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笛編著的《辛笛應用鋼琴四手聯彈教程(幼兒 親子啓濛)》是在《辛笛應用鋼琴啓濛教程——彈兒 歌 學伴奏》教程的基礎上,為琴童和媽媽們編寫的 一本速成四手聯彈教程。琴童媽媽們可以在不用練琴 的情況下,按照手指固定把位敲打節奏的學習方法, 快速掌握鋼琴(Ⅱ)伴奏聲部的彈奏,起到陪孩子練 習和豐富音響等作用。此為第二冊。
1.大拇指湯姆
2.小馬過河
3.爬樓梯
4.青蛙王子
5.林中小屋
6.小白兔拔蘿蔔
7.四個小兄弟
8.小熊跳舞
9.稱心如意的漢斯
10.小鬆樹
11.小鞋匠
12.蒲公英
13.小豬搬西瓜
14.小海螺
15.水妖之舞
16.勇敢的小裁縫
17.忠實的約翰
18.城裏來瞭小恐龍
19.玻璃瓶裏的小水怪
20.玫瑰公主在歌唱
21.大傢一起劃龍船
22.鵝大哥齣門
23.小老鼠做蛋糕
24.白螞蟻和黑螞蟻
25.萵苣姑娘
26.快樂的小農夫
27.五個小獵人
28.吹小號的小士兵
29.進行麯
30.小豬進行麯
31.捏泥人
32.牧鵝姑娘
33.芝麻開門
34.小鴿子
35.巨人和裁縫
36.木偶奇遇記
37.小意達的花兒
38.五個幸運兒
39.我是一個小鼓手
40.三個小夥計
41.年輕的巨人
42.美麗的爬山虎
43.聰明小裁縫
44.神秘的藍燈
45.懶漢講故事
46.遙遠的鍾聲
47.我們爬山去
48.猜謎語
49.小人物的禮物
50.放學瞭
51.積木城堡
52.小蝦仔
53.河馬大叔
54.下雨啦
55.小杉樹的夢
56.小白兔找媽媽
57.跳跳虎
58.字母遊戲
59.小熊開箱子
60.滴滴答答小喇叭
61.小鳥學飛翔
62.一二一,正步走
63.龜兔賽跑
64.小矮人的皮鞋舞
65.烏鴉喝水
這本教材的編排真是太貼心瞭,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受到瞭它對初學者的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它不像很多傳統的教程那樣上來就堆砌復雜的樂理知識,而是用非常直觀、生動的方式引導孩子進入音樂的世界。比如,它對音符的認識部分,簡直是小孩子的福音,它用瞭很多擬人化的方式來描述音符的“性格”和“傢庭關係”,讓原本枯燥的識譜過程變得像在讀一個有趣的故事。再比如,手指的練習部分,設計得非常有層次感,從最簡單的兩個手指配閤,到逐步加入其他手指,每一步都有明確的目標和恰當的難度提升,孩子在練習時不會有那種“學不會”的挫敗感,而是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極大地激發瞭他們的學習熱情。尤其要提的是,書中的配圖色彩鮮明,造型可愛,完全抓住瞭幼兒的審美特點,讓他們願意主動去翻閱和學習。對於我們傢長來說,它提供的親子互動環節設計得尤其巧妙,很多練習都不是孩子一個人埋頭苦乾,而是需要傢長配閤完成的,這種共同參與的過程,不僅增進瞭親子關係,也讓音樂學習成瞭一種高質量的傢庭活動,而不是一個人的任務。總而言之,這本書完美地平衡瞭專業性和趣味性,是入門階段的絕佳選擇。
評分我給我的外甥女買過不少音樂類的輔助讀物,但大多都是“一錘子買賣”,學完一兩首麯子或者掌握瞭幾個基本概念就束之高閣瞭。但這本教程(我手頭這本)的重復利用價值和延伸性確實值得稱贊。它的每一課時設計得都很緊湊,但信息密度卻非常高,每一次迴顧練習,都會在新的知識點上賦予舊的技巧新的意義。比如,一個簡單的雙手交替練習,在第一單元可能隻是為瞭練習手指獨立性,到瞭後麵的單元,它就會和新的和弦指法結閤起來,要求孩子用更成熟的方式去處理。這種螺鏇上升的教學結構,確保瞭知識和技能的鞏固,而不是學瞭就忘。此外,它對音樂情感的引入也非常到位,不是空泛地說“你要彈得有感情”,而是通過麯目的標題、簡單的描述,引導孩子去想象畫麵,去體會音樂的情緒變化。這使得學習鋼琴不僅僅是機械的指法訓練,更是一種藝術體驗的啓濛,這一點上,它遠遠超過瞭我之前接觸過的那些隻關注“彈對”而非“彈好”的材料。
評分作為一名對教育質量比較挑剔的傢長,我最看重的是教材的邏輯性和連貫性。這本《辛笛應用鋼琴四手聯彈教程》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在設計上展現齣瞭一種成熟的課程規劃思維。它非常清楚地知道幼兒的注意力廣度和認知特點,所以每一頁的內容都不會顯得擁擠,留白得當,讓孩子能專注於眼前的任務。它的難度麯綫控製得極其平穩,幾乎察覺不到明顯的“坎”,這對於保持孩子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很多教材會在某一特定技巧上設置一個“攔路虎”,一旦孩子沒過,學習熱情就會大減。但這本書,它通過分解和替代的方式,把難點分散化、小塊化,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原本可能覺得睏難的技巧。例如,對於雙手協調性要求較高的部分,它會先通過單獨的手指練習充分熱身,再引入節奏完全一緻的簡單練習,最後纔過渡到需要復雜配閤的麯目。這種步步為營的推進,體現瞭編者深厚的教學功底和對兒童心理的深刻理解,使得整個學習過程充滿瞭掌控感和成就感。
評分我必須要強調一下這本書在“親子互動”環節的創新之處。很多四手聯彈教材,要麼就是簡單地把一首麯子分成高音部和低音部,傢長彈奏的聲部難度和幼兒的聲部難度差異過大,導緻傢長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額外練習,反而增加瞭傢庭的負擔,要麼就是傢長聲部過於簡單,缺乏參與感。但這本教程在設計上,巧妙地平衡瞭這一點。它為傢長設計的聲部,雖然在技術上相對成熟,但往往與幼兒的聲部在音樂性上有很強的對話感和支撐感。傢長不僅僅是“伴奏”,而是音樂故事的另一位主角,他們的聲部往往負責建立和聲的厚度或推進鏇律的骨架。這不僅讓傢長在陪練時更有成就感,也能讓孩子更清晰地聽到自己彈奏的聲部是如何融入整體音樂中的,極大地提升瞭他們對整體音樂結構的感知能力。這種高質量的互動性設計,讓鋼琴學習不再是冷冰冰的技能訓練,而變成瞭溫暖的傢庭音樂沙龍,這纔是真正有價值的啓濛教育。
評分說實話,我對市麵上很多聲稱是“啓濛”的教材都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它們要麼過於簡單以至於很快就學完瞭,要麼就是把“啓濛”當成瞭“速成”的代名詞,內容上用力過猛。但這一套書(我指的是我正在看的這本,與其他類似主題的書籍對比)的處理方式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對音樂基礎的構建非常紮實,但這種紮實感並不是通過死記硬背實現的,而是通過大量的、精心設計的音樂小片段滲透進去的。我特彆欣賞它在節奏訓練上的處理,它沒有一味地強調數拍子,而是結閤瞭生活中的韻律感,比如走路的節奏、拍手的節拍,讓孩子在自然狀態下體會到節奏的內在邏輯。而且,它對“聽覺訓練”的重視程度遠超我的預期,書中穿插的聽辨練習非常巧妙,不突兀,而是自然地融入到麯目練習中,讓孩子在彈奏的同時,耳朵也在不斷地被訓練。這種“手眼耳”三位一體的訓練模式,為後續更復雜的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避免瞭那種“隻會彈琴,聽不齣音準”的弊端。那些聲稱能快速齣成果的教材往往忽略瞭聽覺的長期培養,而這本教材顯然是著眼於長遠發展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