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夏艺术史]是当前关于西夏艺术研究全面系统的集大成之作,是两位民族史学家历经十年的收集、梳理和研究所完成。
[西夏艺术史]通过统合资料,第1次构建了西夏艺术体系,深入解读和分析了西夏各类具有代表性艺术品的内容和特征从理论上深化对艺术史的认识,从而深刻阐明了西夏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既折射出众多民族艺术元素的交流与融合又充分体现了西夏艺术内涵丰富的民族个性。
它很遥远,但可触摸,它很神奇,但可测度,它很专业,但可认知。阅读此书可以进入深藏密运的西夏艺术宝库,了解神秘的西夏王朝。
作者简介
陈育宁,1945年1月出生,196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宁夏社会科学院院长,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中共银川市委书记,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兼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现为宁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民族史学理论及民族经济研究,出版学术著作《鄂尔多斯史论集》、《民族史学概论》等,与汤晓芳合著《北方民族史论丛》、《塞上问史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西夏艺术》和《中国回族文物》等,主编《宁夏通史》、《宁夏百科全书》、《中国藏西夏文献》、《路在何方》和《绿色之路》等,还著有《体验大学》和《永远的牵挂》等演讲集、散文集。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6项。研究成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宁夏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002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校友。2006年被英国南安普敦索伦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当选“2007年中国十大教育英才”。
汤晓芳,1945年3月出生,1967年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编审。曾任《内蒙古社会科学》杂志社民族历史编辑室主任、《宁夏人才研究》副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政史编辑室主任。宁夏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民族、历史学科研究和出版编辑工作。出版学术著作有《西夏陵》、《贺兰山岩画》等,与陈育宁合著《北方民族史论丛》、《塞上问史录》、《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西夏艺术》和《中国回族文物》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编撰的主要著作有《宁夏百科全书》、《光辉五十年·宁夏》等。与陈育宁合著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和担任责编的《中国回族史》获国家图书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各一项。曾作为国家人事部专家组成员到美国进行学术访问,还曾赴俄罗斯、日本进行学术交流。2000年获中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和宁夏“十佳”编辑称号,2001年获中国韬奋出版奖。
内页插图
目录
序(史金波)
第一章 西夏文化的揭秘与研究
第一节 西夏的灭亡及其文化的湮没
第二节 西夏碑的发现——揭秘西夏文字的序幕
第三节 黑水城掘获——惊动世界的西夏艺术
第四节 国内西夏研究的新阶段——西夏文物的
发掘和西夏艺术研究
第二章 西夏绘画
第一节 壁画
第二节 卷轴画
第三节 唐卡
第四节 木板画
第五节 版画
第三章 西夏雕塑
第一节 彩绘泥塑
第二节 石雕、砖雕
第三节 竹雕、木雕
第四章 西夏建筑艺术
第一节 建筑与等级
第二节 宫殿建筑
第三节 佛塔与寺庙建筑
第四节 陵园建筑
第五章 西夏工艺美术
第一节 服饰
第二节 陶瓷器与金属器
第六章 西夏书法、碑刻与雕版
第一节 书法、篆刻与碑刻
第二节 雕版与书籍装帧
第七章 西夏音乐舞蹈
第一节 音乐
第二节 舞蹈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论文
后记
精彩书摘
(一)宁夏
在宁夏,1917年灵武出土西夏佛经17种,其中有9种印有版画作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是对西夏陵区的调查和发掘、西夏佛塔的维修清理、西夏灵武窑的发掘,出土了许多珍贵的西夏文物,对西夏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1.西夏陵的调查和发掘
1972年-1998年在西夏陵区有三次重要的发掘:
一、1972年~1977年对6号陵发掘,对7号陵东、西碑亭清理,对5号陵东、西碑亭及献殿遗址的清理。
二、1986年-1991年对西夏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和对陵区北端遗址的发掘。
三、1998年对3号陵西碑亭进行清理发掘。以上三次调查和发掘,有艺术价值的出土文物有:建筑构件中的陶质兽面瓦当、滴水、鸱吻、脊兽、造型诸多的兽头饰;石质螭首、云龙纹石望柱、莲花纹石柱础。碑刻残存中的石质人像石座、浮雕龙纹、蔓草纹、残碑和篆体、楷体西夏文残碑。随葬品中的错金带扣、金鞍饰、嵌绿松石鎏金银饰、鎏金兽石饰、佩饰、竹雕、石马、石狗、铜牛、黑白釉菊纹盘、浮鹅戏水纹盘、墓地仪仗的石像生人物和动物。
2000年~2002年对3号陵的阙台、碑亭、月城、陵城门、陵城角阙、陵城墙、献殿、陵塔、墓迹等进行抢救性保护发掘和清理,出土遗物有建筑构件中的兽面纹瓦当、滴水、束腰莲座、花纹砖、陶质釉面鸱吻、套兽,嫔伽、摩羯、海狮、宝瓶、褐白釉剔刻大罐,石刻人像碑座、石刻残碑、石像生等。西夏陵出土的各类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千余种。
2.灵武窑西夏瓷器的发掘
1984年~1987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内蒙古队对宁夏灵武的3个西夏窑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3000余件瓷器及其残片,其中西夏瓷器为大宗,包括有西夏造型特点和饰纹的生活用具碗、盘、盆、扁壶、经瓶、罐、钵等;造型特异的文房用具砚、砚滴;娱乐用品印花棋子;雕塑品秃发、髡发、戴风帽人物塑像和骆驼、羊、豹、狗、鸟等动物塑像;宗教用品力士塑像、瓷擦擦、如意轮、金刚杵;建筑材料兽面纹瓦当、滴水、脊饰、摩羯鱼等。这些器物纹饰丰富多样,有婴儿攀花图、鹿衔牡丹图、送葬狩猎图;植物花卉有牡丹、莲花、梅花;动物纹有骆驼、马、狗、鹅、兔、海东青、鹿、鱼、狮、虎、豹、猪等;图案纹有点彩菱形纹、古钱纹、水波涡纹、弧线纹、缠枝纹、几何纹、朵云纹等等。
3.西夏古塔维修出土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宁夏对境内的佛塔进行维修,在清理塔内贮藏文物时,发现了诸多西夏遗画,有佛塑像、佛画、佛经版画,具有西夏装饰艺术的建筑构件等。
1986年在维修拜寺口双塔时,西塔保留有西夏时期影塑佛教人物67尊,包括罗汉、护法金刚、供养天、佛教八宝(八吉祥)及神兽等,塔内还清理出西夏绢质唐卡《上师图》、《上乐金刚图》,有彩绘木雕胜金乐刚雕像;还有彩绘木桌椅、绢纸花、印花绸;东塔保留有兽面影塑及彩绘云托日月、彩云、火焰宝珠、流苏等。
1987年-1988年在维修青铜峡一百零八塔时,清理出西夏文物中的艺术品有砖雕佛像6尊,彩绘泥塑4尊,彩绘绢质佛画2幅,彩绘拓模塔(擦擦)百余件。
1990年-1991年在维修宏佛塔时,清理出西夏彩绘绢质佛画14幅(保留完整的10幅、残缺的4幅),其中有喜金刚唐卡、千佛唐卡、护法力士唐卡(化佛明王)、大日如来唐卡,炽盛光佛图、千手观音图、接引佛图、玄武大帝图、八相塔图等;彩塑佛头6尊、罗汉头18尊、护法力士画像2尊、罗汉身像12身;彩绘木雕菩萨像1尊、伎乐天女1尊,还有小木塔、木幡顶等;建筑残件有鸟首、龙爪、莲瓣等。
1991年在清理被炸毁的拜寺口沟方塔时,有佛画5种,还有佛经雕版画、捺印佛像等。在宁夏的韦州康济寺塔也有西夏文物出土。
……
西夏艺术史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雕塑,像建筑一样,在中国也未获得应有的承认,我们知道大画家的名字,但雕塑家都默默无闻。
评分
☆☆☆☆☆
梁思成为人所知是因为他是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雕塑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十分热爱雕塑,尤其是中国的佛像。因为中国最好最有价值的雕塑作品大多数都是佛像,所以说佛像的历史也就是中国雕塑的历史。
评分
☆☆☆☆☆
最早的雕塑是在安阳商朝的墓葬中发现的。猫头鹰、老虎和乌龟是常见的雕刻母题(motif),也偶有人的形象,那些大理石作品都是圆雕,有些就是建筑部件。表面装饰同那个时代的青铜器的纹样相同。石雕和青铜器在装饰纹样、基本形体和气质方面是一致的。出土的铜面具有的是饕餮① ,有的是人形。它们都铸造得很好。
评分
☆☆☆☆☆
写作《佛像的历史(图文版)》时,梁思成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个古建专家的天性和敏感,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他和林徽因及几位助手一起踏上了考察古建之路,他们要赶在日军之前把珍贵的佛像、古寺、庙宇测量及拍摄下来。万一这些古建在敌人的炮火中无法幸免,至少还能留下它们的影像。
评分
☆☆☆☆☆
到汉代,雕塑在建筑上的重要性增加了。室内墙壁上有浮雕装饰,这可以从许多汉墓祭室中得到印证。尤如山东嘉祥武氏基群,人和动物(狮、羊、吐火兽)的圆雕成对地排列在通往墓室、宫庙的大路两旁。山东曲阜的人像非常呆拙、粗糙、模糊一团,只大致有点像人形,而兽像则造型优美,雄壮而有生气。狮子和吐火兽常常有翼(考虑到中国早期建筑不用人像和兽雕保卫大门,这一做法很可能是在与北方和西方蛮族接触中从西亚传来的)。四川发现的汉阙常有鸟、龙、虎的浮雕,它们是装饰雕刻的上品。
评分
☆☆☆☆☆
雕塑,像建筑一样,在中国也未获得应有的承认,我们知道大画家的名字,但雕塑家都默默无闻。
评分
☆☆☆☆☆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人像雕刻多起来。有一些5世纪的小佛像留传下来。第一批重要的纪念性雕像见于大同云冈,大同是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个首都。
评分
☆☆☆☆☆
写作此书时,梁思成先生身处战乱之中,出于一位古建研究专家的天性,他深知战火无情,会使我国大量珍贵的泥塑、木质文物受到毁灭,所以他和妻子林徽因以及几位研究人员踏上了考察之路,赶在日军的前面去把一些古建拍摄记录下来。因为他知道,有可能这是这些古建留在人世最后的影像。书中的绝大部分的照片都是梁先生当时所摄,保存到今日十分珍贵,更让人惋惜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古建确已经毁坏在炮火中,不复存在了,我们也只能透过梁思成的镜头和文字来领略它们的美了。
评分
☆☆☆☆☆
南北朝时,佛教盛行,人像雕刻多起来。有一些5世纪的小佛像留传下来。第一批重要的纪念性雕像见于大同云冈,大同是北魏(公元386?534年)第一个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