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照片标题档:一位图片编辑的编稿手记

新闻照片标题档:一位图片编辑的编稿手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张蔚飞 著
图书标签:
  • 新闻摄影
  • 图片编辑
  • 新闻标题
  • 摄影技巧
  • 新闻传播
  • 视觉叙事
  • 图片故事
  • 编辑手记
  • 媒体
  • 新闻采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西书局
ISBN:978754751004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221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68
字数: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书由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获得者、资深图片总监张蔚飞撰写,全书近400个新闻图片标题的拟制案例,是其工作多年来的思考和总结。这些新闻图片标题,既具备新闻各要素,又兼有审美风范,反映了作者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读来令人深得教益。

内容简介

  

   《新闻照片标题档:一位图片编辑的编稿手记》由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中国新闻摄影“金烛奖”获得者、资深图片总监张蔚飞撰写,全书近四百个新闻图片标题的拟制案例,是其工作多年来的思考和总结。这些新闻图片标题,既具备新闻各要素,又兼有审美风范,反映了作者较高的传统文化修养,读来令人深得教益。《新闻照片标题档:一位图片编辑的编稿手记》是2015年4月出版的《新闻照片优劣辨——浙报图片编辑的值班手记》一书的姊妹篇,可供新闻专业师生教学参考,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新闻摄影记者、图片编辑、版面编辑用以提升技能的必备读物。

作者简介

张蔚飞,上海市崇明县人,1950年11月生。1970年3月起从事新闻摄影,1981年底转业进上海解放日报社,历任摄影记者、美术摄影组组长、摄影美术部副主任。1994年调人民日报华东分社任摄影主管,2002年任图片网络中心主任、人民图片网主持。2007年被嘉兴日报聘为视觉总监。2010年至2014年应聘出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总监。2015年任新华报业集团视觉传媒中心顾问。

内页插图

目录

序:唯真为美顾勇华
引言: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图要题装

一、人民日报社华东分社时期的标题
1 大肚能绘天下难绘之美
2 市民欲购打折物 先得跳段贴身舞
3 高邮鸭蛋制品 二审摘掉“红帽”
4 天寒地冻模特难秀三点式 美丽“冻”人场景少了人了生化
5 龙虎山:千名“游侠”露营 百亩草地狼藉
6 借世界巨人手臂 取海豚胃中异物
7 世界第一巨人“客串”兽医 成功取出海豚胃中异物
8 学生返校日 家长辛苦时
9 可怜小虎生下一月被骗卖 逾年获救错把亲娘当路人
10 “农家丰”假药坑农 红橘子霉烂枝头
11 大暴雨袭击济南城 “趵突泉”移景马路上
12 “孤岛”不只重庆有 江西丰城今又见
13 喜看彩练淮上舞

二、嘉兴日报社时期的标题
1 “和”风劲吹春分日
2 “摄记”蜂拥台前 难倒维序警察
3 八百米跑终点 女生倒下一片
4 店家“最最最低价” 伢儿“最最最无奈”
5 何琦忠孝难两全 病榻别父踏征程
6 嘉兴四川皆故乡 熏好烟肉过新年
7 年轻女村官 进村说避孕
8 日“出”西天红霞飞
9 若知月河情几许 一杯清茶细品味
10 大妈找活难 谁来帮帮她
11 娃儿一杯热姜汤 感动万千返乡客
12 家长列队校门口 笑问孩童可适应
13 芳香背后是艰辛
14 盼归民工 不惧天寒
15 孙海平禾城育新苗
16 学生离校 家长夹道
17 “交警咋还没来呢?”——立场虽对立 腹诽却一致
18 掺着夜幕撒黑网 哲起活物遭祸殃
19 寒卧票场君莫笑 只求一票好还乡
20 金乌西坠圆 落日余晖红
21 小船过时“墨浪”翻 濮院河道污染重
22 伢儿书包重几许? 双肩让位拉杆箱
23 临行一曲“从军”舞 倾诉几多“木兰”情
24 双胞胎放学 “老书童”相伴
25 日食成就“日牙” 鹭鸟趁“夜”归巢
26 干部上街扫地 归来阵容壮阔
27 七月“烤火”嘉兴景 荷叶当伞江南韵
28 俏言一句三冬暖 排队烦恼顿时消
……
三、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时期的标题
四、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时期的标题
附录
作者简介


《光影背后的故事:一位资深图片编辑的观察与思考》 编者按: 这是一份关于视觉叙事的沉思录,一次对信息传播背后无声力量的探寻。它不是一份浅尝辄止的指南,也不是一本流水账式的回忆录,而是一位在新闻摄影领域浸淫多年的“掌镜人”——一位图片编辑,在无数次筛选、判断、决策之后,沉淀下来的关于影像、故事与真相的深度观察。 书中没有生硬的理论阐述,没有枯燥的行业术语堆砌,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真实、鲜活的案例解析,一段段发生在编辑台前的故事,以及一份位居幕后、却无比关键的职业的温度与重量。它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解剖那些定格瞬间的图片,揭示它们如何超越单纯的视觉呈现,成为传递信息、触动人心、甚至塑造观念的强大工具。 内容梗概: 本书的核心,在于“眼睛”与“思想”的交织。这里的“眼睛”,不仅指图片编辑那双能捕捉画面精髓、辨别真伪善恶的锐利目光,更包括了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洞察,对社会议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文关怀的持续坚守。而“思想”,则是指编辑在浩如烟海的图片信息中,如何提炼、组合、赋能,将一张张静态的画面,编织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故事。 第一部分:图像的语言,无声的叙事 “看”的艺术,超越“见”的感知: 图片编辑的首要任务,是“看见”而非仅仅“看见”。本书将深入剖析,一张优秀的图片,是如何在构图、光影、色彩、人物表情、动作姿态等诸多要素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情感。它会探讨,如何从一张看似普通的照片中,读懂背后的故事、情绪,甚至潜藏的社会肌理。这是一种需要经验、直觉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的能力。 瞬间的永恒,意义的锚点: 新闻摄影的魅力在于捕捉决定性的瞬间。但什么样的瞬间才具有新闻价值?什么样的瞬间才能成为历史的注脚?本书将分享图片编辑如何评估一个瞬间的“重量”,它是否承载了足够的信息量,是否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是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不仅仅是对事件本身的记录,更是对时代精神的提炼。 叙事的结构,画面的逻辑: 一张图片本身可以是一个故事,但多张图片的组合,则能构建更宏大、更复杂的叙事。本书将详细介绍图片编辑如何通过逻辑的编排,让一组照片形成清晰的叙事线索,引导观众一步步走入故事的核心。这其中包括对时间线、空间线、情绪线等多种叙事逻辑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图文搭配,实现信息的最优传递。 第二部分:编辑的抉择,信任的基石 “新闻性”的界定,事实的边界: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性”的定义变得愈发复杂。本书将探讨,在海量图片中,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辨别出具有真正新闻价值的图片。这涉及到对事件重要性、时效性、代表性等多维度的考量。同时,也会触及到如何处理那些可能引起争议或误导的图片,坚守事实的底线。 “真实”的维度,伦理的考量: 图片编辑肩负着为公众提供真实信息的重任。本书将深入探讨“真实”的内涵,以及在摄影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应对可能存在的图像操纵与伪造。编辑的判断,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建立在高度的职业操守与伦理责任之上。它会分享在面对模棱两可的图片时,编辑所经历的内心挣扎与决策过程。 “情感”的力量,温度的传递: 新闻并非只有冷冰冰的事实,更有温暖人心的力量。本书将展现图片编辑如何挑选那些能够传递人类情感、引发共情的图片。无论是喜悦、悲伤、希望还是绝望,一张能够触动观众心灵深处PhotoImage,往往比枯燥的文字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编辑在其中扮演着连接观众与被拍摄者情感的桥梁。 “角度”的选择,视角的构建: 同一个事件,不同的拍摄角度,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画面。图片编辑需要具备“反观”的能力,去理解不同视角所带来的信息差异,并选择最能反映事件本质、最能引发深度思考的图片。这是一种对信息传播策略的精妙运用。 第三部分:幕后的博弈,时代的印记 “选题”的智慧,故事的开端: 一张好的图片,往往源于一个好的选题。本书将揭示图片编辑在选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如何通过对社会热点、突发事件、人文故事的敏锐捕捉,为摄影师指明方向,也为读者提供洞察世界的窗口。这是一种前瞻性的预判与策划能力。 “排版”的艺术,视觉的呼吸: 图片的最终呈现,离不开精心的排版。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版面的设计,让图片与文字达到和谐统一,形成最佳的阅读体验。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美学考量,更是一种信息层级的设计,一种叙事节奏的控制。一个优秀的版面,能够让原本零散的图片,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图片库”的宝藏,记忆的存档: 每一张图片,都是历史的碎片。图片库,是新闻机构重要的资产,也是集体记忆的载体。本书将分享图片编辑在管理和运用图片库的经验,如何从中挖掘出具有价值的素材,如何让历史的影像在新的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 “争议”与“反思”,成长的阶梯: 在新闻传播的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争议与质疑。本书不会回避这些挑战,而是将它们视为成长的契机。通过对过往争议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图片编辑如何从错误中学习,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与职业素养,以更负责任的态度面对新闻传播的挑战。 本书的意义: 《光影背后的故事》并非旨在制造“快餐式”的阅读体验,而是希望引导读者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它邀请你走进图片编辑的内心世界,去理解那些在按下快门之后,依然在进行的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让你明白,每一张新闻图片,都可能凝结着多方的努力、无数次的权衡,以及一份对真相的执着追求。 阅读本书,你将学会: 更深刻地理解新闻图片的力量: 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思考者,能够辨别图片的深层含义与潜在信息。 提升视觉素养: 掌握从图像中提取信息、辨别真伪、评估价值的基本能力。 认识新闻传播的复杂性: 理解信息如何在幕后被筛选、加工、呈现,以及图片编辑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培养批判性思维: 不轻易相信表象,对信息来源保持审慎,形成独立的判断力。 感受时代变迁中的影像记录: 通过图片编辑的视角,回溯历史,感受社会的脉动与人文的温度。 本书适合所有对新闻传播、视觉叙事、以及信息时代背后的运作机制感兴趣的读者。无论是媒体从业者、摄影爱好者,还是对新闻有深度关切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收获。 结语: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我们每天都会被海量的信息淹没,而图片,作为最直观、最快速的传播媒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它们背后的价值?是否认识到操纵这些价值的“掌镜人”?《光影背后的故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窥探那些在信息洪流中,用智慧与良知,为我们筛选、呈现真实与温度的图片编辑们。这不仅是一部关于图片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观察、判断与责任的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那种复古的质感,配上精心挑选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不是专业的媒体人,只是一个对视觉叙事和历史变迁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仿佛把我带回了那个胶片机咔嚓作响的年代。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种低调而内敛的色彩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简洁。每一次从书架上拿起它,都能感受到那种纸张的温度和文字的重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对内里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相信作者在文字的处理上,也一定秉持了这种匠心独运。

评分

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启发是全方位的,它远超出了我对“图片编辑”这个职业的想象。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获取信息的方式,思考“何为真实”的哲学命题。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通过一个精炼的标题来定调一幅图像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责任。这本书就像一个高倍显微镜,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信息传播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如何运作的。我不仅学到了编辑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批判性的视觉素养,这对我未来面对任何形式的视觉内容,都将是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逻辑性极强,但读起来却一点也不生硬。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采取传统的流水账式记录,而是将不同的案例和心得穿插编织,形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叙事网络。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在巨大信息洪流中,作者如何冷静地保持专业判断的压力。那种对准确性和敏感度的极致要求,隔着书页都能扑面而来。特别是当他探讨某个历史性事件的图片处理时,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完美融合,让人不得不拍案叫绝。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对我来说简直是一场知识与情感的马拉松。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他仿佛是一个资深的“时间旅行者”,带着我们穿梭在不同的历史瞬间和新闻现场。我惊叹于他如何将那些看似枯燥的图片分类、归档的过程,描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每一个标题背后的故事,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烙印。我发现,自己过去匆匆略过的那些新闻图片,原来背后蕴含着如此多的思考和权衡。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慢下来”,去认真审视每一帧画面的力量,理解了“信息浓缩”背后的巨大智慧。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深厚,语言风格时而幽默风趣,时而沉稳深刻,展现了极高的文学素养。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那些幕后工作时的那种“去神化”处理。他没有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英雄,而是坦诚地分享了工作中的迷茫、挫折和自我怀疑。这种真诚和坦率,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让我感觉就像是坐在一个经验丰富的前辈身边,听他讲述那些光影背后的江湖故事。这种平等交流的语感,使得再复杂的行业术语也变得易于理解和消化。

评分

书的质量非常的好,速度也快,值得点赞!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发货速度快。好评

评分

针对性很强,内容很有操作性,是本不错的书!

评分

单位采购,价格比较实惠,购买方便。

评分

评分

不错,感觉还是可以的吧!

评分

单位采购,价格比较实惠,购买方便。

评分

一直很想买的书,趁活动购买。感谢京东。

评分

针对性很强,内容很有操作性,是本不错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