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笛编著的《辛笛应用钢琴四手联弹教程(幼儿 亲子启蒙)》是在《辛笛应用钢琴启蒙教程——弹儿 歌 学伴奏》教程的基础上,为琴童和妈妈们编写的 一本速成四手联弹教程。琴童妈妈们可以在不用练琴 的情况下,按照手指固定把位敲打节奏的学习方法, 快速掌握钢琴(Ⅱ)伴奏声部的弹奏,起到陪孩子练 习和丰富音响等作用。此为第二册。
1.大拇指汤姆
2.小马过河
3.爬楼梯
4.青蛙王子
5.林中小屋
6.小白兔拔萝卜
7.四个小兄弟
8.小熊跳舞
9.称心如意的汉斯
10.小松树
11.小鞋匠
12.蒲公英
13.小猪搬西瓜
14.小海螺
15.水妖之舞
16.勇敢的小裁缝
17.忠实的约翰
18.城里来了小恐龙
19.玻璃瓶里的小水怪
20.玫瑰公主在歌唱
21.大家一起划龙船
22.鹅大哥出门
23.小老鼠做蛋糕
24.白蚂蚁和黑蚂蚁
25.莴苣姑娘
26.快乐的小农夫
27.五个小猎人
28.吹小号的小士兵
29.进行曲
30.小猪进行曲
31.捏泥人
32.牧鹅姑娘
33.芝麻开门
34.小鸽子
35.巨人和裁缝
36.木偶奇遇记
37.小意达的花儿
38.五个幸运儿
39.我是一个小鼓手
40.三个小伙计
41.年轻的巨人
42.美丽的爬山虎
43.聪明小裁缝
44.神秘的蓝灯
45.懒汉讲故事
46.遥远的钟声
47.我们爬山去
48.猜谜语
49.小人物的礼物
50.放学了
51.积木城堡
52.小虾仔
53.河马大叔
54.下雨啦
55.小杉树的梦
56.小白兔找妈妈
57.跳跳虎
58.字母游戏
59.小熊开箱子
60.滴滴答答小喇叭
61.小鸟学飞翔
62.一二一,正步走
63.龟兔赛跑
64.小矮人的皮鞋舞
65.乌鸦喝水
说实话,我对市面上很多声称是“启蒙”的教材都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简单以至于很快就学完了,要么就是把“启蒙”当成了“速成”的代名词,内容上用力过猛。但这一套书(我指的是我正在看的这本,与其他类似主题的书籍对比)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对音乐基础的构建非常扎实,但这种扎实感并不是通过死记硬背实现的,而是通过大量的、精心设计的音乐小片段渗透进去的。我特别欣赏它在节奏训练上的处理,它没有一味地强调数拍子,而是结合了生活中的韵律感,比如走路的节奏、拍手的节拍,让孩子在自然状态下体会到节奏的内在逻辑。而且,它对“听觉训练”的重视程度远超我的预期,书中穿插的听辨练习非常巧妙,不突兀,而是自然地融入到曲目练习中,让孩子在弹奏的同时,耳朵也在不断地被训练。这种“手眼耳”三位一体的训练模式,为后续更复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避免了那种“只会弹琴,听不出音准”的弊端。那些声称能快速出成果的教材往往忽略了听觉的长期培养,而这本教材显然是着眼于长远发展的。
评分作为一名对教育质量比较挑剔的家长,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这本《辛笛应用钢琴四手联弹教程》在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出色,它在设计上展现出了一种成熟的课程规划思维。它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儿的注意力广度和认知特点,所以每一页的内容都不会显得拥挤,留白得当,让孩子能专注于眼前的任务。它的难度曲线控制得极其平稳,几乎察觉不到明显的“坎”,这对于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很多教材会在某一特定技巧上设置一个“拦路虎”,一旦孩子没过,学习热情就会大减。但这本书,它通过分解和替代的方式,把难点分散化、小块化,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原本可能觉得困难的技巧。例如,对于双手协调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它会先通过单独的手指练习充分热身,再引入节奏完全一致的简单练习,最后才过渡到需要复杂配合的曲目。这种步步为营的推进,体现了编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使得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掌控感和成就感。
评分我必须要强调一下这本书在“亲子互动”环节的创新之处。很多四手联弹教材,要么就是简单地把一首曲子分成高音部和低音部,家长弹奏的声部难度和幼儿的声部难度差异过大,导致家长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额外练习,反而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要么就是家长声部过于简单,缺乏参与感。但这本教程在设计上,巧妙地平衡了这一点。它为家长设计的声部,虽然在技术上相对成熟,但往往与幼儿的声部在音乐性上有很强的对话感和支撑感。家长不仅仅是“伴奏”,而是音乐故事的另一位主角,他们的声部往往负责建立和声的厚度或推进旋律的骨架。这不仅让家长在陪练时更有成就感,也能让孩子更清晰地听到自己弹奏的声部是如何融入整体音乐中的,极大地提升了他们对整体音乐结构的感知能力。这种高质量的互动性设计,让钢琴学习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能训练,而变成了温暖的家庭音乐沙龙,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启蒙教育。
评分这本教材的编排真是太贴心了,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了它对初学者的那种无微不至的关怀。它不像很多传统的教程那样上来就堆砌复杂的乐理知识,而是用非常直观、生动的方式引导孩子进入音乐的世界。比如,它对音符的认识部分,简直是小孩子的福音,它用了很多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音符的“性格”和“家庭关系”,让原本枯燥的识谱过程变得像在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再比如,手指的练习部分,设计得非常有层次感,从最简单的两个手指配合,到逐步加入其他手指,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恰当的难度提升,孩子在练习时不会有那种“学不会”的挫败感,而是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尤其要提的是,书中的配图色彩鲜明,造型可爱,完全抓住了幼儿的审美特点,让他们愿意主动去翻阅和学习。对于我们家长来说,它提供的亲子互动环节设计得尤其巧妙,很多练习都不是孩子一个人埋头苦干,而是需要家长配合完成的,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也让音乐学习成了一种高质量的家庭活动,而不是一个人的任务。总而言之,这本书完美地平衡了专业性和趣味性,是入门阶段的绝佳选择。
评分我给我的外甥女买过不少音乐类的辅助读物,但大多都是“一锤子买卖”,学完一两首曲子或者掌握了几个基本概念就束之高阁了。但这本教程(我手头这本)的重复利用价值和延伸性确实值得称赞。它的每一课时设计得都很紧凑,但信息密度却非常高,每一次回顾练习,都会在新的知识点上赋予旧的技巧新的意义。比如,一个简单的双手交替练习,在第一单元可能只是为了练习手指独立性,到了后面的单元,它就会和新的和弦指法结合起来,要求孩子用更成熟的方式去处理。这种螺旋上升的教学结构,确保了知识和技能的巩固,而不是学了就忘。此外,它对音乐情感的引入也非常到位,不是空泛地说“你要弹得有感情”,而是通过曲目的标题、简单的描述,引导孩子去想象画面,去体会音乐的情绪变化。这使得学习钢琴不仅仅是机械的指法训练,更是一种艺术体验的启蒙,这一点上,它远远超过了我之前接触过的那些只关注“弹对”而非“弹好”的材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