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允箴所著的《中國民歌與風土(附光盤茶歌篇酒歌篇)(精)》的主旨是探討民歌與風土的關係。但認真讀完本書之後,纔漸漸悟齣作者還有一個*高的目標,或者說本書想要達到一個*有學術意義的結論,這就是:民歌之發生,離不開自然景觀、生産生活、民俗信仰和方言語音等四大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受到特定風土的某種製約。
黃允箴所著的《中國民歌與風土(附光盤茶歌篇 酒歌篇)(精)》以人文曆史的大視野,吸納音樂學地 理學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全麵探究瞭中國傳統民歌與自然環境,民歌與民間習 俗的深層聯係,同時也為這些相關學科領域的進一步 開拓提供瞭一定的信息資源,本書從茶歌酒歌切入, 集文字樂譜圖片音像於一體,多元素多層次地再現瞭 農業社會,中國百姓茶酒生活景觀中的原生歌唱,透 過歌唱,呈現的是大自然對華夏民族的慷慨給予,看 到一個漸行漸遠的時代鎸刻在這片土地上的萬韆智慧 萬種風情。
黃允箴,1945年齣生。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係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的教學與研究。曾撰寫專著《中國民族音樂大係·歌舞音樂捲》、音樂文集《縱橫民歌時空》《中國傳統音樂導學》(與王璨、郭樹薈閤作),完成上海市教委立項課題《中國傳統音樂與當代社會》(與上述二人閤作完成)、《民歌與風土》。
序一 歌從“風土”來——為《中國民歌與風土》而作
序二 歌以其土覘風鑒微——非遺視角下對當代轉型語境中民歌著錄的思考
茶歌篇
一、四季農時催茶唱
1.十二月茶農事
2.“宜紅”紅茶唱火
3.佘茶女說稻郎
二、一方茶山一方歌
1.皖南山麯清麗
2.閩南鄉褒歌漫
3.滇南嶺古茶音
三、製茶麯裏故事多
1.聽炒青話滄桑
2.茶工苦嚮誰訴
3.客傢女打擂茶
四、販茶詠唱走四方
1.閩茶鄉客商旺
2.“徽駱駝”闖天下
3.互市忙古道喧
五、名茶飄香歌中聞
1.品“雲霧”話“秘方”
2.“龍井”細越調潤
3.布朗茶翠竹情
六、請茶歌音舒心扉
1.迎賓客茶勝酒
2.情戀飲搭鵲橋
3.飲濃茶品濃意
七、儀式禮歌茶**
1.婚儀茶喜氣洋
2.奠儀茶喚魂歸
3.儺儀茶通人神
八、茶音本結佛道緣
1.做佛事誦茶經
2.聚廟會施善茶
3.熬茶歌佛道閤
九、“采茶傢族”聚舞歌
1.“噪茶母”孕“茶族”
2.南方“親”性情異
3.北國“戚”趣意濃
酒歌篇
一、情滿人間祝酒歌
1.藏民情溢河榖
2.敬老情壽長青
3.團圓情迎新春
二、品酒頌酒知造酒
1.造酒人世傳頌
2.造酒藥草顯靈
3.造酒術細唱述
三、賓主開懷唱酒宴
1.聽西北觀飲境
2.江南宴結商隋
3.望草原宴歌酣
四、酒場歌場歡樂場
1.苦中樂窮中歡
2.侃逗噱意盎然
3.行酒令百鳥飛
五、酒美*贊生活美
1.山水親鄉隋美
2.豐收樂勞動美
3.蓋屋喜安居美
六、人生喜酒三部麯
1.婚禮酒喜盈門
2.慶生酒賀添丁
3.白喜酒送魂歸
七、做人之道聽酒唱
1.盼傢和萬事興
2.惜青春立遠誌
3.飲有度莫貪杯
八、祭神酒吟同景仰
1.自然祭係生存
2.神仙祭佑安定
3.宗教祭撫靈魂
九、唱禮緻禮重酒禮
1.三道酒醉心田
2.同心酒閤心誌
3.轉轉酒傳心聲
附錄
主要參考文獻
譜例索引
圖片索引
音像製作
後記
共鳴 讀著讀著,我開始發現自己與書中的某些情感産生瞭強烈的共鳴。尤其是那些描寫豐收喜悅、祈求平安的歌麯,勾起瞭我對童年時期春節的記憶,那種全傢圍坐,大人哼著不知名的歌謠,孩子們嬉鬧的溫馨畫麵仿佛就在眼前。又或是那些關於離彆與思念的歌,讓我體會到在外漂泊的遊子心中那份難以言說的鄉愁。民歌的偉大之處在於它的普遍性,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愛、恨、喜、悲,都能夠在這其中找到迴響。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風土”二字,它不僅僅是地理環境,更是孕育瞭特定文化和情感的土壤。我感到自己與這片土地,與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與那些世代傳唱的歌謠,都建立起瞭一種深厚的情感聯係。
評分探索 翻閱之間,我仿佛置身於一片廣袤的民歌海洋。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講述著每一首民歌背後的故事。那些關於山川河流的贊美,關於勞作艱辛的抒發,關於愛情婚姻的憧憬,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與無奈,都通過細膩的筆觸被一一描繪。我被那些質樸而又充滿力量的歌詞所打動,它們沒有華麗的辭藻,卻直抵人心,訴說著最真摯的情感。我開始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似乎遺忘瞭這些源遠流長的聲音。這本書記載的不僅僅是鏇律,更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是他們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足跡。我沉醉其中,如同一個考古學傢,在每一個音符裏挖掘齣被歲月塵封的寶藏,感受著這片土地孕育齣的獨特文化魅力。
評分啓迪 這本書給予我的,遠不止是對民歌的瞭解。它更是一種關於文化傳承和民族精神的啓迪。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我們常常被物質洪流裹挾,忽略瞭精神層麵的滋養。而這本《中國民歌與風土》就像一股清泉,提醒著我們,文化的根基依然深厚而強大。這些民歌,它們不是博物館裏的陳列品,而是流淌在民族血脈中的活態文化。它們承載著祖先的智慧,凝聚著民族的情感,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我開始反思,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更好地保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如何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夠接觸到、理解並熱愛這些充滿生命力的聲音。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價值的喚醒。
評分初遇 偶然在書店一角瞥見這本《中國民歌與風土》,書名本身就勾起瞭我濃厚的興趣。封麵設計樸實卻又不失韻味,一種沉靜的文化氣息撲麵而來。我並非民歌專傢,但從小對鄉野間流傳的歌謠有著莫名的親近感。想象著翻開書頁,便能聽到遙遠的呼喚,觸摸到土地最真實的脈搏,感受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百態與情感傾訴,心中便湧起一股暖流。這本書似乎預示著一次深入的文化之旅,一次與中國傳統之美的靈魂對話。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音樂的書,更是一扇窗,讓我窺探那個古老而鮮活的中國。我期待它能帶我穿越時空的阻隔,去聆聽那些在田埂上、在山野間、在勞作中誕生的歌謠,去理解那些蘊含在歌聲裏的淳樸情感和智慧結晶。
評分迴味 閤上書本,但書中的鏇律和故事卻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仿佛還能聽到遙遠的迴聲,感受到風的低語,以及歌聲中飽含的深情。這本書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也讓我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它讓我明白,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韻味,而民歌,正是其中最樸實、最動人的一麵。我迫不及待地想嚮我的朋友們推薦這本書,讓他們也能一同踏上這段美妙的音樂之旅,一同感受中國民歌的風土人情。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連接瞭過去與現在,連接瞭人與人,更連接瞭人與土地。這是一次充滿收獲的閱讀體驗,一次對心靈的洗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