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

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佟伟 著
图书标签: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父母技巧
  • 情感沟通
  • 亲子互动
  • 感恩父母
  • 孝道
  • 陪伴
  • 成长
  • 家庭幸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ISBN:9787508744513
版次:1
商品编码:112923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8
字数:1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定要为父母做的50件事》是一本谈亲子之爱的书,藉由书中50个不同的故事,所有为人子女者将更了解爱、运用爱、表达爱,尤其重要的是,它们很真实,仿佛正发生在我们身边,仿佛我们自己的事。
  每读完一则故事,请试着问自己,是否也为辛劳的父母做到了?如果是,那么请继续努力;若不是,请立刻行动,因为所有的爱都是不容迟疑的。

作者简介

  佟伟,笔名华章,男,46岁。文学专业毕业。从事家庭健康的普及研究工作二十余年。曾就职于中国药学会、中国医疗保健对外交流促进会、《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中国市场经济调查所保健事业部主任。

目录

1.父女情
2.为母亲梳头
3.不要再寄拐杖
4.我想为父亲做件事
5.母爱
6.为母亲挑刺
7.为父母加班
8.父爱如星光
9.为父亲开车门
10.为父亲疗伤
11.为妈妈读书
12.最重要的第三个电话
13.我和父亲的战争
14.为父母洗一次脚
15.送给母亲的康乃馨
16.生日的一束鲜花
17.为父母重新烹调生活
18.不要伤害最爱你的人
19.一碗馄饨
20.给老爸的短信
21.父爱阴谋
22.为父母再多倒一杯水
23.为父母沏上一杯茶
24.用心为父母煮一锅汤
25.为父母筑个“暖巢”
26.我为父母而哭
27.心灵的感谢
28.为父亲织件毛衣
29.女儿的礼物
30.为爸爸点支烟
31.和爸爸跳支舞
32.购买爸爸一小时
33.没有上锁的门
34.拥抱妈妈
35.让父亲做回父亲
36.我为妈妈而自豪
37.母爱的力量
38.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39.奔跑的母亲
40.送给母亲的“母亲花”
41.我看到了一条河
42.母亲的复活节礼帽
43.打往天堂的电话
44.父亲的新鞋
45.老人的寂寞
46.勇敢的大卫
47.妈妈,你必须原谅他
48.游下去,爸爸!
49.半份礼物
50.不能让母亲知道的真相

前言/序言


《家书寸草心:献给父母的50份爱与承诺》 序言:岁月酿成的醇厚,情深似海的牵挂 在时光的长河中,父母是我们生命中最坚实的港湾,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灯塔。他们用无私的爱浇灌了我们成长的土壤,用辛勤的汗水编织了我们幸福的童年。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生活和追求,常常会在忙碌中忽略了那份最初、最纯粹的依恋。岁月无情,父母的容颜悄然爬上皱纹,步履也渐渐蹒跚。此刻,我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回望来时路,用心去回应那份沉甸甸的爱? 《家书寸草心:献给父母的50份爱与承诺》并非一本流水账式的记录,也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论说教。它是一本集结了五十种“行动”的书,每一种行动都饱含着我们对父母最真挚的情感,是对岁月馈赠最深沉的回应。这本书,献给每一个渴望表达爱、回报爱,却常常不知如何落手的你。它将引导你用具体、温暖、充满仪式感的方式,去触碰父母柔软的内心,去弥补那些可能存在的遗憾,去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更多的阳光和色彩。 我们相信,爱并非只在于轰轰烈烈的付出,更藏于细水长流的关怀,藏于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这本书就是要帮你发现这些瞬间,并赋予它们更深刻的意义。它将唤醒你内心深处对父母的感激与敬意,激励你用行动去践行这份宝贵的亲情。 正文:五十种触及心灵的行动,连接情感的桥梁 翻开《家书寸草心》,你将踏上一段温情的旅程,五十个充满创意和爱意的行动,如同五十封写给父母的心灵家书,字字句句都跳动着对至亲的眷恋。这些行动,不求多么宏大,不求多么昂贵,只求真诚,只求用心。它们源于生活,贴近现实,能够被每个人所实践,所体会。 第一部分:回响往昔,铭记传承 重温旧照片,讲述家族故事: 翻箱倒柜找出那些泛黄的老照片,一家人围坐,让父母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那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场景,都是时光的印记,也是家庭情感的连接点。听父母回忆他们的童年,他们的恋爱,他们的奋斗,你会发现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录制父母的故事: 拿起手机,或用一台小录音机,耐心倾听父母的口述。让他们讲述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智慧和教诲。这些宝贵的口述历史,将成为家族最珍贵的财富。 为父母制作一本“回忆录”: 将父母讲述的故事、收集的老照片、家书信件等,整理成一本精美的册子。可以是手写的,也可以是打印装订的。这本回忆录,将是父母一生最好的注脚。 邀请亲戚朋友,重温旧日情谊: 组织一次家庭聚会,邀请父母的亲戚、老朋友,让父母置身于熟悉的面孔和温暖的氛围中。看他们谈笑风生,重拾年轻时的记忆,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慰藉。 学习父母的拿手绝活: 无论是一道家常菜,一门手艺,还是一个生活习惯,尝试去学习父母的拿手绝活。这不仅能让你获得一项新技能,更能让你体会父母当年的不易,感受到血脉中传承的力量。 第二部分:关怀日常,温暖相伴 亲手为父母做一顿饭: 抛开外卖和速食,亲自去菜市场挑选食材,为父母烹饪一顿温馨的家常菜。即使手艺不精,那份心意也足以温暖他们的心。 陪父母散步,感受四季变换: 每天或每周抽出时间,陪父母在家附近散步。一起看看街景,聊聊家常,感受阳光的温度,空气的清新。 为父母打扫房间,整理生活空间: 细心为父母打扫卫生,整理他们的衣物,让他们居住的环境更加舒适整洁。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却能让他们感受到被呵护的温暖。 定期为父母体检,关注健康状况: 安排定期的健康体检,关注父母的身体健康。提前预防,及时干预,是爱最直接的体现。 学习给父母按摩,缓解身体疲劳: 学习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在父母劳累时为他们放松身体。轻轻的揉捏,传递着孝心与关怀。 和父母一起看一部老电影: 找一部父母年轻时喜欢的电影,或是一部温情的老片,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观看。分享观影感受,重温共同的美好时光。 陪伴父母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 别以为父母不需要倾诉。在他们感到孤单或烦恼时,静静地坐在他们身边,耐心倾听,给予安慰和鼓励。 给父母写一封信: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一封手写的信显得尤为珍贵。写下你对父母的思念,感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为父母购买他们一直想要却舍不得买的东西: 观察父母的日常,留意他们曾提及但因价格或实用性而犹豫购买的物品,悄悄地为他们准备一份惊喜。 给父母的手机安装实用App,并耐心教他们使用: 了解父母在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安装实用的App,例如视频通话、健康监测、新闻资讯等,并耐心教导,让他们也能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第三部分:创造惊喜,点亮生活 策划一次短途旅行: 根据父母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策划一次轻松愉快的短途旅行。可以是风景名胜,也可以是他们曾经向往的地方。 为父母庆祝生日,制造仪式感: 认真准备父母的生日,不仅仅是送礼物,更要营造温馨的庆祝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祝福。 为父母的房间增添一些新的装饰: 哪怕是一盆绿植,一幅新的挂画,都能为父母的生活空间增添一份新鲜感和活力。 邀请父母参加你的活动: 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朋友聚会,如果合适,不妨邀请父母参与,让他们也感受你的生活,分享你的喜悦。 学习制作父母爱吃的甜点或点心: 掌握一道父母爱吃的甜点制作方法,在特殊的日子为他们亲手制作,甜蜜的味道更能触动心弦。 给父母准备一个“惊喜盒子”: 里面可以放一些小零食、喜欢的茶叶、一本好书,还有你亲手写的小卡片。一份充满惊喜的小礼物,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 组织一场家庭运动会(轻松版): 组织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趣味运动,例如投掷飞盘、套圈圈等,让家庭氛围更加轻松愉快。 为父母种植一株象征性的植物: 选择一株寓意美好的植物,和父母一起栽种,共同呵护,看着它成长,象征着你们之间的爱也在不断生长。 带父母去他们年轻时常去的地方“怀旧”: 找到父母年轻时留下回忆的地方,例如他们相遇的公园、曾经工作过的工厂、常去的商店等,一起去走走看看,重温旧时光。 鼓励父母发展一项新的兴趣爱好: 了解父母是否有未曾实现的爱好,例如绘画、书法、音乐等,并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去尝试。 第四部分:心意传递,情深意长 为父母写一首诗,或一首歌: 如果你有文学或音乐天赋,尝试为父母创作一首独一无二的诗歌或歌曲,将你的情感倾注其中。 用父母喜欢的礼物表达心意: 无论是一件衣服,一双鞋子,还是一件实用的小家电,最重要的是这份礼物是父母真正需要的,并且你用心挑选的。 为父母制作一个“感恩视频”: 剪辑一些家庭照片和视频,配上温馨的音乐和你的祝福语,制作一个感人的感恩视频。 将父母的照片定制成相框或摆件: 选择一张父母最喜欢的照片,将其定制成精美的相框或摆件,摆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时刻提醒着你的爱。 鼓励父母加入老年社群或兴趣小组: 帮助父母找到属于他们的社交圈子,让他们结识新朋友,分享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为父母设置一个“愿望清单”,并努力去实现: 听听父母心中一直想要做的事情,比如去某个地方看看,学某个技能,然后想办法去帮助他们实现。 在特殊的节日,为父母制造一次“回忆重现”: 例如,复刻父母年轻时的一次约会场景,或是一场充满童趣的游戏,让他们重温年轻时的浪漫与欢乐。 定期和父母进行视频通话,分享生活点滴: 即使分隔两地,也要保持频繁的联系。通过视频通话,让他们看到你的生活,听到你的声音,缓解思念之情。 为父母准备一份“孝心基金”: 预留一部分资金,专用于父母的日常开销、医疗费用或他们想要购买的物品,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有保障。 教会父母使用智能设备,让他们与世界保持连接: 帮助父母掌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使用,让他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丰富晚年生活。 第五部分:承诺未来,守护一生 为父母规划未来的养老生活: 提前了解父母的养老意愿,并与他们一起规划未来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以及可能需要的照护。 向父母承诺,你会一直在他们身边: 用言语,更用行动,让父母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会是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帮助父母整理财务,确保他们的晚年生活无忧: 协助父母管理好自己的财务,了解他们的收入、支出情况,确保他们晚年生活经济无虞。 让父母感受到,你正在努力成为他们的骄傲: 积极向上,努力生活,让父母为你感到自豪,这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为父母购买一份保险,一份保障: 考虑为父母购买一份医疗保险或意外保险,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份额外的保障。 教会父母一些防骗知识,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更容易成为诈骗的目标。教导父母识别常见的骗局,保护好自己的财产。 为父母准备一个“紧急联系人”名单,并确保他们熟知: 整理一份包含你、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紧急联系人名单,并确保父母知道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联系。 在适当的时候,征求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即使你已经长大成人,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 与父母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连接,分享你的成长与困惑: 坦诚地与父母分享你的工作、生活中的喜悦与烦恼,让他们更了解你,也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信任。 用一生的承诺,守护这份深厚的亲情: 最重要的,是用你一生的陪伴和关爱,去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让父母在晚年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结语:行动是最好的语言,爱是永恒的传承 《家书寸草心:献给父母的50份爱与承诺》并非一本关于“必须”做的事情的书,而是一本关于“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的指南。它提供的是一种视角,一种方法,一种鼓励。最终,这一切都将回归到你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当你将书中的行动化为现实,你会发现,给予父母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慰藉;你获得的,也不仅仅是父母的赞许,更是心灵深处那份无与伦比的温暖和满足。 父母的爱,如春风化雨,无声无息,却滋养了我们生命的全部。现在,轮到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回应这份深情。让行动成为我们最美的语言,让爱在传承中,绽放出永恒的光芒。 愿这本书,能成为你心中那份对父母最真挚情感的催化剂,让你在经营自己生活的同时,也能为父母的人生,增添更多温暖的色彩。因为,有父母在,我们才是最完整的自己;而有爱,我们的生命,才会真正丰盈。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标准的“孝道”读物,充斥着陈词滥调和道德绑架,说实话,我带着一丝抵触心理翻开了它。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它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甚至带着一丝幽默感。它没有要求你做出惊天动地的牺牲,而是聚焦于如何优化我们现有的相处模式。比如,书中探讨了如何在新旧观念碰撞时找到平衡点,如何既能尊重父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又能在现代生活方式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妥协。我尤其欣赏它对“代沟”这个概念的解构,它没有将此归咎于任何一方,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弥合的信息不对称。读到它建议我们一起学习一项新技能——无论是使用智能手机的新功能,还是尝试一种新的烹饪方法——我豁然开朗。这不仅仅是教会他们“新东西”,更是重新构建了一种“共同学习者”的平等关系。这种平等性,恰恰是我们这一代人最难在亲子关系中把握好的尺度。它让我们明白,爱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互动和成长。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它不是按主题罗列,更像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场景模拟”,让你在阅读时就能自动对号入座,想象自己该如何应对。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省之旅。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分配哲学”。我们总能为工作、朋友、娱乐找到排期的理由,却总是把“陪父母”这件事推到“有空的时候再说”。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高质量的在场”与“低质量的陪伴”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个观点非常犀利。它指出,即使人坐在父母身边,心神却在手机屏幕上游荡,这种“在场”比完全不出现更具伤害性,因为它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你不如屏幕上的内容重要。这让我感到一阵刺痛,因为这正是我日常状态的真实写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说服力,它不是用恐惧来驱使你,而是用一种充满温度的现实主义来描绘未来。它让我们看到,如果我们现在不行动,未来追悔莫及的,可能不是那些没完成的KPI,而是那些因为忙碌而错失的、可以与父母一起创造的“小小的永恒瞬间”。它促使我开始使用番茄工作法,为每周固定留出两段“纯粹的亲子时间”,并且坚决不带电子设备。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打拼,常常感到和父母渐行渐远的都市人量身定做的精神良药。我读完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一种久违的、强烈的愧疚感和随之而来的行动冲动。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非常具体、充满人情味的建议清单。比如,书中对于如何用心倾听父母讲述那些看似琐碎的往事有着独到的见解,它提醒我们,那些重复了无数遍的故事,其实是父母生命中最宝贵的痕迹,我们每一次不耐烦的打断,都是在抹去他们的一部分存在感。我记得有一次我敷衍地“嗯嗯啊啊”挂断了父亲关于他年轻时如何修好一台老式收音机的电话,读到书中那段关于“倾听即是陪伴”的论述时,我立刻感到喉咙发紧。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把我们常常忽视的日常碎片,用一种近乎神圣化的方式重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意识到,所谓“重要的事情”,往往就藏在那些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小事”之中。它强迫你停下脚步,去审视你与父母之间那条看不见却日益加深的鸿沟,然后提供了一座座小小的、可以跨越的桥梁。这绝不是一本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张需要你时时翻阅、时时实践的人生使用说明书。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思维冲击,特别是它对“回忆的数字化与实体化”这一块的讨论。我们这一代人习惯于将所有重要瞬间上传云端,而我们的父母,他们的记忆更多地依附于老照片、旧信件乃至气味和声音。书中提供了一种非常细腻的引导,鼓励我们将父母那些散落的口述历史系统地记录下来,甚至建议制作一本家庭口述史录像。这不仅仅是为了保存资料,更是为了让父母感到自己的生命历程是有价值、被珍视的。我立刻想到了我母亲那些泛黄的日记本,我以前总觉得那是她的私密空间,不该过多干涉,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那是留给后代的珍贵财富。它教会我们如何带着敬意去“挖掘”这些记忆,如何提问才能打开话匣子,而不是像审问一样让父母感到压力。此外,它还提到了关于“无言的关怀”的艺术,比如,在他们还未开口求助前,就预判到他们可能需要的帮助,并且以一种不让他们感到被“照顾”的方式去完成。这种对“自我尊严”的维护,是很多关怀指南中常常忽略的至关重要的细节。

评分

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避开了传统文化中关于“孝顺”的沉重包袱,转而探讨一种更现代、更具操作性的“亲密关系维护学”。它将父母视为两个独立的、有着完整人生轨迹的个体来对待,而不是仅仅作为“我的父母”。书中对于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未竟的梦想,或者支持他们发展新的兴趣爱好的篇幅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父母的“幸福”就是安稳度日、儿女承欢膝下,但这本书提醒我们,他们也有“自我实现”的需求。比如,书中建议我们为父母规划一次“重返青春”的旅行,不是带着他们去打卡景点,而是去他们年轻时未竟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地方。这种基于“个体渴望”的关怀,显得如此体贴入微。它让我意识到,过去我提供的爱,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的理解和便利,而这本书教我的是,爱需要倾听他们的“未说出口的愿望清单”。总而言之,它是一本能真正改变你行动指南的指南,它的分量,远超出了书本本身的物理重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