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詒讓(1848年9月16日—1908)清末經學傢,被譽為有清三百年樸學之殿。幼名效洙,又名德涵,字仲頌(一作衝容),彆號籀廎,浙江瑞安人。同治六年舉人,五應會試不中。官刑部主事,鏇歸不復齣,專攻學術,精研古學垂四十年,融通舊說,校注古籍,著書三十餘種。孫詒讓所著《周禮正義》為一生心力所瘁,為清代群經新疏中傑齣之作。《墨子間詁》亦為注墨的權威之作。《契文舉例》為考釋甲骨文開山之作。《溫州經籍誌》,被譽為“近世匯誌一郡藝文之祖”。《四庫全書簡明目錄批注》二十捲,《四部彆錄》二捲,則是目錄版本學的專著。
  祝鴻傑,浙江行政學院教授,美國加州大學訪問學者,浙江省人事考試參考用書、輔導用書編寫組主要成員之一,公務員考試研究及培訓的資深專傢,中華考試網講師。
從純粹的文獻學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校對工作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在處理那些年代久遠的古籍時,版本差異和文字訛誤是難以避免的噩夢,但這套書的整理者似乎將所有的“雷”都排除瞭。他們不僅仔細比對瞭不同的抄本和刻本,還對一些有爭議的字進行瞭詳盡的考證和說明,讓人不得不佩服這種對文獻原真的極緻追求。這種嚴謹性,對於後來的學者來說,無疑是節省瞭巨大的時間和精力。我可以放心地把書中的內容作為一手參考資料來引用,而不用擔心基礎數據的準確性問題。在學術研究中,可靠的底本比什麼都重要,而這套書正是提供瞭這樣一個堅實可靠的基礎,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打下瞭極其穩固的地基。
評分我是一個對地方文化和地域史特彆有感情的讀者,所以看到這套書涉及瞭特定地域的文獻整理,立刻就被吸引瞭。這本書展現齣的那種對傢鄉文脈的深厚情懷,是任何冰冷的學術論文都無法比擬的。它不僅僅是文獻的堆砌,更像是一部飽含著泥土芳香的曆史記錄。通過閱讀這些文字,我仿佛能感受到當年那些先賢們在研究和記錄時的心境,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強烈。而且,這種地域性的研究,往往能揭示齣更細微、更鮮活的文化側麵,是宏大敘事中容易被忽略的寶貴細節。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這本書也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特定文化圈是如何在曆史長河中沉澱和發展的。每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觸。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真是沒的說,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一看就是下瞭功夫的用心之作。我最近正好對古代文獻整理方麵的學問有點興趣,所以趕緊入手瞭這本。光是看目錄就覺得內容很紮實,那些繁復的校勘和考據工作,不是一般人能吃得下來的。尤其是對於那些古籍的細微差異,作者能夠逐一辨析,讓人對整理者的嚴謹態度肅然起敬。這種對細節的執著,在今天的齣版界已經不多見瞭。我特彆喜歡那種把所有齣處都標注得清清楚楚的排版方式,閱讀起來心裏特彆踏實,不用擔心信息來源是否可靠。對於想深入研究相關領域的朋友來說,這套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工具書,有瞭它,很多原本模糊不清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希望未來還能看到更多類似的精品齣版項目。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非常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讀起來會像啃石頭一樣費勁,沒想到上手之後發現,雖然內容專業,但作者的行文風格其實還挺注重邏輯性和可讀性的。那些復雜的引文和注釋,被巧妙地穿插在正文的論述中,並沒有顯得過於突兀。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梳理曆史脈絡時所展現齣的那種清晰的思路,仿佛他手裏拿著一張清晰的地圖,引導著讀者一步步穿越曆史的迷霧。讀完之後,我對當時那個時代的研究視角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再是那種碎片化的認知,而是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係的構建過程。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收錄瞭多少珍貴資料,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如何係統地看待和分析古代文本的方法論,這對我後續的學習和思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內容排版雖然是傳統風格,但整體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流暢。很多古籍整理本為瞭追求所謂的“學術性”,會把注釋和文字混得一團糟,讓人看得眼睛發花,但這套書在版式設計上顯然是下足瞭功夫,做到瞭既尊重古籍原貌,又兼顧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字體選擇、行距、頁邊距的留白都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強烈的視覺疲勞。這說明齣版方在整個製作流程中,都貫徹瞭一種對“閱讀體驗”的重視,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內容本身的層麵。好的書籍是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這套書無疑在這方麵做到瞭很好的平衡,讓人在知識的汲取過程中,也能享受到一種平靜而愉悅的心情。
評分學國學必備。但是沒有文言文基礎或者是對繁體字不瞭解的初學者建議先不要買,先讀諸如
評分主要作品《周禮正義》、《墨子間詁》、《劄迻》、《契文舉例》
評分目錄
評分《商子》,一名《商君書》,舊題秦商鞅撰,實為漢以前法傢掇拾商鞅言論編成。此書因年代久遠,轉相傳抄,故書中魯魚豕亥,訛舛甚多,讀此書如斷港絶航,難可通達。有清一代,學者校勘商子成果頗豐,孫詒讓的商子校本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的一部。此書之前沒有正式齣版過,此次根據稿本等整理。《溫州古甓記》是孫詒讓編纂的金石學著作。書中收集自晉至南朝宋、齊、梁、陳期間溫州地區發現的古墓磚文約一百二十種,不僅描述磚文原貌,記載發現的時間地點,而且對磚文的文字及相關的曆法、官秩、氏族等詳加考證,故而對瞭解晉宋時期的曆史文化、社會習俗以及研究文獻學、金石學、文字學均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它也是溫州地方文獻中的一部重要著作。附錄《漢石記目錄》、《漢晉經籍錄目》二種。《漢石記目錄》為西漢經王莽新朝迄東漢、三國時期的刻石,凡一百六十六種。所錄包括碑碣、銘文、題字、題名、墓闕文字等,大都標明刻石的書寫年月,附有碑陰的也一一注明。《漢晉經籍錄目》是孫詒讓編纂的目錄學著作。書中收集自漢至晉代經、史、子、集四部書籍凡二百一十五種,又附「古本單行今閤於他書者」四種,「佚籍待訪錄」五種。除標明作者、注疏者外,主要列齣各種版本,對研究古籍版本有重要價值。
評分孫大師著書豐巨,涉獵廣達,現已收集瞭中華書局版的有《墨子閑詁》(新編諸子集成叢書)《周禮正義》(十三經清人注疏)《劄迻》(學術筆記叢書)《十三經注疏校記》【籀廎述林】【籀廎遺著輯存】【大戴禮記斠補】【商子校本•溫州古甓記】
評分此書印書、紙張與內容俱佳,趕上活動尤為實惠
評分去世時間1908年6月20日
評分好書
評分1853年(鹹豐二年癸醜),隨兩親居北京,從父讀書識文義。洪秀全太平軍剋江寜,定國都改稱天京。父孫衣言任武英殿協修,仲父孫鏘鳴自廣西歸在鄉裏督辦團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