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汉英饮食菜肴词典(第2版)》国内、国外主要饮食、菜肴分22类收录,有利于饮食文化交流、菜牌制作、点菜等有帮助。
《英汉·汉英饮食菜肴词典(第2版)》包括餐饮常用语、中西式菜肴、快餐、糕点、糖果、酒水、烟茶、瓜果、烹饪原料、工艺及器具设备等22大类的约25000条词汇。可供从事餐饮、食品、销售相关人员参考,尤其适合国内外餐饮用菜单、招牌、菜式介绍及就餐点菜等方面查阅使用。
前言
使用说明
正文
1.一般用语 General expressions
2.中式菜肴 Chinese cuisine
3.西式菜肴 Western cuisine
4.饭 Rice
5.粥 Porridge
6.面 Noodles
7.粉 Rice noodles;Vermicelli
8.西式快餐 Western fast food
9.糕饼派 Cakes,Pies
10.小吃 Small and cheap dishes;Snacks
11.糖果 Sweets
12.零食 Between�瞞eal nibbles
13.酒水、饮料 Drinks
14.烟 Cigarettes
15.鱼肉禽蛋 Fishes,meat,birds and eggs
16.蔬菜 Vegetables
17.瓜果 Melons,fruits
18.粮食 Grain,cereals,food
19.调味品 Condiment
20.补品 Tonics
21.烹饪工艺 Gastronomy
22.器具设备 Sets
《英汉·汉英饮食菜肴词典》第二版在读者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指导下,经过全体编者的努力,今天终于与广大读者朋友见面了。
本书第一版于2006年六月出版发行,广大读者十分包容,在它并不十分完美的情况下,仍然重印两次,为感谢读者的关心,我们全体编者将原稿中的不足之处尽力更正,将不足之词条也尽量补足,如“水煮牛肉”由3种表达方式扩充到6种,“茄汁鱼片”由1种到5种,“红烧狮子头”由4种到8种,“涮羊肉”由4种到12种等;我们将分类也细化了一些以便读者更方便地查阅,由原来的9类扩到了22类(包括一般用语、中式菜肴、西式菜肴、饭、粥、面、粉、西式快餐、糕饼派、小吃、糖果、零食、酒水饮料、烟、鱼肉禽蛋、蔬菜、瓜果、粮食、调味品、补品、烹饪工艺、器具设备等);而“小炒……”、“碳(烧)……”、“菜远……”、“干锅……”、“口水……”、“新派……”、“蒜香……”、“榄仁……”等这些在第一版中没有的内容也出现在第二版中,因此,本书的实用性会加强一些。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除了编者的劳动外,还得到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提供了相当多的十分准确的菜肴资料,湖南文理学院蔡明山博士也热情主动地提供了部分资料,二级厨师、英语硕士莫善清给予了技术指导。周绵绵、张家丽、郭静、黄敏、王俐颖、熊晏、王焕、曾小霞、杨萍、李明喜、谢佳宾、张国勇、唐春香、宋燕明、郭佳、彭凌也参与了工作,特别是杨慧玲、吴琴、张立丽、徐鑫敏、伍海英、王丽、刘园园、贺玲等给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者
2011年4月
我对传统烹饪工艺和食材的古老名称有着近乎执着的探究欲,而市面上许多现代词典往往对这些“老派”的表达束之高阁。这本书的编纂者显然对传统饮食文献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敬意。我惊喜地发现,许多我以为已经失传或只在古籍中才能找到的特定食材的旧称、以及那些复杂繁复的烹饪技法的精确对应翻译,都被清晰地记录在案。这对于研究民俗、历史或者进行传统菜谱的整理和复原工作的人来说,简直是一座宝库。它不仅仅是现代生活中的“快速参考”,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文化桥梁。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它不媚俗,不追逐一时的潮流,而是扎根于历史的厚重感,这种坚持令我十分钦佩。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简直是舌尖上的艺术品,拿在手里就让人心情愉悦。从封面淡雅的米黄色调到内页清晰的字体,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出版方的用心。我尤其欣赏它在实用性和美观性之间找到的绝佳平衡点。那些生动的插图,虽然不是直接的菜肴照片,但通过简洁的线条勾勒出的意境,已经足够让人对那些平日里难以想象的异国风味产生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份精美的餐饮文化之旅的邀请函。那种油墨的淡淡清香,混合着纸张特有的微涩感,使得每一次查阅都成为一种享受,而非负担。对于经常需要跨文化交流的餐饮从业者或者美食爱好者来说,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评价一本专业词典的重要标准。它让枯燥的词汇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成功地将实用性与收藏价值融为一体。我甚至会把它放在客厅的书架上,它本身就是一件装饰品,彰显着主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世界文化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体现了编纂者对用户体验的极致关注。通常一本厚重的工具书,查找起来费时费力,但它在索引和分类上的巧妙安排,大大提高了效率。我发现它在收录词条时,不仅考虑了词根和首字母的顺序,还根据“烹饪方法”、“主要原料”、“地域风味”等维度进行了交叉索引,这一点对于需要快速定位特定主题的用户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试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去查找同一个概念,无论是输入一个模糊的中文词汇,还是一个不确定的英文术语,系统都能迅速引导我到最准确的结果。这种多维度的检索能力,远超我以往使用的任何同类工具书。它极大地缩短了我从“疑惑”到“解答”的时间周期,让我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保持了高效和从容。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与海外客户打交道的商务人士,我深刻体会到沟通中的“文化盲区”是多么可怕。语言的精准度固然重要,但要真正达成合作,理解对方饮食文化背<bos>的深层含义则更为关键。这本书在处理一些非常地道的、口语化的餐饮表达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深度和准确性。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词汇对译,而是深入挖掘了词语背后的社会习俗和礼仪规范。比如,书中对不同地区“请客”和“买单”时所使用的特定短语的解析,就让我避免了在一次重要的宴请中可能出现的尴尬。它的释义详实而富有情境感,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在耳边为你细细讲解。这种超越字典本身的社会学意义,使得它在我的工具箱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阅读它,就像是进行了一次密集型的跨文化情商培训,让我对如何得体地处理与餐饮相关的商务场合,心中有了更稳固的把握。
评分坦率地说,我之前买过几本声称是“权威”的同类词典,但用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要么是翻译生硬、缺乏语感,要么是收录的“新菜名”更新太慢,总是跟不上国际美食界的步伐。这本书的更新迭代做得非常到位。它不仅保留了经典,还大量吸纳了近些年来国际餐饮界热议的新兴食材、分子料理术语,以及新兴的素食主义、环保餐饮等概念下的专业词汇。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势,保证了它的长期使用价值。它没有因为厚重就停止“呼吸”,反而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对我而言,一本工具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满”,而在于它能多大程度上覆盖我未来可能遇到的所有场景。这本词典做到了,它让我对未来的信息获取充满了信心,因为我知道,无论未来餐饮界如何变化,它都能为我提供可靠的语言支撑。
评分编者
评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除了编者的劳动外,还得到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李亚舒教授提供了相当多的十分准确的菜肴资料,湖南文理学院蔡明山博士也热情主动地提供了部分资料,二级厨师、英语硕士莫善清给予了技术指导。周绵绵、张家丽、郭静、黄敏、王俐颖、熊晏、王焕、曾小霞、杨萍、李明喜、谢佳宾、张国勇、唐春香、宋燕明、郭佳、彭凌也参与了工作,特别是杨慧玲、吴琴、张立丽、徐鑫敏、伍海英、王丽、刘园园、贺玲等给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要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评分里面对事物翻译的单词很多,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
评分《英汉·汉英饮食菜肴词典》第二版在读者朋友的支持帮助下,在化学工业出版社的指导下,经过全体编者的努力,今天终于与广大读者朋友见面了。
评分好好好好好
评分编者
评分全新正版。发货快。不错
评分标准菜谱档案。
评分有塑封包装 但是书的外角还是折了一点点 有一页的纸多处一块 不过都不耽误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