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華 著
圖書標籤:
  • 禮儀
  • 兒童禮儀
  • 社交技巧
  • 情商培養
  • 行為習慣
  • 人際關係
  • 受歡迎
  • 教育
  • 成長
  • 好習慣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工商聯閤齣版社
ISBN:978751581641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4510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78
字數:16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對那些懂禮貌的孩子報以微笑並送去誇奬,因為一個舉止優雅、彬彬有禮的孩子能給我們的內心深處帶來愉悅和舒適之感。

內容簡介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分為“個人禮儀篇”“傢庭禮儀篇”“學校禮儀篇”“公共禮儀篇”和“社交禮儀篇”五個部分,每個部分由兩到三章組成,每一章有5-6個小節,由作者的女兒“依依”為綫索穿起的小故事和道理構成,藉依依的行為來引導幼兒禮儀教育。

作者簡介

  宋華,自由撰稿人,策劃、齣版過圖書《心靈解毒》《QQ王子馬化騰》《幸福女人修煉術》等作品,本書是她初為人母後的感悟所得,渴望以一顆從容溫和的父母心,陪伴孩子成長。

目錄

個人禮儀篇
第一章 孩子的形象不可忽視 / 003
閤適的衣服最好看 / 004
做媽媽的站姿監督員 / 007
臭寶寶人人避之 / 010
讓手指學會“說話” / 012
美好的形象毀在小動作上 / 014
第二章 言談是禮儀的另一張王牌 / 017
我為什麼要叫他 / 018
等一會兒再說 / 021
會“聊天”是一項重要技能 / 024
教會孩子正確稱呼他人 / 027
你可以說“不” / 030
第三章 品格是伴隨一生的禮儀之基 / 033
說髒話的孩子 / 034
彆給孩子種下“撒謊”的種子 / 037
亂發脾氣的孩子沒禮貌 / 040
彆再拿孩子和彆人比 / 043
比黃金更珍貴的是時間 / 046
傢庭禮儀篇
第四章 對親近的人也要講禮儀 / 051
我們每個人都會老 / 052
孔融讓梨的故事 / 055
教孩子“孝順”,不如教孩子“愛” / 058
力做中國好鄰居 / 060
養一隻有“教養”的狗 / 063
第五章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 067
吧唧嘴的“惡果” / 068
告訴孩子你掙錢很辛苦 / 071
謝謝你替我做傢務 / 074
我可以進來嗎 / 076
獨立自主,是孩子的權力 / 078
學校禮儀篇
第六章 尊重老師,重視禮儀 / 083
老師更喜歡“嘴甜”的孩子 / 084
不要打擾老師休息 / 087
教師節,送的是“心意” / 089
挑戰“權威”要有分寸 / 092
遵守課堂紀律,是對老師的尊重 / 094
第七章 同學之間“禮”應互敬互愛 / 097
彆以成績區彆對待同學 / 098
你喜歡被起外號嗎 / 101
同學之間的衝突:敢作敢當 / 103
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 / 105
保護好同學的小秘密 / 107
比賽,不一定要贏 / 110
公共禮儀篇
第八章 有“禮”走遍天下 / 115
“悄無聲息”地讓座 / 116
請問,××路怎麼走 / 119
沒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嗎 / 121
文明有禮的小“乘”客 / 123
疊好被子再離開 / 125
第九章 公共場所,禮儀的放大鏡 / 129
顧客是有禮貌的“上帝” / 130
如何做一名閤格的觀眾 / 133
彆把文明一起丟瞭 / 136
孫悟空的反麵作用 / 139
當美食“遭遇”禮儀 / 141
社交禮儀篇
第十章 拜訪時的禮儀 / 147
春節拜訪的注意事項 / 148
探望病人是項藝術 / 151
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 / 153
想想彆人需要什麼 / 156
好朋友的生日派對 / 159
第十一章 讓孩子盡盡“地主”之“儀” / 163
讓孩子與客人和平相處 / 164
小小“人來瘋” / 167
彆忘瞭,孩子也是主人 / 170
有朋自遠方來 / 173
學會接受不喜歡的禮物 / 175
後 記 / 178

精彩書摘

  個人禮儀篇
  第一章
  孩子的形象不可忽視
  儀錶,是嚮彆人展示自己的第一步,也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和個性特徵的外在體現。對於孩子而言,形態禮儀是他們身上最好的裝飾。從著裝打扮到行為舉止,甚至一些小動作,都嚮他人傳遞著孩子的基本禮儀。
  閤適的衣服最好看
  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是其身份的象徵,如果裝束與自己身份不符,即便自認為很美,在彆人眼中也如“跳梁小醜”一般。在不同的場閤選擇閤適的衣服,不僅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也是對他人的尊重。
  依依剛上小學時,有一天放學迴傢告訴我,她的新同學邀請她參加“化裝舞會”,要求女生穿著公主裙、戴著花冠,還要化妝。
  我正在為現在小學生層齣不窮的點子弄得哭笑不得時,依依又發話瞭:“媽媽,我要穿高跟鞋、公主裙,還要戴上皇冠,然後坐著我的南瓜馬車去。”
  “高跟鞋、公主裙、皇冠,媽媽還有可能幫你弄到,可是這南瓜馬車得找仙女藉瞭。可是媽媽不認識仙女呀,怎麼辦?”我假裝很苦惱的樣子。
  “那就算瞭吧。”沒想到依依這麼簡單就罷休瞭,“就將就著坐你的小車去吧。”依依一副很受“委屈”的樣子。
  這之後的幾天裏,依依每天都在思考自己穿什麼衣服“齣席”更好,看著她寫作業都心不在焉的樣子我有些著急瞭,但這是孩子的社交,作為傢長應該鼓勵為先。“化裝舞會”很快就到瞭。我應依依的要求給她買瞭一雙有一點點跟的小涼鞋,然後又給她穿上瞭有很多層紗的公主裙,最後又給她畫瞭淡妝,戴上瞭閃閃的小皇冠,依依纔滿意地齣瞭門。
  到瞭依依的同學傢,我看到瞭一群縮小版的“成年人”,之所以這樣形容是因為每個小女孩都化瞭妝,有的還化瞭很濃的妝,貼著假睫毛,大大的裙擺讓她們走路都不甚利索。
  最終這場“化裝舞會”以失敗告終,其中兩個女孩因為“踩裙角”事件哭瞭起來,哭得假睫毛都掉瞭下來,滿臉都是黑色的睫毛膏和眼綫液。孩子的媽媽先是站在一旁手忙腳亂地幫孩子整理,後來耐心盡失,便大聲嗬斥起來。依依站在一旁,嚇得大氣都不敢齣。
  當天晚上迴傢後,我問依依:“今天的聚會開心嗎?”
  “不開心。”依依有氣無力地迴答我,“一開始的時候挺開心的,但是到那一會兒就不開心瞭。”依依解釋道。
  “為什麼呢?”我問。
  “因為大傢都穿著很大的裙子,做遊戲特彆不方便。後來佳佳還哭瞭,本來還覺得她今天很漂亮,結果一哭起來就變醜瞭。還好我沒哭。”依依迴答說。
  “高跟鞋、化妝……這些都不是小朋友應該做的事情,你當然無法從中體會到快樂瞭。你看童話中的公主們,不都是長成大姑娘以後纔會穿著高跟鞋去參加各種舞會的嗎?”我用依依最愛看的童話故事講道理。
  “怪不得我覺得今天穿著這雙鞋,腳一直不舒服呢,原來是不適閤我!媽媽你怎麼不提前告訴我呢?”依依用有些怪罪的語氣說道。
  “因為有些人就是‘不撞南牆不迴頭’啊!”我打趣依依道,依依聽後不好意思地笑瞭。
  我們都明白,一個人的穿著打扮是其身份的象徵,如果打扮得與自己身份不符,即便自認為很美,在彆人眼中也如“跳梁小醜”一般。英國一位著名的形象設計師曾說:“這是一個兩分鍾的世界,你隻有一分鍾展示給人們你是誰,另一分鍾讓他們喜歡你。”這句話的深層含義就是:人們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著裝打扮來評價這個人的。
  一個在美國上高中的女孩兒說她們學校定期會有一些晚宴,在這個晚宴上,男生要西裝革履,女生則要穿正規的禮服,衣裝不整潔、不正式會被教導主任“趕”齣晚宴。起初她並沒有把這些當迴事,當其他同學都為瞭挑選衣服忙碌時,她卻在做作業。後來一位韓國的學生因為衣著不達標而被嚴厲地批評瞭,當時教導主任的話是這樣的:“你為什麼不好好打扮自己?這是對彆人的不尊重。”教導主任的話令這個女孩開始重新審視打扮這件事情。
  在不同的場閤選擇閤適的衣服,不僅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我雖然不鼓勵孩子將很多的時間花費在穿著打扮上,但是也不得不認清一個現實:對於任何人而言,不同的場閤選擇閤適的穿著將讓我們事半功倍。
  做媽媽的站姿監督員
  與其時時刻刻監督孩子的儀態是否端正,不如讓孩子作為“監督員”,讓她在提醒父母的同時,先注意下自己的是否做得閤格。久而久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成為一種習慣瞭。
  “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鬆,不動不搖坐如鍾,走路一陣風……”記得以前很喜歡聽屠洪剛的《中國功夫》這首歌,每每聽到,我母親都會很閤時宜地教育站在電視機旁邊的我:“站如鬆!看看你那站相。”於是,我便立刻雙腿並攏,腰背挺直。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這是我母親對我的一貫教導,哪怕傢裏隻有我們兩個人,她也絕不允許我站的時候縮頭躬腰、坐的時候像一堆爛泥一般。良好的站姿與坐姿是修養的最好體現。
  為此,我母親特地送我去學芭蕾舞,目的就是使我的形體更加優美,就算做不到上颱錶演,至少可以端正站姿和坐姿。但是無奈我天分有限,隻在舞蹈班上待瞭半年就轉嚮瞭美術班。那半年的學習令我至今還記憶猶新,有時候為練一個站姿要經曆一天的訓練,但這也成就瞭我在年少時期“亭亭玉立”的身材,經常被老師選中擔任領隊、領操等。
  後來到瞭依依三歲的時候,我母親依舊建議我將孩子送去芭蕾舞班,但是我卻主張孩子在上學之前什麼也不學。雖然沒有送依依去舞蹈班,但是我也比較注重對她的姿態培養。依依七歲的時候,我發現她總是習慣性駝背。每次我提醒她後,她都會立刻將腰闆挺直,但是堅持不瞭多久又恢復瞭原狀。
  “依依,你怎麼總是駝背呢?”有一次我問她。
  “可能是我太高瞭吧,我的同學都比我矮,跟他們說話時我總得低著頭。”依依迴答我。
  “可是,你總是這樣彎腰駝背,形象非常不好。”
  “好吧,我以後會注意的。”依依嚮我保證。
  但是這種保證並沒有起到什麼實質性的作用。直到有一天,我母親對我說:“你看你現在就像個小老太太,走路總是不直腰,孩子都跟你學成‘小羅鍋’瞭。”母親的話令我大吃一驚。原來自己屢屢提醒卻得不到實質性改善的原因在這裏,這就跟我們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自己卻拿著手機玩不停是一個道理。
  找到瞭根源,解決就不再是問題瞭。我開始時刻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和走姿,盡量腰背挺直。但是似乎這並沒有引起依依的注意,而且她也已經過瞭熱衷於模仿的年齡。為瞭得到依依的重視,我再次想到瞭一個主意。
  “依依,媽媽發現自己最近總是不直腰,這樣對媽媽的腰椎十分不好,而且也影響媽媽的氣質,你能不能幫忙監督下媽媽。隻要媽媽駝背瞭,你就要趕緊提醒媽媽,好嗎?”
  小孩子常被大人挑剔錯誤,所以當給她這樣一個“報仇”的機會時,她自然很樂意接受。於是,當天我就被提醒瞭。當時我正在電腦前備課,依依從書房路過,忽然走進屋子,照著我的後背“啪”地拍瞭一下,並說:“媽媽,直腰!”
  我立刻將腰背直起,並一直保持著不再彎下,依依幾次想過來“找茬”,都“失望”而歸,但是對我如此“聽話”還是很滿意。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我總會時不時地接到依依的“直腰提醒”,又過瞭一段時間,我驚喜地發現,依依的腰背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挺直瞭。
  而且經過驗證,我發現這個方法簡直就是個“萬能”的方法,不管是坐姿,還是蹲姿,亦或是其他形體姿態,隻要讓依依作為“監督員”,她就會在提醒我或者她爸爸的同時先注意下自己是否做得閤格,久而久之,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就成為一種習慣瞭。
  ……

前言/序言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 助力孩子成為內外兼修的小君子 在這個信息爆炸、人際交往日益復雜的時代,教會孩子如何在社會中得體地行事、優雅地溝通,已成為許多傢長關注的焦點。“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這本書,正是應運而生,旨在為傢長們提供一套係統、實用且充滿智慧的兒童禮儀教育指南。本書並非生硬的條條框框,而是以啓發式、情境化的方式,引導孩子理解禮儀的真正內涵,培養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高尚的品德,從而讓他們在未來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贏得尊重、建立友誼,成為一個真正受歡迎的人。 內容概覽: 本書內容包羅萬象,涵蓋瞭兒童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絕大多數社交場閤和行為規範,力求全麵地構建孩子的禮儀知識體係。我們將孩子們的成長階段和生活場景細緻地劃分,深入淺齣地講解每一個環節中的關鍵禮儀要點。 第一部分:居傢生活中的禮儀基石 傢庭成員間的尊重與關愛: 孝敬長輩: 如何嚮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問好?在長輩麵前應有的謙遜態度,例如:吃飯時等長輩動筷,傾聽長輩的教誨,主動為長輩分擔傢務。學習使用敬語,錶達感謝與關懷,如:“爺爺,您纍不纍?”“奶奶,我給您倒杯水。” 與兄弟姐妹的和睦相處: 分享玩具、互相幫助,學會協商與妥協,解決矛盾時避免爭吵和動手,而是通過溝通來化解。理解並尊重彼此的空間和感受。 對待傢庭成員的禮貌用語: “請”、“謝謝”、“對不起”、“沒關係”等基本禮貌用語的恰當使用時機與方式。如何在請求幫助、接受幫助、犯錯道歉時,用真誠的語言錶達。 良好的生活習慣: 整理自己的房間,不隨意亂丟東西;餐桌禮儀,如不挑食、不浪費食物、不大聲喧嘩、吃飯時不玩手機;作息規律,按時睡覺起床,養成自主的習慣。 尊重傢庭規則: 理解並遵守傢裏的各項規章製度,如: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外齣時告知父母去嚮,不私自拿傢裏的財物。 做個懂事的孩子: 自我管理能力: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在遇到挫摺時不輕易放棄,學會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 責任感: 承擔自己的學習任務,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感恩之心: 學會感恩父母、老師、朋友,並用實際行動錶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第二部分:校園生活中的文明風采 與老師的溝通之道: 課堂禮儀: 課前準備,按時上課,不遲到早退;上課時認真聽講,不隨意打斷老師講話;提問時舉手示意,待老師允許後發言,使用禮貌用語。 尊敬師長: 見到老師主動問好,對老師的教誨心存感激,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和建議。 與老師的日常交往: 如何嚮老師請教問題,如何感謝老師的幫助。 與同學的友誼橋梁: 集體榮譽感: 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為集體爭光,團結同學,共同進步。 公平競爭與閤作: 在比賽中遵守規則,尊重對手,即使輸瞭也要有風度;在團隊閤作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支持他人,共同完成目標。 分享與互助: 樂於分享自己的學習用品、零食,在同學遇到睏難時伸齣援手。 解決同學間的小摩擦: 如何用平和的態度與同學溝通,理解他人的觀點,學會包容與原諒。 校園環境的維護: 愛護公物: 不破壞學校的設施、設備,不隨意塗鴉。 保持衛生: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保持教室和校園的整潔。 遵守校園秩序: 不在校園內追逐打鬧,不大聲喧嘩。 第三部分:社交場閤中的閃光點 做客與接待的藝術: 做客的禮儀: 提前預約,準時到達,不空手拜訪,不隨意翻動主人傢的物品,不大聲喧嘩,離開時感謝主人的款待。 接待客人的禮儀: 熱情迎接,為客人提供舒適的環境,主動詢問客人需求,與客人愉快交流,送彆客人時錶達不捨。 餐桌上的風度翩翩: 正式宴請: 瞭解不同餐具的使用方法,如何優雅地用餐,不發齣過大的聲響,不將食物殘渣掉落餐桌。 公共場閤用餐: 在餐廳、食堂等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用餐。 食物的分享與禮讓: 在多人用餐時,學會分享食物,不獨占,主動為他人夾菜。 參加集體活動的注意事項: 生日派對: 準時參加,為壽星準備禮物,參與遊戲,錶達祝福。 節日慶典: 瞭解節日的意義,以恰當的方式參與慶祝活動。 參觀遊覽: 遵守遊覽規則,不隨意觸碰展品,不大聲喧嘩,尊重工作人員。 人際交往中的溝通技巧: 如何介紹自己: 自信地介紹自己的姓名、年齡、學校等基本信息。 如何傾聽: 認真傾聽對方說話,不隨意打斷,適時點頭或迴應,錶達理解。 如何提問: 提齣有意義的問題,瞭解對方的想法和感受。 如何贊美: 真誠地贊美他人的優點和成就,用恰當的語言錶達欣賞。 如何錶達歉意: 在犯錯時,勇於承認錯誤,並真誠地道歉。 第四部分:網絡時代的文明素養 網絡用語的規範: 健康的網絡交流: 避免使用粗俗、攻擊性或歧視性的語言。 保護個人隱私: 不隨意在網絡上泄露個人信息,警惕網絡詐騙。 尊重他人: 在網絡評論、論壇等場閤,保持禮貌和尊重。 網絡社交禮儀: 文明上網: 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法規,不參與網絡暴力。 閤理安排上網時間: 避免沉迷網絡,影響學習和生活。 辨彆信息真僞: 提高媒介素養,不輕信謠言。 第五部分:培養孩子的禮儀意識與品德 傢長在兒童禮儀教育中的角色: 榜樣作用: 傢長自身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示範禮儀。 耐心引導: 循序漸進,不急於求成,用鼓勵和肯定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情境教學: 將禮儀融入日常生活,讓孩子在實踐中學習。 鼓勵與贊美: 及時錶揚孩子的進步,強化其良好的行為習慣。 適度糾正: 在孩子犯錯時,給予恰當的指導和糾正,而不是嚴厲的批評。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禮儀: 趣味性: 將禮儀教育設計成遊戲、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加趣味性。 情境模擬: 創設不同的社交場景,讓孩子進行模擬練習。 閱讀相關讀物: 推薦優秀的兒童禮儀讀物,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鼓勵錶達: 鼓勵孩子錶達自己對禮儀的理解和感受。 禮儀與品德的融閤: 內在的修養: 強調禮儀並非錶麵功夫,而是內心情感的錶達,是尊重、善良、誠實等優良品質的體現。 同理心培養: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感受,從而更好地做齣得體的行為。 責任與擔當: 禮儀教育與責任感、擔當精神的培養緊密相連。 本書特色: 係統性: 從傢庭到學校,從日常到特殊場閤,全方位覆蓋兒童可能遇到的禮儀場景。 實用性: 提供大量具體的行為指導和對話範例,傢長可以立即應用。 趣味性: 采用生動活潑的語言,結閤豐富的案例和故事,讓孩子樂於接受。 情境化: 強調在實際情境中學習和運用禮儀,讓孩子掌握“知行閤一”的能力。 理念先進: 擺脫傳統生硬的灌輸模式,注重培養孩子的內在品德和獨立思考能力。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送給孩子一生受益的寶貴禮物。它將幫助您的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自信、從容、優雅地前行,成為一個真正被喜愛、被尊重、有影響力的人。讓我們一起,用愛和智慧,為孩子點亮通往美好未來的禮儀之路。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得不說,《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這個書名,實在是太直觀瞭,而且充滿瞭積極的引導意義。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那些從小就懂得待人接物、舉止得體的孩子,他們無論走到哪裏,都好像自帶光芒,吸引著周圍人的目光和善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到禮儀的“心”裏去,讓孩子明白,禮儀的本質是為瞭錶達對他人的尊重和體諒,而不是一種刻闆的規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真正能讓孩子“用起來”的方法,而不是那些讓他們覺得枯燥乏味的條條框框。比如,在和長輩交流時,如何纔能既尊敬又不失活潑?在和小夥伴玩耍時,如何纔能既玩得開心又懂得分享和包容?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但又需要技巧的環節。我特彆希望這本書能強調“同理心”的培養,讓孩子學會站在彆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自然而然地做齣閤乎禮儀的行為。如果書中能有不同年齡段孩子適用的禮儀指南,那就更好瞭,畢竟不同年齡的孩子,他們的認知和錶達方式是不同的。總之,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本關於如何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溫度、有教養的人的指南。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就讓人眼前一亮,《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我第一眼看到它,就聯想到瞭我小時候因為不懂事而鬧齣的各種尷尬場麵,還有那些因為小小的禮貌舉動而贏得贊賞的瞬間。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像一個溫柔的嚮導,帶領孩子們穿越那些可能存在的社交雷區,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自信,也更能獲得他人的喜愛。我希望它不僅僅是講述“怎麼做”,更能深入淺齣地解釋“為什麼這麼做”,讓孩子們真正理解禮儀背後的尊重和關懷。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生動有趣的故事,通過角色的經曆來展現禮儀的重要性,那肯定會更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畢竟,孩子們更容易接受那些能引起他們共鳴的故事情節,而不是乾巴巴的說教。我尤其期待這本書能關注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比如和長輩說話的語氣,吃飯時的餐桌禮儀,以及如何與同齡人友好相處等等。如果它還能加入一些關於如何處理衝突、如何錶達歉意和感謝的篇章,那就太棒瞭。總之,這本書在我心中,承載著一份對孩子良好品格養成的期盼,希望它能成為一本真正能幫助孩子提升情商、獲得好人緣的寶貴讀物。

評分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這個書名,仿佛在描繪一幅美好的畫麵:一個自信、有禮貌的孩子,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能得到他人的喜愛和認可。我非常看重這本書能否讓孩子們在學習禮儀的過程中,感受到快樂,而不是壓力。我希望它能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將那些看似繁瑣的禮儀規則,變成孩子們樂於模仿和實踐的習慣。例如,書中是否能通過一些小故事,讓孩子理解為什麼吃飯時不能發齣太大的聲音,或者為什麼打招呼時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我期待這本書能強調“真誠”的重要性,讓孩子明白,真正的禮儀來自於內心的善意和尊重,而不是錶麵上的模仿。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的內容,那就更具前瞻性瞭,畢竟現在是一個越來越國際化的世界。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孩子建立起積極的人際關係,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用自己的魅力去贏得尊重和友誼。它不僅僅是教會孩子“如何做”,更是點亮孩子內心深處那份對美好人際關係的渴望。

評分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這個書名,簡潔明瞭,卻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我一直認為,禮儀是孩子融入社會、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孩子理解,禮儀不僅僅是餐桌上的規矩,更是一種尊重他人、體諒他人的態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然而然地展現齣良好的禮儀。比如,如何正確地使用“請”、“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如何在公共場閤保持安靜,又如何在與人交流時保持眼神接觸。我尤其看重這本書能否引導孩子理解“同理心”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做齣更恰當的行為。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傾聽者,以及如何有效地錶達自己想法的內容,那就更完美瞭。這本書,我期待它能成為一本真正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贏得尊重的“成長寶典”。

評分

《懂禮儀的孩子,走到哪裏都受歡迎》這個書名,瞬間擊中瞭我的心。作為一名傢長,我深知,禮儀不僅僅是錶麵的客套,更是內在修養的體現。孩子有良好的禮儀,不僅能讓他們在學校、在社會上更容易被接納,更能培養他們獨立自信的人格。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如何將抽象的禮儀概念轉化為孩子能夠理解和實踐的具體行為的指導。例如,當孩子因為不熟悉某種社交場閤而感到緊張時,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實用的小技巧,幫助他們快速適應?或者,當孩子在與人交往中齣現誤會時,它是否能教會孩子如何委婉地錶達自己的想法,又如何真誠地道歉?我特彆看重的是,這本書是否能幫助孩子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並將其融入到日常的言行舉止中。如果這本書能包含一些場景化的案例,比如在傢庭聚會、朋友生日派對、甚至在公共交通上,孩子應該如何錶現,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我期待這本書能成為一本“隨身手冊”,無論孩子走到哪裏,都能從中汲取力量,展現齣最好的自己,讓“受歡迎”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