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公文格式及其標準化
一、公文
二、公文格式
三、公文格式標準化
第三章 2012版國傢標準的編製說明
一、編製背景
二、編製原則與目標
三、編製過程
四、主要修改內容
第四章 2012版國傢標準的條文釋義
一、範圍
二、規範性引用文件
三、術語和定義
四、公文用紙主要技術指標
五、公文用紙幅麵尺寸及版麵要求
(一)幅麵尺寸
(二)版麵
六、印製裝訂要求
七、公文格式各要素編排規則
(一)公文格式各要素的劃分
(二)版頭
1.份號
2.密級和保密期限
3.緊急程度
4.發文機關標誌
5.發文字號
6.簽發人
7.版頭中的分隔綫
(三)主體
1.標題
2.主送機關
3.正文
4.附件說明
5.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和印章
6.附注
7.附件
(四)版記
1.版記中的分隔綫
2.抄送機關
3.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
(五)頁碼
八、公文中的橫排錶格
九、公文中計量單位、標點符號和數字的用法
十、公文的特定格式
(一)信函格式
(二)命令(令)格式
(三)紀要格式
十一、公文式樣
第五章 常見問題解答
一、為什麼以“國傢標準”的形式規定黨政機關公文格式?
二、為什麼對99版國傢標準進行修訂?
三、製定2012版國傢標準的原則是什麼?
四、2012版國傢標準有哪些主要特點?
五、2012版國傢標準中的公文格式要素有哪些變化?
六、2012版國傢標準中的公文格式要素的編排有哪些變化?
七、2012版國傢標準中的公文格式與《條例》中十五個文種存在什麼對應關係?
八、為什麼要引用相關標準?
九、為什麼將黨政機關公文用紙統一到國際標準A4型?
十、紙張白度為什麼做瞭調整?
十一、為什麼要劃分公文格式各要素?
十二、為什麼將正綫、反綫、武文綫、文武綫的說法取消?
十三、為什麼將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統一編排在公文首頁左上角?
十四、為什麼取消瞭上行文發文機關標誌上空80mm的要求?
十五、為什麼將發文機關標誌上邊緣至版心上邊緣的距離調整為35 mm?
十六、為什麼調整簽發人編排規則?
十七、版頭中的分隔綫粗細如何確定?
十八、標題中的標點符號如何使用?標題的形狀有何規定?
十九、為什麼一般要標注發文機關署名?
二十、為什麼要增加簽發人簽名章的編排規則?
二十一、為什麼去掉瞭主題詞?
二十二、為什麼在公文版記中不需要標注擬稿人、校對人和份數等信息?
二十三、公文中如有二維條碼,應如何編排?
二十四、2012版國傢標準發布後應如何貫徹執行?
附錄A 2012版國傢標準與99版國傢標準全文對照錶
附錄B 相關國傢標準
GB/T 148—1997 印刷、書寫和繪圖紙幅麵尺寸
GB 3100—1993 國際單位製及其應用
GB/T 15834—2011 標點符號用法
GB/T 15835—2011 齣版物上數字用法
GB/T 14706—1993 校對符號及其用法
圖1 字、行的尺寸
圖2 A4紙型、天頭、訂口和版心尺寸
圖3 版頭示意圖
圖4 主體示意圖
圖5 版記示意圖
圖6 份號的編排示例
圖7 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同時編排示例
圖8 有份號和密級、沒有緊急程度的編排示例
圖9 份號和緊急程度的編排示例
圖10 緊急程度的編排示例
圖11 單一機關發文(帶“文件”二字)
圖12 多個發文機關聯閤發文(不帶“文件”二字)
圖13 平行文下行文發文字號編排示例
圖14 單個簽發人編排示例
圖15 多個(3個)簽發人編排示例
圖16 公文標題位置示例
圖17 多行公文標題形狀示例
圖18 帶有1個附件的附件說明示例
圖19 帶有多個附件的附件說明示例
圖20 單一行文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編排示例
圖21 兩個機關聯閤行文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編排示例
圖22 五個機關聯閤行文署名、成文日期、印章編排示例
圖23 不加蓋印章公文署名、成文日期編排示例(發文機關署名長的情況)
圖24 不加蓋印章公文署名、成文日期編排示例(成文日期長的情況)
圖25 加蓋簽發人簽名章的公文示例
圖26 與正文一起裝訂的附件頁示例
圖27 與正文不一起裝訂的附件頁示例
圖28 一般版記頁的示例
圖29 帶附件的版記頁的示例
圖30 主送機關移到版記中的示例
圖31 橫排A4紙型錶格示例1
圖32 橫排A4紙型錶格示例2
圖33 信函格式公文首頁示例
圖34 信函格式公文末頁示例
圖35 命令(令)公文示例
圖36 聯閤發布命令(令)示例
圖37 會議紀要首頁示例
圖38 會議紀要末頁示例
圖39 A4型公文用紙頁邊及版心尺寸
圖40 公文首頁版式
圖41 聯閤行文公文首頁版式1
圖42 聯閤行文公文首頁版式2
圖43 公文末頁版式1
圖44 公文末頁版式2
圖45 聯閤行文公文末頁版式1
圖46 聯閤行文公文末頁版式2
圖47 附件說明頁版式
圖48 帶附件公文末頁版式
圖49 信函格式首頁版式
圖50 信函格式末頁版式
圖51 命令(令)格式首頁版式
圖52 紀要格式首頁版式
圖53 紀要格式末頁版式
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閤發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條例》(下稱《條例》)將於2012年7月1日正式實施。為配閤《條例》的發布實施,國傢標準化 管理委員會組織瞭有關單位組成的起草組,對原國傢標準GB/T 9704—1999《國傢行政機關公文格式》進行修訂,形成瞭新版國傢標準GB/T 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並於2012年7月1日發布實施。
同時,為配閤各級黨政機關對《條例》和《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傢標準的宣貫培訓及推廣工作,標準起草人編寫瞭《GB/T 9704—2012<黨政機關公文格式>國傢標準應用指南》。
這本書在細節處理上的專業度,遠遠超齣瞭我對一本“應用指南”的預期。我發現書中對於一些涉及不同載體和特定用途公文的格式處理,也進行瞭專門的論述,這通常是標準解讀中容易被忽略的邊緣地帶。例如,對於需要在電子文檔中嵌入公章的規範、以及在特殊對外交流場閤中可能涉及的“雙語對照”格式的初步建議,書中都給齣瞭指導性的意見。這錶明編者並非僅僅滿足於復述法規條文,而是緻力於提供一套可落地的、覆蓋麵更廣的實戰手冊。更值得一提的是,書後附帶的“常見規範術語速查錶”和“印章、附件標誌樣式集錦”等附錄,簡直是效率提升的利器。它們將那些需要在起草過程中頻繁調用的符號、位置參數和專有名詞集中整理,省去瞭我們反復翻閱正文或上網搜索的時間。總而言之,這套工具書的配置,充分展現瞭其作為權威參考資料的嚴謹性與全麵性,是每一個對公文質量有高要求的專業人士案頭不可或缺的常備良品。
評分這本書的編寫邏輯安排得非常具有匠心,它似乎是沿著公文從無到有的生成流程來組織內容的。開頭部分,對公文的産生背景和基本要素做瞭宏觀的梳理,為後續的細節展開奠定瞭理論基礎。接著,便一頭紮進瞭實戰環節,從版頭要素(如發文機關、文號、標題)逐一拆解,直至版心要素(正文、引文、成份分隔綫)的規範。我尤其欣賞它在章節銜接上的過渡處理,每介紹完一個大的版式要求,都會立刻安排一個小節來總結“常見錯誤與訂正”,這種及時反饋機製極大地鞏固瞭讀者的學習效果。對於初接觸公文規範的人來說,這種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結構安排,避免瞭信息過載帶來的挫敗感。它不是簡單地把標準條文堆砌起來,而是通過精心設計的敘述路徑,引導讀者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文製作思維框架。這種結構上的嚴謹性,使得即便是進行專項查閱時,也能快速定位所需信息,檢索效率極高,真正做到瞭“拿來即用”。
評分我花費瞭不少時間去對比市麵上其他版本的公文格式參考資料,但這本書在深度和廣度上都展現齣瞭明顯的優勢。它不僅僅是對GB/T 9704-2012標準的逐條解讀,更融入瞭大量實操層麵的“潛規則”和常見誤區分析。比如,在處理“密級”和“緩急”標識時,很多老舊的參考書往往隻停留在概念層麵,而這本書卻細緻到不同密級標識在文頭、文尾的字體、字號、以及與主文內容之間的垂直距離,甚至連專用的符號樣式都給齣瞭明確的界定。更讓我驚喜的是,它似乎預判瞭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疑難雜癥,例如“多標題公文的序號排列優先級”、“特定附件的附注格式”等,這些都是標準條文中一筆帶過但實際操作中極易齣錯的地方。閱讀過程中,我感覺像是有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身邊手把手地指導,而不是冷冰冰地閱讀一份規範文件。這種“超越標準”的實用性,是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所在,也讓它在眾多同類齣版物中脫穎而齣,成為案頭必備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藏青色,搭配著燙金的書名和標準編號,給人一種專業、權威又不失現代感的感覺。紙張的選擇也相當考究,厚實而富有質感,翻閱時沒有廉價的沙沙聲,握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頭佳品。特彆值得稱贊的是它的排版布局,采用瞭大量的圖文對照和對比錶格,對於理解復雜的格式要求來說,清晰直觀得讓人感動。很多枯燥的條文,在設計師的巧妙處理下,瞬間變得生動易懂。例如,關於印章位置的規定,書中不僅有詳細的文字描述,還配有不同場景下印章的規範示例圖,幾乎不需要反復查閱標準原文,就能做到心中有數。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對國傢標準的尊重以及對用戶體驗的深度考量。對於經常需要起草和審核公文的職場人士來說,這種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的呈現方式,極大地提升瞭學習和使用的效率。我甚至忍不住會多看幾眼那些邊距和字號的微小調整,從中體會到一種秩序之美。
評分作為一個資深的文秘工作者,我深知公文規範的更新迭代是多麼重要。舊版規範的內容可能還在腦海裏根深蒂固,新標準一旦發布,不及時更新思想就容易導緻工作失誤。這本書最大的功德之一,就是其緊跟國傢最新標準的時效性。它不僅全麵涵蓋瞭GB/T 9704-2012的所有最新要求,還巧妙地穿插瞭曆次版本變更的關鍵點對比,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大量存量文件和曆史檔案的部門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通過對比,我們能清楚地看到哪些是保持不變的“恒定原則”,哪些是需要重點關注和修正的“變化趨勢”。例如,關於公文文件首頁的版頭信息設置,新舊標準在頁邊距和落款對齊上有細微差彆,書中將這些差異用紅字或陰影進行瞭醒目標注,避免瞭因習慣性操作而導緻的格式偏差。這種對“新舊銜接”的細緻考量,體現瞭編者對使用者工作場景的深刻理解,確保瞭過渡期的平穩和準確性。
評分東西收到瞭,但是物流速度太慢,八天纔收到
評分不錯
評分可以
評分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可以
評分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可以
評分係統默認好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