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允箴所著的《中国民歌与风土(附光盘茶歌篇酒歌篇)(精)》的主旨是探讨民歌与风土的关系。但认真读完本书之后,才渐渐悟出作者还有一个*高的目标,或者说本书想要达到一个*有学术意义的结论,这就是:民歌之发生,离不开自然景观、生产生活、民俗信仰和方言语音等四大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受到特定风土的某种制约。
黄允箴所著的《中国民歌与风土(附光盘茶歌篇 酒歌篇)(精)》以人文历史的大视野,吸纳音乐学地 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全面探究了中国传统民歌与自然环境,民歌与民间习 俗的深层联系,同时也为这些相关学科领域的进一步 开拓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资源,本书从茶歌酒歌切入, 集文字乐谱图片音像于一体,多元素多层次地再现了 农业社会,中国百姓茶酒生活景观中的原生歌唱,透 过歌唱,呈现的是大自然对华夏民族的慷慨给予,看 到一个渐行渐远的时代镌刻在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智慧 万种风情。
黄允箴,1945年出生。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教学与研究。曾撰写专著《中国民族音乐大系·歌舞音乐卷》、音乐文集《纵横民歌时空》《中国传统音乐导学》(与王璨、郭树荟合作),完成上海市教委立项课题《中国传统音乐与当代社会》(与上述二人合作完成)、《民歌与风土》。
序一 歌从“风土”来——为《中国民歌与风土》而作
序二 歌以其土觇风鉴微——非遗视角下对当代转型语境中民歌著录的思考
茶歌篇
一、四季农时催茶唱
1.十二月茶农事
2.“宜红”红茶唱火
3.畲茶女说稻郎
二、一方茶山一方歌
1.皖南山曲清丽
2.闽南乡褒歌漫
3.滇南岭古茶音
三、制茶曲里故事多
1.听炒青话沧桑
2.茶工苦向谁诉
3.客家女打擂茶
四、贩茶咏唱走四方
1.闽茶乡客商旺
2.“徽骆驼”闯天下
3.互市忙古道喧
五、名茶飘香歌中闻
1.品“云雾”话“秘方”
2.“龙井”细越调润
3.布朗茶翠竹情
六、请茶歌音舒心扉
1.迎宾客茶胜酒
2.情恋饮搭鹊桥
3.饮浓茶品浓意
七、仪式礼歌茶**
1.婚仪茶喜气洋
2.奠仪茶唤魂归
3.傩仪茶通人神
八、茶音本结佛道缘
1.做佛事诵茶经
2.聚庙会施善茶
3.熬茶歌佛道合
九、“采茶家族”聚舞歌
1.“噪茶母”孕“茶族”
2.南方“亲”性情异
3.北国“戚”趣意浓
酒歌篇
一、情满人间祝酒歌
1.藏民情溢河谷
2.敬老情寿长青
3.团圆情迎新春
二、品酒颂酒知造酒
1.造酒人世传颂
2.造酒药草显灵
3.造酒术细唱述
三、宾主开怀唱酒宴
1.听西北观饮境
2.江南宴结商隋
3.望草原宴歌酣
四、酒场歌场欢乐场
1.苦中乐穷中欢
2.侃逗噱意盎然
3.行酒令百鸟飞
五、酒美*赞生活美
1.山水亲乡隋美
2.丰收乐劳动美
3.盖屋喜安居美
六、人生喜酒三部曲
1.婚礼酒喜盈门
2.庆生酒贺添丁
3.白喜酒送魂归
七、做人之道听酒唱
1.盼家和万事兴
2.惜青春立远志
3.饮有度莫贪杯
八、祭神酒吟同景仰
1.自然祭系生存
2.神仙祭佑安定
3.宗教祭抚灵魂
九、唱礼致礼重酒礼
1.三道酒醉心田
2.同心酒合心志
3.转转酒传心声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谱例索引
图片索引
音像制作
后记
初遇 偶然在书店一角瞥见这本《中国民歌与风土》,书名本身就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封面设计朴实却又不失韵味,一种沉静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我并非民歌专家,但从小对乡野间流传的歌谣有着莫名的亲近感。想象着翻开书页,便能听到遥远的呼唤,触摸到土地最真实的脉搏,感受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百态与情感倾诉,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这本书似乎预示着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一次与中国传统之美的灵魂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音乐的书,更是一扇窗,让我窥探那个古老而鲜活的中国。我期待它能带我穿越时空的阻隔,去聆听那些在田埂上、在山野间、在劳作中诞生的歌谣,去理解那些蕴含在歌声里的淳朴情感和智慧结晶。
评分探索 翻阅之间,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广袤的民歌海洋。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细流,缓缓地讲述着每一首民歌背后的故事。那些关于山川河流的赞美,关于劳作艰辛的抒发,关于爱情婚姻的憧憬,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都通过细腻的笔触被一一描绘。我被那些质朴而又充满力量的歌词所打动,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直抵人心,诉说着最真挚的情感。我开始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遗忘了这些源远流长的声音。这本书记载的不仅仅是旋律,更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足迹。我沉醉其中,如同一个考古学家,在每一个音符里挖掘出被岁月尘封的宝藏,感受着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独特文化魅力。
评分启迪 这本书给予我的,远不止是对民歌的了解。它更是一种关于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启迪。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物质洪流裹挟,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滋养。而这本《中国民歌与风土》就像一股清泉,提醒着我们,文化的根基依然深厚而强大。这些民歌,它们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活态文化。它们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凝聚着民族的情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我开始反思,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接触到、理解并热爱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声音。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价值的唤醒。
评分回味 合上书本,但书中的旋律和故事却久久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仿佛还能听到遥远的回声,感受到风的低语,以及歌声中饱含的深情。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让我明白,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韵味,而民歌,正是其中最朴实、最动人的一面。我迫不及待地想向我的朋友们推荐这本书,让他们也能一同踏上这段美妙的音乐之旅,一同感受中国民歌的风土人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连接了过去与现在,连接了人与人,更连接了人与土地。这是一次充满收获的阅读体验,一次对心灵的洗礼。
评分共鸣 读着读着,我开始发现自己与书中的某些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尤其是那些描写丰收喜悦、祈求平安的歌曲,勾起了我对童年时期春节的记忆,那种全家围坐,大人哼着不知名的歌谣,孩子们嬉闹的温馨画面仿佛就在眼前。又或是那些关于离别与思念的歌,让我体会到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乡愁。民歌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普遍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类最基本的情感——爱、恨、喜、悲,都能够在这其中找到回响。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风土”二字,它不仅仅是地理环境,更是孕育了特定文化和情感的土壤。我感到自己与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与那些世代传唱的歌谣,都建立起了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