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北美廣泛使用、受歡迎的邏輯導論型經典教材 迄今已齣至第10版,被加利福尼亞大學、邁阿密大學、華盛頓大學等眾多院校采用。本書傳授一些整體性和一般性知識,以建構齣邏輯學的某種整體形象,並由此傳達關於邏輯學的一些重要觀念。
邏輯內容與曆史和社會現實內容的完美鏈接 第10版新增“傑齣的邏輯學傢”專欄,再加上作者從報刊雜誌、講演辭中精心挑選的大量例證,拉近瞭邏輯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
國內資深學者聯手獻上優質譯作 著名邏輯學者陳波教授領銜翻譯,通篇審閱,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的多位學者反復推敲,為讀者提供精湛譯文。
英語世界暢銷的經典邏輯學教材,中文版首次麵世。
內容簡介
《大學堂018:簡明邏輯學導論(第10版)》是美國受歡迎的邏輯學教科書,2008年已齣至第10版,大有取代柯比的《邏輯導論》之勢。第10版進行瞭實質性的修訂:新增瞭“傑齣的邏輯學傢”簡介,簡述瞭曆史上14位傑齣邏輯學傢的生平和貢獻;書末的“邏輯學和研究生入學考試”也經過完全重寫和擴充。
《大學堂018:簡明邏輯學導論(第10版)》是邏輯導論型教材,完成瞭三個主要任務:一是給學生和讀者傳授關於邏輯學的一些整體性和一般性的知識。包括瞭當代邏輯學的一些基本的內容,它試圖由此建構齣邏輯學的某種整體形象,並由此傳達關於邏輯學的一些重要觀念。二是提高學生或讀者處理日常思維中的推理和論證的能力。還特彆注重邏輯內容與曆史內容和社會現實內容的鏈接。正如作者所言,這有助於使常人眼中有些冰冷和生硬的邏輯學更加人性化,也會因其與曆史的鏈接而更為有趣,從而增加對邏輯學的親切感。
作者簡介
帕特裏剋·赫爾利(Patrick Hurley,1942—),美國著名邏輯學傢。1973年,他於聖路易斯大學主修科學哲學史並獲得博士學位。作為聖地亞哥大學哲學係教授,他主要教授形而上學、邏輯、過程哲學和法律倫理等課程。40年的教學,1987年,他獲得聖地亞哥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目前,赫爾利教授是加州律師協會會員。
陳波,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邏輯學和分析哲學的教學和研究。主要著作有:《奎因哲學研究——從邏輯和語言的觀點看》《邏輯哲學》《邏輯學導論》《邏輯學是什麼》《分析哲學——迴顧與反省》(主編)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邏輯學不是象牙塔裏的東西,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發生的東西,好的或壞的推理和論證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判斷、決策等發生著實際的影響……邏輯學也是重要的,因為它牽涉到我們思考問題、作齣決策的方式和效率。
——陳波,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
目錄
譯序陳波
前言
第一編 非形式邏輯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論證、前提和結論
傑齣的邏輯學傢亞裏士多德
邏輯史注記
練習題1.1
1.2 論證之認證
簡單的非推理的話語段落
說明性話語段落
例解
解說
條件陳述
小結
練習題1.2
1.3 演繹與歸納
演繹論證形式
歸納論證形式
另外的考慮
小結
練習題1.3
1.4 有效性、真實性、可靠性、力度、恰當性
演繹論證
歸納論證
傑齣的邏輯學傢剋呂西波
小結
練習題1.4
1.5 論證形式:非有效性之證實
反例方法
練習題1.5
1.6 擴展的論證
練習題1.6
第2章 語言:意義與定義
2.1 意義的多樣性
練習題2.1
2.2 詞項的內涵與外延
練習題2.2
2.3 定義及其目的
約定定義
詞典定義
限定定義
傑齣的邏輯學傢彼得·阿伯拉爾
理論定義
誘導定義
練習題2.3
2.4 定義的技術
外延(指稱)定義
內涵(涵義)定義
練習題2.4
2.5 詞典定義的準則
練習題2.5
第3章 非形式謬誤
3.1 謬誤概述
練習題3.1
3.2 關聯性謬誤
1.訴諸強力
2.訴諸憐憫
3.訴諸公眾
4.人身攻擊
5.偶性的謬誤
6.稻草人
7.錯失主旨
8.熏鯡
練習題3.2
3.3 弱歸納謬誤
9.訴諸不勝任的權威
10.訴諸無知
11.輕率概括
12.假因果
13.滑坡的謬誤
14.弱類比
傑齣的邏輯學傢奧康的威廉
練習題3.3
3.4 預先假設、含糊不清和語法類比的謬誤
15.乞求論題
16.復雜問語
17.假二擇一
18.遮蓋論據
19.岐義
20.含糊
21.閤成
22.分解
練習題3.4
3.5 日常語言中的謬誤
謬誤之洞察
謬誤之避免
練習題3.5
第二編 形式邏輯
第4章 直言命題
4.1 直言命題的組成
練習題4.1
4.2 質、量和周延
練習題4.2
4.3 文恩圖與現代的對當方陣
亞裏士多德與布爾
傑齣的邏輯學傢喬治·布爾
文恩圖
現代的對當方陣
直接推理之檢驗
練習題4.3
4.4 換位、換質和換質位
換位
換質
換質位
練習題4.4
4.5 傳統的對當方陣
直接推理之檢驗
練習題4.5
……
第三編 歸納邏輯
附錄:邏輯學與研究生層次的入學考試
練習題答案
重要詞匯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然而,含混並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成問題的。把一個相識者說成是“高的”或“瘦的”往往並不會引起日常交談的麻煩。其實,以比較精確的語言描述這個人會很纍贅。隻有在對情境所要求的來說語言不夠精確的時候,纔産生麻煩。
認知意義可能有缺陷的另一種方式是歧義。有歧義的錶達式(ambiguous expression)是這樣一個錶達式,它能被解釋為在一個給定的上下文中具有超過一種明顯不同的意義。舉例說,像“light”、“proper”、“critical”、“stress”、“mad”、“inflate”、“chest”、“bank”、“sound”和“race”這樣的詞都能被有歧義地使用。故而,如果一個人把一種啤酒說成是light比爾森啤酒(light pilsner),這是意指該啤酒顔色淺、卡路裏少還是口味淡呢?如果一個人把一個行動說成是proper,這意指在一種道德意義上正當還是在能被社會接受的意義上適當?又如果人們把一個人說成是critical,這是意指那個人對某項工作不可或缺還是那個人動不動就批評彆人?
像含混的情形那樣,歧義也能影響整個的陳述。這樣的歧義時常起因於一定的詞相聯結的方式。舉例說,有一條報紙大標題讀作:“Tuna are biting 0ff the Washington coast.”這意指金槍魚正在一點一點地啃海岸綫還是漁夫正在海岸外捕捉他們?看來它意指後者。另一個大標題讀作:“College students are·turning to vegetables.”這意指學生正在變形成蔬菜還是他們正在將更多的蔬菜納入他們的飲食?再次,所想要的意義或許是後者。
歧義和含混之間的區彆在於含混的用辭容許相對連續的一係列的解釋,而歧義的用辭容許多重離散的解釋。一個含混的錶達式製造意義模糊,而有歧義的錶達式混淆瞭否則就很清楚的意義。然而,許多樣式的錶達式,在一段上下文裏是有歧義的,而在另一段裏是含混的。舉例說,“slow”一詞在一段上下文裏可以意指心智遲鈍或者身體遲緩,但是當該詞指身體遲緩的時候,它可能是含混的。多麼遲緩纔算遲緩?相似的評說適用於“light/輕”、“fast/快速”和“rich/富有”。
……
前言/序言
洞察思維的基石:從日常辯駁到嚴謹推理的探索之旅 思維,是我們感知世界、理解真理、做齣判斷的根本工具。然而,日常的交流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思維的誤區,被含糊不清的錶述、似是而非的前提所誤導。邏輯學,正是為瞭規避這些陷阱,幫助我們構建清晰、嚴謹、富有說服力的思維框架而産生的學科。它如同一個隱形的導航係統,引導我們穿越紛繁的信息海洋,直抵認知的彼岸。 本書並非一本提供具體知識點或專業技能的教科書,更不是某個領域的“秘籍”。它的核心在於訓練一種能力——一種觀察、分析、評估思維過程本身的能力。它教導我們如何審視論證的結構,辨彆前提的真僞,洞察推理的有效性,從而避免被虛假的信息所迷惑,能夠更準確地把握事物的本質,更有效地進行溝通與錶達。 我們將在書中踏上一段發現思維奧秘的旅程。從最基礎的語言層麵開始,我們將學習如何精確地定義概念,避免歧義和模糊,確保我們所討論的對象是清晰明確的。例如,在日常對話中,“公平”一詞可以根據情境有多種理解,導緻爭論的焦點模糊不清。掌握瞭精確定義的方法,我們就能在討論中建立共同的理解基礎,讓交流更加高效。 隨後,我們將深入探討論證的本質。論證是推理的錶達形式,是將一個或多個命題(前提)作為理由,去支持另一個命題(結論)的過程。我們學習識彆論證的結構,理解前提與結論之間的關係,並學會判斷一個論證是否“有效”。有效性並非要求前提為真,而是指在前提為真的情況下,結論必然為真。這就像建造一座橋梁,即使使用的材料尚未經過最終檢驗,但隻要橋梁的設計結構閤理,那麼一旦材料閤格,橋梁就必定能承受重量。我們將通過大量的實例,來剖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論證,無論是在新聞評論、廣告宣傳,還是在個人辯論中,都能從中發現其邏輯的骨架。 進一步,我們將學習識彆和避免各種“謬誤”。謬誤是推理中的錯誤,它們常常披著看似閤理的外衣,卻在邏輯上存在缺陷。例如,“稻草人謬誤”是指歪麯對方的觀點,然後攻擊被歪麯後的觀點;“訴諸權威謬誤”是指僅僅因為某個權威人物說瞭某句話,就認為這句話必然正確,而忽略瞭其論證的實質。認識這些常見的邏輯陷阱,能幫助我們不僅避免自己犯錯,更能看穿他人論證中的欺騙性,保護自己的判斷不被乾擾。 本書還將引導我們進入形式邏輯的世界。形式邏輯,關注的是推理的形式結構,與具體內容無關。它提供瞭一套嚴謹的符號係統和規則,用以分析和驗證推理的有效性。例如,我們學習命題邏輯,理解“與”、“或”、“非”、“如果…則…”等聯結詞如何影響命題的真假,以及如何通過真值錶等方法判斷復閤命題的邏輯關係。我們還將接觸到謂詞邏輯,它能更深入地分析命題的內部結構,處理量詞(如“所有”、“存在”)以及性質和關係。形式邏輯的學習,如同為我們的思維提供瞭一副精確的顯微鏡,讓我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審視推理的每一個環節。 除瞭形式邏輯,我們還會涉足歸納邏輯。歸納推理是從個彆事例中概括齣一般性的結論。雖然歸納推理的結論不能保證必然為真,但它是我們在科學研究、日常生活經驗積纍中不可或缺的推理方式。我們將學習如何評估歸納論證的強度,瞭解概率推理、類比推理等方法,並認識到其局限性。 這本書的價值,體現在它對我們思維方式的根本性塑造。它不是讓你去死記硬背一套規則,而是通過反復的練習和案例分析,潛移默化地將邏輯思維的習慣根植於你的思考過程。它將幫助你: 提升批判性思維能力: 能夠對信息進行深入分析,不輕易接受錶麵上的結論,質疑隱含的假設,並獨立形成自己的判斷。 增強溝通與錶達能力: 能夠清晰、有條理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構建有力的論證,使溝通更具說服力,減少誤解和無效的爭論。 優化決策能力: 能夠基於充分的理由和嚴謹的分析,做齣更理性的決策,規避衝動和偏見的影響。 理解復雜概念: 能夠通過邏輯分析,逐步拆解和理解復雜的理論和問題,把握其核心要義。 抵禦信息操縱: 在日益復雜的信息環境中,能夠辨彆真僞,識彆宣傳和誤導,保持獨立思考。 這是一場關於思維的探索,一次對理性工具的精煉。無論你是否是學生,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無論你關注什麼領域,清晰而嚴謹的邏輯思維都是你在現代社會中航行的必備素質。這本書旨在為你提供一套通往理性思考的地圖和指南,讓你能夠更自信、更準確地理解這個世界,並在這個世界中更有效地錶達自己。它是一扇門,推開它,你將進入一個更清晰、更明智的思維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