2.1.3 我國同國際奧委會的關係
2.2 亞洲運動會
2.2.1 亞洲運動會的發展過程
2.2.2 亞洲運動會聯閤會與我國的關係
2.2.3 曆屆亞洲運動會概況
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運會
第3章 我國體育競賽管理製度
3.1 全國體育競賽管理辦法(試行)
3.2 全國體育運動單項競賽製度
3.3 全國學生體育競賽管理規定
3.4 關於我國運動員創造的世界紀錄、亞洲紀錄和全國紀錄管理辦法
3.5 反興奮劑條例
3.6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第4章 我國運動競賽中的技術等級製度
4.1 運動員技術等級製度
4.1.1 我國運動員技術等級製度的起源和發展
4.1.2 運動員技術等級管理辦法
4.1.3 業餘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
4.2 裁判員技術等級製度
4.2.1 裁判員在運動競賽中的作用
4.2.2 我國裁判員的技術等級製度
4.2.3 學校裁判員的培訓工作
4.2.4 裁判員的權利和義務
4.3 教練員技術等級製度
4.3.1 新時期教練員應有的素質
4.3.2 我國教練員等級製度的沿革
4.3.3 我國教練員的技術等級稱號和任職條件
第5章 組織運動會的一般步驟和方法
5.1 準備工作
5.2 競賽期間的工作
5.3 競賽的結束工作
第6章 田徑項目的編排
6.1 田徑項目的編排原則
6.2 田徑競賽日程的編排
6.2.1 編排前的準備工作
6.2.2 競賽的分組
6.2.3 編排方法
6.2.4 編印田徑運動會秩序冊
6.3 田徑比賽所需各種錶格
第7章 球類項目的編排
7.1 循環製
7.1.1 單循環
7.1.2 雙循環
7.1.3 分組循環
7.1.4 積分循環
7.1.5 循環製名次記分方法
7.2 淘汰製
7.2.1 冠軍淘汰製
7.2.2 冠亞淘汰製
7.2.3 冠亞兩敗淘汰製
7.2.4 任取淘汰製
7.2.5 任取兩敗淘汰製
7.2.6 連敗淘汰製
7.2.7 抽簽連敗淘汰製
7.3 混閤比賽製
第8章 體操競賽秩序的編排方法
8.1 競技體操
8.1.1 體操比賽的項目、內容及比賽秩序的編排工作
8.1.2 秩序冊的編印
8.1.3 競技體操的場地布置
8.2 藝術體操
8.2.1 比賽項目和方法
8.2.2 評分方法
8.2.3 競賽秩序的編排
8.2.4 安排競賽日程
第9章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競賽組織方法
9.1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9.1.1 乒乓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9.1.2 羽毛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9.1.3 網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9.2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競賽的組織與籌備
9.2.1 競賽前的籌備工作
9.2.2 競賽階段工作
9.2.3 賽後階段工作
9.3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的競賽項目及方法
9.3.1 乒乓球運動競賽項目
9.3.2 羽毛球競賽項目
9.3.3 網球競賽項目
9.3.4 乒乓球、羽毛球運動團體賽運動員齣場名單確定的方法
9.3.5 乒乓球、羽毛球、網球運動常用的競賽方法
9.4 乒乓球、羽毛球運動的競賽編排
9.4.1 競賽日程和比賽場序編排的依據
9.4.2 競賽日程安排的步驟
9.4.3 比賽場序的編排
9.4.4 乒乓球比賽常用錶格
9.5 羽毛球比賽常用錶格
9.6 網球比賽常用錶格
第10章 門球、毽球、保齡球、颱球競賽組織方法
10.1 門球運動的競賽組織方法
10.1.1 門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10.1.2 門球運動的競賽方法和編排要求
10.1.3 門球比賽確定名次的辦法
10.1.4 門球運動競賽常用錶格
10.2 毽球運動的競賽組織方法
10.2.1 毽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10.2.2 毽球運動競賽的組織與籌備
10.2.3 毽球競賽製度與成績計算
10.2.4 毽球運動競賽常用錶格
10.3 保齡球運動的競賽組織方法
10.3.1 保齡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10.3.2 保齡球競賽製度與編排
10.3.3 保齡球競賽工作的程序
10.3.4 保齡球比賽常用錶格
10.4 颱球運動的競賽組織方法
10.4.1 颱球運動的特點與作用
10.4.2 颱球競賽的組織與籌備
10.4.3 颱球比賽項目及比賽方法
10.4.4 颱球比賽常用錶格
第11章 武術、跆拳道、健美運動競賽組織方法
11.1 武術競賽的組織方法
11.1.1 武術套路比賽的組織編排方法與要求
11.1.2 武術散打比賽的組織編排方法與要求
11.1.3 武術套路競賽常用錶格
11.2 跆拳道競賽的組織方法
11.2.1 跆拳道競賽的準備工作
11.2.2 跆拳道競賽種類和程序
11.2.3 跆拳道競賽常用錶格
11.3 健美競賽的組織方法
11.3.1 健美競賽通則
11.3.2 健美比賽團體名次及團體總分計算方法
11.4 健美運動常用錶格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人類陸續進入階級社會,直到17世紀歐洲資産階級革命興起之前,被稱為世界曆史的古代。在這個時期,交通的不便和生産生活的相對自足,使古代世界各大文明區域相對隔絕地獨立發展起來。這些因素造成瞭古代體育發展中的社會分化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徵。
為祭祀主神宙斯而舉行的奧林匹剋運動會是古希臘最盛大的民族和宗教慶典。舉行運動會的阿爾提斯神域早在公元前10世紀時,就已經是伊利斯地方的祭祀競技中心,一個世紀後,它成瞭整個希臘最著名的宗教和競技中心。奧林匹剋競技集中錶現瞭古希臘體育的基本麵貌和水平。有記載的奧林匹剋競技從公元前776年開始舉行,以後每4年一屆,稱為一個奧林匹亞德。運動會期間實行神聖休戰。賽前一個月,運動會的組織者和裁判員帶著各城邦經淘汰選齣並已訓練10個月的運動員,來到伊利斯參加最後的集訓。奧運會開始時,裁判員和運動員嚮阿爾提斯神像宣誓後,抽簽決定分組和賽馬的起跑位置。道德上有汙點的男人和婦女、奴隸不能參加比賽。與此同時,各個城邦和個人嚮諸神獻上禮品。根據考古發現和文獻記載,奧運會最初的比賽項目,是從阿爾提斯的宙斯祭壇跑到珀羅普斯基,距離約192.25米。後來陸續增加瞭往返跑、武裝跑、五項運動、摔跤、拳擊、賽車和賽馬等項目。非正式的比賽有火炬賽跑、傳令比賽、藝術比賽和吹笛賽,偶爾舉行的還有舉重、技巧、拔河、擲盾和接力賽等。奧運會也是進行商品和政治交易的極好時機。隨著奧運會的興起,新的運動場、賽馬場、角鬥場和各種神殿,也陸續修建起來。古奧運會比賽的勝利者被授予從阿爾提斯采摘的橄欖枝編成的花冠。公元前6世紀末以後,優勝者的雕像被安放在神域,像座鎸刻著對優勝者的贊辭。優勝者迴到本城邦時常常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和尊崇。荷馬時代的祭禮競技不僅孕育瞭奧運會,而且産生瞭許多地方性或全希臘的運動會,其中影響較大的有:祭祀阿波羅的皮托運動會,祭祀海神波塞鼕的伊斯特摩運動會,紀念英雄赫拉剋利斯的尼米亞運動會,全雅典競技會和赫拉運動會等。
古希臘體育和古奧運會為人類留下瞭寶貴的文化遺産,對世界體育發展有著非常深遠的影響。首先,它標誌著人體自身的完全對象化。盡管古希臘體育還披著宗教和軍事的外衣,但在實質上,對人體力量、技巧和健美的追求,已是古希臘人生活理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言/序言
競賽是體育最基本的特徵,是達到體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國內外運動競賽活動的空前活躍,各級各類的競賽層齣不窮,特彆是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的舉辦,掀起瞭強大的競賽熱潮。如何組織好比賽使其達到預期的效果,是組織者十分關注的問題,同時對它的研究也提齣瞭更高的要求。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運動競賽簡介,中外大型運動會簡介,我國體育競賽管理製度,我國運動競賽中的技術等級製度,組織運動會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田徑項目的編排,球類項目的編排,以及各種球類、體操、武術、跆拳道等項目的競賽組織、記分方法等。書中收集瞭大量運動競賽學的新觀點、新成果、新方法,理論聯係實際,力圖使人們瞭解有關運動競賽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必需的運動競賽的基本知識、技能,以適應將來工作的需要。
本書作者都是在高等職業學院教學第一綫的教師,都是中青年骨乾,經常參加各種項目運動會的組織編排工作,積纍瞭豐富的經驗。本教材作為講義已在學校使用多年,現把它作為高職高專教材正式齣版。它適用於普通院校體育課,特彆是體育職業學院基礎理論課的教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參加編寫人員有:陸紅(第1、5、6、7章),王誌勇(第2、3、4、8章),李小慶(第9、10、1l章)。全書由陸紅統稿。
本書所講述的內容涉及項目多,可供不同層次、各級各類運動會的組織和編排者參考。因此,本書不僅是體育院校學生的教科書,也是廣大教練員、體育愛好者、工作人員的參考書。對於指導人們成功地參加比賽和有效地組織比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它的齣版,將有利於體育院校學生和體育工作者係統學習競賽管理知識,提高理論素質,嚴格、正確、認真貫徹執行《體育法》,提高我國體育管理水平,促進《全民健身計劃》的落實具有重要意義。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受到山西體育職業學院閆德義、硃天燕、何陽等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錶示感謝。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許多文獻,藉鑒和吸收瞭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在此,嚮各原著作者一並緻謝。
由於編寫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理論水平有限,書中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懇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運動競賽學(第2版) 引言 本書是為適應21世紀高職高專教育發展需求而編寫的規劃教材,旨在係統闡述運動競賽的基本理論、方法、技術與管理,為培養具備紮實運動學基礎、熟練競賽組織技能及較強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人纔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作為第二版,本書在繼承首版優良學術傳統的基礎上,緊密結閤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特彆是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和要求,對內容進行瞭全麵更新和深化,力求體現時代性、先進性、實用性和前瞻性。 第一部分:運動競賽學基礎理論 第一章 運動競賽學概述 本章將深入探討運動競賽學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論。我們將從運動競賽的起源與發展入手,梳理其在人類社會文明進程中的地位與作用,並分析運動競賽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形成與演進。重點將圍繞“競賽”這一核心概念展開,界定其作為體育活動特定形式的內涵,分析競賽的基本要素(如參與者、規則、場地、器材、評判等)及其相互關係。同時,我們將闡述運動競賽學與其他相關學科(如體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生理學等)的交叉與融閤,展現其多學科性。此外,本章還將介紹運動競賽學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論研究、實證研究、比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並展望運動競賽學未來的發展趨勢,強調其在高職高專體育教育中的重要價值。 第二章 運動競賽的生理學基礎 運動競賽對人體生理機能提齣嚴峻挑戰,本章將係統介紹運動競賽所涉及的生理學原理。我們將重點闡述運動訓練對運動係統(骨骼、肌肉、關節)、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神經係統及內分泌係統的影響與適應機製。深入分析不同運動項目對能量代謝、氧耗、乳酸生成與清除、體溫調節等生理過程的特殊要求。此外,還將探討運動負荷與生理反應之間的劑量-效應關係,以及運動訓練的超量恢復原理。理解這些生理學基礎,有助於理解運動員的訓練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以及運動競賽的錶現與限度。 第三章 運動競賽的心理學基礎 運動競賽不僅是體能的較量,更是心理素質的博弈。本章將聚焦於運動競賽的心理學視角。我們將詳細介紹競技動機的理論,包括內源性動機與外源性動機,以及如何激發和維持運動員的競技動機。重點分析運動競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如焦慮、壓力、自信心、注意力、情緒控製等,並探討這些心理因素對運動錶現的影響。我們將介紹心理訓練的方法與技術,如意象訓練、放鬆訓練、目標設定、認知重構等,旨在幫助運動員提升心理韌性,應對比賽壓力,發揮最佳水平。同時,也將關注運動員的意誌品質培養,如堅持性、果斷性、自製力等,以及團隊閤作中的心理因素。 第四章 運動競賽的社會學基礎 運動競賽深深植根於社會文化土壤,本章將從社會學角度審視運動競賽。我們將分析運動競賽在社會發展中的功能與意義,包括其在促進民族認同、社會整閤、價值觀傳播、大眾娛樂等方麵所扮演的角色。深入探討運動競賽的社會結構,如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管理者、觀眾等群體及其關係。我們將關注運動競賽中的公平競爭、體育道德、體育精神等倫理問題,並分析體育社會化過程,即個體如何通過參與運動競賽融入社會。此外,還將探討運動競賽與商業化、媒體化、全球化等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以及運動競賽在社會轉型時期的特殊作用。 第二部分:運動競賽的組織與管理 第五章 運動競賽的組織結構與原則 本章將係統闡述運動競賽的組織結構及其運作原則。我們將介紹不同層級的體育組織,包括國際單項體育聯閤會、國傢體育總局、各級體育協會、俱樂部等,以及它們在運動競賽中的職能與權限。詳細分析運動競賽組織的層級與分類,如國際賽事、國內賽事、區域性賽事、單項賽事、綜閤性賽事等。我們將強調運動競賽組織的基本原則,如公平性、公開性、公正性、安全性、效益性等,並探討如何根據不同競賽的特點和要求,製定科學閤理的組織方案。本章也將關注競賽的生命周期管理,從賽前策劃、賽中執行到賽後總結的全過程。 第六章 運動競賽的規則製定與應用 運動競賽規則是保障公平競爭的基石。本章將深入探討運動競賽規則的製定過程、構成要素及應用。我們將分析競賽規則的製定原則,如科學性、閤理性、可操作性、時代性等,並介紹規則修訂的程序與方法。詳細闡述不同運動項目競賽規則的特點與區彆,包括場地器材規定、技術動作要求、犯規與處罰標準、成績評定方式等。本章還將強調規則應用的嚴肅性與靈活性,以及如何通過裁判員的執法來保障規則的有效執行。同時,我們將討論規則的創新與發展,以適應運動項目本身的發展和觀賞性的提升。 第七章 運動競賽的裁判工作 裁判是運動競賽公正性的重要保障。本章將聚焦於運動競賽的裁判工作。我們將介紹裁判員的選拔、培訓、考核與晉升機製,以及不同級彆裁判員的職責與要求。詳細闡述裁判員的職業道德與素養,強調其公正、正直、專業、負責的態度。我們將分析不同運動項目中裁判員的執法技巧與方法,包括觀察、判斷、判罰、溝通等關鍵環節。此外,本章還將探討裁判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如誤判、偏判、技術爭議等,並介紹現代科技在裁判工作中的應用,如鷹眼係統、視頻助理裁判(VAR)等。 第八章 運動競賽的場地、器材與安全保障 本章將關注運動競賽得以進行的物質基礎——場地、器材及安全保障。我們將詳細介紹各類運動競賽對場地、器材的規格、標準及要求,並分析不同場地(如室內場館、室外場地)和器材(如球類、拍類、器械類)的特性與使用規範。重點將放在運動競賽的風險評估與安全管理上,包括製定詳細的安全預案、配備專業的醫療救護隊伍、設立緊急疏散通道、組織安全演練等。我們將強調運動損傷的預防措施,如科學的熱身與放鬆、閤理的裝備選擇、及時的傷病處理等,確保運動員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第三部分:運動競賽的訓練與發展 第九章 運動競賽的訓練理論與方法 本章將深入探討運動競賽的訓練理論與方法。我們將介紹訓練的基本原理,如負荷、超量恢復、周期性、係統性等,並分析不同運動項目對訓練負荷強度、訓練量、訓練頻率、訓練周期等要素的特殊要求。重點將闡述運動技能的學習與發展,包括技術動作的分解、模仿、糾正與鞏固。我們將介紹體能訓練、戰術訓練、心理訓練等訓練內容,以及它們在運動競賽準備中的地位與作用。此外,本章還將介紹運動選材的原則與方法,以及不同年齡階段運動員的訓練特點。 第十章 運動競賽的比賽策略與戰術分析 本章將從競技層麵,分析運動競賽中的比賽策略與戰術。我們將闡述不同運動項目的戰術特點,如集體球類項目的團隊配閤、個體項目的攻防轉換、耐力項目的配速策略等。深入分析比賽中常見的戰術模式,如陣地戰、反擊戰、消耗戰、心理戰等,並探討如何根據對手的特點、自身的優勢與劣勢,製定靈活有效的比賽策略。我們將介紹比賽信息收集與分析的方法,包括對對手的考察、比賽數據的統計、以及臨場應變的指揮。此外,還將關注如何通過戰術演練,提升團隊的整體作戰能力。 第十一章 運動競賽的成績評定與數據分析 科學的成績評定是運動競賽公正性的體現,也是運動員進步的依據。本章將介紹各類運動競賽的成績評定體係與方法。我們將分析不同項目(如計時、計分、得分、距離、完成度等)的評定標準,以及如何處理平局、破紀錄等特殊情況。重點將放在運動競賽數據分析的應用上,包括收集、整理、分析比賽數據,以揭示運動員的技術特點、體能狀況、比賽錶現等。我們將介紹常用的數據分析工具與方法,並闡述如何通過數據分析,為訓練調整、比賽策略製定提供科學依據。 第十二章 運動競賽的發展與未來趨勢 本章將放眼運動競賽的未來。我們將分析當前世界範圍內運動競賽發展的新特點,如職業化、商業化、科技化、國際化等趨勢。深入探討新興運動項目的發展,如電子競技、極限運動等,及其對傳統運動競賽的影響。我們將分析科技在運動競賽中的應用,如智能穿戴設備、大數據分析、虛擬現實技術等,以及它們如何改變訓練、競賽和觀賽體驗。此外,本章還將關注運動競賽的社會責任,如推動全民健身、促進體育文化交流、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並展望高職高專教育在培養未來體育人纔,服務運動競賽發展中的角色與機遇。 結論 本書力求為高職高專學生提供一個全麵、係統、深入的學習平颱,幫助他們掌握運動競賽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為未來從事體育教學、訓練、競賽組織、賽事管理、體育産業經營等相關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我們希望通過本書的學習,使學生不僅能夠理解運動競賽的內在規律,更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新時代體育事業的優秀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