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由熊宁宁、李昱、王思成、邹建东主编,本书分为医疗卫生组织机构管理制度、伦理委员会管理制度、临床研究主要伦理问题审查指南、标准操作规程、附件表格5个部分,本书为进行研究伦理审查平的体系建设,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提供了模板,并可从操作层面作为我国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的法规、政策、指南的配套文件。
《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由熊宁 宁、李昱、王思成、邹建东主编,本书分为5个部分 :制度、指南、标准操作规程、附件表格以及附录。
制度包括医疗卫生组织机构颁布的伦理委员会章程, 研究利益冲突政策,以及伦理委员会的岗位职责,审 查会议规则。指南包括伦理审查申请/报告指南,向 研究者、申办者和课题负责人说明各类伦理审查申请 /报告和送审文件要求,以及提交送审的流程:伦理 审查指南涵盖了临床研究的主要伦理问题,指导伦理 委员会委员进行审查。24个标准操作规程涵盖了SOP 的制定、组织管理、审查方式、方案送审的管理、审 查、传达决定、监督检查和办公室管理8个方面的内 容。附件表格提供了各种操作记录的表格。附录介绍 了伦理审查体系和临床研究体系的管理原则和要素。
《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为进行 研究伦理审查的伦理委员会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提供了模板,并可从操作层面作为我国临床研究伦理 审查的法规、政策、指南的配套文件。
**部分 制度
伦理委员会章程
研究利益冲突政策
岗位职责
审查会议规则
第二部分 指南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申请/报告指南
临床研究主要伦理问题的审查指南
第三部分 标准操作规程
**类 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
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
第二类 组织管理
培训
独立顾问的选聘
第三类 伦理审查方式
会议审查
快速审查
第四类 方案送审的管理
研究项目的受理
研究项目的处理
第五类 审查/审核
初始审查
修正案审查
年度/定期跟踪审查
严重不良事件审查
违背方案审查
暂停/终止研究审查
研究完成审查
复审
免除审查的审核
第六类 传达决定
审查决定的传达
第七类 监督检查
实地访查
受试者抱怨
第八类 办公室管理
审查会议的管理
文件档案的管理
文件档案的保密
沟通交流记录
接受检查记录
第四部分 附件表格
**类 列表
制度、指南与SOP列表
附件表格列表
第二类 组织管理
委员声明
利益冲突声明(委员/独立顾问)
保密承诺
研究经济利益声明(研究者)
利益冲突声明(机构管理者)
第三类 SOP管理
制度/指南/标准操作规程沿革表
制度/指南/标准操作规程修订申请表
第四类 申请/报告
送审文件清单
初始审查申请
修正案审查申请.
研究进展报告
严重不良事件报告
违背方案报告
暂停/终止研究报告
研究完成报告
复审申请
免除审查申请
第五类 方案送审的受理
补充/修改送审材料通知
受理通知
第六类 审查/审核/咨询工作表
方案审查工作表(实验性研究)
方案审查工作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利用人的生物标本的研究)
方案审查工作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利用人的生物标本的研究)
知情同意书审查工作表(实验性研究)
知情同意书审查工作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利用人的生物标本的研究)
知情同意书审查工作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利用人的生物标本的研究)
知情同意书审查工作表(免除知情同意)
修正案审查工作表
年度/定期跟踪审查工作表
严重不良事件审查工作表
违背方案审查工作表
暂停/终止研究审查工作表
研究完成审查工作表
复审工作表(初审后的复审)
复审工作表(跟踪审查后的复审)
独立顾问咨询工作表
免除审查审核工作表
第七类 审查/审核(秘书/主任用)
会议日程
会议签到表
投票单
会议审查决定表
快审主审综合意见
会议记录
伦理审查意见
伦理审查批件
免除审查申请审核意见
伦理审查决定文件签收表
沟通交流记录
第八类监督检查
实地访查记录
受试者抱怨记录
第九类 附件
术语表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附录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的管理原则与要素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管理原则与要素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光看书名,我就觉得这是一本非常专业、也非常有分量的著作。作为一名对医学伦理和科研规范一直很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本这样系统、详尽的指南出现。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我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是对伦理委员会的设立、组织架构、成员资质、职责划分等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探讨,并且对于伦理审查的流程、标准、注意事项等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我相信,它一定能够帮助那些需要组建或正在运作伦理委员会的机构,规范其运作,提高审查的专业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科研的科学性。
评分读完这本书(当然,这里是指读完了作者为这本书设定的内容,而非此处我即将评价的“内容”),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无数个关于伦理困境的场景,以及如何通过严谨的制度来化解这些困境的思考。这本书,想必是在这些思考的基石上,构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框架。我设想,在它的篇章中,一定详尽阐述了伦理委员会在面对不同类型研究(比如临床试验、基因研究、大数据分析等)时,如何制定相应的审查标准和程序。对于那些复杂的、涉及敏感信息的伦理问题,这本书是否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例如,在知情同意过程中,如何确保信息的充分传达和理解,尤其是在面对弱势群体时?这些都是我在阅读前非常期待的。
评分《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这名字本身就散发着权威与专业的气息。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科研诚信和学术伦理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全的伦理委员会制度是保障科研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我非常想了解,这本书在“制度”层面,是否对伦理委员会的构成、权力边界、决策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操作规程”层面,它是否能够提供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流程,指导如何进行高效、公正的伦理审查?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杂症,比如如何平衡研究的创新性与潜在的风险,如何处理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关系,这些都需要经验和智慧,而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够找到答案。
评分当我看到《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一幅图景:一套严谨的、逻辑清晰的制度框架,以及一套可执行、可操作的具体规程。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注重实践的指导。我特别期待书中是否能详细介绍如何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研究特点,灵活运用伦理审查的原则和方法。例如,在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如何建立相应的伦理审查标准?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新伦理挑战?这些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宝贵的启示。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伦理委员会制度与操作规程(第3版)》让我充满了好奇,尤其“第3版”这个标记,暗示了这本书经历过多次的更新与迭代,必定是吸收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非常贴近现实,能够指导实际操作。我非常想知道,它对于如何进行伦理培训、如何处理申诉和投诉、如何进行事后监督等方面,是否也有细致的论述。毕竟,一个有效的伦理委员会,不仅仅在于审查时的严谨,更在于其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和优化。如果这本书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工具箱”,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游刃有余,那无疑是对读者巨大的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