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公文写作
  • 公文格式
  • GB/T9704-2012
  • 党政机关
  • 标准应用
  • 规范化办公
  • 文件起草
  • 行政管理
  • 办公效率
  • 实用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环球视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
ISBN:9787506668651
商品编码:1110915163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7-0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公文格式及其标准化
  一、公文
  二、公文格式
  三、公文格式标准化
第三章  2012版国家标准的编制说明
  一、编制背景
  二、编制原则与目标
  三、编制过程
  四、主要修改内容
第四章  2012版国家标准的条文释义
  一、范围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三、术语和定义
  四、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五、公文用纸幅面尺寸及版面要求
    (一)幅面尺寸
    (二)版面
  六、印制装订要求
  七、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划分
    (二)版头
      1.份号
      2.密级和保密期限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志
      5.发文字号
      6.签发人
      7.版头中的分隔线
    (三)主体
      1.标题
      2.主送机关
      3.正文
      4.附件说明
      5.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6.附注
      7.附件
    (四)版记
      1.版记中的分隔线
      2.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
    (五)页码
  八、公文中的横排表格
  九、公文中计量单位、标点符号和数字的用法
  十、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格式
    (二)命令(令)格式
    (三)纪要格式
  十一、公文式样
第五章  常见问题解答
  一、为什么以“国家标准”的形式规定党政机关公文格式?
  二、为什么对99版国家标准进行修订?
  三、制定2012版国家标准的原则是什么?
  四、2012版国家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五、2012版国家标准中的公文格式要素有哪些变化?
  六、2012版国家标准中的公文格式要素的编排有哪些变化?
  七、2012版国家标准中的公文格式与《条例》中十五个文种存在什么对应关系?
  八、为什么要引用相关标准?
  九、为什么将党政机关公文用纸统一到国际标准A4型?
  十、纸张白度为什么做了调整?
  十一、为什么要划分公文格式各要素?
  十二、为什么将正线、反线、武文线、文武线的说法取消?
  十三、为什么将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统一编排在公文首页左上角?
  十四、为什么取消了上行文发文机关标志上空80mm的要求?
  十五、为什么将发文机关标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的距离调整为35 mm?
  十六、为什么调整签发人编排规则?
  十七、版头中的分隔线粗细如何确定?
  十八、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如何使用?标题的形状有何规定?
  十九、为什么一般要标注发文机关署名?
  二十、为什么要增加签发人签名章的编排规则?
  二十一、为什么去掉了主题词?
  二十二、为什么在公文版记中不需要标注拟稿人、校对人和份数等信息?
  二十三、公文中如有二维条码,应如何编排?
  二十四、2012版国家标准发布后应如何贯彻执行?
附录A  2012版国家标准与99版国家标准全文对照表
附录B  相关国家标准
  GB/T 148—1997  印刷、书写和绘图纸幅面尺寸
  GB 3100—1993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 15834—2011  标点符号用法
  GB/T 15835—2011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
  GB/T 14706—1993  校对符号及其用法
图1  字、行的尺寸
图2  A4纸型、天头、订口和版心尺寸
图3  版头示意图
图4  主体示意图
图5  版记示意图
图6  份号的编排示例
图7  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同时编排示例
图8  有份号和密级、没有紧急程度的编排示例
图9  份号和紧急程度的编排示例
图10  紧急程度的编排示例
图11  单一机关发文(带“文件”二字)
图12  多个发文机关联合发文(不带“文件”二字)
图13  平行文下行文发文字号编排示例
图14  单个签发人编排示例
图15  多个(3个)签发人编排示例
图16  公文标题位置示例
图17  多行公文标题形状示例
图18  带有1个附件的附件说明示例
图19  带有多个附件的附件说明示例
图20  单一行文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编排示例
图21  两个机关联合行文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编排示例
图22  五个机关联合行文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编排示例
图23  不加盖印章公文署名、成文日期编排示例(发文机关署名长的情况)
图24  不加盖印章公文署名、成文日期编排示例(成文日期长的情况)
图25  加盖签发人签名章的公文示例
图26  与正文一起装订的附件页示例
图27  与正文不一起装订的附件页示例
图28  一般版记页的示例
图29  带附件的版记页的示例
图30  主送机关移到版记中的示例
图31  横排A4纸型表格示例1
图32  横排A4纸型表格示例2
图33  信函格式公文首页示例
图34  信函格式公文末页示例
图35  命令(令)公文示例
图36  联合发布命令(令)示例
图37  会议纪要首页示例
图38  会议纪要末页示例
图39  A4型公文用纸页边及版心尺寸
图40  公文首页版式
图41  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1
图42  联合行文公文首页版式2
图43  公文末页版式1
图44  公文末页版式2
图45  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1
图46  联合行文公文末页版式2
图47  附件说明页版式
图48  带附件公文末页版式

图49  信函格式首页版式
图50  信函格式末页版式
图51  命令(令)格式首页版式

图52  纪要格式首页版式
图53  纪要格式末页版式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将于2012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配合《条例》的发布实施,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组织了有关单位组成的起草组,对原国家标准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修订,形成了新版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并于2012年7月1日发布实施。

同时,为配合各级党政机关对《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的宣贯培训及推广工作,标准起草人编写了《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


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修订版)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详细应用解读与实践指导。它旨在帮助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公文起草、审核、管理人员,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国家公文格式标准的要求,有效提升公文处理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效率。 本书紧密围绕GB/T 9704-2012标准,对标准中的各项条文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疑难点,提供了详尽的解释和具体的范例。全书内容涵盖了党政机关公文的类型、结构、要素、书写规范、印制要求、文件管理等各个方面,力求做到条理清晰、内容充实、指导性强。 核心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国家标准GB/T 9704-2012概述与解读 国家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阐述GB/T 9704-2012标准的制定背景,强调其在规范党政机关公文行为、保障国家政令畅通、提升行政效能方面的重要作用。 分析新版标准相比旧版在内容上的更新与完善,以及此次修订的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 强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规范,在党政机关公文工作中的法律效力和指导地位。 标准的核心要义与价值: 提炼GB/T 9704-2012标准的核心原则,例如:准确性、规范性、严肃性、实用性、统一性。 解析标准在保障公文信息的准确传达、维护公文的严肃性、提高公文处理效率、促进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具体价值。 引导读者理解公文格式不仅仅是形式,更是内容准确传达和有效执行的重要载体。 第二部分:党政机关公文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公文的分类体系: 详细介绍GB/T 9704-2012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的十八种基本文种,并对其定义、主送范围、行文目的和使用场合进行逐一阐述。 例如: 决定: 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问题做出规定、批转、发布,具有强制性。 命令: 用于下级向上级请示、请求批准。 指示: 用于上级向下级发布指示、部署工作。 公告: 用于向国内外公布重要事项。 通告: 用于就特定事项向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发布信息。 意见: 用于向上级提出建议或对某事项发表看法。 通知: 用于发布法规、规章、政策,传达指示、批转公文,或者告知事项。 通报: 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揭露矛盾,传达重要信息。 报告: 用于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请示: 用于向上级请求批准或指示。 批复: 用于对下级的请示、报告做出答复。 意见: 用于向上级提出建议。 函: 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答复事宜,或者需要请求批准、指示的事项。 纪要: 用于记录会议情况,整理会议内容。 备忘录: 用于双方就某事项达成的共识或约定。 杨件(或称“知会”): 用于不要求答复的告知性公文。 令: 用于国家主席、国务院发布的命令。 条例: 用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制定。 文种的选用原则与误用辨析: 强调在公文起草过程中,准确选用文种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公文的行文目的、受文对象、内容性质来选择最恰当的文种。 列举常见文种选用的误区,并提供纠正方法,例如:混淆通知与通告、报告与请示等。 第三部分:党政机关公文的结构要素与规范要求 公文的组成要素详析: 文件首页: 文件份数序号: 解释其生成方式、作用及格式要求。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详细说明不同秘密等级的判定标准、标识方法及保密期限的确定原则。 紧急程度: 明确不同紧急程度的标识及作用。 发文机关标志: 规范机关名称的写法,以及带有机构格的标识要求。 文件编号: 讲解文件编号的构成要素(如发文代字、年份、序号)、生成规则和管理要点。 签发人: 明确签发人的身份、作用及签发信息的标注方式。 标题: 详细解读标题的构成要素(如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拟制原则(简洁、准确、完整)、以及不同文种标题的特点。 主送机关: 规范主送机关的列项顺序、名称写法及数量限制。 正文: 结构层次: 讲解正文的层次划分方式(如“一、”“(一)”“1.”“(1)”)及其使用规范。 文字表述: 强调语言的准确、精练、规范,避免使用口语化、非规范化的词语。 标点符号: 详细介绍公文中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特别是句号、逗号、分号、顿号、冒号、引号、括号等的规范使用。 数字与日期: 规范数字的表达方式(如阿拉伯数字、中文数字的适用场景),以及日期的写法。 度量衡单位: 强制性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引文: 规范引文的引用方式,包括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以及对引文出处的标注要求。 图表: 规范图表的制作、编号、标题、注释和引用方式。 附件: 明确附件的标注方法、排序以及与正文的对应关系。 落款: 成文日期: 详细讲解成文日期的写法(如“XXXX年XX月XX日”),以及重要性。 发文机关署名: 规范发文机关的正式全称,以及不同情况下署名的要求。 印章: 详解公章的类型、规格、位置、材质及盖印的规范要求,强调印章的法律效力。 附注: 讲解附注的用途、写法及标注规范。 抄送: 规范抄送机关的列项方式、顺序和作用。 分送: 讲解分送机关的列项方式和作用。 印发传达范围: 明确印发传达范围的标注方式和作用。 页码: 规范页码的标注位置和格式。 公文版头与版式要求: 格式尺寸: 明确公文纸张的尺寸(如A4)及边距要求。 字体与字号: 详细规定正文、标题、落款等不同部分的字体、字号及其规范。 行距: 明确正文的行距要求。 版心: 讲解版心的概念及其尺寸。 页眉与页脚: 规范页眉页脚的内容、位置和格式。 第四部分:党政机关公文的起草、审核与印制 公文起草的流程与要点: 从调查研究、明确主旨、拟定条目、遣词造句、结构安排等环节,提供详细的起草指导。 强调起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文的法律效力、行政效力、社会影响。 公文审核的重点与要求: 内容审核: 确保公文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不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格式审核: 严格按照GB/T 9704-2012标准进行格式审核,包括文种、标题、正文、落款、印章等要素。 文字审核: 检查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印章审核: 确保印章的规范、清晰,与发文机关一致。 保密审核: 对涉密公文进行严格的保密审查。 公文印制的规范: 用纸要求: 规定公文用纸的质量、颜色等。 油墨要求: 规定油墨的颜色和质量。 打印与复印: 明确打印和复印的要求,以及使用一体机的规范。 装订要求: 规范公文的装订方式,如骑马订、平订等。 文件袋: 规定文件袋的材质、颜色、标识等。 第五部分:党政机关公文的传达、管理与归档 公文的传达与接收: 讲解公文的传递方式、渠道和时限要求。 规范公文的签收、登记、查阅等环节。 公文的保密与安全: 强调公文的保密原则和具体措施。 介绍公文在传递、存储、销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求。 公文的归档与保管: 阐述公文归档的意义、范围、标准和流程。 介绍公文的保管要求、保管期限和移交规定。 公文处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梳理公文处理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如:公文积压、信息传递失误、格式错误频发等。 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实用性对策,并分享成功经验。 第六部分:附录 国家标准GB/T 9704-2012全文(或节选) 常用文种格式范例 常见问题解答(FAQ) 相关法律法规链接 本书特色 权威性与全面性: 严格依据国家标准GB/T 9704-2012进行编写,内容覆盖全面,力求做到权威、准确。 实用性与指导性: 紧密结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实际工作,提供大量实用案例和操作指导,易于理解和掌握。 条理清晰与逻辑严谨: 全书结构清晰,章节划分合理,内容逻辑严谨,便于读者查阅和学习。 图文并茂与案例丰富: 穿插各类图示和具体格式范例,使理论知识更直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针对性强: 重点关注公文处理中的难点和易错点,为相关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适用读者 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的公文起草、文秘、办公室工作人员。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文处理的人员。 从事公文培训、教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 需要了解或学习党政机关公文格式的相关人士。 本书的出版发行,将为提升党政机关公文处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保障国家政令的畅通与执行,提供有力的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专业度,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应用指南”的预期。我发现书中对于一些涉及不同载体和特定用途公文的格式处理,也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这通常是标准解读中容易被忽略的边缘地带。例如,对于需要在电子文档中嵌入公章的规范、以及在特殊对外交流场合中可能涉及的“双语对照”格式的初步建议,书中都给出了指导性的意见。这表明编者并非仅仅满足于复述法规条文,而是致力于提供一套可落地的、覆盖面更广的实战手册。更值得一提的是,书后附带的“常见规范术语速查表”和“印章、附件标志样式集锦”等附录,简直是效率提升的利器。它们将那些需要在起草过程中频繁调用的符号、位置参数和专有名词集中整理,省去了我们反复翻阅正文或上网搜索的时间。总而言之,这套工具书的配置,充分展现了其作为权威参考资料的严谨性与全面性,是每一个对公文质量有高要求的专业人士案头不可或缺的常备良品。

评分

我花费了不少时间去对比市面上其他版本的公文格式参考资料,但这本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它不仅仅是对GB/T 9704-2012标准的逐条解读,更融入了大量实操层面的“潜规则”和常见误区分析。比如,在处理“密级”和“缓急”标识时,很多老旧的参考书往往只停留在概念层面,而这本书却细致到不同密级标识在文头、文尾的字体、字号、以及与主文内容之间的垂直距离,甚至连专用的符号样式都给出了明确的界定。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似乎预判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疑难杂症,例如“多标题公文的序号排列优先级”、“特定附件的附注格式”等,这些都是标准条文中一笔带过但实际操作中极易出错的地方。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像是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在身边手把手地指导,而不是冷冰冰地阅读一份规范文件。这种“超越标准”的实用性,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也让它在众多同类出版物中脱颖而出,成为案头必备的“定海神针”。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我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沉稳的藏青色,搭配着烫金的书名和标准编号,给人一种专业、权威又不失现代感的感觉。纸张的选择也相当考究,厚实而富有质感,翻阅时没有廉价的沙沙声,握在手里分量十足,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佳品。特别值得称赞的是它的排版布局,采用了大量的图文对照和对比表格,对于理解复杂的格式要求来说,清晰直观得让人感动。很多枯燥的条文,在设计师的巧妙处理下,瞬间变得生动易懂。例如,关于印章位置的规定,书中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配有不同场景下印章的规范示例图,几乎不需要反复查阅标准原文,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对国家标准的尊重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对于经常需要起草和审核公文的职场人士来说,这种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呈现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习和使用的效率。我甚至忍不住会多看几眼那些边距和字号的微小调整,从中体会到一种秩序之美。

评分

作为一个资深的文秘工作者,我深知公文规范的更新迭代是多么重要。旧版规范的内容可能还在脑海里根深蒂固,新标准一旦发布,不及时更新思想就容易导致工作失误。这本书最大的功德之一,就是其紧跟国家最新标准的时效性。它不仅全面涵盖了GB/T 9704-2012的所有最新要求,还巧妙地穿插了历次版本变更的关键点对比,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大量存量文件和历史档案的部门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通过对比,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哪些是保持不变的“恒定原则”,哪些是需要重点关注和修正的“变化趋势”。例如,关于公文文件首页的版头信息设置,新旧标准在页边距和落款对齐上有细微差别,书中将这些差异用红字或阴影进行了醒目标注,避免了因习惯性操作而导致的格式偏差。这种对“新旧衔接”的细致考量,体现了编者对使用者工作场景的深刻理解,确保了过渡期的平稳和准确性。

评分

这本书的编写逻辑安排得非常具有匠心,它似乎是沿着公文从无到有的生成流程来组织内容的。开头部分,对公文的产生背景和基本要素做了宏观的梳理,为后续的细节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便一头扎进了实战环节,从版头要素(如发文机关、文号、标题)逐一拆解,直至版心要素(正文、引文、成份分隔线)的规范。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衔接上的过渡处理,每介绍完一个大的版式要求,都会立刻安排一个小节来总结“常见错误与订正”,这种及时反馈机制极大地巩固了读者的学习效果。对于初接触公文规范的人来说,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结构安排,避免了信息过载带来的挫败感。它不是简单地把标准条文堆砌起来,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叙述路径,引导读者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文制作思维框架。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使得即便是进行专项查阅时,也能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检索效率极高,真正做到了“拿来即用”。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东西收到了,但是物流速度太慢,八天才收到

评分

东西收到了,但是物流速度太慢,八天才收到

评分

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系统默认好评

评分

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