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二声部视唱教程(修订版)》收编的均系两声部视唱教材,它是三声部、四声部训练的基础。内容包括中外民歌、乐曲及练习曲,其中部分选自外国的视唱教程。它与已出版的本教研组所编的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下两册是互为补充的。《二声部视唱教程(修订版)》适合于高等音乐院校、师范大学艺术系和中等音乐专科学校或音乐学院附中等采用,也可作为专业合唱队、乐队视唱基本训练的材料。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在长时间的阅读和练习过程中,清晰的印刷和合理的页面布局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谱例清晰易读,字体大小适中,而且在关键的转折点或易错点,作者会用醒目的方式进行标注或加粗处理,这对于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视唱练习来说,无疑是一种帮助。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自查清单”,这个清单不是简单的知识点罗列,而是结合了实际操作的检查项,比如“你能否不看谱快速哼出这个旋律的终止进行?”这种实用性的引导,让我的学习更有目标感,而不是漫无目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它让我对“声部”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之前,我总以为二声部就是两个独立的旋律凑在一起,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两个声部之间如何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讲解层次分明,从最简单的同向进行到复杂的反向进行,每一步都辅以详细的原理阐述和大量的练习材料。我已经把它推荐给了好几个正在为音乐学院考试做准备的朋友,因为它的系统性和严谨性完全可以作为考前冲刺的“定海神针”。它不仅教会了我“怎么写”,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为什么要这么写”,这才是真正的高阶音乐素养。
评分我接触过好几本关于基础和声的教材,但说实话,很多书的讲解方式总是让人感觉隔着一层,仿佛作者高高在上地俯视着我们这些初学者。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花了心思去“体会”学习者的困惑。它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自然,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便是第一次接触二声部写作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核心概念。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一些复杂的转调或者不协和音程处理时,总是会结合实际听感来描述,而不是纯粹的数学公式。这种“耳朵先于头脑”的教学理念,非常符合音乐学习的本质。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像一个学数学公式一样去记忆和声规则,而是真正开始“听见”声音之间的对话与张力。
评分这本乐理教材真是让我醍醐灌顶,完全改变了我对音乐学习的看法。以前总觉得视唱练耳是一件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事情,光是看着那些五线谱上的音符就头大。但是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非常巧妙,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是从最基础的旋律线条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二声部的和声世界。作者在处理声部进行和旋法连接时的那种细腻程度,简直就像是为初学者量身定做的一张路线图。每一步的过渡都考虑到了读者的接受程度,不会让人有“突然跳跃”的感觉。尤其是那些练习曲,编排得极具音乐性,不像有些教材,练起来就是为了练而练,听起来干巴巴的。这本书里的练习曲听起来还是挺悦耳的,让人愿意主动去琢磨里面的和声关系。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桥接理论与实践的教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停留在“你知道什么是平行五度、八度”的层面,而是深入到如何避免它们,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巧妙地打破规则。书中的范例选取非常经典,很多都是从巴赫或莫扎特的早期作品中提炼出来的,既保证了严谨性,又不会让读者觉得远离实际的音乐作品。每次完成一个小节的练习,我都会尝试把它哼唱出来,然后和书上的范例进行对比,这种即时的反馈机制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它让我明白,视唱和声不仅仅是识别音高,更是对声部线条独立性和织体丰富性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