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雲:“今人事事不如古,固也。亦有事什而功百者,書籍是己。三代漆文竹簡,冗重艱難,不可名狀。秦、漢以還,浸知鈔錄,楮墨之功,簡約輕省,數倍前矣。然自漢至唐,猶用捲軸。捲必重裝,一紙錶裏,常兼數番。且每讀一捲或每檢一事,細閱捲舒,甚為煩數。收集整比,彌費辛勤。至唐末宋初,鈔錄一變而為印摹,捲帙一變而為書冊,易成難毀,節費便藏,四善具焉。溯而上之,至於漆書竹簡,不但什百而且韆萬矣。
評分幫同事買的,他自己選的書,好不好隻有他自己知道,我要說的是書有汙漬!!!!
評分這書很難得,這個版本很不錯。
評分是目錄版本學的代錶作,後來很多版本學的著作其實都是抄襲此書而成,書後附有長澤規矩也和李洣的兩個糾補,都是很重要的。
評分不錯的東西,推薦一下,又買瞭
評分。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版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鏇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黏不可取。不若播土,用訖再火,令藥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汙。舁死後,藥印為其群從所得,至寶藏之。’右俱《筆談》所載,今無以藥泥為之者,惟用木稱活字雲。”
評分不錯的東西,推薦一下,又買瞭
評分又雲:“今世欲急於印行者,有活字,然自宋已兆端。《筆談》雲:‘版印書籍,唐人尚不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版本。慶曆中,有布衣畢異,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版,其上以鬆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一鐵範置鐵版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版,待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版案其麵,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韆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版,一版印刷,一版已自布字,此印者纔畢,則第二版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評分。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版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鏇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黏不可取。不若播土,用訖再火,令藥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汙。舁死後,藥印為其群從所得,至寶藏之。’右俱《筆談》所載,今無以藥泥為之者,惟用木稱活字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