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汇编:食品、化妆品检验卷食品检验规程(上)》食品、化妆品检验卷,收集了截至2011年7月1日批准发布的食品、化妆品检验方面行业标准1030项。食品、化妆品检验卷分为食品检验规程分册,食品检测通用方法、感官评审和一般理化检测方法分册,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分册,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分册,生物毒素和有机污染物残留检测方法分册,生物污染物检测方法分册,无机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及其他检测方法分册,化妆品检验方法分册。
内页插图
目录
通用标准
SN/T 0376—1995 出口水产品检验抽样方法
SN/T 0798—1999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检验名词术语
SN/T 0799—1999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检验一般规则
SN/T 0800.1—1999 进出口粮油、饲料检验抽样和制样方法
SN/T 1642—2005 进出口预包装食品检验通则
SN/T 1880.5—2007 进出口食品包装卫生规范 第5部分:金属包装
SN/T 1882.1—2007 进出口粮食储运卫生规范 第1部分:粮食储藏
SN/T 1883.1—2007 进出口肉类储运卫生规范 第1部分:肉类储藏
SN/T 1884.2—2007 进出口水果储运卫生规范 第2部分:水果运输
SN/T 1949—2007 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规程编写基本规则
SN/T 1995—2007 进出口食品冷藏、冷冻集装箱卫生规范
SN/T 2633—2010 出口坚果与籽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
植物源性食品检验规程标准
SN/T 0229.1—1993 出口白瓜籽检验规程
SN/T 0229.2—1993 出口黑瓜籽检验规程
SN/T 0230.1—1993 出口脱水蔬菜检验规程
SN/T 0230.2—1993 出口脱水大蒜制品检验规程
SN/T 0231—1993 出口辣椒干检验规程
SN/T 0260—1993 出口活性小麦谷朊粉检验规程
SN/T 0301—1993 出口盐渍菜检验规程
SN/T 0314—1994 出口油炸蚕豆检验规程
SN/T 0315—1994 出口无核红枣、蜜枣检验规程
SN/T 0316—1994 出口豌豆检验规程
SN/T 0326—1994 出口红豆馅检验规程
SN/T 0327.1—1994 出口烤花生果检验规程
SN/T 0327.2—1994 出口油炸花生仁检验规程
SN/T 0394—1995 出口淀粉检验规程
SN/T 0395—1995 出口米粉检验规程
SN/T 0399—1995 出口干制红枣检验规程
SN/T 0439—1995 出口盐渍裙带菜检验规程
SN/T 0445—1995 出口生白果检验规程
SN/T 0547—1996 进出口烟叶检验规程
SN/T 0626 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SN/T 0626.1—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荸荠
SN/T 0626.2—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花椰菜类
SN/T 0626.3—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芦笋类
SN/T 0626.4——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叶菜类
SN/T 0626.5—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豆类
SN/T 0626.6—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 油炸薯芋类
SN/T 0626.7—1997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食用菌
SN/T 0626.8—2002 出口速冻蔬菜检验规程瓜类
SN/T 0627—1997 出口莼菜检验规程
SN/T 0628—1997 出口水煮笋检验规程
SN/T 0629—1997 出口柚检验规程
SN/T 0630—1997 出口冬菜检验规程
SN/T 0631—1997 出口脱水蘑菇检验规程
SN/T 0632—1997 出口干香菇检验规程
SN/T 0633—1997 出口盐渍食用菌检验规程
SN/T 0634—1997 出口干制葫芦条检验规程
SN/T 0765—1999 出口速冻块茎类蔬菜检验规程
SN/T 0786—1999 出口琼脂检验规程
SN/T 0788—1999 出口松籽仁检验规程
SN/T 0794—1999 进出口西洋参检验规程
SN/T 0796—2010 出口荔枝检验检疫规程
SN/T 0797—1999 出口保健茶检验通则
SN/T 0875—2000 进出口板栗检验规程
SN/T 0876—2000 进出口白皮蒜头检验规程
SN/T 0877—2000 进出口发菜检验规程
SN/T 0878—2000 进出口枸杞子检验规程
SN/T 0880—2000 进出口核桃检验规程
SN/T 0881—2000 进出口核桃仁检验规程
SN/T 0882—2000 进出口杏仁、山桃仁检验规程
SN/T 0883—2000 进出口鲜苹果检验规程
SN/T 0884—2000 进出口山楂饼(条)检验规程
SN/T 0885—2000 进出,口鲜香蕉检验规程
SN/T 0886—2000 进出口果脯检验规程
SN/T 0887—2000 进出口柿饼检验规程
SN/T 0888—2000 进出口脱水苹果检验规程
SN/T 0912—2000 进出口茶叶包装检验方法
SN/T 0918—2000 进出口茶叶抽样方法
SN/T 0961—2000 进出口葡萄干检验方法
SN/T 0972—2000 进出口可可豆检验规程
SN/T 0976—2000 进出口油炸水果蔬菜脆片检验规程
SN/T 0978—2000 进出口新鲜蔬菜检验规程
SN/T 1001—2001 出口人参检验方法
SN/T 1002—2001 进出口桂皮检验规程
SN/T 1006—2001 进出口薇菜干检验规程
SN/T 1007—2001 进出口鲜蒜苔检验规程
SN/T 1020—2001 出口干菊花检验规程
SN/T 1033—2002 出口松籽油检验方法
SN/T 1036—2002 出口番茄酱检验规程
SN/T 1042—2002 出口焦枣检验规程
SN/T 1046—2002 出口冷冻草莓检验规程
SN/T 1352—2004 出口鲜竹笋检验规程
SN/T 1387—2004 出口山蜇菜检验规程
SN/T 1610—2005 出口西兰花检验规程
SN/T 1662—2005 出口香根油检验方法
SN/T 1767—2006 进出口双壳黑芝麻检验检疫规程
SN/T 1801—2006 进出口糙米检验规程
SN/T 1953—2007 进出口腌制蔬菜检验规程
SN/T 2303—2009 进出口泡菜检验规程
前言/序言
图书简介: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与贸易实践 《全球视野下的食品安全与贸易实践》 ——聚焦国际标准、风险管理与前沿技术在现代食品供应链中的应用 本书定位与核心价值: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食品的跨国流通已成为常态,随之而来的是对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以及贸易便利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要求。本书旨在为食品行业从业者、政府监管机构人员、国际贸易专家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探讨如何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有效构建和实施科学、高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本书摒弃了侧重于单一国家或地区具体技术规程的局限性,转而着眼于宏观的战略部署、通用的管理哲学以及跨越国界的技术整合。我们相信,理解食品检验检疫的底层逻辑和国际趋势,远比单纯罗列操作细则更为关键。 第一部分: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演变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当前主导全球食品贸易的治理框架,重点阐述了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WTO的SPS协定、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制定的核心原则和指导方针。 国际标准的协调与冲突: 探讨了CODEX(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在全球范围内的接受度、权威性,以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如欧盟、北美)在特定产品标准上的差异化处理方式。重点分析了“等效性评估”(Equivalence Assessment)在促进双边贸易中的作用与挑战。 风险分析的哲学基础: 详细阐述了风险分析(Risk Analysis)——包括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如何作为现代食品安全体系的基石。我们不讲解具体的风险评估公式,而是深入探讨不同文化背景和监管哲学如何影响风险的界定和容忍度。 贸易壁垒的识别与应对: 分析了那些披着“安全外衣”却可能构成不合理贸易壁垒的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企业和政府识别这些壁垒,并通过透明、科学的对话机制寻求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现代食品供应链的质量控制与追溯技术 本卷将视野投向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强调应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全程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全供应链的质量保证模式: 重点介绍并对比了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升级版概念,如预防性控制(Preventive Controls)、基于风险的内部审核(Risk-Based Internal Audits)在跨国运营中的应用。讨论了如何确保供应商管理体系与其自身标准保持一致。 前沿追溯技术(Traceability Technologies): 深入探讨了区块链(Blockchain)、物联网(IoT)以及大数据分析在实现食品快速、不可篡改追溯方面的潜力。本书侧重于这些技术的系统架构、数据安全标准和跨平台集成挑战,而非具体的技术操作指南。例如,如何设计一个符合国际数据隐私法规的追溯数据共享协议。 检验方法的国际验证与互认: 探讨了实验室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和实验室间比对(Inter-laboratory Comparisons)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阐述了ISO/IEC 17025标准背后的管理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外部评估建立对检验结果的全球信任。 第三部分:新兴食品领域面临的监管挑战与未来趋势 食品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挑战传统的监管框架。本部分着眼于未来,探讨了在创新领域如何平衡促进发展与保障安全的关系。 新型食品成分的监管路径: 针对基因编辑食品(Genome-Edited Foods)、细胞培养肉(Cultured Meat)以及昆虫蛋白等新兴食品类别,分析了美国FDA、欧盟EFSA等主要监管机构在安全评估流程上的异同点,以及未来全球监管趋同的可能性。 食品欺诈的全球治理: 探讨了食品掺假(Food Fraud)的经济驱动力、常见手段(如高价值原料的替代与稀释),并提出了基于供应链情报分析(Supply Chain Intelligence)和化学指纹图谱(Chemical Fingerprinting)的预防策略,而非仅依赖事后的实验室检测。 可持续性与食品标准的新交集: 讨论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如何日益被纳入食品贸易标准中。例如,关于碳足迹披露、水资源管理标准在国际采购中的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标准化手段促进可持续农业实践。 本书的独到之处: 本书的编写严格遵循“宏观战略指导微观实践”的原则。它不提供特定产品的具体检测限度或操作步骤(如不同食品中农残的MRL值,或特定仪器校准流程),而是致力于解答以下核心问题: 1. “为什么”我们要按照特定的国际框架来管理食品安全? 2. “如何”构建一个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全球贸易环境的弹性监管体系? 3. “未来”的技术趋势将如何重塑国际检验检疫的重点和标准? 通过对全球治理框架、技术整合趋势和新兴挑战的深入剖析,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必要的理论和战略高度,以应对二十一世纪食品贸易的复杂性与高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