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Guidanc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Economics]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Guidanc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Economic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鸿业 编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西方经济学
  • 高鸿业
  • 学习手册
  • 教学参考
  • 教材
  • 21世纪经济学
  • 高等教育
  • 大学教材
  • 经济学教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0338
版次:1
商品编码:1093464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外文名称:Guidance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Economic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9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为了读者使用这本西方经济学学习与教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方便,在阅读时,请注意下列三点说明:
  首先,本《手册》是与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相配套的辅助性资料,其目的在于提供与上述第五版的内容有关的各种资料,以便丰富和深化对第五版内容的了解,从而有助于读者的学习或教学工作。
  第二,本《手册》提供的资料被分为六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内容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可以使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阅读的内容。
  第三,每一部分内容的先后次序与该内容在上述《西方经济学》(第五版)中出现的次序大致相同。例如,在《手册》的“经济学家传记”这一部分中,由于阿罗的贡献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在上述第五版中出现的次序早于宏观经济学,所以阿罗出现的次序早于奠定宏观经济学基础的凯恩斯。
  作为一本辅助性的资料,根据教材《西方经济学》(第五版)的修订情况,在前一版的基础上,本《手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动。
  

作者简介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西方经济学”学科奠基人。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案例分析
案例1 对房租的限制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吗?
案例2 服装店的张老板是盈利了,还是亏损了?
案例3 石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
案例4 垄断与竞争:电信业的改革
案例5 经济的全球化和经济的两极化
案例6 “排队打水”问题
案例7 非典型肺炎和恐慌经济学
案例8 微软垄断案
案例9 污染许可证
案例10 众说纷纭gdp
案例11 美联储2001-2006年的多次降息和升息
案例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财政政策实践
案例13 用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进行政策分析
案例14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案例15 美国财政赤字居高不下
案例16 主权债务危机
案例17 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
案例18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及其影响
案例19 美国的通货膨胀与失业
案例20 2008年以来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案例21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案例22 罗宾逊·克洛索的经济学
案例23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衰败与瓦解
案例24 亨利·福特与效率工资

第二部分 重要理论的背景资料
资料1 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资料2 一般均衡理论
资料3 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资料4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形成过程及我国国民收人核算制度的演变
资料5 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形成过程
资料6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资料7 新凯恩斯主义的一些背景

第三部分 重要文献介绍
文献1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文献2 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文献3 哈丁:《公地的悲剧》
文献4 庇古:《福利经济学》
文献5 德布鲁:《价值理论》
文献6 克拉克:《财富的分配》
文献7 斯通:《国民收入与支出》
文献8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文献9 克莱因:《凯恩斯革命》
文献10 希克斯:《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一个尝试性解释》
文献11 汉森:《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
文献12 菲利普斯:《英国1861-1957年间失业与货币工资水平变化速度之间的关系》
文献13 芒德尔:《固定和浮动汇率下资本流动和稳定化政策》
文献14 拉姆齐:《储蓄的数学理论》
文献15 曼昆:《小的菜单成本和大的经济周期:垄断的宏观经济模型》
文献16 巴罗:《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

第四部分 难题释疑
释疑1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特征与效用最大化的二阶条件
释疑2 关于成本方程和成本函数之间的差别与对应
释疑3 关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若干说明
释疑4 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的综合关系
释疑5 扩展线和总成本曲线
释疑6 一般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释疑7 一般均衡和经济最优
释疑8 对外部影响的一个度量
释疑9 资本服务的价格和利率
释疑10 信息的价值
释疑11 公司债利息和国债利息在计人gdp过程中的区别
释疑12 存货变动为什么是投资
释疑13 为什么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假定产量由总需求水平决定而不是由总供给能力决定
释疑14 总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释疑15 政府支出乘数与财政政策乘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释疑16 金本位制以及世界的货币制度今后是否会回到金本位制
释疑17 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联系和区别
释疑18 滞胀与新古典综合派的衰落
释疑19 列昂惕夫悖论
释疑20 经济增长的数学附录
释疑21 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结论和未解决的问题
释疑22 恶性通货膨胀

第五部分 教学内容扩充
扩充1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扩充2 关于消费者均衡。
扩充3 对污染的最优控制
扩充4 交通拥挤及其对策
扩充5 一般情况下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扩充6 产品卖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扩充7 要素买方垄断条件下的要素需求
扩充8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意义及其受到的质疑
扩充9 简单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
扩充10 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情况下的乘数问题
扩充11 幸福指数
扩充12 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
扩充13 美国的次贷危机
扩充14 动态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
扩充15 最优经济增长途径简述
扩充16 效率工资理论

第六部分 经济学家传记
传记1 斯密
传记2 阿罗
传记3 纳什
传记4 施蒂格勒
传记5 布坎南
传记6 科斯
传记7 阿克洛夫
传记8 凯恩斯
传记9 萨缪尔森
传记10 弗里德曼
传记11 托宾
传记12 莫迪利安尼
传记13 芒德尔
传记14 卢卡斯
传记15 索洛
传记16 斯蒂格利茨
传记17 曼昆
传记18 萨金特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 本书致力于系统地阐释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逻辑严谨的经济学分析框架。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基础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如何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相互作用形成市场均衡。 本书内容涵盖: 经济学导论: 深入剖析稀缺性、选择、机会成本等基本经济学概念,解释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并介绍经济学研究的十大原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思想基础。我们将探讨如何运用经济学思维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决策和现象,例如为什么我们会面对价格上涨,或者为什么我们会限制消费。 市场与需求: 详细阐述需求的概念、影响需求的因素(如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等),以及需求曲线的绘制与解读。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消费者行为背后的逻辑,以及是什么驱动了市场需求的变动。本书还将介绍弹性概念,包括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以及交叉价格弹性,并探讨它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例如企业如何根据弹性调整定价策略。 市场与供给: 深入分析供给的概念、影响供给的因素(如生产成本、技术水平、政府政策等),以及供给曲线的形成与变化。我们将理解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约束和决策,以及是什么促使企业增加或减少产量。同样,本书也将探讨供给弹性,帮助读者理解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市场均衡与价格机制: 讲解供给与需求如何相互作用决定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以及市场均衡的形成条件。本书将分析市场失灵的现象,如价格管制、税收等如何影响市场均衡,并探讨政府干预的潜在后果。我们将通过图表和实例,直观地展示市场价格如何作为信号引导资源配置。 消费者行为理论: 介绍效用理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包括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以及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分析方法。本书将解释消费者如何在预算约束下最大化自身效用,从而解释需求曲线的形成。我们将深入研究消费者选择背后的心理和行为动机。 生产者行为理论: 探讨生产函数,分析短期和长期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本书将讲解企业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成本最小化。我们将研究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根本目标,并分析企业如何在竞争性市场中做出生产决策。 市场结构分析: 详细比较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结果,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以及寡头垄断。我们将深入研究每个市场结构的核心特征,如市场势力、价格决定机制、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等。通过对这些市场的分析,读者将理解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它们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 要素市场: 阐述劳动、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工资、利息、地租)是如何在要素市场上决定的,以及要素需求与供给的相互作用。我们将分析要素市场上的均衡机制,以及生产要素的报酬如何影响收入分配。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介绍一般均衡的概念,即所有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以及福利经济学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本书将运用帕累托最优等概念,分析市场经济能否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探讨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信息不对称与外部性: 探讨信息不对称(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以及外部性(如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如政府规制或合同设计。 本书旨在通过清晰的讲解、丰富的案例和严谨的逻辑,帮助读者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工具和分析方法,培养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无论您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希望系统了解经济学原理的各界人士,本书都将是您学习和探索的宝贵资源。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这本书,我感觉它像是为我们这些在经济学海洋中航行的学习者准备的“航海图”。“学习与教学手册”这个名字,让我对它寄予了厚望,希望能帮助我更有效地导航。我首先关注的是它在“梳理脉络”方面能做到多好。经济学理论体系庞杂,有时候学着学着就容易迷失方向,不知道这个概念和那个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者为什么需要引入这个模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清晰的逻辑框架,帮助我把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比如,它是否会提供一些“知识树”或者“思维导图”式的梳理,让我一目了然?其次,作为“教学手册”,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解题思路”。我经常在做练习题时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总觉得答案和自己的思路有偏差。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解题的步骤、关键点提示,甚至是一些常见的错误分析,那对我的提升将是巨大的。而且,“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这个定位,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当代经济学的前沿研究,或者对一些全球性的经济现象提供深入的分析,让我觉得学习的经济学知识是与时俱进的,是能够解释我们当下所处的世界的。

评分

老实说,拿到这本《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我的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会不会太理论化了?我之前学经济学的经历,有时候会感觉自己像在背公式、背定义,跟现实生活脱节挺远的。所以,我特别关注这本书能不能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想象中,它应该不只是简单地重复课本内容,而是能提供一些“锦囊妙计”,教我如何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现实世界的问题。比如,当学到供需曲线的时候,会不会举个例子,解释为什么某件商品的价格会突然上涨,或者某个行业的产出会突然下滑?又或者,在讲到宏观经济指标的时候,会不会教我如何解读新闻里那些GDP、通胀率的数据,以及它们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实际影响?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一种“经济学思维”,让我看待事物的时候,不再仅仅从表面现象出发,而是能去探究其背后的经济驱动力。而且,作为一个学习者,我最怕的就是“死记硬背”。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有趣的思考题,或者是一些需要我动手去计算、去分析的练习,那我会觉得自己的学习过程会更有趣,也更有成就感。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觉得学经济学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件能让我更理解世界的事情。

评分

关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我脑海里勾勒出它是一本能够“启迪思维”的书。我最看重的是它在“概念辨析”和“逻辑推导”方面的能力。经济学理论中,很多概念之间存在细微的差别,容易混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界定这些概念,帮助我准确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区分“需求”和“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时,它是否能提供一些更精炼的解释,或者一些辨别的方法?同时,经济学很多理论都建立在严谨的逻辑推导之上,我希望这本书在解释这些推导过程时,能够做到清晰明了,让我能够理解每一个步骤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仅仅记住结论。此外,“学习与教学手册”这个定位,也让我对它能提供的“学习策略”充满期待。我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如何高效地记忆和运用知识的建议。比如,它是否会分享一些学习的“窍门”,或者是一些帮助理解复杂模型的“捷径”?“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的身份,也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一些前沿的研究内容,这让我对它在解释当代经济现象方面的深度和广度都充满了好奇。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挺长的,叫《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听起来就一股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确实被它“学习与教学手册”这个副标题吸引住了。我一直觉得,学经济学这东西,光看课本,有时候真的会有点云里雾里,特别是那些模型推导和概念解释,总觉得要是能有个更接地气的“指引”就好了。这本手册,我期望它能在我啃硬骨头的时候,充当我的“拐杖”,帮我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形象,更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我尤其好奇的是,它在“教学”方面会提供什么样的新思路。毕竟,我们这些学习者,有时候也能从老师的教学方法中获得启发,理解得更透彻。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创新的教学案例,或者对某些难点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比如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结合起来,或者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理论?这一点我非常期待。另外,它提到是“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的一部分,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更新和前沿性有了更高的期待。不知道它有没有融入最新的经济现象和理论发展,毕竟经济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有新的问题和新的研究方向出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在打好扎实基础的同时,也让我对经济学在当下的应用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评分

关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我脑海里浮现出它作为一本“学习伙伴”的形象。首先,我对它的“学习指导”功能抱有很大期待。我常常觉得,学习经济学,就像是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掌握其独特的词汇、语法和逻辑。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入门指南”,帮助我快速掌握学习的要领,比如如何理解那些抽象的经济模型,如何分析供需曲线的变化,或者如何运用边际分析来做出决策。有时候,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事半功倍。其次,它作为“教学手册”,我很好奇它是否会包含一些“案例分析”或者“实践练习”。我总是觉得,理论如果脱离了实践,就会变得空洞。我希望能通过一些真实的经济案例,来理解和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比如,当学到通货膨胀时,它能否举一些历史上或现实中的例子,让我了解通胀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它对社会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的身份,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好奇。我希望它能反映出经济学在当今世界的最新发展趋势,比如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或者全球气候变化对经济的挑战等等。

评分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这本书,光听名字就感觉它会是一本“硬核”的读物。不过,我个人对这种系统性强的教材是比较欣赏的。我特别好奇的是,它作为一本“学习与教学手册”,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指导”学习者。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重复课本内容,而是能够提供一些“学习锦囊”。比如,当遇到一些非常抽象或者难以理解的概念时,它是否会提供一些辅助性的解释,或者是一些形象的比喻?我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己只是在记忆一些公式和定义,而没有真正理解它们背后的逻辑。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明白这些概念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那将是无价的。而且,“教学手册”这个词,也让我联想到它可能包含一些针对教师的教学建议,比如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等。虽然我是一名学习者,但了解教学方法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传递过程。此外,“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这个定位,也意味着它可能在内容上有所创新,或者融入一些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我希望它能介绍一些当前经济学界的热点话题,比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等,让我对经济学在当代的应用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

拿到《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这本书,我个人非常期待它能在“理论深度”和“应用广度”上都给我带来惊喜。我知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非常庞大且精深的学科,从微观的个体行为决策,到宏观的国家经济运行,都包含着无数的理论模型和分析工具。我希望这本手册,能在消化和理解这些理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解题思路”。比如,在学习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时,它能否提供一些生活化的例子,让我更直观地体会到这个概念?或者,在解释国民收入核算时,它是否会给出一些引导,让我知道如何去分析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状况?我尤其看重的是它的“教学”功能,这是否意味着它能提供一些“试题解析”或者“常见误区”的提示?有时候,我们学习者最怕的就是做错题目,或者陷入某种思维定势。如果这本书能提前帮我们“排雷”,指出那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并且给出正确的理解方式,那对我来说将是极大的帮助。而且,“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这个定位,也让我对它的内容保持着高度的兴趣。我希望它能展现一些经济学在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比如气候变化、收入不平等、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下非常关心的问题。

评分

我拿到这本《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时,最先想到的就是它在“巩固基础”和“拓展视野”之间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因为,我们都知道,学习经济学,打好基础至关重要,那些基本的供需原理、成本收益分析,是理解更复杂理论的基石。我期望这本书能在基础部分提供更深入、更细致的解释,或许会用一些更易于理解的语言,或者更形象的比喻来阐释那些教科书上可能一带而过的要点。特别是对于一些数学模型,我希望它能提供更详细的推导过程,或者至少是清晰的逻辑解释,让我明白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公式的层面。同时,作为“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的一部分,它又应该具备一定的时代感和前沿性。我期待它能涉及到一些近些年经济领域的新发展、新问题。比如,数字化经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带来了哪些挑战?零工经济、共享经济这些新模式,用现有的经济学框架如何解释?或者,在国际经济方面,全球化进程中的新趋势和新挑战,它又会有怎样的解读?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感觉到,我学到的经济学知识,是活的,是与当下紧密联系的,而不是已经被淘汰的旧理论。

评分

拿到《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可能是一个“多面手”。我尤其关注它在“理论解释”和“实践应用”之间能否做到一个好的平衡。我期待它在解释那些枯燥的经济学概念时,能有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述方式,甚至是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我能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含义,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比如,当讲到机会成本时,如果能举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做选择的例子,比如放弃看电影去学习,那么这个概念就会立刻变得清晰起来。同时,它作为一本“教学手册”,我很好奇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思考题”或者“讨论题”。我喜欢那种能够激发我主动思考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通过自己思考和解答,我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这个名称,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了更高的期望。我希望它能涵盖一些当今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比如数字经济的兴起,或者全球化进程中的新挑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深刻地理解经济学是如何解释我们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评分

关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5版)学习与教学手册》这本书,我脑海里已经勾勒出它的一些潜在价值。首先,作为“学习与教学手册”,它必然会包含一些辅助学习的内容。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高效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指导。比如,它可能会分享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像如何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如何理解那些抽象的经济模型,以及如何区分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时候,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比单纯的知识点本身更重要。我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觉得知识点零散,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学习地图”或者“思维导图”式的梳理,那对我来说将是莫大的帮助。另外,它作为“教学手册”,我想象中应该会包含一些教学设计的思路或者案例。虽然我是学习者,但我对教学过程也很有兴趣。了解老师是如何组织教学、如何设计课堂活动的,也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知识。比如,它可能会提供一些用于课堂讨论的案例,或者是一些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的开放性问题。这些内容,即使是作为学习者,也能从中获益匪浅,因为它能帮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和理解经济学概念。

评分

(2)讲练合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册》另一大特色是融讲于练,讲练合一。首先,本书确保所有习题的解析透彻、到位,以便读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其次,《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习题册》尽力做到以习题为载体,尽力系统地讲解经济学知识体系,力求使本书既能成为一本习题集,更能成为一个安静的习题课堂;最后,编者在数千次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总结了大量要点以及精彩的归纳,这些均以“翔高点评”或“归纳总结”的方式附于相关解析之后,这些插件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评分

考研用书,同学推荐的

评分

印光大师

评分

商品很好,快递很赞。

评分

值得拥有!!!!非常喜欢!!!

评分

资料1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评分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评分

挺好的,主要是配合教材使用,拓展阅读和知识,确有长进

评分

经过长期深入研究,高先生对西方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代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具有科学意义。因此,必须反对前者,借鉴后者。他指出:这一论点不但符合西方经济学的现实,而且也为西方学者所承认。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