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这部书是孔夫子跟他的弟子们讲学的一个语录,里面所说的内容注重在修心、修身、学道,是以立人格、知天命为学道之本。《论语》反映了孔子政治的思想、学术的思想和教育的思想,可以说是儒家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够离开《论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文献之一。
《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细讲论语2》是净空法师弟子钟茂森博士用长达300小时的时间对《论语》这部经典的详细讲解,钟博士在讲述中旁征博引,通俗易懂,是一部让您真正能读懂得受用的《論語》,是“论语”成书以来非常详尽的逐句讲解。
钟茂森博士,1973年生于中国广州,1995年毕业于中国广州中山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2岁);1995年至1999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理工大学读书期间,先后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金融博士学位(时年26岁)。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及肯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任教四年,获美国特批的“杰出教授与科研人才”绿卡。2003年迁居澳大利亚,任昆士兰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后来获得终身教职。
钟茂森博士多次应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会议上做主题演讲。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布里斯本、法国巴黎、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关于教育与和平的会议上,以及世界各地著名大学(如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党校、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成功大学,澳洲昆士兰大学、澳洲国立大学、新南威尔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等)作主题演讲报告,金融危机后更是呼吁在商界推行中华伦理道德。
钟茂森博士的演讲融汇东西方伦理道德、哲学、心理学、医学、太空物理学与金融学等学科,2006年6月,钟博士在山西大同做了题为《八荣八耻——明道德知荣辱》的报告;2009年9月应北京友成文化论坛的邀请,发表了《金融危机的省思和出路——大变局下找寻中国精神》演讲;2009年10月参加中国上海“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会议,发表了《中华商业伦理世纪重建之路——道义拯救商业危机》主题演讲,广受好评。另外还有《幸福成功的根基》、《青年应有的美德——孝与戒淫》、《和谐之道,以孝贯通》、《百善孝为先》、《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为什么要学习因果教育》、《华严科学宇宙观》、《大乘佛法的现代科学观》、《二十一世纪所需的道风》、《金融危机里的省思与出路》、《道义拯救危机——中华伦理世纪重建之路》等百余场主题演讲,介绍和推动中华传统圣贤教育,受到热烈欢迎。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礼乐之仪 德位相配
这一章是孔子评论鲁国的卿大夫季孙氏僭用天子的礼乐,是忍无可忍的事情。
季氏是鲁国三大家族之一,他在鲁国三家当中是最有实力的。这三家分别是季孙氏(就是季氏)、叔孙氏和孟孙氏。孔子说季氏以八佾之舞,在他的家庙庭中来表演,这种事情季氏竟然忍心做得出来,那“孰不可忍”,他还有什么事不可忍心做出来呢?
“忍”字可以作为容忍讲,也可以作为忍心讲,古注里面两种说法都有。按照容忍,就是讲季氏这种卿大夫的身分,却用天子的礼乐在他的家庙庭中来表演,这是不能容忍的,是忍无可忍的事情,是人人得以诛之的事情,这是当容忍讲。忍心就是前面讲的,他连这个事情都能忍心做出来,还能有什么事做不出来?真的是弒君、弒父的事情做出来也不为怪了。这里孔子评论得非常严厉,就像蕅益大师讲的,“骂得痛切”,目的是为了“激动良心”。
“八佾舞”的“佾”,根据东汉大儒马融批注说,“佾”是列的意思,“八佾”就是八列。
……
这本书的文字精炼,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阐释深入浅出,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感觉。尤其是对其中一些看似平淡的语句,作者都能挖掘出其背后蕴含的丰富哲理,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仁”这一核心概念的探讨,作者并非停留在空泛的理论层面,而是结合大量生动的历史典故和生活实例进行剖析,使得“仁”这个古老的德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细细回味作者的解读,并对照自身的言行进行反思。那种被触动、被引导去探寻内心深处真善美的体验,是许多快餐式读物所无法给予的。全书的编排也十分流畅,层次分明,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经典的人,也能轻松跟上作者的思路,不会感到晦涩难懂。对于想要系统而又深入地理解古代智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极佳的向导。
评分不得不说,这位作者的文字功力非同一般,他成功地避开了传统注释类书籍的枯燥乏味,将一套深奥的伦理哲学解读得鲜活生动。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强烈的代入感,读者仿佛不是在读一本论著,而是在听一位博学的长者娓娓道来他的毕生所学与感悟。作者对语气和节奏的把握极其精准,使得原本可能显得严肃刻板的教诲,变得亲切而富有感染力。尤其是在解读那些关于人际交往和自我约束的段落时,作者总能精准地抓住现代人的痛点,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解决方案。这种兼具学理深度和生活智慧的文本,实属难得。它不仅充实了我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我处理日常冲突和面对自身局限的态度。
评分初捧此书,我便被其扎实的学术功底所折服。这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心灵鸡汤”,而是基于对文献的反复考据和深刻理解后形成的洞见。作者的论述结构严谨,逻辑链条清晰可见,无论是对某一章的深入挖掘,还是对前后文义的贯通联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我注意到,书中对许多关键概念的界定和辨析极为细致,这对于消除阅读经典时常有的困惑非常有帮助。比如,作者如何区分“学”与“思”,如何阐述“行”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思辨能力。这本书更像是一本高质量的学术札记,但又不失温度和可读性,它使得那些高悬的哲思变得触手可及,让读者仿佛能亲眼目睹先贤们在历史长河中思考和实践的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沉浸且富有启发性的。它仿佛是一座精心布置的园林,每走一步都有新的景致和感悟。作者的叙述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如清泉般涓涓细流,梳理概念的来龙去脉;时而又如疾风骤雨,对某些社会现象提出尖锐而深刻的批判,当然,这种批判始终是基于对儒家理想境界的向往。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对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行为,进行了返璞归真的重新审视,让我们意识到,真正的修身养性并非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点滴之间的坚持和觉察。这种“大道至简”的表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门槛,却提高了实践的上限。读完后,我感觉对如何做一个更平和、更正直的人,有了一个更坚实可行的路线图。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预期的想象。我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本对古籍进行简单注释和翻译的工具书,但阅读后才发现,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与当代读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文笔老辣,对儒家思想的脉络把握得极为精准,尤其是在处理那些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可能产生歧义的论述时,表现出了极高的审慎和洞察力。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保持对原意的尊重与现代语境的衔接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的平衡点。比如,在讨论君子与小人之别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贴上道德标签,而是深入分析了其内在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差异,这种深层次的剖析,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深度。这本书读起来需要耐心,但每一次的沉浸都会带来丰厚的回报,它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
评分帮朋友买的,内容还不错,讲的比较细致,不会太枯燥。
评分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
评分前不久买了第一册,这是第二册,还没看,但很喜欢钟博士的讲学及其优异的人品。
评分中国的经典,做人必读之书,愿所有的人都能读到此书,从而开创天下太平
评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空中云卷云舒。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存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这是对生活的淡定。
评分讲解十分详细深入,让人受益匪浅。
评分其他三宫住着何等之大人物!与之相比,花散里芳华不再、相貌平常,然而只有她一直陪源氏走到了最后。为什么呢
评分有这么一个女人,她没有背景,没有美貌,也不机敏,也不可爱,却是一个大家族里最受欢迎的事实上的主人。
评分如何做到淡定呢先说一个故事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